CN215895791U - 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5791U
CN215895791U CN202122336709.7U CN202122336709U CN215895791U CN 215895791 U CN215895791 U CN 215895791U CN 202122336709 U CN202122336709 U CN 202122336709U CN 215895791 U CN215895791 U CN 215895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vessel
simulated blood
demonstration
simulation structure
tissue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367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3367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5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5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5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包括组织模拟结构和封装体,组织模拟结构放置在封装体内;封装体的一端设置有透明的封装板;模拟血管所在一侧为演示端,模拟血管设置在演示端的断面上,演示端与透明的封装板接触,封装板将演示端封闭用于通过封装板观察模拟血管。本实用新型的模拟血管设置在演示端,封装板将演示端封闭,人们能够通过封装板直接观察模拟血管;由于所有材质均采用透明的材料,观看者能够直接观察到进针的位置、角度和深度等演示操作;并且由于模拟血管是直接暴露在演示端的,并未隐埋在内部,更加容易观察。

Description

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教学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桡动脉是肱动脉的终支之一,较尺动脉稍小。桡动脉穿刺是手术过程中或者准备过程中的必要行为之一。桡动脉穿刺属于动脉穿刺,非常重要也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尽可能的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因此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穿刺演示装置来辅助教学。
例如,专利文件1:CN202020093961.2中公开了一种仿真桡动脉穿刺练习装置,该装置包括仿真皮肤(1),还包括分布于仿真皮肤(1)下的多条不同粗细的仿真桡动脉(2)和基座(3),所述基座(3)上设有与仿真桡动脉(2)适应的半圆形凹槽(4),所述仿真桡动脉(2)放置于半圆形凹槽(4)内,所述半圆形凹槽(4)的两侧装设有条状LED灯带(5)。
专利1中的仿真桡动脉埋在凹槽内,在穿刺演示时,不能够很方便的看到进针情况,同时也未配置有仿真血液的注入系统,使得演示时不能够完全模拟真实情况。
例如,专利文件2:CN201520111040.3一种桡动脉穿刺练习模型,包括手臂模型、仿真血管和脉冲加压泵,所述的手臂模型包括仿真人体皮肤、仿真肱桡肌腱和仿真桡侧腕屈肌腱,所述的仿真人体皮肤、仿真肱桡肌腱和仿真桡侧腕屈肌腱的位置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所述的仿真肱桡肌腱和仿真桡 侧腕屈肌腱之间具有桡动脉通道,该桡动脉通道位于所述的仿真人体皮肤下方;所述的仿真 血管置于所述的桡动脉通道内,且该仿真血管的一端连通脉冲加压泵的仿真血液输出端。
专利文献2中,是在一个仿真手臂模型上设置仿真通道,在仿真通道内设置仿真血管,仿真血管通过脉冲加压泵、控制模块和电源实现仿真血液的流动。对比文件2中,在进行演示时需要打开手臂模型,且在进针时不能够看到进针的情况、角度等,对于练习者来说不够清楚。此外,该装置通过气泵注入仿真血液,仅仅说明了仿真血液的输入,但是仿真血液注入后如何回收并未公开;而且,采用脉冲加压泵也需要配置电源,制造成本也比较高。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各类模拟装置均具有各自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认为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桡动脉演示系统能够非常方便的演示进针时的状态,即能够更加容易的看到进针的角度、进针位置等演示操作;
2、仿真皮肤和仿真血管需要被反复刺破,在注入仿真血液后,仿真血液具有一定压力,在仿真皮肤和仿真血液刺破后,容易造成仿真血液的泄露。
3、若采用可替换式的仿真血管,需要经常更换,那仿真血管与其他管路的连接处需要经常进行连接操作,类似于专利2中,这种方式也容易造成仿真血管与周边的仿真皮肤剥离程度加大,使得两者容易分离,导致模拟效果差。
4、专利2的手臂模型、脉冲加压泵的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包括:
组织模拟结构和封装体,封装体的上端面为敞口,组织模拟结构放置在封装体内;封装体的一端设置有透明的封装板;
组织模拟结构包括上组织模拟结构层、下组织模拟结构层以及嵌入到上组织模拟结构层和下组织模拟结构层之间的模拟血管;模拟血管所在一侧为演示端,模拟血管设置在演示端的断面上,演示端与透明的封装板接触,封装板将演示端封闭用于通过封装板观察模拟血管;
上组织模拟结构层、下组织模拟结构层和模拟血管均为透明弹性橡胶制成;
模拟血管的流入端通过流入胶管与加压瓶连接,加压瓶内盛有演示液体,演示液体通过流入胶管注入到模拟血管内;加压瓶上连接有吹气管,吹气管上连接有气囊,气囊的另一个进口上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具有单向进气阀;模拟血管的流出端连接有流出胶管,流出胶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和胶管夹,流出胶管通入加压瓶内。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模拟血管所在的演示端通过粘结剂与封装板进行封闭连接;封装体的两侧具有通孔,该通孔用于便于模拟血管穿出与流入胶管和流出胶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流入胶管上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上组织模拟结构层的厚度为0.5cm~1.5cm;下组织模拟结构层的厚度为3cm~6cm;模拟血管的直径为0.2cm~0.5cm。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组织模拟结构中设置有若干个骨架用于支撑组织模拟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模拟血管设置在演示端,封装板将演示端封闭,人们能够通过封装板直接观察模拟血管;由于所有材质均采用透明的材料,观看者能够直接观察到进针的位置、角度和深度等演示操作;并且由于模拟血管是直接暴露在演示端的,并未隐埋在内部,更加容易观察。
2、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能够具有一定的回复能力,当针刺破上组织模拟结构层和模拟血管时,是对周边材料进行挤压。当针抽离后,在材料的弹性作用下将会恢复,使得被刺破的针眼缩小,模拟血液的压力较小,不容易发生泄漏;这样使得即便在反复操作过程中,也不需要经常更换模拟血管或者上组织模拟结构层。进一步的,再演示端还通过封装板将其密封,封装板与组织模拟结构接触紧密,也会产生一定的压迫力,使得在演示端也形成密封体系,避免模拟血液从针眼处大量向外溢出。
3、本实用新型还配置有加压瓶和气囊,通过气囊对加压瓶进行加压,气囊的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能够进行单向充气加压,由于模拟血液的增压要求并不高,通过气囊已经能够满足加压需求。同时,模拟血管上配置有流出胶管,能够将模拟血液回流至加压瓶中循环利用。由于未采用泵这类的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模拟血液可以更加方便的回流至加压瓶中,若采用气泵,则不能够简单的回流。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囊的方式能够满足所需,且生产成本也非常低,不需要连接电源也能够使用,适应性更高,操作要求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组织模拟结构的端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封装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组织模拟结构;2、封装体;3、封装板;4、上组织模拟结构层;5、模拟血管;6、下组织模拟结构层;7、演示端;8、加压瓶;9、演示液体;10、流入胶管;11、吹气瓶;12、气囊;13、进气管;14、单向进气阀;15、流出胶管;16、单向阀;17、胶管夹;1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包括组织模拟结构1和封装体2,组织模拟结构是模拟人体组织结构的分布和示意,其主要是为了体现模拟血管5暴露在外部时被穿刺的效果。组织模拟结构拟定采用透明的橡胶或者硅胶材质,其由于材质的刚性程度一般,因此使用封装体2来进行容纳,使其在演示时能够具有良好的形态和稳定性。
为了能够便于安装放入组织模拟结构,封装体2的上端面为敞口,组织模拟结构从上放入。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模拟演示端7的操作情况,因此可以简化手臂模型的结构,可以使其成为一个矩形结构,便于装入封装体2内,或者封装体2的形状与组织模拟结构相符合即可。
组织模拟结构放置在封装体2内,封装体2的一端设置有透明的封装板3,封装板3可以为透明的亚克力板,能够便于人们直接观察演示内容,也能够对组织模拟结构进行密封和保持外形的稳定。
由于模拟血管5需要与外界的胶管进行连接,因此需要在封装体2的两侧设置通孔18,该通孔18用于便于模拟血管5穿出与流入胶管10和流出胶管15连接。
组织模拟结构包括上组织模拟结构层4、下组织模拟结构层6以及嵌入到上组织模拟结构层4和下组织模拟结构层6之间的模拟血管5。上组织模拟结构层4可以类似于真皮层,下组织模拟结构可以为其他肌肉组织层。
模拟血管5所在一侧为演示端7,模拟血管5设置在演示端7的断面上,演示端7与透明的封装板3接触,封装板3将演示端7封闭用于通过封装板3观察模拟血管5。
为了能够实现防泄漏的效果、能够重复使用以及便于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上组织模拟结构层4、下组织模拟结构层6和模拟血管5均为透明弹性橡胶制成。
为了能够在模拟血管5内冲入模拟血液,同时能够通过一个简单的结构来进行加压或者给予模拟血液注入到模拟血管5的动力;本实用新型配置有加压瓶8和气囊12。
模拟血管5的流入端通过流入胶管10与加压瓶8连接,加压瓶8内盛有演示液体9,演示液体9通过流入胶管10注入到模拟血管5内。加压瓶8上连接有吹气管11,吹气管11上连接有气囊12,气囊12的另一个进口上设置有进气管13,进气管13上具有单向进气阀14。模拟血管5的流出端连接有流出胶管15,流出胶管15上设置有单向阀16和胶管夹17,流出胶管15通入加压瓶8内。
在进行加压时,可以通过挤压气囊12,气囊12被挤压后,由于单向进气阀14的存在,气囊12内的体积被压缩,加压瓶8内注入更多气体,压力上升;因此使得加压瓶8内的模拟血液被注入到模拟血管5内。在注入过程中可以让回流胶管打开,让模拟血液经过模拟血管5后进入到回流胶管内,此时可以保证模拟血管5内充满模拟血液。若不打开回流胶管,将会使得模拟血管5内保持空气,其不能够很好的充满。在充满后即可以关闭回流胶管的胶管夹17,使得模拟血管5内的模拟血液不会流出或者回流到加压瓶8中,同时由于回流胶管上配置有单向阀16,也可以阻止模拟血液的回流。
同时,由于气囊12上也配有单向进气阀14,使得加压瓶8内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压力,还可以在加压瓶8中设置泄气管路和泄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中,模拟血管5所在的演示端7通过粘结剂与封装板3进行封闭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中,流入胶管10上设置有阀门;该阀门可以为胶管夹17这类能够阻断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中,上组织模拟结构层4的厚度为0.5cm~1.5cm;下组织模拟结构层6的厚度为3cm~6cm;模拟血管5的直径为0.2cm~0.5cm。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中,组织模拟结构中设置有若干个骨架用于支撑组织模拟结构;这些骨架设置在硅胶或者橡胶中,能够提高组织模拟结构的强度,在使用时更容易保持形态。

Claims (4)

1.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织模拟结构和封装体,封装体的上端面为敞口,组织模拟结构放置在封装体内;封装体的一端设置有透明的封装板;
所述组织模拟结构包括上组织模拟结构层、下组织模拟结构层以及嵌入到上组织模拟结构层和下组织模拟结构层之间的模拟血管;所述模拟血管所在一侧为演示端,模拟血管设置在演示端的断面上,演示端与透明的封装板接触,封装板将演示端封闭用于通过封装板观察模拟血管;
上组织模拟结构层、下组织模拟结构层和模拟血管均为透明弹性橡胶制成;
所述模拟血管的流入端通过流入胶管与加压瓶连接,加压瓶内盛有演示液体,演示液体通过流入胶管注入到模拟血管内;所述加压瓶上连接有吹气管,吹气管上连接有气囊,气囊的另一个进口上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具有单向进气阀;所述模拟血管的流出端连接有流出胶管,流出胶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和胶管夹,流出胶管通入加压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模拟血管所在的演示端通过粘结剂与封装板进行封闭连接;所述封装体的两侧具有通孔,该通孔用于便于模拟血管穿出与流入胶管和流出胶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胶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组织模拟结构中设置有若干个骨架用于支撑组织模拟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织模拟结构层的厚度为0.5cm~1.5cm;下组织模拟结构层的厚度为3cm~6cm;所述模拟血管的直径为0.2cm~0.5cm。
CN202122336709.7U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 Active CN215895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6709.7U CN215895791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6709.7U CN215895791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5791U true CN215895791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7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36709.7U Active CN215895791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5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260355B2 (en) IV training system
JP2006317635A (ja) 血管注射シミュレータ
RU2009122176A (ru) Тренажер
CN2881833Y (zh) 静脉穿刺训练模型
JP5800516B2 (ja) 穿刺手技訓練装置
CN201327688Y (zh) 全功能仿真静脉输液手臂
CN215895791U (zh) 一种桡动脉穿刺教学演示装置
JP2016166932A (ja) 生体組織モデル及び手術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KR101317860B1 (ko) 정맥주사 훈련용 팔모형 장치
CN210039367U (zh) 一种临床护理教学用输液模型
CN201413591Y (zh) 高仿真静脉穿刺练习模块
CN214312336U (zh) 一种止血模拟实验装置
CN202422544U (zh) 一种练习静脉注射的皮肤血管组织模拟装置
CN202549145U (zh) 动脉穿刺练习装置
CN209216398U (zh) 一种穿刺器临床模拟装置
CN208077437U (zh) 一种用于输液实验的仿真装置
CN214279386U (zh) 一种带有压力装置的佩戴式静脉输液医学教学模型
CN1217303C (zh) 静脉穿刺示教器
CN201397606Y (zh) 皮肤注射模块
CN214312181U (zh) 一种影像科对比剂注射教学与培训模拟操作设备
CN215417207U (zh) 一种静脉穿刺及皮内注射组合训练手套
CN201853406U (zh) 肘部静脉穿刺模块
CN215417198U (zh) 静脉留置针穿刺封管训练装置
CN110310558A (zh) 可视化仿生模拟静脉穿刺注射教具
CN110473442B (zh) 静脉留置针封管操作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