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3752U - 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3752U
CN215873752U CN202122346283.3U CN202122346283U CN215873752U CN 215873752 U CN215873752 U CN 215873752U CN 202122346283 U CN202122346283 U CN 202122346283U CN 215873752 U CN215873752 U CN 215873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channel
shell
guide channel
flow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462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Air Pow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u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uf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u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462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3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3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3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贯穿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增加流体量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流体通道的外侧并且与所述流体通道同向贯穿于所述壳体;当所述流体通道有流体流动时,所述流体通道形成负压从而让所述导流通道产生流体流动,同时实现为所述壳体降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增设导流通道,从流体通道吹出的热气流形成负压,使得导流通道产生气体流动,使得整个外部流体装置的风力得到提高,并且导流通道内产生的流体能够使热风适当地降温,实现增加风量的同时也能够降温的目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吹风风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电吹风是由一组电热丝和一个高转速风扇组合而成的。通电时,电热丝会产生热量,风扇吹出的风经过电热丝,就变成热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吹风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而电吹风的出风口一般配置有电吹风风嘴,电吹风风嘴套接在电吹风的出风口上,一般用于减小横截面,集中风力。
现有的风嘴,其结构一般设计成能够对风进行聚集的聚风结构,这种结构类型的风嘴在其远离吹风机的一端往往被设计成缩口状或类似的其他结构,使得风能够在该端聚集。采用聚风结构的风嘴,空气流动相对集中,但是风量和风力只能由风扇的功率去决定,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电吹风的电热丝功率也是额定的,电热丝产生的热气流直接作用在用户的头发或身体上,会造成局部烫伤等不良后果,给用户带来极差的使用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上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贯穿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增加流体量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流体通道的外侧并且与所述流体通道同向贯穿于所述壳体;当所述流体通道有流体流动时,所述流体通道形成负压从而让所述导流通道产生流体流动,同时实现为所述壳体降温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通道为扁状的流体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扁状的流体通道上靠近窄边两端的位置处,在所述导流通道上设有导流通道入口和导流通道出口,所述导流通道入口与所述壳体后侧或周围的大气相通,所述导流通道出口的方向与所述流体通道的出口方向相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装配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流体通道设于所述前壳体内,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前壳体的外壁上,所述后壳体适配安装在外界的流体装置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后壳体上设有磁体,在所述后壳体上设有磁体卡孔,所述磁体适配安装于所述磁体卡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后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流体通道的入口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前壳体内设有流体汇聚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后壳体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后壳体为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通道内设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的出口呈向外张开的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增设导流通道,从流体通道吹出的热气流形成负压,使得导流通道产生气体流动,使得整个外部流体装置的风力得到提高,并且导流通道内产生的流体能够使热风适当地降温,实现增加风量的同时也能够降温的目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流体流动示意图。
图中标记:壳体1、流体通道2、导流通道3、导流筋4、流体通道入口20、流体通道出口21、导流通道入口30、导流通道出口31、前壳体100、后壳体101、磁体102、流体汇聚部103、通孔1010、导流板1011、磁体卡孔10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如图1-4所示,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流体通道2,所述流体通道2贯穿于所述壳体1,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增加流体量的导流通道3,所述导流通道3设于所述流体通道2的外侧并且与所述流体通道2同向贯穿于所述壳体1。换言之,所述流体通道2就相当于是内风道,所述导流通道3就相当于是外风道,以此形成对所述壳体1的降温效果,同时也补充了流体量。
具体地,所述流体通道2为扁状的流体通道,所述导流通道3设于所述扁状的流体通道2上靠近窄边两端的位置处。在所述导流通道3上设有导流通道入口30和导流通道出口31,所述导流通道入口30与所述壳体1后侧或周围的大气相通,所述导流通道出口31的方向与所述流体通道2的出口方向相一致。当然了,所述导流通道3的位置并不局限只设于所述流体通道2的上、下两侧,也可以设于所述流体通道2的周围,并不应以此为限。当所述流体通道2有流体流动时,所述流体通道2形成负压从而让所述导流通道3产生流体流动,一方面可以增加整体的流体量,使得从所述流体通道2内吹出的热气流得到补强,让风力得到提高,另外一方面从所述导流通道3补强的气流与所述流体通道2内吹出的热气流混合,在一定程度上将热气流的温度进行降低,同时实现为所述壳体1降温的目的,防止温度过高的热气流直接作用在用户的头发或身体部位上,有效保护了用户,避免出现局部烫伤等不良后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相互装配的前壳体100和后壳体101,所述前壳体100和所述后壳体101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或铆接的方式装配,并不局限于此。现有市场上的电吹风上的风嘴,大部分采用单层设计,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电吹风产生的热气流全部流过风嘴,如果此时用户用手去碰触风嘴会明显烫手,给用户带来极差的使用感受。因此,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壳体1分拆成两个注塑件,可以达到为所述壳体1隔热的效果。所述流体通道2设于所述前壳体100内,所述导流通道3设于所述前壳体100的外壁上,所述后壳体100适配安装在外界的流体装置上,所述外界的流体装置优选为电吹风机,但并不局限于此。
为了方便连接在外界的流体装置(图中未示出),在所述后壳体101上设有磁体102,对应地,在所述后壳体101上设有磁体卡孔1012,所述磁体102适配安装于所述磁体卡孔1012。装配后的所述磁体102被所述前壳体100和所述后壳体101夹紧,并且所述磁体102从所述磁体卡孔1012中插出,有利于拉进所述磁体102与外部流体装置的接触距离。此外,在所述外界的流体装置的出风口处设有第二磁体,实现与所述后壳体101的快速装配,同时也方便用户拆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体102可以是多个的,并且将其设置成环形的,让所述壳体1能够稳定地安装在所述外界的流体装置上,避免其轻易地从所述外界的流体装置上掉落。
更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后壳体101上开设有通孔1010,所述通孔1010与所述流体通道2的入口相连通,该通孔1010为弧形通孔,可以起到初步集中和汇聚流体的作用。所述磁体卡孔1012设于通孔1010的外侧,减少热风受阻。此外,所述流体通道2上设有流体通道入口20和流体通道出口21,所述流体通道入口20呈不规则的圆弧状,所述流体通道出口21呈线型状,可以增大流体的压力,起到集中、汇聚出风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地汇聚流体,在所述前壳体100内设有流体汇聚部103,所述流体汇聚部103其外形呈圆锥状,而且是从所述流体通道入口20往所述流体通道出口21的方向逐渐缩小的,进一步地增大流体的压力。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后壳体101上设有导流板1011,所述导流板1011与所述后壳体101为一体成型,以此减少零件的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导流通道3内设有导流筋4,所述导流筋4为不规则的曲线状,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减少两端的冷流体对中央热流体的干扰。本实用新型最大的作用是让外部流体装置吹出来的热流体,挤在扁状的所述外部流体装置里吹出。此时我们把中央热流体的跨度设为L,由于中央热流体的温度会很高,而中央热流体的跨度L决定了对头发的塑型,所述跨度L越大,越有利于对头发的塑型。因此,为了保证最大的跨度L,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4的出口呈向外张开的形状,如果没有这个“向外张开”的曲面形状,在所述导流通道3内流过的冷流体就会因为负压汇聚到中心,从而减少跨度L的长度,影响造型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流体通道(2),所述流体通道(2)贯穿于所述壳体(1),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增加流体量的导流通道(3),所述导流通道(3)设于所述流体通道(2)的外侧并且与所述流体通道(2)同向贯穿于所述壳体(1);当所述流体通道(2)有流体流动时,所述流体通道(2)形成负压从而让所述导流通道(3)产生流体流动,同时实现为所述壳体(1)降温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流体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2)为扁状的流体通道,所述导流通道(3)设于所述扁状的流体通道(2)上靠近窄边两端的位置处,在所述导流通道(3)上设有导流通道入口(30)和导流通道出口(31),所述导流通道入口(30)与所述壳体(1)后侧或周围的大气相通,所述导流通道出口(31)的方向与所述流体通道(2)的出口方向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部流体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相互装配的前壳体(100)和后壳体(101),所述流体通道(2)设于所述前壳体(100)内,所述导流通道(3)设于所述前壳体(100)的外壁上,所述后壳体(101)适配安装在外界的流体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部流体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壳体(101)上设有磁体(102),在所述后壳体(101)上设有磁体卡孔(1012),所述磁体(102)适配安装于所述磁体卡孔(10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部流体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壳体(101)上开设有通孔(1010),所述通孔(1010)与所述流体通道(2)的入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部流体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壳体(100)内设有流体汇聚部(10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部流体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壳体(101)上设有导流板(1011),所述导流板(1011)与所述后壳体(101)为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流体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3)内设有导流筋(4),所述导流筋(4)的出口呈向外张开的形状。
CN202122346283.3U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 Active CN215873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6283.3U CN215873752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6283.3U CN215873752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3752U true CN215873752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8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46283.3U Active CN215873752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3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3918B (zh) 手持式器具
CN109512119A (zh) 一种梳齿电吹风
WO2023123700A1 (zh) 一种高速超短吹风机
CN213550237U (zh) 拆装方便的毛发干燥装置
CN215873752U (zh) 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
CN215873753U (zh) 一种外部流体装置
CN209463499U (zh) 一种电吹风
CN208918875U (zh) 无叶风扇
CN215423226U (zh) 直发、卷发一体结构的直发器
CN214317273U (zh) 一种自动散热吹风机
CN210726980U (zh) 手持式吹风机及其主体部
CN219774384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4258251U (zh) 一种冷热风混吹吹风机
CN208624789U (zh) 具有定型喷雾的吹风筒
CN207574732U (zh) 一种无级变速的静音电吹风
CN219877641U (zh) 头发护理器件和吹风机
CN214258252U (zh) 一种自冷型吹风机
CN114304849A (zh) 一种自动散热吹风机
CN220607644U (zh) 吹风机
CN220876172U (zh) 一种带加热的风梳结构
CN215873740U (zh) 卷发器
CN220916786U (zh) 一种快速干发器
CN114304844A (zh) 一种冷热风混吹吹风机
CN205410164U (zh) 一种电热风梳
CN114304843A (zh) 一种自冷型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000, Unit 23A13, 23A/F, Jufu Center, No. 5 Tianning Road, Junlan Community,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Foshan Air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8000 room B220, first floor, building 9, No.83 Zhongxin Road, Shiwan Town Street,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ufe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