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3740U - 卷发器 - Google Patents

卷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3740U
CN215873740U CN202121930932.8U CN202121930932U CN215873740U CN 215873740 U CN215873740 U CN 215873740U CN 202121930932 U CN202121930932 U CN 202121930932U CN 215873740 U CN215873740 U CN 215873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andle
air outlet
housing
curling i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309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金明
陈兵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sho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309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3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3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3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ir Cur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发器,包括夹板组件、加热件及手柄,加热件用于加热毛发,并设置于所述夹板组件,手柄内设有主风道,夹板组件包括设置于手柄的内壳及围设内壳的外壳,外壳设有出风口,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侧风道,侧风道连通主风道及出风口,外壳朝向内壳设有导流部,出风口的至少部分位于导流部与外壳的侧部边沿之间,且导流部沿手柄至内壳的方向逐渐靠近临近的侧部边沿,以使得侧风道的至少部分由手柄至夹板组件的方向逐渐收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发器,能够增强端部气流的排出,使得卷发器轴向上气流相对均匀,提升卷发器的冷风定型效果。

Description

卷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个人护理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发器。
背景技术
卷发器作为常见的美发设备,其满足人们在家的烫发需求,备受爱美人士青睐。现有部分卷发器具有冷风定型功能,其在烫发后能够快速对弯曲的毛发进行冷却,达到较好的成型效果。
但现有部分卷发器的出风效果较差,通常靠近主风道一端的风量较大,远离主风道一端的风量较小、甚至无风,导致已加热的毛发的不同部位接收气流量大不同,冷风定型效果较差,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针对上述部分问题,提供一种卷发器,其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均匀出风口的出风量,提升定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发器,包括夹板组件、加热件及手柄,加热件用于加热毛发,并设置于夹板组件,手柄内设有主风道,夹板组件包括设置于手柄的内壳及围设内壳的外壳,外壳设有出风口,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侧风道,侧风道连通主风道及出风口,侧风道内设有导流部出风口的至少部分位于导流部与外壳的侧部边沿之间,且导流部沿手柄至内壳的方向逐渐靠近临近的侧部边沿,以使得侧风道的至少部分由手柄至夹板组件的方向逐渐收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发器,导流部由手柄至内壳的方向逐渐靠近临近的侧部边沿,从而使得导流部与侧部边沿之间的风道由靠近主风道端至远离主风道端逐渐收缩,由于导流部与侧部边沿之间的气流由靠近主风道端至远离主风道端持续排出,使得风量逐渐变小,而逐渐收缩的风道能够适配逐渐变小的风量,在远离主风道端能够有效聚拢气流,增强该位置处的风压,从而利于远离主风道端的气流排出,相对均匀卷发器轴向上的气流排出,利于提升卷发器的冷风定型效果。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导流部包括第一导流部及第二导流部,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沿手柄至夹板组件的方向分别逐渐靠近临近的侧部边沿,且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抵持内壳朝向外壳的侧壁。
如此设置,一方面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能够分别在外壳的两侧形成风压逐渐增大的风道,从而用户将毛发缠绕至外壳进行卷发操作时,毛发在外壳周向上的受风量大致均匀,利于毛发的定型;另一方面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还能够通过抵持内壳增强结构稳定性,避免外壳碰撞易损坏,提升卷发器的可靠性;通过合理设计内部结构实现一种结构多重功能,避免内部结构过于复杂而影响气流排出。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相互间隔设置,侧风道内的部分气流能够流经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之间,并流动至内壳的端部排出,以冷却内壳的端部。
如此设置,侧风道中部分气流能够流经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之间并流动至夹板组件的端部,从而加强卷发器端部气流的流动性,利于带走卷发器端部的热量,进一步利于冷却卷发器端部,防止端部过热烫伤用户,提升使用舒适度。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靠近手柄的端部相互连接。
如此设置,流入侧风道中的气流分布在第一导流部与侧部边沿之间及第二导流部与侧部边沿之间,从而在逐渐收缩的风道的作用下,大部分气流能够由出风口排出,增强卷发器的出风量。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部靠近手柄端设有第一弧形段,第二导流部靠近手柄端设有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连接第二弧形段,以导向流入第一导流部与侧部边沿之间的气流及第二导流部与侧部边沿之间的气流。
如此设置,由主风道流入侧风道中的气流能够被第一导流部及第二导流部分割并导向至两侧,从而减小气流冲撞带来的损耗,利于气流顺畅进入逐渐收缩的风道,进一步利于增强卷发器的出风量。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相对外壳的轴线对称,以及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相对外壳的轴线对称。
如此设置,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分别形成的逐渐收缩的风道大致相同,且两侧风道对应的出风口大致相同,进而侧风道中两侧的气流排出速度及排出量大致相同,利于均匀卷发器的出风量,提升造型效果。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出风口为条形孔,并沿手柄至夹板组件的方向连续或间隔延伸,条形孔的至少部分位于导流部与侧部边沿之间。
如此设置,条形孔出风范围较大,利于形成大风量气流吹向毛发,从而快速定型,且由于导流部能够均匀条形出风孔各位置的气流,使得毛发各处的定型效率大致相同,毛发各处的定型持久度大致相同,从而提升定型效果。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形成出风口的侧壁垂直于过出风口并与外壳相切的平面。
如此设置,呈发散状扩散的气流运动方向与出风口的朝向大致相同,进而形成出风口的侧壁不会干扰气流排出,利于气流顺畅流出卷发器,提升冷风定型效果。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外壳设有挡风部,挡风部位于出风口远离导流部的一侧,且挡风部能够限制流动至侧部边沿的气流量。
如此设置,挡风部能够限制气流流动至侧部边沿,使得大部分气流处于挡风部与第一导流部或第二导流部之间,进一步加强出风口处的风压,利于提升卷发器的出风量。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外壳设有加强部,加强部连接挡风部远离出风口一侧的侧壁及外壳的内壁。
如此设置,加强部能够对挡风部起到加强作用,进一步提升挡风部为连接稳定性,提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卷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卷发器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卷发器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卷发器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外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卷发器沿B-B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卷发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卷发器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所示卷发器中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散热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卷发器省略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卷发器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3所示卷发器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1所示卷发器中内壳及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卷发器;10、夹板组件;11、内壳;111、第一冷却腔;112、第二冷却腔;113、连通孔;12、外壳;121、出风口;1211、侧壁;122、导流部;1221、第一导流部;1222、第二导流部;1223、第一弧形段;1224、第二弧形段;123、侧部边沿;124、挡风部;1241、加强部;13、侧风道;14、第一夹板组件;15、第二夹板组件;16、散热件;161、导流面;162、第一斜面;163、第二斜面;17、止挡部;20、加热组件;21、第一加热组件;22、第二加热组件;23、加热件;3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卷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卷发器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卷发器沿A-A处的剖视图。卷发器100包括夹板组件10、加热组件20及手柄30,加热组件20设置于夹板组件10,夹板组件10设置于手柄30,夹板组件10用于夹持毛发,加热组件20能够通过升温改变毛发的蛋白质特性,并使得毛发卷曲,手柄30组件用于供用户握持,方便用于操控卷发器100。
夹板组件10包括内壳11及外壳12,外壳12围设内壳11并与内壳11形成侧风道13。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20设置于内壳11背离侧风道13侧的一侧,外壳12开设有出风口121,从而夹板组件10夹持毛发时,加热组件20能够对毛发进行加热,侧风道13接收来自手柄30的气流,并使得气流由出风口121流出,进而对已变形的毛发进行冷却定型,使得毛发卷曲更加持久;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20也可通过连接结构的改变设置于外壳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板组件10包括第一夹板组件14及第二夹板组件15,第一夹板组件14与第二夹板组件15均包括内壳11及外壳12,第一夹板组件14中的内壳11设置于手柄30,第二夹板组件15中的内壳11相对第一夹板组件14转动设置,从而第一夹板组件14与第二夹板组件15能够相对转动,方便毛发放置于第一夹板组件14与第二夹板组件15之间,进一步便于卷发操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板组件14中的内壳11与第二夹板组件15中的内壳11可均固定连接于手柄30,两者的内壳11之间形成空隙,毛发可放置于空隙中从而进行加热,同样能够实现毛发卷曲及冷风定型。
加热组件20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1及第二加热组件22,第一加热组件21与第二加热组件22分别设置于第一夹板组件14中的内壳11及第二夹板组件15中的内壳11,且两者的加热面的位置对应,进而夹板组件10夹持毛发时,第一加热组件21与第二加热组件22能够加热毛发,使得毛发快速弯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柄30的形状为规则形状,具体大致为圆柱状,进而使得用户握持具有较好的手感;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手柄30的形状也可为其他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手柄30中设有风扇及控制电路板(图未示),风扇(图未示)、加热组件20均电连接控制电路板;在风扇单元的作用下,手柄30内部形成主风道,主风道连通侧风道13,从而输送气流至侧风道13;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风扇形成气流的大小,以及控制加热组件20的加热温度。
请参阅图4及图5,图4为图1所示卷发器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外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为解决卷发器100端部出风量较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侧风道13内还设置有导流部122,出风口121的位于导流部122与外壳12的侧部边沿123之间,并且导流部122沿手柄30至内壳11的方向逐渐靠近临近的侧部边沿123,使得侧风道13的至少部分由手柄30至夹板组件10的方向逐渐收缩;导流部122与侧部边沿123之间的气流由靠近主风道端至远离主风道端持续排出,风量逐渐变小,由于该部分侧风道13空间上的收缩,使得侧风道13远离主风道的一端有效聚拢气流,增强端部的风压,进而利于卷发器100端部排出气流,同时在卷发器100的轴向上大致均匀排出的气流,利于提升卷发器100的冷风定型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外壳12的侧部边沿123指的是外壳12沿手柄30至内壳11方向延伸的边沿,导流部122逐渐靠近侧部边沿123即使得导流部122与侧部边沿123之前的空间逐渐减小,从而能够达到上述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流部122设置于外壳12上,并与外壳12一体成型,从而在增强端部风压的同时,加强外壳12强度,利于提升外壳的结构稳定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导流部122也可设置于内壳11。
导流部1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导流部122将侧风道13分隔成多条逐渐收缩的分支风道,多条分支风道在卷发器100的周向上大致均匀流入的气流,进一步利于卷发器100在周向上的大致均匀地排出气流,提升冷风定型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为图1所示卷发器沿B-B处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流部122包括第一导流部1221与第二导流部1222,第一导流部1221与第二导流部1222分别逐渐靠近临近的侧部边沿123,进而在外壳12的两侧形成风压逐渐增大的两个分支风道,用户将毛发缠绕至外壳12时,毛发在外壳12周向上的受风量大致均匀,利于毛发定型;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流部122的数量也可大于两个,从而使得分支风道的数量大于两个,满足相应工况下的多分支风道需求。
第一导流部1221与第二导流部1222抵持内壳11朝向外壳12的一侧,进而通过内壳11的反向力作用于外壳12,增强外壳12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外壳12碰撞易损坏,提升卷发器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部1221与第二导流部1222相连接,从而大部分气流能够由出风口121排出,增强卷发器100的出风量,少部分气流通过收缩的风道流动至夹板组件10的端部,进而对端部进行冷却,冷风定型的同时兼顾端部散热;具体地,第一导流部1221靠近手柄30的一端设有第一弧形段1223,第二导流部1222靠近手柄30的一端设有第二弧形段1224,第一弧形段1223连接第二弧形段1224,从而导向流入侧风道13的气流,减小气流冲撞带来的损耗,利于增强卷发器100的出风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第一导流部1221与第二导流部1222也可相互间隔设置,从而使得侧风道13内的部分气流能够流经第一导流部1221与第二导流部1222之间,并流动至内壳11的端部,进一步提升卷发器100端部的冷却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部1221与第二导流部1222同样相对外壳12的轴线,进而使得第一导流部1221与第二导流部1222分别形成的分支风道大致相同,出风口121同样相对外壳12的轴线对称,从而气流于在两个分支风道的流动速度及流出量大致相同,进一步利于卷发器100的均匀出风;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出风口121、第一导流部1221与第二导流部1222也可呈其他方式设置,只要能够满足相应的出风需求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4;出风口121的形状大致为条形孔,条形孔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相对圆形孔等其他形状,其出风范围更大,使得气流容易排出,利于形成大风量的气流吹向毛发,提升造型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口121为连续的条形孔,且数量为两个,两个出风口121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分支风道;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出风口121也可为间隔延伸的条状孔,当然,根据不同出风需求,数量也可相应调整。
请再次参考图6;形成出风口121的侧壁1211垂直于过出风口121并与外壳12相切的平面(如图中虚线所示),进而侧风道13内呈发散状流动的气流能够顺畅地由出风口121排出,大部分气流不会碰撞出风口121的侧壁1211,利于卷发器100出风,同时使得气流流动更加均匀,利于提升卷发器100的冷风定型。
请再次参阅图5;外壳12在出风口121远离导流部122的一侧设有挡风部124,挡风部124能够限制气流流动至侧部边沿123,进而使得大部分气流处于挡风部124与第一导流部1221或第二导流部1222之间,加强出风口121处的风压,提升卷发器100的出风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挡风部124远离导流部122的一侧设有加强部1241,加强部1241连接挡风部124与外壳12的内壁,进而加强挡风部124的结构稳定性,利于卷发器100的长期使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挡风部124也可通过增加厚度等方式加强强度。
请参阅图7,图7为图1所示卷发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夹板组件10还包括散热件16,散热件16设置于内壳11远离手柄30的端部,并与外壳12呈间隙设置,该间隙允许侧风道13的部分气流流出,进而带走内壳11与外壳12端部风热量,冷却内壳11与外壳12的端部,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因端部过热而被烫伤,提升卷发器100安装性;同时,由于该缝隙是有散热件16与外壳12间隔形成,故该缝隙对应于卷发器100的端部边沿,由此缝隙流出的气流充分接触内壳11与外壳12的边部,利于提升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8、图9及图10,图8为图7所示卷发器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7所示卷发器中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散热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件16与外壳12的端壁错位形成间隙,散热件16的侧壁与散热件16靠近侧风道13一侧的端壁形成导流面161,导流面161的部分伸入外壳12的围设范围,从而导流由间隙排出的气流,如此利于间隙处气流流动,且导流面161能够在大部分视角内遮挡观察间隙的视线,提升用户观察卷发器100内部的难度,进一步提升美观度,同时,导流面161还能够使得异物难以由间隙进入卷发器100,利于卷发器100正常使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散热件16与外壳12的端壁也可呈其他设置方式。
散热件16的形状大致为半圆状,从而适配大致呈半圆形围设的外壳12,散热件16远离侧风道13一侧的端壁包括第一斜面162及第二斜面163,第一斜面162与第二斜面163相对半圆形散热件16的轴线对称,且第一斜面162与第二斜面163于圆心处的交汇部分呈凸出设置,从而用户使用卷发器100误触皮肤时,凸出部分先接触用户皮肤,减小散热件16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散热件16温度对用户皮肤的影响,提升使用舒适度。
请参阅图11,图11为图1所示卷发器省略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内壳11靠近散热件16的一端设有第一冷却腔111,第一冷却腔111与侧风道13沿夹板组件10的径向方向层叠设置,从而侧风道13流向间隙的气流能够先流入第一冷却腔111,并在第一冷却腔111分散,充分接触形成第一冷却腔111的侧壁,再由间隙排出,增大气流接触卷发器100端部的表面积,利于卷发器100端部的散热降温。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腔111的形状大致为方形腔,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腔111的形状也可为圆形等规则形状,当然,也可为不规则形状。
第一冷却腔1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冷却腔111沿垂直于手柄30轴线的风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冷却腔111至少占内壳11沿垂直于轴线风向宽度的四分之三,从而分隔冷却腔之间的分隔壁进一步加强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利于更好地三人,且由于用户在使用卷发器100时习惯捏持卷发器100的端部,第一冷却腔111采用如此尺寸能够使得用户的捏持部位对应与第一冷却腔111,使得该部位的冷却效果较好,提升卷反器的使用舒适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腔11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冷却腔111能够增大气流接触面积的同时,避免腔室空间太小而使得气流难以流动,利于保证散热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第一冷却腔111的数量也即可为其他数值。
第一冷却腔111在内壳11的轴向上位于加热件设置区域之外,从而避免加热件的热量较为容易地传导至形成第一冷却腔111的侧壁,进一步降低卷发器100端部的散热量,利于防止烫伤用户,保证卷发器100安装使用。
请参阅图12及图13,图12为图11所示卷发器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图3所示卷发器E处的局部放大图。散热件16与内壳11之间设有第二冷却腔112,内壳11的端壁开设有连通孔113,第一冷却腔111与第二冷却腔112通过连通孔113连通,进而第一冷却腔111中的气流能够流入第二冷却腔112,一方面加强气流在卷发器100端部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使用卷发器100是位于端部的散热件16易接触用户皮肤,如此第二冷却腔112中的气流能够带走传动至散热件16上的热量,从而冷却散热件16,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外壳12与内壳11中的至少一者在远离手柄30的一端设有止挡部17,止挡部17对气流由一定止挡作用,驱使气流于此处弯转,进而避免侧风道13中大部分气流径地流出间隙,使得气流在端部收到些许阻碍,增大侧风道13内的气流风压,利于气流由出风口121排出,进而调节分别由间隙流出的气流量及由出风口121流出的气流量,保证卷发器100具有良好的冷风定型前提下实现端部散热。
请参阅图14,图14为图1所示卷发器中内壳及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部17位于外壳12,且止挡部17在内壳11上的正投影落入第一冷却腔111内,从而流动至止挡部17的气流在弯转是能够顺畅流入第一冷却腔111,利于气流接触第一冷却腔111的侧壁,提升对卷发器100端部的冷却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止挡部17也可位于其他位置。
止挡部17与卷发器100轴向方向与外壳12的端部平齐,防止止挡部17过于靠近内壳11而使得气流难以流动至间隙,同时又使得气流在流动至端部的过程中得到阻挡,综合考量端部冷却与冷风定型效果,利于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部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止挡部17在沿手柄30轴向上间隔设置,从而形成多级阻隔;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止挡部17的数量也可为其他数值,当然也可按照其他方式排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发器,导流部由手柄至内壳的方向逐渐靠近临近的侧部边沿,从而使得导流部与侧部边沿之间的风道由靠近主风道端至远离主风道端逐渐收缩,导流部与侧部边沿之间的气流由靠近主风道端至远离主风道端持续排出,风量逐渐变小,而逐渐收缩的风道能够适配逐渐变小的风量,在远离主风道端能够有效聚拢气流,增强该位置处的风压,从而利于远离主风道端的气流排出,相对均匀卷发器轴向上的气流排出,利于提升卷发器的冷风定型效果。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卷发器,包括夹板组件、加热件及手柄,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毛发,并设置于所述夹板组件,所述手柄内设有主风道,所述夹板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内壳及围设所述内壳的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侧风道,所述侧风道连通所述主风道及所述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风道内设有导流部,所述出风口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流部与所述外壳的侧部边沿之间,且所述导流部沿所述手柄至所述内壳的方向逐渐靠近临近的所述侧部边沿,以使得所述侧风道的至少部分由所述手柄至所述夹板组件的方向逐渐收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包括第一导流部及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二导流部沿所述手柄至所述夹板组件的方向分别逐渐靠近临近的所述侧部边沿,且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二导流部抵持所述内壳朝向所述外壳的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二导流部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侧风道内的部分气流能够流经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二导流部之间,并流动至所述内壳的端部以进行冷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二导流部靠近所述手柄的端部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靠近所述手柄端设有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二导流部靠近所述手柄端设有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段,以导向流入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侧部边沿之间的气流及所述第二导流部与所述侧部边沿之间的气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相对所述外壳的轴线对称,以及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二导流部相对所述外壳的轴线对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条形孔,并沿所述手柄至所述夹板组件的方向连续或间隔延伸,所述条形孔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流部与所述侧部边沿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发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出风口的侧壁垂直于过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外壳相切的平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挡风部,所述挡风部位于所述出风口远离所述导流部的一侧,且所述挡风部能够限制流动至所述侧部边沿的气流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连接所述挡风部远离所述出风口一侧的侧壁及所述外壳的内壁。
CN202121930932.8U 2021-08-17 2021-08-17 卷发器 Active CN215873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0932.8U CN215873740U (zh) 2021-08-17 2021-08-17 卷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0932.8U CN215873740U (zh) 2021-08-17 2021-08-17 卷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3740U true CN215873740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6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30932.8U Active CN215873740U (zh) 2021-08-17 2021-08-17 卷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3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34971B1 (en) Airflow concentrator for electric hairdryer
CN110731595A (zh) 自动卷发器
CN111671218A (zh) 头发定型装置
CN212260765U (zh) 头发定型装置
CN215347408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美发器
CN215873740U (zh) 卷发器
CN111820574A (zh) 热风梳结构
CN215873738U (zh) 卷发器
CN114190673A (zh) 一种出风定型效果好的美发造型器
WO2023173252A1 (zh) 头发造型设备
CN217161281U (zh) 冷热型毛发护理器
US11903473B2 (en) Hair-straightening comb for quick styling
CN215347413U (zh) 一种具有气流换向功能的烫发器
CN213639954U (zh) 一种夹发机构、卷发柱及自动美发器
CN212630182U (zh) 热风梳结构
CN211459148U (zh) 一种风梳
CN210696417U (zh) 一种电吹风
CN217851731U (zh) 卷发器
CN210248815U (zh) 一种风吸式卷发组件及卷发器
CN220236279U (zh) 一种热风造型梳
CN112971308A (zh) 一种可快速定型烫发器
CN111713832A (zh) 头发定型装置
CN216601949U (zh) 卷发梳
CN220713140U (zh) 梳头结构及热风梳
CN215873752U (zh) 一种外部流体装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