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9240U - 一种漏电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电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9240U
CN215869240U CN202121960945.XU CN202121960945U CN215869240U CN 215869240 U CN215869240 U CN 215869240U CN 202121960945 U CN202121960945 U CN 202121960945U CN 215869240 U CN215869240 U CN 215869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circuit breaker
disposed
arc extinguishing
mov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609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琪
黄明芳
耿永强
俞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uce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uce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uce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uce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609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9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9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9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N级壳体以及L级壳体,所述N级壳体与所述L级壳体之间设置有中间壳体,所述N级壳体所在的N级断路器部分与所述L级壳体所在的L级断路器部分共用一个操作机构,所述N级断路器和L级断路器同时分断,所述操作机构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上,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动触头支架、第一动触头以及第二动触头,所述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位于动触头支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一套操作机构,实现了两级断路器的同时闭合同时断开,减少了附件,并且能够减小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漏电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通常包括壳体、火线断路单元以及零线断路单元,火线断路单元包括火线操作机构、火线脱扣机构、火线动触头、火线静触头、火线灭弧罩以及火线接线柱。零线断路单元包括零线操作机构、零线脱扣机构、零线动触头、零线静触头以及零线接线柱。火线动触头与火线静触头在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电弧,通过设置的火线灭弧罩来实现灭弧功能,保证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以及用电安全。零线动触头与零线静触头在接触时会产生少量电弧,而现有的漏电断路器不具有对零线断路单元进行灭弧的功能,长此以往,也会造成零线动触头与零线静触头表面被电弧灼伤、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触头失效,从而影响漏电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以及使用寿命。
另外现有的漏电断路器大多数都是采用双操作机构,火线和零线单独采用操作机构,其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级壳体以及L级壳体,所述N级壳体与所述L级壳体之间设置有中间壳体,所述N级壳体所在的N级断路器部分与所述L级壳体所在的L级断路器部分共用一个操作机构,所述N级断路器和L级断路器同时分断,所述操作机构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上,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动触头支架、第一动触头以及第二动触头,所述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位于动触头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动触头位于靠近N级断路器一侧,所述第二动触头位于所述靠近L级断路器一侧,所述动触头支架的下端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一动触头铰接设置,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第二动触头铰接设置,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操作手柄、跳扣、锁扣以及拉簧,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跳扣之间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跳扣铰接在所述动触头支架上端部分,所述锁扣转动设置在所述动触头支架的中部位置,且所述锁扣向所述跳扣一侧延伸与跳扣抵触配合限制跳扣转动,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N级壳体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动触头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锁扣包括与所述跳扣抵触的抵触部、铰接部以及第一指示块和第二指示块,所述抵触部靠近所述跳扣设置,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动触头支架铰接,所述第一指示块靠近第一动触头设置,所述第二指示块靠近所述第二动触头设置,所述第一指示块和第二指示块用于指示锁扣位置,相对应的N级壳体和L级壳体上开设有指示块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L级壳体与所述中间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灭弧系统,所述N级壳体与所述中间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灭弧系统,所述第一灭弧系统包括第一灭弧罩、设置在第一灭弧罩内的第一灭弧片,所述第一灭弧罩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三侧板连接形成,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侧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端,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产气孔,所述第一灭弧片设置有9-11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灭弧系统包括第二灭弧罩、设置在第二灭弧罩内的第二灭弧片,所述第二灭弧罩由第四侧板、第五侧板以及第六侧板连接形成,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五侧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六侧板位于所述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的一端。所述第六侧板上设置有产气孔,所述第二灭弧片的数量设置为14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中间壳体与L级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气孔,所述中间壳体与N级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位于靠近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出气孔位于靠近所述第六侧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操作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一体式线圈组件,所述一体式线圈组件包括漏电线圈以及空开线圈,所述空开线圈位于所述漏电线圈的一侧,且两者之间通过设置的顶杆实现同轴设置,所述漏电线圈设置在磁轭上,所述磁轭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漏电线圈的漏电线圈骨架,所述漏电线圈骨架内设置有第一动铁芯以及静铁芯,所述顶杆从静铁芯的一端穿过第一动铁芯延伸至空开线圈的第二动铁芯内,所述空开线圈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动铁芯位于所述空开线圈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动铁芯的一侧开设有顶杆连接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顶杆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所述磁轭一侧设置且与磁轭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顶杆包括前端顶杆和后端顶杆,所述前端顶杆穿过所述第一动铁芯后与第二动铁芯的第一槽口连接,所述前端顶杆与所述第一槽口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动铁芯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前端顶杆与所述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后端顶杆的直径大于所述前端顶杆的直径,所述后端顶杆上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还包括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设置于所述N级壳体上,包括试验按钮、位于试验按钮下方的导通件以及导电圈,所述导通件在所述试验按钮的作用下与导电圈导通得电,所述导通件固定设置在N级壳体内形成的有安装平台上,所述安装平台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固定导电圈的安装件,所述试验按钮的按压面与N级壳体的上端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平台与安装件一体成型于N级壳体内,所述安装件为一柱体结构,所述导电圈套接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导通件卡接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导通件包括一固定端以及一接触端,所述接触端成形于所述固定端的一侧,所述接触端为具有弹性的弹片,所述接触端自固定端一侧向试验按钮一侧延伸,所述导电圈位于所述接触端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接触端包括与固定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触点端,所述触点端为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弯曲方向朝向导向圈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坡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坡度,所述固定端包括一固定板以及垂直于固定板两侧的竖直板,所述安装平台上形成有第一挡块、第二挡块以及固定块,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位于所述固定块的两侧,所述第一挡块和固定块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挡块和固定块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接触端安装时,所述竖直板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块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一套操作机构,实现了两级断路器的同时闭合同时断开,减少了附件,并且能够减小体积。
2-在漏电断路器中的N级和L级分别采用了灭弧系统,提高了分断能力和灭弧效果;L级的第一灭弧系统体积大于N级的第二灭弧系统,能够保证灭弧效果的同时,实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
3-通过采用一体式线圈结构,将漏电线圈和空开线圈并排设置,通过一根顶杆实现漏电保护和空开保护。
4-采用了全新的试验装置,其结构和分布也不同于现有技术,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都是扭簧的方式,外力作用在扭簧的其中一个扭簧臂上,然后使扭簧转动,另一个扭簧臂与导电圈导通;这就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导电圈与扭簧的位置相距较远,导通速度慢;而本实用新型中实现了试验按钮、导通件以及导电圈垂直分布,能够实现快速导通,具有良好的导通效果。其次试验按钮的按压面保持与基座上端面齐平,是的试验按钮的高度降低,不会发生由于高度带来的误操作问题;采用不同于扭簧的导通件,包括一固定端和一接触端,既保证了导通件的稳定性,又保证了接触端的导通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跳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除L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除N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灭弧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灭弧系统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1;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体式线圈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2;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下进线功能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下进线功能的内部示意图(去除外置引线);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下进线功能的内部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上进线功能的立体图1;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上进线功能的立体图2;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上进线功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上进线功能的N级壳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N级壳体;20、L级壳体;30、中间壳体;40、操作机构;401、触头支架;402、第一动触头;4010、第二动触头;403、第一铰接轴;404、第二铰接轴;405、操作手柄;406、跳扣;407、锁扣;4071、抵触部;4072、铰接部;4073、第一指示块;4074、第二指示块;4075、扭簧;4076、相抵块;408、拉簧;409、联动杆;50、指示块观察孔;60、第一灭弧系统;601、第一灭弧罩;6011、第一侧板;6012、第二侧板;6013、第三侧板;602、第一灭弧片;70、第二灭弧系统;701、第二灭弧罩;7011、第四侧板;7012、第五侧板;7013、第六侧板;702、第二灭弧片;80、产气孔;90、第一出气孔;100、第二出气孔;110、漏电线圈;120、空开线圈;130、磁轭;140、漏电线圈骨架;150、第一动铁芯;160、静铁芯;170、第二动铁芯;180、第一固定板;190、第二固定板;200、第一槽口;210、顶杆;2101、前端顶杆;2102、后端顶杆;220、弹簧;230、试验按钮;240、导通件;2401、固定端;24011、固定板;24012、竖直板;2402、接触端;24021、第一连接段;24022、第二连接段;24023、触点端;250、导电圈;260、安装平台;270、第一挡块;280、第二挡块;290、固定块;300、第一限位槽;310、第二限位槽;320、线路板;330、双金;340、进线端子;350、外置引线孔;360、外置引线;370、引线槽;380、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2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N级壳体10以及L级壳体20,所述N级壳体10与所述L级壳体20之间设置有中间壳体30,N级壳体10与中间壳体30形成N级断路器部分,L级壳体20与中间壳体30形成L级断路器部分。
请参阅图1-3,其中所述N级壳体10所在的N级断路器部分与所述L级壳体20所在的L级断路器部分共用一个操作机构40,所述N级断路器和L级断路器同时分断,操作机构40的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操作机构40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30上,所述操作机构40包括动触头支架401、第一动触头402以及第二动触头4010,所述第一动触头402和第二动触头4010位于动触头支架401的两侧,所述第一动触头402位于靠近N级断路器一侧,所述第二动触头4010位于所述靠近L级断路器一侧,所述动触头支架401的下端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铰接轴403和第二铰接轴404,所述第一铰接轴403与所述第一动触头402铰接设置,所述第二铰接轴404与所述第二动触头4010铰接设置,所述操作机构40还包括操作手柄405、跳扣406、锁扣407以及拉簧408,所述操作手柄405与所述跳扣406之间设置有联动杆409,所述跳扣406铰接在所述动触头支架401上端部分,所述锁扣407转动设置在所述动触头支架401的中部位置,且所述锁扣407向所述跳扣406一侧延伸与跳扣406抵触配合限制跳扣406转动,所述拉簧408的一端与所述N级壳体10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动触头支架401连接,在动触头支架401上开设有一内孔,所述拉簧408的另外一端与内孔连接。
所述锁扣407包括与所述跳扣406抵触的抵触部4071、铰接部4072以及第一指示块4073和第二指示块4074,所述抵触部4071靠近所述跳扣406设置,所述铰接部4072与所述动触头支架401铰接,其中在铰接部4072处还设置有扭簧4075,扭簧4075的一端设置有相抵块4076,所述相抵块4076位于所述铰接部4072的上方靠近所述抵触部4071设置,扭簧4075与相抵块4076互相限位,作用在于能够对锁扣407的复位提供回复力;
此外所述第一指示块4073靠近第一动触头402设置,所述第二指示块4074靠近所述第二动触头4010设置,所述第一指示块4073和第二指示块4074用于指示锁扣407位置,相对应的N级壳体10和L级壳体20上开设有指示块观察孔50,用于外部人员观察锁扣407的位置从而判断断路器处于分闸还是合闸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操作机构40原理如下:动触头的转动是通过动触头支架401与拉簧408的配合实现,动触头运动的过程是,在静触头合闸时,锁扣407的抵触部4071与跳扣406抵触配合限制跳扣406转动,当漏电断路器发生情况动作时,断路器的脱扣器推杆推动锁扣407转动,锁扣407转动使跳扣406与抵触部4071之间的抵触解锁,这时动触头支架401在拉簧408的作用下转动实现断路器分闸,同时手柄也是转动到分闸状态;合闸时,转动手柄,这时候联动杆409带动跳扣406和动触头支架401绕销轴转动,一直到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这时候手柄继续转动,此时由于动触头与静触头已经接触不会发生位置变化,所以动触头支架401只能整个移动,这样使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更加紧密,并保证动触头与静触头的良好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一套操作机构40,实现了两级断路器的同时闭合同时断开,减少了附件,并且能够减小体积。
如图4-8所示,L级断路器中即所述L级壳体20与所述中间壳体30之间设置有第一灭弧系统60,N级断路器中即所述N级壳体10与所述中间壳体30之间设置有第二灭弧系统70,所述第一灭弧系统60包括第一灭弧罩601、设置在第一灭弧罩601内的第一灭弧片602,所述第一灭弧罩601由第一侧板6011、第二侧板6012以及第三侧板6013连接形成,所述第一侧板6011和第二侧板60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侧板6013位于所述第一侧板6011和第二侧板6012的一端,所述第三侧板6013上设置有产气孔80,所述第一灭弧片602设置有9-11片,所述第二灭弧系统70包括第二灭弧罩701、设置在第二灭弧罩701内的第二灭弧片702,所述第二灭弧罩701由第四侧板7011、第五侧板7012以及第六侧板7013连接形成,所述第四侧板7011与所述第五侧板7012平行设置,且所述第六侧板7013位于所述第四侧板7011和第五侧板7012的一端。所述第六侧板7013上设置有产气孔80,所述第二灭弧片702的数量设置为14片,所述中间壳体30与L级壳体20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气孔90,所述中间壳体30与N级壳体10之间形成有第二出气孔100,所述第一出气孔90位于靠近所述第三侧板6013的一侧,所述第二出气孔100位于靠近所述第六侧板7013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实现了在漏电断路器中的N级和L级分别采用了灭弧系统,提高了分断能力和灭弧效果;L级的第一灭弧系统60体积大于N级的第二灭弧系统70,能够保证灭弧效果的同时,实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
如图9所示,所述操作机构40的一侧还设置有一体式线圈组件,所述一体式线圈组件包括漏电线圈110以及空开线圈120,所述空开线圈120位于所述漏电线圈110的一侧,且两者之间通过设置的顶杆210实现同轴设置,所述漏电线圈110设置在磁轭130上,所述磁轭13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漏电线圈110的漏电线圈骨架140,所述漏电线圈骨架140内设置有第一动铁芯150以及静铁芯160,所述顶杆210从静铁芯160的一端穿过第一动铁芯150延伸至空开线圈120的第二动铁芯170内,所述空开线圈12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80和第二固定板190,所述第二动铁芯170位于所述空开线圈120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动铁芯170的一侧开设有顶杆210连接的第一槽口200,所述第一槽口200与所述顶杆210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固定板190靠近所述磁轭130一侧设置且与磁轭130固定连接,所述顶杆210包括前端顶杆2101和后端顶杆2102,所述前端顶杆2101穿过所述第一动铁芯150后与第二动铁芯170的第一槽口200连接,所述前端顶杆2101与所述第一槽口200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动铁芯150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前端顶杆2101与所述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后端顶杆2102的直径大于所述前端顶杆2101的直径,所述后端顶杆2102上设置有弹簧220。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一体式线圈结构,将漏电线圈110和空开线圈120并排设置,通过一根顶杆210的作用实现漏电保护和空开保护。
另外本实用新型当中还包括试验装置,参阅图10-14,所述试验装置设置于所述N级壳体10上,包括试验按钮230、位于试验按钮230下方的导通件240以及导电圈250,所述导通件240在所述试验按钮230的作用下与导电圈250导通得电,所述导通件240固定设置在N级壳体10内形成的有安装平台260上,所述安装平台260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固定导电圈250的安装件,所述试验按钮230的按压面与N级壳体10的上端面齐平。
所述安装平台260与安装件380一体成型于N级壳体10内,所述安装件380为一柱体结构,所述导电圈250套接于所述安装件380上,所述导通件240卡接于所述安装平台260上,所述导通件240包括一固定端2401以及一接触端2402,所述接触端2402成形于所述固定端2401的一侧,所述接触端2402为具有弹性的弹片,所述接触端2402自固定端2401一侧向试验按钮230一侧延伸,所述导电圈250位于所述接触端2402的下方。
所述接触端2402包括与固定端2401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4021、第二连接段24022以及触点端24023,所述触点端24023为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弯曲方向朝向导向圈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段24021和第二连接段24022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段24021的坡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24022的坡度,所述固定端2401包括一固定板24011以及垂直于固定板24011两侧的竖直板24012,所述安装平台260上形成有第一挡块270、第二挡块280以及固定块290,所述第一挡块270和第二挡块280位于所述固定块290的两侧,所述第一挡块270和固定块290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300,所述第二挡块280和固定块290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310,所述接触端2402安装时,所述竖直板24012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槽300和第二限位槽310内,所述固定板24011位于所述固定块290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全新的试验装置,其结构和分布也不同于现有技术,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都是扭簧的方式,外力作用在扭簧的其中一个扭簧臂上,然后使扭簧转动,另一个扭簧臂与导电圈250导通;这就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导电圈250与扭簧的位置相距较远,导通速度慢;而本实用新型中实现了试验按钮230、导通件240以及导电圈250垂直分布,能够实现快速导通,具有良好的导通效果。其次试验按钮230的按压面保持与断路器的N级壳体的上端面齐平,是的试验按钮230的高度降低,不会发生由于高度带来的误操作问题;采用不同于扭簧的导通件240,包括一固定端2401和一接触端2402,既保证了导通件240的稳定性,又保证了接触端2402的导通效果。
另外在所述N级壳体10内,还设置有线路板320,该线路板320位于N级壳体10内的双金330外侧,N级壳体10的进线端子340内侧,且本实施例中的线路板320的取电方式为N级从出线端取电,L也从出线端取电,其效果为当产品断电之后,线路板320也会直接断电,不会导致误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其次,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下进线功能的同时,在上述N级壳体10上形成外置引线孔350,外置引线孔350内设置有外置引线360,所述外置引线360与N级静触头的接线板连接,且在N级壳体10内形成有安置外置引线360的引线槽370,所述引线槽370从所述外置引线孔350延伸至N级静触头的接线板A下方,具体结构如图15-17所示;再者为了实现上进线功能的同时,其外置引线360则是与N级壳体10内的引弧板B、N级壳体10内的第一动触头402连接,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减少了一个端子的使用;具体如图18-21所示。
如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较多了使用诸如10、N级壳体;20、L级壳体;30、中间壳体;40、操作机构;401、触头支架;402、第一动触头;4010、第二动触头;403、第一铰接轴;404、第二铰接轴;405、操作手柄;406、跳扣;407、锁扣;4071、抵触部;4072、铰接部;4073、第一指示块;4074、第二指示块;4075、扭簧;4076、相抵块;408、拉簧;409、联动杆;50、指示块观察孔;60、第一灭弧系统;601、第一灭弧罩;6011、第一侧板;6012、第二侧板;6013、第三侧板;602、第一灭弧片;70、第二灭弧系统;701、第二灭弧罩;7011、第四侧板;7012、第五侧板;7013、第六侧板;702、第二灭弧片;80、产气孔;90、第一出气孔;100、第二出气孔;110、漏电线圈;120、空开线圈;130、磁轭;140、漏电线圈骨架;150、第一动铁芯;160、静铁芯;170、第二动铁芯;180、第一固定板;190、第二固定板;200、第一槽口;210、顶杆;2101、前端顶杆;2102、后端顶杆;220、弹簧;230、试验按钮;240、导通件;2401、固定端;24011、固定板;24012、竖直板;2402、接触端;24021、第一连接段;24022、第二连接段;24023、触点端;250、导电圈;260、安装平台;270、第一挡块;280、第二挡块;290、固定块;300、第一限位槽;310、第二限位槽;320、线路板;330、双金;340、进线端子;350、外置引线孔;360、外置引线;370、引线槽;380、安装件等术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创造的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级壳体以及L级壳体,所述N级壳体与所述L级壳体之间设置有中间壳体,所述N级壳体所在的N级断路器部分与所述L级壳体所在的L级断路器部分共用一个操作机构,所述N级断路器和L级断路器同时分断,所述操作机构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上,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动触头支架、第一动触头以及第二动触头,所述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位于动触头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动触头位于靠近N级断路器一侧,所述第二动触头位于所述靠近L级断路器一侧,所述动触头支架的下端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一动触头铰接设置,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第二动触头铰接设置,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操作手柄、跳扣、锁扣以及拉簧,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跳扣之间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跳扣铰接在所述动触头支架上端部分,所述锁扣转动设置在所述动触头支架的中部位置,且所述锁扣向所述跳扣一侧延伸与跳扣抵触配合限制跳扣转动,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N级壳体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动触头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包括与所述跳扣抵触的抵触部、铰接部以及第一指示块和第二指示块,所述抵触部靠近所述跳扣设置,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动触头支架铰接,所述第一指示块靠近第一动触头设置,所述第二指示块靠近所述第二动触头设置,所述第一指示块和第二指示块用于指示锁扣位置,相对应的N级壳体和L级壳体上开设有指示块观察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级壳体与所述中间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灭弧系统,所述N级壳体与所述中间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灭弧系统,所述第一灭弧系统包括第一灭弧罩、设置在第一灭弧罩内的第一灭弧片,所述第一灭弧罩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三侧板连接形成,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侧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端,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产气孔,所述第一灭弧片设置有9-11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灭弧系统包括第二灭弧罩、设置在第二灭弧罩内的第二灭弧片,所述第二灭弧罩由第四侧板、第五侧板以及第六侧板连接形成,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五侧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六侧板位于所述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的一端。所述第六侧板上设置有产气孔,所述第二灭弧片的数量设置为14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体与L级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气孔,所述中间壳体与N级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位于靠近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出气孔位于靠近所述第六侧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一体式线圈组件,所述一体式线圈组件包括漏电线圈以及空开线圈,所述空开线圈位于所述漏电线圈的一侧,且两者之间通过设置的顶杆实现同轴设置,所述漏电线圈设置在磁轭上,所述磁轭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漏电线圈的漏电线圈骨架,所述漏电线圈骨架内设置有第一动铁芯以及静铁芯,所述顶杆从静铁芯的一端穿过第一动铁芯延伸至空开线圈的第二动铁芯内,所述空开线圈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动铁芯位于所述空开线圈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动铁芯的一侧开设有顶杆连接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顶杆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所述磁轭一侧设置且与磁轭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一体式线圈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前端顶杆和后端顶杆,所述前端顶杆穿过所述第一动铁芯后与第二动铁芯的第一槽口连接,所述前端顶杆与所述第一槽口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动铁芯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前端顶杆与所述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后端顶杆的直径大于所述前端顶杆的直径,所述后端顶杆上设置有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设置于所述N级壳体上,包括试验按钮、位于试验按钮下方的导通件以及导电圈,所述导通件在所述试验按钮的作用下与导电圈导通得电,所述导通件固定设置在N级壳体内形成的有安装平台上,所述安装平台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固定导电圈的安装件,所述试验按钮的按压面与N级壳体的上端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与安装件一体成型于N级壳体内,所述安装件为一柱体结构,所述导电圈套接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导通件卡接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导通件包括一固定端以及一接触端,所述接触端成形于所述固定端的一侧,所述接触端为具有弹性的弹片,所述接触端自固定端一侧向试验按钮一侧延伸,所述导电圈位于所述接触端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包括与固定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触点端,所述触点端为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弯曲方向朝向导向圈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坡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坡度,所述固定端包括一固定板以及垂直于固定板两侧的竖直板,所述安装平台上形成有第一挡块、第二挡块以及固定块,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位于所述固定块的两侧,所述第一挡块和固定块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挡块和固定块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接触端安装时,所述竖直板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块的上方。
CN202121960945.XU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漏电断路器 Active CN215869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0945.XU CN215869240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漏电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0945.XU CN215869240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漏电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9240U true CN215869240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41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60945.XU Active CN215869240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漏电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9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26490B1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latch and toggle mechanism operating in perpendicular planes
CA1247680A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replaceable rating plug interlock and push to trip button
US5907461A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with ground fault protection and signaling switches
CN107993897A (zh) 漏电保护断路器
US4987395A (en) Circuit breaker alarm-switch operating apparatus
EP1126492B1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instantaneous trip provided by main conductor routed through magnetic circuit of electronic trip motor
CN215869240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KR950002030B1 (ko) 자속 분로 트립 장치를 구비한 회로차단기
US20060071741A1 (en) Circuit breaker including alarm interface lever
CN108417459B (zh)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213242437U (zh) 断路器
CN211238135U (zh) 一种油阻尼式小型断路器
CN113903632A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US4618745A (en) Circuit breaker mechanism
US7570140B2 (en) Magnetic trip mechanism including a plunger member engaging a support structure, and circuit breaker including the same
CN210272238U (zh) 一种2p漏电断路器
CN108133874B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漏电脱扣机构
CN115424902B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7333965U (zh)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21176118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111725036A (zh) 快插式简便合闸的断路器
CN218849394U (zh) 漏电断路器
CN215342461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110600347A (zh) 一种2p漏电断路器
CN218039075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