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7705U - 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7705U
CN215867705U CN202122131351.4U CN202122131351U CN215867705U CN 215867705 U CN215867705 U CN 215867705U CN 202122131351 U CN202122131351 U CN 202122131351U CN 215867705 U CN215867705 U CN 215867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late
bottom plate
sides
appl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313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占立
金解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nma Zh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nma Zh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nma Zh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nma Zh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313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7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7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7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包括外壳、操作板、底板,其中外壳置于底板的顶部,而所述操作板置于底板与外壳的内侧,在所述底板的顶端面上还设置有对位组件,该对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一端中部的端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与外壳的两侧内壁相贴合,所述端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后端内壁相贴合;通过设计的对位组件,能够方便且快速的将外壳与操作板放置在指定位置,省去了对齐安装位置所耗费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在现有螺栓连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辅助限位,且对位组件占用空间较小,不影响正常使用,完善了现有结构中的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字城市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
背景技术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在现如今的数字称式的发展中也有所应用,而数字孪生在实际使用中,也需要专门的终端载体做出现系统的分析以及计算。
现有的终端载体在前期的生产安装中,需要将外壳、底板以及操作板之间的螺孔对齐,由于三者为平面连接,因此无法快速对齐螺孔进行安装,且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在位置的调节中,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以及现有的终端载体散热效果较差,长时间高负荷的使用中,容易出现设备过热造成的短路现象,以及在外壳前期的组装中,无任何防伪结构,质量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包括外壳、操作板、底板,其中外壳置于底板的顶部,而所述操作板置于底板与外壳的内侧,在所述底板的顶端面上还设置有对位组件,该对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一端中部的端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与外壳的两侧内壁相贴合,所述端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后端内壁相贴合,所述对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在底板另一端两侧的限位板,所述操作板的内侧面两端固定有对位块,两个所述对位块的外侧面与限位板的内侧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操作板的两端面两侧对称开设有螺孔,所述外壳的一端顶部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螺孔之间通过外部螺栓贯穿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端面中部还设置有散热翅片,其中所述散热翅片形成的区域为矩形结构,所述底板的顶端面且处于散热翅片形成区域的四角处话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外壳的两侧底部还开设有多列通风结构。
优选的,每两列通风之间间距固定,且每列通风结构由多个等距设置的散热槽孔构成,且散热槽孔的纵截面呈“Z”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贯穿孔的开口内壁处还对称固定有防伪凸起,所述防伪凸起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端两侧的边缘处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外部螺栓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对位组件,能够方便且快速的将外壳与操作板放置在指定位置,省去了对齐安装位置所耗费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在现有螺栓连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辅助限位,且对位组件占用空间较小,不影响正常使用,完善了现有结构中的不足;
2.通过设计的散热翅片,能够将终端载体内部电路板散发的热量快速吸附,同时配合设计的散热槽孔快速的将散热翅片上的热量带出,同时散热槽孔通过特有的形状,能够避免外界水汽的侵扰,保证终端载体内部的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板与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贯穿孔;3、操作板;4、底板;5、散热槽孔;6、安装孔;7、固定孔;8、限位板;9、螺孔;10、侧板;11、散热翅片;12、端板;13、连接孔;14、防伪凸起;15、对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包括外壳1、操作板3、底板4,其中外壳1置于底板4的顶部,而操作板3置于底板4与外壳1的内侧,在底板4的顶端面上还设置有对位组件,通过设计的对位组件,能够方便且快速的将外壳1与操作板3放置在指定位置,省去了对齐安装位置所耗费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在现有螺栓连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辅助限位,且对位组件占用空间较小,不影响正常使用,完善了现有结构中的不足,该对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4两侧的侧板10,以及固定在底板4一端中部的端板12,两个侧板10的外侧面与外壳1的两侧内壁相贴合,端板12的外表面与外壳1的后端内壁相贴合,对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在底板4另一端两侧的限位板8,操作板3的内侧面两端固定有对位块15,两个对位块15的外侧面与限位板8的内侧面相贴合。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操作板3的两端面两侧对称开设有螺孔9,外壳1的一端顶部贯穿开设有贯穿孔2,用于将操作板3与外壳1之间进行固定,贯穿孔2与螺孔9之间通过外部螺栓贯穿固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4的顶端面中部还设置有散热翅片11,通过设计的散热翅片11,能够将终端载体内部电路板散发的热量快速吸附,同时配合设计的散热槽孔5快速的将散热翅片11上的热量带出,其中散热翅片11形成的区域为矩形结构,底板4的顶端面且处于散热翅片11形成区域的四角处话开设有连接孔13,外壳1的两侧底部还开设有多列通风结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两列通风之间间距固定,且每列通风结构由多个等距设置的散热槽孔5构成,且散热槽孔5的纵截面呈“Z”型结构,散热槽孔5通过特有的形状,能够避免外界水汽的侵扰,保证终端载体内部的干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贯穿孔2的开口内壁处还对称固定有防伪凸起14,通过防伪凸起14是否为水平状来达到防伪的目的,防伪凸起14为长方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4顶端两侧的边缘处还开设有安装孔6,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固定,安装孔6与外部螺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参照图2,先将电路板放置在散热翅片11上,并通过外部螺栓将电路板贯穿,并与连接孔13螺纹连接;
参照图2和图4,将操作板3内侧面的对位块15卡入在限位板8的内侧,并将操作板3朝向限位板8的方向推动,直至操作板3的内侧面与限位板8的端面贴合;
参照图1和图2,将外壳1放置在底板4的顶部,并使得外壳1的两侧内壁与侧板10的外表面贴合,以及外壳1的后端面内部与端板12的外表面贴合,以此对外壳1的位置进行确定,此时外壳1顶端面的贯穿孔2与操作板3顶端面的螺孔9重合,并通过外部螺栓固定;
参照图3,在螺栓贯穿贯穿孔2时,螺栓会将防伪凸起14向下抵紧弯曲,使得防伪凸起14发生形变,而在安装之间,工作人员通过观察防伪凸起14是否为水平状来判断外壳1是否为二次产品,从而达到防伪目的;
接着参照图2,将螺栓从底板4的底端面上贯穿固定孔7,使得罗转贯穿至贯穿孔2的底端面边缘处,从而完成外壳1与底板4的固定;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正常使用中,电路板会产生热量,而热量直接通过散热翅片11吸收,此时通过散热槽孔5将终端载体内部的热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置换,从而达到散热目的,由于散热槽孔5的纵截面呈“Z”型结构,可以防止水汽的进入;
在正常使用中,将外部数据线与操作板3上的各种数据接头进行连接,通过内置的电路板将接收的信息处理后,传输给外部显示设备,外部显示设备通过专门的应用将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状态进行显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包括外壳(1)、操作板(3)、底板(4),其中外壳(1)置于底板(4)的顶部,而所述操作板(3)置于底板(4)与外壳(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4)的顶端面上还设置有对位组件,该对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4)两侧的侧板(10),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4)一端中部的端板(12),两个所述侧板(10)的外侧面与外壳(1)的两侧内壁相贴合,所述端板(12)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1)的后端内壁相贴合,所述对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在底板(4)另一端两侧的限位板(8),所述操作板(3)的内侧面两端固定有对位块(15),两个所述对位块(15)的外侧面与限位板(8)的内侧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3)的两端面两侧对称开设有螺孔(9),所述外壳(1)的一端顶部贯穿开设有贯穿孔(2),所述贯穿孔(2)与螺孔(9)之间通过外部螺栓贯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的顶端面中部还设置有散热翅片(11),其中所述散热翅片(11)形成的区域为矩形结构,所述底板(4)的顶端面且处于散热翅片(11)形成区域的四角处话开设有连接孔(13),所述外壳(1)的两侧底部还开设有多列通风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其特征在于:每两列通风之间间距固定,且每列通风结构由多个等距设置的散热槽孔(5)构成,且散热槽孔(5)的纵截面呈“Z”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2)的开口内壁处还对称固定有防伪凸起(14),所述防伪凸起(14)为长方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顶端两侧的边缘处还开设有安装孔(6),所述安装孔(6)与外部螺栓螺纹连接。
CN202122131351.4U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 Active CN215867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1351.4U CN215867705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1351.4U CN215867705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7705U true CN215867705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46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31351.4U Active CN215867705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7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67705U (zh) 一种基于数字城市的数字孪生应用终端载体
CN214901176U (zh) 一种嵌入式的网络交换机
CN214177169U (zh) 一种igbt模块中的电流传感器结构
CN215499722U (zh) 一种用于板薄功耗大的pcb板散热支撑块
CN215600194U (zh) 一种变压器或电抗器用格栅式散热器
CN211047113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
CN210954900U (zh) 一种pxi密封机箱
CN210986573U (zh) 一种高散热印制线路板
CN209949737U (zh) 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
CN11122403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装工艺
CN213480418U (zh) 一种空调外机右提手装置
CN110809362A (zh) 一种高散热印制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2303305U (zh) 带外壳变压器骨架
CN219812293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pcb电路板
CN218103954U (zh) 高效散热的散热器
CN219124611U (zh) 一种用导轨板固定pcb板的otn机框
CN108770310B (zh) 一种散热型驱动底板组合机构
CN219938816U (zh) 换热翅片均匀分布式散热器
CN218514583U (zh) 一种新型pcb板导热散热结构
CN210670738U (zh) 一种防漏电高导热印制pcb线路板
CN219437424U (zh) 一种防尘散热电气柜
CN210075912U (zh) 一种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电子设备
CN218918855U (zh) 一种多层散热式芯片结构
CN214176011U (zh) 一种igbt模块中的单管并联结构
CN219372944U (zh) 一种板卡运行用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