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9737U - 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9737U
CN209949737U CN201920315926.8U CN201920315926U CN209949737U CN 209949737 U CN209949737 U CN 209949737U CN 201920315926 U CN201920315926 U CN 201920315926U CN 209949737 U CN209949737 U CN 209949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hell
pcb
vehicle
scre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59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YESSU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YESSU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YESSU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YESSU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159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9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9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9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包括一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的一PCB板,该外壳主要由一前壳与一后壳组成,该前壳与后壳相结合形成一容置腔,该PCB板设置于容置腔内,在该容置腔内设置有直接接触并固定于后壳上的一散热片,且该后壳为铸铝壳体,该铸铝壳体与散热片相结合形成一体式散热结构;同时,在该散热片上设置有直接接触于PCB板的若干导热硅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增加散热面积,传热与散热完全彻底,速度快,效率高,有效保证PCB板上各核心IC模块的正常稳定工作,从而延长整个车载后枕屏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后枕屏领域,尤其涉及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
背景技术
车载后枕屏内PCB板上会集成有很多核心芯片模块,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内部温度急剧升高。传统的散热结构面积小,且大多数是直接封闭于壳体内的,因此热量无法快速的散出,散热效果很不理想,导致PCB板上的核心芯片模块无法正常稳定的工作,设置出现死机、黑屏等现象,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且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增加散热面积,传热与散热完全彻底,速度快,效率高,有效保证PCB板上各核心IC模块的正常稳定工作,从而延长整个车载后枕屏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包括一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的一PCB板,该外壳主要由一前壳与一后壳组成,该前壳与后壳相结合形成一容置腔,该PCB板设置于容置腔内,其特征在于,在该容置腔内设置有直接接触并固定于后壳上的一散热片,且该后壳为铸铝壳体,该铸铝壳体与散热片相结合形成一体式散热结构;同时,在该散热片上设置有直接接触于PCB板的若干导热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散热片的后侧面上形成有若干条形散热槽,每相邻两个条形散热槽之间形成一条形散热凸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PCB板上设置有与导热硅胶直接接触的若干核心IC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后壳上开设有位于散热片正后方的一散热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后壳上形成有若干第一定位柱,所述散热片通过若干第一螺丝固定装配于后壳的第一定位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后壳上形成有若干第二定位柱,所述PCB板通过若干第二螺丝固定装配于后壳的第二定位柱上;同时,在所述散热片上形成有若干第三定位柱,该PCB板通过若干第三螺丝固定装配于散热片的第三定位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螺丝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分布于散热片的两侧边上;所述第二螺丝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分布于PCB板的四个边角上;所述第三螺丝的数量为三个,且呈三角形分布于PCB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后壳内侧边缘凸设有若干限位插块,在所述前壳后侧面边缘设置有供限位插块插入的若干限位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前壳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电连接至PCB板的一显示屏,且在该显示屏前侧面上设置有电连接至PCB板的一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由散热片与铸铝壳体紧密接触贴合,整体形成一体式散热结构,以大幅增加散热面积,由PCB板上的发热源产生的热量直接快速的传导到导热硅胶上之后,再由导热硅胶传导到散热片上,然后由散热片传导到铸铝壳体上,最后由铸铝壳体将热量快速向外发散,即PCB板上的发热源发出的热量由具有较大散热面积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快速高效的向外散发,散热面积大,传热与散热完全彻底,速度快,效率高,大幅降低了内部温度,有效保证PCB板上各核心IC模块的正常稳定工作,从而延长整个车载后枕屏的使用寿命。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片与后壳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片、PCB板与后壳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包括一外壳1、及设置于外壳1内的一PCB板2,该外壳1主要由一前壳11与一后壳12组成,该前壳11与后壳12相结合形成一容置腔,该PCB板2设置于容置腔内。在该容置腔内设置有直接接触并固定于后壳12上的一散热片3,且该后壳12为铸铝壳体,该铸铝壳体与散热片3相结合形成一体式散热结构;同时,在该散热片3上设置有直接接触于PCB板2的若干导热硅胶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所述PCB板2上设置有与导热硅胶4直接接触的若干核心IC模块21,这些核心IC模块21包括CPU核心模块、电源管理IC模块等,CPU核心模块与电源管理IC模块作为发热源,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将发热源与导热硅胶4直接接触,发热源产生的热量可直接快速的传导到导热硅胶4上。
同时,本实施例后壳12为铸铝壳体,铝制后壳12不但具有重量轻,外观美观的优点,而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由散热片3与铸铝壳体紧密接触贴合,整体形成一体式散热结构,以增加散热面积,由PCB板上的发热源产生的热量直接快速的传导到导热硅胶4上之后,再由导热硅胶4传导到散热片3上,然后由散热片3传导到铸铝壳体上,最后由铸铝壳体将热量快速向外发散,即PCB板2上的发热源发出的热量由具有较大散热面积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快速高效的向外散发,散热面积大,传热与散热完全彻底,速度快,效率高,有效保证PCB板上各核心IC模块21的正常稳定工作。
下面对PCB板2、散热片3与后壳12三者之间的安装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在所述后壳12上形成有若干第一定位柱122,所述散热片3通过若干第一螺丝123固定装配于后壳12的第一定位柱122上。同时,在所述后壳12上形成有若干第二定位柱124,所述PCB板2通过若干第二螺丝125固定装配于后壳12的第二定位柱124上;同时,在所述散热片3上形成有若干第三定位柱32,该PCB板2通过若干第三螺丝22固定装配于散热片3的第三定位柱32上。
在具体安装时,为了提高安装后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第一螺丝123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分布于散热片3的两侧边上;所述第二螺丝125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分布于PCB板2的四个边角上;所述第三螺丝22的数量为三个,且呈三角形分布于PCB板2上。
本实施例将散热片3固定安装于后壳12(铸铝壳体)上,并与铸铝壳体紧密接触贴合,整体形成一体式散热结构;而PCB板2同时固定安装于后壳12与散热片3上,使得PCB板2上的各个核心IC模块21直接与散热片3上的导热硅胶4紧密准确的接触,则由核心IC模块21(发热源)发出的热量全部由导热硅胶4传导到散热片3上,再由散热片3传导到铸铝壳体上,最后由铸铝壳体将热量向外发散,散热完全彻底,速度快,效率高,有效保证PCB板上各核心IC模块21的正常稳定工作。同时,通过将PCB板2同时固定安装于后壳12与散热片3上,可大幅减少装配误差,既可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可以保证PCB板2上的核心IC模块21始终与散热片3上的导热硅胶4直接接触,便于热量能直接完全彻底的传导到导热硅胶4上,以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所述散热片3的后侧面上形成有若干条形散热槽31,每相邻两个条形散热槽31之间形成一条形散热凸棱33。同时,如图8所示,在所述后壳12上开设有位于散热片3正后方的一散热口121,散热片3后侧面上的若干条形散热槽31与条形散热凸棱33正对散热口121设置,便于进一步将热量从散热口121发散出去。
对于前壳11与后壳12的组装方式,如图2与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所述后壳12内侧边缘凸设有若干限位插块126,在所述前壳11后侧面边缘设置有供限位插块126插入的若干限位插槽111。前壳11与后壳12由限位插块126与限位插槽111相结合装配到一起,最后再用螺丝锁定,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9所示,在所述前壳1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电连接至PCB板2的一显示屏5,且在该显示屏5前侧面上设置有电连接至PCB板2的一触摸屏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包括一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的一PCB板,该外壳主要由一前壳与一后壳组成,该前壳与后壳相结合形成一容置腔,该PCB板设置于容置腔内,其特征在于,在该容置腔内设置有直接接触并固定于后壳上的一散热片,且该后壳为铸铝壳体,该铸铝壳体与散热片相结合形成一体式散热结构;同时,在该散热片上设置有直接接触于PCB板的若干导热硅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片的后侧面上形成有若干条形散热槽,每相邻两个条形散热槽之间形成一条形散热凸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CB板上设置有与导热硅胶直接接触的若干核心IC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壳上开设有位于散热片正后方的一散热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壳上形成有若干第一定位柱,所述散热片通过若干第一螺丝固定装配于后壳的第一定位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壳上形成有若干第二定位柱,所述PCB板通过若干第二螺丝固定装配于后壳的第二定位柱上;同时,在所述散热片上形成有若干第三定位柱,该PCB板通过若干第三螺丝固定装配于散热片的第三定位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丝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分布于散热片的两侧边上;所述第二螺丝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分布于PCB板的四个边角上;所述第三螺丝的数量为三个,且呈三角形分布于PCB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壳内侧边缘凸设有若干限位插块,在所述前壳后侧面边缘设置有供限位插块插入的若干限位插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壳的前侧面上设置有电连接至PCB板的一显示屏,且在该显示屏前侧面上设置有电连接至PCB板的一触摸屏。
CN201920315926.8U 2019-03-13 2019-03-13 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 Active CN209949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5926.8U CN209949737U (zh) 2019-03-13 2019-03-13 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5926.8U CN209949737U (zh) 2019-03-13 2019-03-13 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9737U true CN209949737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3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5926.8U Active CN209949737U (zh) 2019-03-13 2019-03-13 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97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5197A (zh) * 2020-04-02 2020-06-19 深圳市龙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车载导航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5197A (zh) * 2020-04-02 2020-06-19 深圳市龙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车载导航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49737U (zh) 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车载后枕屏
CN213485425U (zh) 一种便携式电源适配器
CN213305358U (zh) 一种散热型网络滤波器
CN210897432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
CN211405842U (zh) 变频器
CN210694213U (zh) 一种用于无线接入点的散热装置
CN201418228Y (zh) 散热装置
CN217468500U (zh) 散热组件、直流变换器及燃料电池系统
CN221056891U (zh) 边缘服务器
CN21165354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轻便式迷你电脑
CN217484820U (zh) 高效散热的小型机箱
CN210298365U (zh) 一种风冷式电源装置
CN217360730U (zh) 一种高效能cpu+mxm显卡一体散热器结构
CN219372944U (zh) 一种板卡运行用散热装置
CN211210107U (zh) 一种电源盒及电源
CN212967672U (zh) 一种电源ic芯片
CN217217259U (zh) 器件安装结构及机器人
CN219437419U (zh) 一种ac/dc电源模块的散热机构
CN219019296U (zh) 一种新型电源管理终端
CN217821458U (zh) 显示控制一体化数控系统设备用散热结构机箱
CN216437650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驱动电源
CN216014155U (zh) 一种usb共享服务设备
CN214315065U (zh) 一种便携式快速散热的变频器
CN211405843U (zh) 变频器
CN220754753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光伏背板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