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3294U - 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3294U
CN215863294U CN202120353047.1U CN202120353047U CN215863294U CN 215863294 U CN215863294 U CN 215863294U CN 202120353047 U CN202120353047 U CN 202120353047U CN 215863294 U CN215863294 U CN 215863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pipe
fixedly installed
outlet end
arc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530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全志
张玉斌
李�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Zhongwei Yinhe Sme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Zhongwei Yinhe Sme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Zhongwei Yinhe Sme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Zhongwei Yinhe Sme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530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3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3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3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是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包括密闭矿热炉,密闭矿热炉的烟气出口端固定安装有保温管,保温管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出烟管,出烟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分烟管,第一分烟管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烟尘沉降装置,烟尘沉降装置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密封板,两个密封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换热管,壳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烟管和排烟管,壳体顶部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热水导出管,热水导出管的出口端接通有加热箱。本实用新型对高温烟气进行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烟气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冶炼行业为高能耗产业,在当今社会能源紧缺的情况下,注重环保的前提下,能够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是钢铁冶炼行业发展的方向,不但能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增加社会效益。然而,钢铁冶炼工业矿热炉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排放大量的高温烟气,并造成能源的浪费和污染环境。
目前,国内现有的钢铁冶炼行业密闭矿热炉烟气余热回收都是只回收利用低温段的烟气余热,或者采用设备分散式布置余热回收,因为密闭矿热炉排放烟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燃烧后温度过高,一般温度都在900℃左右,并且烟气中含有的灰尘在850℃以上就会融化结焦,因此现在这种密闭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都采用散热降温至灰尘结焦温度以下后再进行余热利用,造成烟气余热利用效率比较低,矿热炉烟气排放的高温段没有很好的利用,并且造成烟气余热资源大量的散热排放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烟气余热的热量利用部充分的缺点,而提出的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包括密闭矿热炉,所述密闭矿热炉的烟气出口端固定安装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出烟管,所述出烟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分烟管,所述第一分烟管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烟尘沉降装置,所述烟尘沉降装置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密封板,两个所述密封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换热管,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烟管和排烟管,所述进烟管的进口端与烟尘沉降装置的出口端接通,所述进烟管的出口端与换热管的进口端相通,所述壳体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冷水导入管,所述换热管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折流板,壳体顶部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热水导出管,所述热水导出管的出口端接通有加热箱。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热器、蒸发器和蒸汽加热器,所述过热器、蒸发器和蒸汽加热器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水导出管与过热器接通。
优选的,所述出烟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分烟管,所述第二分烟管与加热箱的内部接通,所述蒸汽加热器的出口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汽轮机,所述汽轮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发电机。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烟气出口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烟尘分离器,所述烟尘分离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出口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烟囱。
优选的,所述烟尘沉降装置包括沉降箱,所述沉降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下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沉降箱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所述第一刮板与第一滤网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刮板与第二滤网的顶面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高温烟气通过第一分烟管导入沉降箱内部,然后通过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将烟尘过滤掉,通过电机的驱动可以使得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转动对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的表面进行清理,从而避免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被烟尘堵塞;
2、通过第二分烟管将高温烟气导入换热管内部,从而对壳体内内部的冷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水导出管将热水导入过热器内,过热器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继续对热水加热,然后相继通过蒸发器和蒸汽加热器将水加热到蒸汽状态,最后将高温蒸汽驱动汽轮机进行发电;整个过程对高温烟气进行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烟气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的烟尘沉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密闭矿热炉1、保温管2、出烟管3、第一分烟管4、第二分烟管5、烟尘沉降装置6、沉降箱61、第一滤网62、第二滤网63、电机64、第一刮板 65、第二刮板66、换热装置7、壳体71、密封板72、换热管73、进烟管74、排烟管75、折流板76、热水导出管77、冷水导入管78、加热箱8、过热器81、蒸发器82、蒸汽加热器83、汽轮机9、发电机10、烟尘分离器11、引风机12、烟囱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包括密闭矿热炉1,密闭矿热炉1的烟气出口端固定安装有保温管2,保温管2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出烟管3,出烟管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分烟管4,第一分烟管4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烟尘沉降装置6,烟尘沉降装置6包括沉降箱61,沉降箱6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62和第二滤网63,第二滤网63的下方设有电机64,电机64固定安装在沉降箱61内,电机6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刮板65和第二刮板66,第一刮板65与第一滤网62的顶面滑动连接,第二刮板66与第二滤网63的顶面滑动连接。高温烟气通过第一分烟管4导入沉降箱61内部,然后通过第一滤网62 和第二滤网63将烟尘过滤掉,通过电机64的驱动可以使得第一刮板65和第二刮板66转动对第一滤网62、第二滤网63的表面进行清理,从而避免第一滤网 62和第二滤网63被烟尘堵塞。
烟尘沉降装置6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换热装置7,换热装置7包括壳体 71,壳体71内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密封板72,两个密封板72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换热管73,壳体7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烟管74和排烟管75,进烟管74的进口端与烟尘沉降装置6的出口端接通,进烟管74的出口端与换热管 73的进口端相通,壳体71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冷水导入管78,换热管73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折流板76,壳体71顶部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热水导出管77,热水导出管77的出口端接通有加热箱8;加热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热器81、蒸发器82和蒸汽加热器83,过热器81、蒸发器82和蒸汽加热器83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热水导出管77与过热器81接通,出烟管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分烟管5,第二分烟管5与加热箱8的内部接通,蒸汽加热器83的出口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汽轮机9,汽轮机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发电机10,加热箱8的烟气出口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烟尘分离器11,烟尘分离器11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机12,引风机12的出口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烟囱13。
通过第二分烟管5将高温烟气导入换热管73内部,从而对壳体71内内部的冷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水导出管77将热水导入过热器81内,过热器81 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继续对热水加热,然后相继通过蒸发器82和蒸汽加热器83 将水加热到蒸汽状态,最后将高温蒸汽驱动汽轮机9进行发电;整个过程对高温烟气进行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烟气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包括密闭矿热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矿热炉(1)的烟气出口端固定安装有保温管(2),所述保温管(2)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出烟管(3),所述出烟管(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分烟管(4),所述第一分烟管(4)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烟尘沉降装置(6),所述烟尘沉降装置(6)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换热装置(7),所述换热装置(7)包括壳体(71),所述壳体(71)内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密封板(72),两个所述密封板(72)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换热管(73),所述壳体(7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烟管(74)和排烟管(75),所述进烟管(74)的进口端与烟尘沉降装置(6)的出口端接通,所述进烟管(74)的出口端与换热管(73)的进口端相通,所述壳体(71)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冷水导入管(78),所述换热管(73)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折流板(76),壳体(71)顶部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热水导出管(77),所述热水导出管(77)的出口端接通有加热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热器(81)、蒸发器(82)和蒸汽加热器(83),所述过热器(81)、蒸发器(82)和蒸汽加热器(83)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水导出管(77)与过热器(81)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管(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分烟管(5),所述第二分烟管(5)与加热箱(8)的内部接通,所述蒸汽加热器(83)的出口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汽轮机(9),所述汽轮机(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发电机(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8)的烟气出口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烟尘分离器(11),所述烟尘分离器(11)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机(12),所述引风机(12)的出口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烟囱(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尘沉降装置(6)包括沉降箱(61),所述沉降箱(6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62)和第二滤网(63),所述第二滤网(63)的下方设有电机(64),所述电机(64)固定安装在沉降箱(61)内,所述电机(6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刮板(65)和第二刮板(66),所述第一刮板(65)与第一滤网(62)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刮板(66)与第二滤网(63)的顶面滑动连接。
CN202120353047.1U 2021-02-08 2021-02-08 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 Active CN215863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3047.1U CN215863294U (zh) 2021-02-08 2021-02-08 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3047.1U CN215863294U (zh) 2021-02-08 2021-02-08 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3294U true CN215863294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8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53047.1U Active CN215863294U (zh) 2021-02-08 2021-02-08 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3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0956A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循环供热系统
CN202494345U (zh) 工业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06093991U (zh) 一种炼钢电炉烟气余热高效回收系统
CN215863294U (zh) 矿热炉余热发电系统锅炉装置
CN205036418U (zh) 一种热电联产的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3746819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3930894U (zh) 锅炉烟道除盐水预热系统
CN211552560U (zh) 一种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CN103383195A (zh) 一种带有蓄热均温器的电炉烟气余热利用及除尘方法
CN103017553A (zh) 矿热炉烟气蓄热式余热发电方法
CN201837261U (zh) 冶金炉高温高含尘烟气余热发电专用装置
CN201844699U (zh) 一种带有蓄热均温器的电炉烟气余热发电装置
CN211977263U (zh) 复合余热导热油锅炉
CN220303713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排废管道的节能器
CN215411941U (zh) 一种提高吨熟料的锅炉尾气余热发电装置
CN212930069U (zh) 二相流相变放热器
CN202145099U (zh) 一种带有蓄热均温器的冶金炉烟气有机朗肯余热发电装置
CN214840748U (zh) 一种电厂低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0108076U (zh) 一种处理炉用热能回收换热器
CN219243572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烟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CN210773425U (zh) 一种风电法兰加工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7635582U (zh) 一种锅炉加装低温省煤器
CN211854079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空气预热装置
CN215765185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
CN201487917U (zh) 用于油锅炉的热能回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