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0375U - 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及化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及化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0375U
CN215860375U CN202120376699.7U CN202120376699U CN215860375U CN 215860375 U CN215860375 U CN 215860375U CN 202120376699 U CN202120376699 U CN 202120376699U CN 215860375 U CN215860375 U CN 215860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inverted
engine
storage chamber
shap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66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永华
赵永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766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0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0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0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包括内部设置有进油管、堵塞件、浮子、杠杆机构和倒U形管Ⅰ的储油室;堵塞件活动设置在进油管内,杠杆机构一端设置在浮子上方,杠杆机构另一端设置在堵塞件上方;倒U形管Ⅰ一端设置在储油室内,另一端穿过储油室与喷油嘴连通;倒U形管Ⅰ最高部的底面等于或高于机油最高液位。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其能够节省机油,而且能够降低发动机拉缸风险;此外还可避免发动机在放置不用,进油箱内的油压较大、或者发动机在受到颠簸时机油进入喷油嘴。

Description

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及化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及化油器。
背景技术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化油器包括带有进油管道、机油泵、喉管、节气门和喷油嘴的化油器本体,喷油嘴设置在节气门外侧,机油泵和喷油嘴之间通过供油通道连通。
使用时,机油从进油箱进入进油管道,然后在机油泵的作用下进入节气门外侧的喷油嘴,最后机油从喷油嘴流出供给发动机各个运转部件进行润滑。
上述化油器存在以下缺点:
1、机油从进油箱进入进油管道,然后在机油泵的作用下进入节气门外侧的喷油嘴,由于机油泵工作时是靠发动机箱体提供的一吸一放的动力控制机油供油量,供油极其不稳定;此外,发动机箱体提供压力大则机油供油量多,发动机箱体提供压力小则机油供油量少,进一步使得供油不稳定,容易导致机油浪费或发动机拉缸。
2、进油箱易受冷热压力的影响,当发动机在放置不用,进油箱内的油压较大、或者发动机在受到颠簸时,机油依然会通过机油泵进入喷油嘴,故在发动机在放置不用,进油箱内的油压较大、或者发动机在受到颠簸时,通常是把喷油嘴流出的机油导出,否则喷油嘴出来的机油会直接进入发动机箱体,两冲程的发动机的机油和燃油混合气要经过发动机箱体,然后才进燃烧室,如果发动机箱体里面的机油多了,会压缩混合气存储空间,以及造成大量的机油进入燃烧室,从而使得机器无法点燃启动,需要拆开把里面的机油导出后才能正常使用。
3、供机油量不适应发动机运行要求,不仅浪费机油,而且发动机拉缸风险较大:发动机供机油时,机油只有唯一的供油通道从机油泵直接进入喷油嘴内。当发动机在怠速运行状态,节气门关闭或不完全打开时,节气门外侧的喷油嘴位置会产生一定的负压,使得喷油嘴位置的空气流速较快,机油供量较大,但是发动机在怠速运行状态下所需的机油量较小,故此时存在机油浪费量大的缺点;当发动机在高速运行状态,节气门完全打开与外界空气相通时,节气门外侧的喷油嘴位置的负压会降低,使得喷油嘴位置的空气流速降低,此时的机油供量相较于节气门关闭或不完全打开时的机油供量更少,若此时,若是发动机箱体的密封不够造成负压再下降,甚至会导致机油供量停止,但是发动机在高速运行状态下所需的机油量较大,机油供量少或机油供量停止会造成发动机拉缸风险较大。
4、从机油泵进入喷油嘴的机油供油通道的大小不可调整,不仅会导致机油供油量大小与发动机相适应的调试使用难度大,还容易造成机油浪费或者发动机缺机油拉缸,不稳定性几率非常高。由于发动机的箱体密封性、吞吐气量大小、进气流速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或稍有改变都会影响机油泵或喷油嘴位置的压力值,当机油供油通道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机油泵或喷油嘴位置的压力值变化会直接影响机油供量的大小,容易造成机油供油不正常,进而容易造成机油浪费或者使发动机因缺机油而拉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其能够节省机油,而且能够降低发动机拉缸风险;此外还可避免发动机在放置不用,进油箱内的油压较大、或者发动机在受到颠簸时机油进入喷油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机油供油机构的化油器,其能够节省机油,降低发动机拉缸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包括内部设置有进油管、堵塞件、浮子、杠杆机构和倒U形管Ⅰ的储油室;堵塞件活动设置在进油管内,杠杆机构一端设置在浮子上方,杠杆机构另一端设置在堵塞件上方;倒U形管Ⅰ一端设置在储油室内,另一端穿过储油室与喷油嘴连通;倒U形管Ⅰ最高部的底面等于或高于机油最高液位。
工作原理在于:储油室用于储存机油保证机油量的恒定,避免从喷油嘴流出的机油过多或过少;当储油室内的机油量达到额定机油位时,浮子在机油的浮力下往上浮起,使浮子上方的杠杆机构一端向上抬起,杠杆机构另一端向下按压堵塞件堵住进油管,机油不再流入储油室内;当储油室内的机油过少时,浮子下降,杠杆机构另一端不再向下按压堵塞件,机油从进油管流出,使储油室内的机油量保持恒定,从而使得从储油室内流出的机油恒定,避免因机油泵一吸一放或发动机箱体提供的压力变化导致机油量供油不稳定,达到节省机油,降低发动机拉缸风险的作用。在发动机不工作时,倒U形管Ⅰ最高部的底面等于或高于机油最高液位,机油不从倒U形管Ⅰ流出;发动机工作时,节气门打开,喷油嘴处的空气流速较快,喷油嘴处压力小于储油室内的压力,机油从倒U形管Ⅰ流出。从而达到避免发动机在放置不用,进油箱内的油压较大、或者发动机在受到颠簸时机油从储油室进入喷油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设置有上述机油供油机构的化油器,化油器本体包括有进油管道、喉管和喷油嘴,进油管与进油管道连通,倒U形管Ⅰ另一端穿过储油室后通过供油通道与喷油嘴连通。
工作原理在于:机油经化油器本体的进油管道进入进油管内,然后机油在储油室内保持恒定,最后机油经供油通道后从喷油嘴流出供给发动机各个运转部件进行润滑。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油管与进油管道连通,倒U形管Ⅰ另一端穿过储油室后通过供油通道与喷油嘴连通,可以尽可能的在现有技术中的化油器原有基础上,以最小的改动达到效果和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其能够节省机油,而且能够降低发动机拉缸风险;此外还可避免发动机在放置不用,进油箱内的油压较大、或者发动机在受到颠簸时机油进入喷油嘴;使供机油量适应发动机运行要求;进一步减少机油浪费或者避免发动机缺机油拉缸,降低发动机的不稳定性几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化油器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化油器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油供油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油供油机构的带有储油室内部结构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储油室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储油室内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机油供油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机油供油机构带有储油室内部结构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机油供油机构带有储油室内部结构的再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中:1、进油管;2、堵塞件;3、浮子;4、杠杆座;5、杠杆;6、倒U形管Ⅰ;7、储油室;8、喷油嘴;9、气压调节阀;10、溢流管;11、调节螺丝;12、凸起;13、倒U型管Ⅱ;14、喉管;15、调节阀Ⅰ;16、调节阀Ⅱ;17、进油管道;18、化油器本体;19.密封圈;20.节气门;21.阻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包括内部设置有进油管1、堵塞件2、浮子3、杠杆机构和倒U形管Ⅰ6的储油室7;堵塞件2活动设置在进油管1内,杠杆机构一端设置在浮子3上方,杠杆机构另一端设置在堵塞件2上方;倒U形管Ⅰ6一端设置在储油室7内,另一端穿过储油室7与喷油嘴8连通;倒U形管Ⅰ6最高部的底面等于或高于机油最高液位。
工作原理在于:储油室7用于储存机油保证机油量的恒定,避免从喷油嘴8流出的机油过多或过少;当储油室7内的机油量达到额定机油位时,浮子3在机油的浮力下往上浮起,使浮子3上方的杠杆机构一端向上抬起,杠杆机构另一端向下按压堵塞件2堵住进油管1,机油不再流入储油室7内;当储油室7内的机油过少时,浮子3下降,杠杆机构另一端不再向下按压堵塞件2,机油从进油管1流出,使储油室7内的机油量保持恒定,从而使得从储油室7内流出的机油恒定,避免因机油泵一吸一放或发动机箱体提供的压力变化导致机油量供油不稳定,达到节省机油,降低发动机拉缸风险的作用。在发动机不工作时,倒U形管Ⅰ6最高部的底面等于或高于机油最高液位,机油不从倒U形管Ⅰ6流出;发动机工作时,节气门20打开,喷油嘴8处的空气流速较快,喷油嘴8处压力小于储油室7内的压力,机油从倒U形管Ⅰ6流出。从而达到避免发动机在放置不用,进油箱内的油压较大、或者发动机在受到颠簸时机油从储油室7进入喷油嘴8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堵塞件2是针阀,在其他实施例中堵塞件2还可以是堵塞头等可以堵塞进油管1的装置。
进一步地,为了简化结构、节约成本以及便于安装杠杆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杠杆机构包括杠杆座4和杠杆5,杠杆5转动设置在杠杆座4上。
进一步地,为了使储油室7内的结构紧凑,缩小储油室7体积、节约使用空间,杠杆座4设置在进油管1上。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油管1和杠杆座4可以黏结固定、焊接固定、紧固件固定或一体化设置等方式设置;杠杆5可以通过销轴等转动设置在杠杆座4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杠杆座4还可以设置在储油室7内的其他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在增加储油室7内的结构紧凑性,缩小储油室7体积、节约使用空间的情况下避免浮子3晃动,浮子3以进油管1为轴上下移动设置在进油管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它支撑轴对浮子3的上下移动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杠杆5和堵塞件2之间的联动性,在本实施例中,杠杆5的另一端与堵塞件2固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杠杆5的另一端还可以直接放置在堵塞件2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杠杆5是拨叉。杠杆5是拨叉的作用是降低杠杆5的重量的同时更方便浮子3将浮子3上方的杠杆5抬起。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拨叉的拨叉头与堵塞件2固接,拨叉的拨叉脚放置在浮子3上方,拨叉的中部铰接在铰接座4上。
进一步地,储油室7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9,气压调节阀9包括溢流管10、调节螺丝11和设置在储油室7上并与储油室7内部连通的螺纹孔,溢流管10与螺纹孔连通,调节螺丝11设置在螺纹孔内并与螺纹孔相匹配。当调节螺丝11拧紧在螺纹孔内时,调节螺丝11堵塞螺纹孔从而堵塞溢流管10,避免储油室7内与外界空气相通,拧动调节螺丝11可用于调节储油室7内的气压;此外,当储油室7内部功能失效,储油室7内的机油量过多时,储油室7内的机油可以通过溢流管10排出。为了避免机油浪费,溢流管10可以直接连通至进油箱达到将机油回流至进油箱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储油室7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9,气压调节阀9包括溢流管10、调节螺丝11和带有螺纹孔的凸起12;螺纹孔与储油室7内部连通,溢流管10设置在凸起12外壁并与螺纹孔连通,调节螺丝11设置在螺纹孔内并与螺纹孔相匹配。
进一步地,储油室7内还包括有倒U型管Ⅱ13,倒U型管Ⅱ13最高部的底面等于或高于机油最高液位,倒U型管Ⅱ13一端与储油室7连通,另一端穿过储油室7与喉管14连通。由于倒U型管Ⅱ13最高部的底面等于或高于机油最高液位,故倒U型管Ⅱ13的可避免机油在发动机没有启动即喉管14附近没有形成负压的情况下机油从沿着倒U型管Ⅱ13从喉管14流出。在本实施例中,当发动机启动,节气门20略打开,怠速运行时,喷油嘴8处的空气流速达到最快,喷油嘴8处压力小于储油室7内的大气压力,喉管14处的压力略等于储油室7内的大气压力,此时机油从倒U型管Ⅰ和喷油嘴8流出供给发动机各个运转部件进行润滑,倒U型管Ⅱ13和喉管14处流出少量甚至不流出机油,起到发动机怠速运行时提供少量机油,从而进一步避免浪费机油的目的。当发动机高速运转下,节气门20完全打开,喷油嘴8处的空气流速被分散,且喷油嘴8位置相对流速比喉管14位置的流速小,此时机油主要从倒U型管Ⅱ13和喉管14处流出供给发动机各个运转部件进行润滑,倒U型管Ⅰ和喷油嘴8处流出少量机油,起到发动机高速运转下提供大量机油,从而进一步避免发动机拉缸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机油仅仅是通过机油泵后进入喷油嘴8,喉管14位置是进汽油的,现在将储油室7和喉管14通过倒U型管Ⅱ13连通,使喉管14位置也可以进机油,尽可能的在现有技术中的化油器原有基础上,以最小的改动达到效果和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进一步地,倒U型管Ⅱ13孔径大于倒U型管Ⅰ孔径。倒U型管Ⅱ13孔径大于倒U型管Ⅰ孔径的作用是,进一步增大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从倒U型管Ⅱ13和喉管14处流出的机油量。
进一步地,倒U型管Ⅰ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Ⅰ,化油器本体18上还设置有与通孔Ⅰ相匹配且对应的调节阀Ⅰ15,调节阀Ⅰ15设置在通孔Ⅰ内。调节阀Ⅰ15的作用是控制从倒U型管Ⅰ流出的机油量,调节阀Ⅰ15穿过通孔Ⅰ越往倒U型管Ⅰ内部则倒U型管Ⅰ流出的机油量越少。
进一步地,倒U型管Ⅱ13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Ⅱ,化油器本体18上还设置有与通孔Ⅱ相匹配且对应的调节阀Ⅱ16,调节阀Ⅱ16设置在通孔Ⅱ内。调节阀Ⅱ16的作用是控制从倒U型管Ⅱ13流出的机油量,调节阀Ⅱ16穿过通孔Ⅱ越往倒U型管Ⅱ13内部则倒U型管Ⅱ13流出的机油量越少。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阀Ⅰ15和调节阀Ⅱ16均是调节螺杆。在其它实施例中,调节阀Ⅰ15和调节阀Ⅱ16还可以是销轴、堵塞件2等。
进一步地,化油器本体18和储油室7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9。密封圈19的作用是避免化油器本体18和储油室7的连接处漏油。
一种设置有上述机油供油机构的化油器,化油器本体18包括有进油管道17、喉管14和喷油嘴8,进油管1与进油管道17连通,倒U形管Ⅰ6另一端穿过储油室7后通过供油通道与喷油嘴8连通。
工作原理在于:机油经化油器本体18的进油管道17进入进油管1内,然后机油在储油室7内保持恒定,最后机油经供油通道后从喷油嘴8流出供给发动机各个运转部件进行润滑。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油管1与进油管道17连通,倒U形管Ⅰ6另一端穿过储油室7后通过供油通道与喷油嘴8连通,可以尽可能的在现有技术中的化油器原有基础上,以最小的改动达到效果和收益最大化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化油器本体18包括有进油管道17、喉管14和喷油嘴8的化油器。

Claims (10)

1.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进油管(1)、堵塞件(2)、浮子(3)、杠杆机构和倒U形管Ⅰ(6)的储油室(7);堵塞件(2)活动设置在进油管(1)内,杠杆机构一端设置在浮子(3)上方,杠杆机构另一端设置在堵塞件(2)上方;倒U形管Ⅰ(6)一端设置在储油室(7)内,另一端穿过储油室(7)与喷油嘴(8)连通;倒U形管Ⅰ(6)最高部的底面等于或高于机油最高液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供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杠杆机构包括杠杆座(4)和杠杆(5),杠杆(5)转动设置在杠杆座(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油供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储油室(7)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9),气压调节阀(9)包括溢流管(10)、调节螺丝(11)和设置在储油室(7)上并与储油室(7)内部连通的螺纹孔,溢流管(10)与螺纹孔连通,调节螺丝(11)设置在螺纹孔内并与螺纹孔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 所述的机油供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储油室(7)内还包括有倒U型管Ⅱ(13),倒U型管Ⅱ(13)最高部的底面等于或高于机油最高液位,倒U型管Ⅱ(13)一端与储油室(7)连通,另一端穿过储油室(7)与喉管(1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油供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储油室(7)内还包括有倒U型管Ⅱ(13),倒U型管Ⅱ(13)最高部的底面等于或高于机油最高液位,倒U型管Ⅱ(13)一端与储油室(7)连通,另一端穿过储油室(7)与喉管(1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油供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倒U型管Ⅰ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Ⅰ,化油器本体(18)上还设置有与通孔Ⅰ相匹配且对应的调节阀Ⅰ(15),调节阀Ⅰ(15)设置在通孔Ⅰ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油供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倒U型管Ⅰ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Ⅰ,化油器本体(18)上还设置有与通孔Ⅰ相匹配且对应的调节阀Ⅰ(15),调节阀Ⅰ(15)设置在通孔Ⅰ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油供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倒U型管Ⅱ(13)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Ⅱ,化油器本体(18)上还设置有与通孔Ⅱ相匹配且对应的调节阀Ⅱ(16),调节阀Ⅱ(16)设置在通孔Ⅱ内。
9.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机油供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倒U型管Ⅱ(13)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Ⅱ,化油器本体(18)上还设置有与通孔Ⅱ相匹配且对应的调节阀Ⅱ(16),调节阀Ⅱ(16)设置在通孔Ⅱ内。
10.一种设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机油供油机构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化油器本体(18)包括有进油管道(17)、喉管(14)和喷油嘴(8),进油管(1)与进油管道(17)连通,倒U形管Ⅰ(6)另一端穿过储油室(7)后通过供油通道与喷油嘴(8)连通。
CN202120376699.7U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及化油器 Active CN215860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6699.7U CN215860375U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及化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6699.7U CN215860375U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及化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0375U true CN215860375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8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6699.7U Active CN215860375U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及化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0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65907A (en) Needle valve vapor injection and method
CN215860375U (zh) 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及化油器
CN112761752A (zh) 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及化油器
CN215860539U (zh) 二冲程蝶阀式燃油全自动混合真空膜片化油器组件
CN213870059U (zh) 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
US1338104A (en) Fuel feeding and mixing device for gas-engines
CN201280983Y (zh) 用于小型燃气发动机的燃料输送装置
CN208858460U (zh) 一种一体式双燃料混合器
US8833347B2 (en) Automatically regulated gaseous mixer for small universal gas engine
US2792203A (en) Carburetor
CN102080609A (zh) 通用汽油发动机化油器
CN213711200U (zh) 一种负压式的化油器型汽油发动机供油机构
US1923429A (en) Carburetor
US4539163A (en) Carburetor
CN111412087A (zh) 一种摩托车化油器
CN217950547U (zh) 便携式发动机用纯燃气款化油器
CN216588864U (zh) 一种化油器两冲程燃油混合控制阀
US1979834A (en) Carburetor
CN201943843U (zh) 一种一体化燃气喷射器总成
CN201925049U (zh) 一种一体化燃气喷射器总成
CN201908764U (zh) 一种一体化燃气喷射器总成的切断阀机构
CN215890244U (zh) 二冲程转阀式双泵体燃油全自动混合真空膜片化油器组件
CN220705820U (zh) 一种通机电控化油器装置
CN221277886U (zh) 混合燃料及汽油自动切换化油器
CN114294127A (zh) 一种化油器两冲程燃油混合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