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0059U - 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0059U
CN213870059U CN202023073672.5U CN202023073672U CN213870059U CN 213870059 U CN213870059 U CN 213870059U CN 202023073672 U CN202023073672 U CN 202023073672U CN 213870059 U CN213870059 U CN 213870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uretor
gas
carburetor body
communicated
mix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736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安源
刘波
卢劲波
蒲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mpride Power &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mpride Power &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mpride Power &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mpride Power &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736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0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0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0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包括化油器本体,所述化油器本体的内部通道内形成有混合室,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设置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与混合室相通;所述混合室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阻风门和节气门;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还设有补气通道,所述补气通道一端与进气嘴相通,在怠速状态下,另一端延伸至节气门后方与所述化油器本体的内部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一个补气通道用以补偿在发动机怠速时所吸入燃气少的差异,达到对燃气浓度控制的目的,使CO整个走势平稳,使进入发动机汽缸内的混合气燃烧排放更佳,从而控制排放值。

Description

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油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
背景技术
双燃料化油器在使用汽油和燃气(LPG)燃料时进油和进气(LPG)是分为2个控制部分,进油控制和其它常规化油器状态相同,但是在进气(LPG)控制时难度增加,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负压值相差较大,导致吸入的燃气(LPG)对发动机燃烧及燃烧后的排放控制存在很大的难度。
现有的双燃料发动机(汽油+LPG)所使用的双燃料化油器对燃气(LPG)控制上只有减压阀,在发动机运行怠速时燃气浓度无法控制,导致CO整个走势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发动机运行怠速时燃气浓度无法控制,导致CO整个走势差异较大,不能达到排放值的问题,提供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包括化油器本体,所述化油器本体的内部通道内形成有混合室,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设置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与混合室相通;所述混合室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阻风门和节气门;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还设有补气通道,所述补气通道一端与进气嘴相通,在怠速状态下,另一端延伸至节气门后方与所述化油器本体的内部通道连通。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在燃气(LPG)进气嘴侧壁作为入口进入到化油器本体内壁,沿内壁到混合室的另一侧,增加一个补气通道,把部分燃气(LPG)接通引入到化油器混合室另一侧,用以补偿在发动机怠速时所吸入燃气(LPG)少的差异,达到对燃气浓度控制的目的,使CO整个走势平稳,使进入发动机汽缸内的混合气燃烧排放更佳,从而控制排放值。
优选的,所述补气通道由进气嘴纵向阻风门方向延伸,并在沿化油器本体周向延伸后,再向节气门方向延伸。将补气通道设置成前述结构便于从进气嘴进入的燃气通过补气通道引到节气门的另一侧,避开怠速时节气门对补气通道的燃气的阻挡。
优选的,所述补气通道向阻风门方向延伸的部分构成第一延伸段;补气通道的周向延伸部分构成第二延伸段;补气通道向节气门方向延伸的部分构成第三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分别与第一延伸段和第三延伸段垂直相交,第三延伸段通过径向通孔与所述内部通道连通;且径向通孔、第二延伸段和第三延伸段均在化油器本体上形成有被封闭的工艺出口。将补气通道设置成上述结构有利于将从进气嘴进入的燃气通过补气通道引到节气门的外侧,通过将径向通孔、第二延伸段和第三延段设置工艺出口有利于加工方便。
优选的,所述工艺出口通过第三构件或堆焊封闭。通过设置第三构件或堆焊封闭工艺出口可防止燃气泄漏,同时也可控制燃气的流动路径。
优选的,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还设置有进油嘴并与化油器本体的混合室相通,所述进油嘴设置在靠近阻风门一侧。通过设置进油嘴向化油器本体内注入燃油。
优选的,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喷油嘴并与化油器本体的混合室相通,喷油嘴与所述进油嘴相通。通过设置喷油嘴对燃油供给控制十分精确,让引擎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有正确的空燃比,不仅让引擎保持运转顺畅,其废气也能合乎环保法规的规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燃气(LPG)进气嘴侧壁作为入口进入到化油器本体内壁,沿内壁到混合室的另一侧,增加一个补气通道,把部分燃气(LPG)接通引入到化油器混合室另一侧,用以补偿在发动机怠速时所吸入燃气(LPG)少的差异,达到对燃气浓度控制的目的。当发动机在不同工况时化油器节气门打开的角度不同,怠速时,节气门开度减小,对燃气进气嘴略有遮挡,吸入的燃气浓度降低,补气通道出口节气门外直接补偿部分吸入燃气,用以补偿在发动机怠速时所吸入燃气(LPG)少的差异,达到对燃气浓度控制的目的,使CO整个走势平稳,使进入发动机汽缸内的混合气燃烧排放更佳,从而控制排放值。同时,对发动机运行的所有工况起到平衡作用,避免不同工况相差较大引起的不稳定因素,启动性更好,空载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的LPG燃气怠速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的化油器的外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的图2中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说明书中说明书附图标记包括:进气嘴1、进油嘴3、化油器本体4、补气通道5、喷油嘴6、阻风门7、节气门9。
参见图1,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包括化油器本体4,所述化油器本体4的内部通道内形成有混合室,所述化油器本体4上设置有进气嘴1,所述进气嘴1与混合室相通;所述混合室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阻风门7和节气门9;所述化油器本体4上还设有补气通道5,所述补气通道5一端与进气嘴1相通,在怠速状态下,另一端延伸至节气门9后方与所述化油器本体4的内部通道连通。
参见图1和图3,所述补气通道5由进气嘴纵向向阻风门7方向延伸,并在沿化油器本体4周向延伸后,再向节气门9方向延伸。所述补气通道5向阻风门7方向延伸的部分构成第一延伸段;补气通道5的周向延伸部分构成第二延伸段;补气通道5向节气门9方向延伸的部分构成第三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分别与第一延伸段和第三延伸段垂直相交,第三延伸段通过径向通孔与所述内部通道连通;且径向通孔、第二延伸段和第三延伸段均在化油器本体4上形成有被封闭的工艺出口。在怠速时,所述补气通道5的出口在节气门9的外侧。在非怠速时,所述补气通道5的出口在节气门9的内侧。所述工艺出口通过第三构件或堆焊封闭。怠速时,所述补气通道5的出口与减小一定开度的节气门9外侧的混合室相通。燃气从燃气进入方向a进入到进气嘴1内后,一部分直接从进气嘴1进入化油器内的混合室,一部分从补气通道5进入化油器内的混合室,在怠速时当节气门9的开度减小后对从进气嘴1直接进入混合室的燃气有部分阻挡,此时,部分燃气从补气通道5直接进入节气门9外侧的化油器的混合室内补偿部分吸入燃气,混合气向发动机喷出,喷出方向如混合燃气喷出方向c所示,用以补偿在发动机怠速时所吸入燃气(LPG)少的差异,达到对燃气浓度控制的目的。
参照图1,所述化油器本体4上还设置有进油嘴3并与化油器本体4的混合室相通,所述进油嘴3设置在靠近阻风门7一侧。空气从空气进入方向b所示通过阻风门7进入化油器内与燃气相混合,通过阻风门7减少进入化油器进气道的空气量,增加喷油口的低压,加大混合气浓度,这样就比较容易启动。所述化油器本体4上还设置有与混合室相通的喷油嘴6,喷油嘴6与所述进油嘴3相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化油器本体(4),所述化油器本体(4)的内部通道内形成有混合室,所述化油器本体(4)上设置有进气嘴(1),所述进气嘴(1)与混合室相通;所述混合室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阻风门(7)和节气门(9);所述化油器本体(4)上还设有补气通道(5),所述补气通道(5)一端与进气嘴(1)相通,在怠速状态下,另一端延伸至节气门(9)后方与所述化油器本体(4)的内部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道(5)由进气嘴纵向向阻风门(7)方向延伸,并在沿化油器本体(4)周向延伸后,再向节气门(9)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道(5)向阻风门(7)方向延伸的部分构成第一延伸段;补气通道(5)的周向延伸部分构成第二延伸段;补气通道(5)向节气门(9)方向延伸的部分构成第三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分别与第一延伸段和第三延伸段垂直相交,第三延伸段通过径向通孔与所述内部通道连通;且径向通孔、第二延伸段和第三延伸段均在化油器本体(4)上形成有被封闭的工艺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出口通过第三构件或堆焊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本体(4)上还设置有进油嘴(3)并与化油器本体(4)的混合室相通,所述进油嘴(3)设置在靠近阻风门(7)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本体(4)上还设置有与混合室相通的喷油嘴(6),喷油嘴(6)与所述进油嘴(3)相通。
CN202023073672.5U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 Active CN213870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3672.5U CN213870059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3672.5U CN213870059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0059U true CN213870059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69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73672.5U Active CN213870059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00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5662A (zh) * 2021-12-21 2022-03-22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及其化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5662A (zh) * 2021-12-21 2022-03-22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及其化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75922A (en) Vapor injection system
US4499887A (en) Dual fuel supply system
CN213870059U (zh) 一种化油器燃气过渡孔结构
CN210135010U (zh) 双燃料化油器
US11193451B2 (en) Gas idling transition passage structure for oil and gas dual-purpose carburetor
JPS6119968A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CN2931820Y (zh) 点燃式内燃机汽化器
CN205207000U (zh) 一种发动机混合器
CN220705820U (zh) 一种通机电控化油器装置
CN2180791Y (zh) 低排放节油化油器
CN2367779Y (zh) 摩托车发动机燃料调节器
CN220118221U (zh) 化油器雾化加强结构
CN216342370U (zh) 一种搭载在化油器上的机油供油装置
CN219932315U (zh) 一种多燃料双腔化油器
CN216741771U (zh) 一种发动机用燃气混合器
CN212454569U (zh) 一种二冲程内燃机机油雾化喷油嘴
CN219587664U (zh) 用于降低化油器排放的加强型雾化结构
CN214063159U (zh) 一种双燃料化油器进气管结构
CZ295197B6 (cs) Pomocné vzduchové zařízení
CN202228212U (zh) 一种能增强摩托车化油器怠速雾化功能的化油器中体
CN211230645U (zh) 一种化油器
JPS62129551A (ja) フイ−ドバツク気化器
CN2435529Y (zh) 一种汽化器
JPH1182082A (ja) エンジンの燃料供給装置
CN116906218A (zh) 一种通机电控化油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