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8513U -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8513U
CN215858513U CN202122413388.6U CN202122413388U CN215858513U CN 215858513 U CN215858513 U CN 215858513U CN 202122413388 U CN202122413388 U CN 202122413388U CN 215858513 U CN215858513 U CN 215858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ong
cylinder
connecting rod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33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延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if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4133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8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8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8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吊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本实用新型,包括长板和装配结构,所述长板的表面设置有装配结构,所述装配结构包括长筒,所述长筒与长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长筒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转动板的表面焊接有橡胶圆筒,所述橡胶圆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与支撑板的表面相焊接。解决了在安装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很多螺丝来将材料一件件的装配在一起,从而导致安装较为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吊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吊顶是指事先准备好方便装配的材料,当需要装配的时候直接通过工具将材料拼接在一起形成吊顶。
普通的装配式建筑吊顶在安装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很多螺丝来将材料一件件的装配在一起,从而导致安装较为复杂,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就很容易安装发生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安装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很多螺丝来将材料一件件的装配在一起,从而导致安装较为复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包括长板和装配结构,所述长板的表面设置有装配结构,所述装配结构包括长筒,所述长筒与长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长筒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将支撑板插入长筒中,在支撑板插入长筒中时挡板的表面会与长筒接触,就会让挡板向着接近支撑板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挡板进入长筒中,再通过第一弹簧来推动转动板向着远离支撑板的方向移动,使挡板向着远离支撑板的方向转动,就可以让挡板卡在长筒的内部从而将长板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表面焊接有橡胶圆筒,所述橡胶圆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与支撑板的表面相焊接,通过设置一个圆柱和橡胶圆筒可以防止第一弹簧弯曲,从而使第一弹簧无法正常伸缩。
优选的,所述长筒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数量为两个,转动两个卡板,使两个卡板与支撑板呈垂直状态,就可以通过两个卡板将支撑板抵住来防止长筒与支撑板之间的缝隙而导致支撑板在长筒内晃动。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侧,使两个挡板卡在长筒的内部,从而将长板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滑框,所述滑框与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焊接有插块,所述连接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表面焊接有卡块,当需要缩短高度时,让连接杆向套筒的内部移动,这时会通过滑框来带动连接板与插块移动,使插块上倾斜的表面会与卡块挤压,就可以通过插块上倾斜的表面使插块带动连接板顺着滑框向着远离套筒的方向移动,当插块越过卡块后,再使插块向着靠近套筒的方向移动,以调整高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弹簧来使插块向着靠近套筒的方向移动,使插块位于两个卡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插块两两为一组,两组所述插块分别位于套筒的两侧,靠近滑框的一面可以将插块卡在两个卡块之间,从而固定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安装时移动支撑板,使支撑板插入长筒中,当支撑板插入长筒中的时候挡板的表面会与长筒接触,进而使两个挡板向着靠近支撑板的方向转动,就可以带动两个挡板进入长筒中,当两个挡板进入长筒后,通过第一弹簧的弹性来推动转动板向着远离支撑板的方向移动,再通过转动架来使挡板向着远离支撑板的方向转动,使两个挡板卡在长筒的内部,就可以方便快捷的通过长筒和支撑板将长板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通过圆柱和橡胶圆筒可以防止第一弹簧发生弯曲的现象而导致其无法正常伸缩,当支撑板位于长筒的内部的时候,由于长筒与支撑板之间的缝隙会导致支撑板在长筒内晃动,这时可以转动两个卡板,使两个卡板与支撑板呈垂直状态,就可以将支撑板抵住来防止其晃动,通过设置装配结构可以方便快捷的将材料装配在一起。
2、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吊顶的时候,每个客户对于吊顶的高度要求也不同,而通过直接将连接杆截断来调整高度在不够方便的同时,如果截取的长度错误就需要更换连接杆,从而浪费材料,当需要缩短高度时,移动连接杆,使连接杆向套筒的内部移动,连接杆在移动的时候会通过滑框来带动连接板与插块移动,这时插块上倾斜的表面会与卡块挤压,从而通过插块上倾斜的表面使插块带动连接板顺着滑框向着远离套筒的方向移动,直到插块越过卡块后通过第二弹簧来使插块向着靠近套筒的方向移动,当调整好高度后,通过靠近滑框的一面可以将插块卡在两个卡块之间,从而固定高度,通过设置一个升降结构可以在有不同高度的需求时,方便快捷的调整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图1中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长板;2、装配结构;201、长筒;202、连接杆;203、支撑板;204、挡板;205、转动架;206、转动板;207、卡板;208、橡胶圆筒;209、圆柱;210、第一弹簧;3、升降结构;301、套筒;302、固定板;303、滑框;304、卡块;305、插块;306、连接板;30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包括长板1和装配结构2。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装配结构2和升降结构3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本实施方案中:长板1的表面设置有装配结构2,装配结构2包括长筒201,长筒201与长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长筒201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板203,支撑板20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204,挡板2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转动架205,转动架20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06,转动板2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0,第一弹簧210与支撑板203的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2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2,当需要安装时移动支撑板203,使支撑板203插入长筒201中,当支撑板203插入长筒201中的时候挡板204的表面会与长筒201接触,进而使挡板204向着靠近支撑板203的方向转动,就可以带动挡板204进入长筒201中,当挡板204进入长筒201后,通过第一弹簧210的弹性来推动转动板206向着远离支撑板203的方向移动,再通过转动架205来使挡板204向着远离支撑板203的方向转动,使挡板204卡在长筒201的内部,就可以方便快捷的通过长筒201和支撑板203将长板1与连接杆202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转动板206的表面焊接有橡胶圆筒208,橡胶圆筒20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209,圆柱209与支撑板203的表面相焊接,通过圆柱209和橡胶圆筒208可以防止第一弹簧210发生弯曲的现象,而导致其无法正常伸缩。
具体的,长筒20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板207,卡板207的数量为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当支撑板203位于长筒201的内部的时候,由于长筒201与支撑板203之间的缝隙会导致支撑板203在长筒201内晃动,这时可以转动两个卡板207,使两个卡板207与支撑板203呈垂直状态,就可以将支撑板203抵住来防止其晃动。
具体的,挡板2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板204分别位于支撑板203的两侧,使两个挡板204卡在长筒201的内部,就可以方便快捷的通过长筒201和支撑板203将长板1与连接杆202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02的表面设置有升降结构3,升降结构3包括滑框303,滑框303与连接杆202的表面固定连接,滑框3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306,连接板306的表面焊接有插块305,连接杆20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筒301,套筒301的表面焊接有卡块304,在安装吊顶的时候,每个客户对于吊顶的高度要求也不同,而通过直接将连接杆202截断来调整高度在不够方便的同时,如果截取的长度错误就需要更换连接杆202,从而浪费材料,当需要缩短高度时,移动连接杆202,使连接杆202向套筒301的内部移动,连接杆202在移动的时候会通过滑框303来带动连接板306与插块305移动,这时插块305上倾斜的表面会与卡块304挤压,从而通过插块305上倾斜的表面使插块305带动连接板306顺着滑框303向着远离套筒301的方向移动,插块305越过卡块304后,使插块305向着靠近套筒301的方向移动,当调整好高度后,通过靠近滑框303的一面可以将插块305卡在两个卡块304之间,从而固定高度。
具体的,连接板3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7,第二弹簧307与连接杆202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弹簧307来使插块305向着靠近套筒301的方向移动,从而固定高度。
具体的,套筒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2,插块305两两为一组,两组插块305分别位于套筒301的两侧,卡块304的数量为若干个组成锯齿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当调整好高度后,通过靠近滑框303的一面可以将插块305卡在两个卡块304之间。
工作原理:当需要安装时移动支撑板203,使支撑板203插入长筒201中,当支撑板203插入长筒201中的时候挡板204的表面会与长筒201接触,进而使两个挡板204向着靠近支撑板203的方向转动,就可以带动两个挡板204进入长筒201中,当两个挡板204进入长筒201后,通过第一弹簧210的弹性来推动转动板206向着远离支撑板203的方向移动,再通过转动架205来使挡板204向着远离支撑板203的方向转动,使两个挡板204卡在长筒201的内部,就可以方便快捷的通过长筒201和支撑板203将长板1与连接杆202连接在一起,通过圆柱209和橡胶圆筒208可以防止第一弹簧210发生弯曲的现象,而导致其无法正常伸缩,当支撑板203位于长筒201的内部的时候,由于长筒201与支撑板203之间的缝隙会导致支撑板203在长筒201内晃动,这时可以转动两个卡板207,使两个卡板207与支撑板203呈垂直状态,就可以将支撑板203抵住来防止其晃动,在安装吊顶的时候,每个客户对于吊顶的高度要求也不同,而通过直接将连接杆202截断来调整高度在不够方便的同时,如果截取的长度错误就需要更换连接杆202,从而浪费材料,当需要缩短高度时,移动连接杆202,使连接杆202向套筒301的内部移动,连接杆202在移动的时候会通过滑框303来带动连接板306与插块305移动,这时插块305上倾斜的表面会与卡块304挤压,从而通过插块305上倾斜的表面使插块305带动连接板306顺着滑框303向着远离套筒301的方向移动,直到插块305越过卡块304后通过第二弹簧307来使插块305向着靠近套筒301的方向移动,当调整好高度后,通过靠近滑框303的一面可以将插块305卡在两个卡块304之间,从而固定高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包括长板(1)和装配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板(1)的表面设置有装配结构(2),所述装配结构(2)包括长筒(201),所述长筒(201)与长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长筒(201)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板(203),所述支撑板(20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204),所述挡板(2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转动架(205),所述转动架(20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06),所述转动板(2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0),所述第一弹簧(210)与支撑板(20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06)的表面焊接有橡胶圆筒(208),所述橡胶圆筒(20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209),所述圆柱(209)与支撑板(203)的表面相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筒(20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板(207),所述卡板(207)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板(204)分别位于支撑板(203)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02)的表面设置有升降结构(3),所述升降结构(3)包括滑框(303),所述滑框(303)与连接杆(20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框(3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306),所述连接板(306)的表面焊接有插块(305),所述连接杆(20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筒(301),所述套筒(301)的表面焊接有卡块(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7),所述第二弹簧(307)与连接杆(202)的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2),所述插块(305)两两为一组,两组所述插块(305)分别位于套筒(301)的两侧。
CN202122413388.6U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 Active CN215858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3388.6U CN215858513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3388.6U CN215858513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8513U true CN215858513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60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3388.6U Active CN215858513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85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805A (zh) * 2022-05-24 2022-07-22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805A (zh) * 2022-05-24 2022-07-22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5851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顶
CN108867959A (zh) 一种幕墙安装结构
CN217299390U (zh) 一种新型三角形插接铝板幕墙系统
CN216912715U (zh) 一种钣金组合件焊接工装
CN212012947U (zh) 一种计算机路由器用的墙体安装架
CN21253470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火保温幕墙
CN218940584U (zh) 一种组合式桥架
CN206967368U (zh) 一种沙发加工的工装夹具
CN216530379U (zh) 一种可快速组合的电缆桥架连接结构
CN21758137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安装的防护网
CN218958458U (zh) 一种电缆桥架支撑装置
CN210335732U (zh) 一种用于电波暗室的介质板组件
CN210430815U (zh) 一种电缆桥架专业卡箍
CN110593404B (zh) 一种钢结构槽钢连接构件
CN217654674U (zh) 一种幕墙现场三性检测设备
CN219344143U (zh)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CN217590006U (zh) 一种工程检测用缆线铺设装置
CN217667673U (zh) 衣架夹子自动安装设备
CN217056950U (zh) 一种带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地下空间防潮装置
CN220368411U (zh) 一种水下电缆保护装置
CN217388121U (zh) 一种耐腐蚀槽式电缆桥架
CN215636768U (zh) 一种幕墙泛光照明节点安装结构
CN220421323U (zh)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支架
CN21936505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异型钢架隔墙
CN217666738U (zh) 一种液压闸式自动剪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30

Address after: 230000 Hongtang Village Group, Gaoliu Town,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ng Wei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10041 No. 866, north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Dong Yanme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3

Address after: 230000, Building A, Xindi City Plaza, Intersection of Linquan Road and Quanjiao Road, Changhuai Street, Yaohai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1106

Patentee after: Anhui Yif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30000 Hongtang Villagers Group, Hongtang Village, Gaoliu Town,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 We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