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0624U - 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0624U
CN215850624U CN202122576956.4U CN202122576956U CN215850624U CN 215850624 U CN215850624 U CN 215850624U CN 202122576956 U CN202122576956 U CN 202122576956U CN 215850624 U CN215850624 U CN 215850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bilizer bar
hole
screw rod
connecting ro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69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华锋
黄庆
赵剑
夏显磊
崔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69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0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0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0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稳定杆杆体两端的端头上设有安装孔;连接杆杆体一端设有支架,支架包括底板以及一体固连于底板两相对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缓冲件插入稳定杆端头的安装孔内并与稳定杆端头共同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螺栓的螺杆分为靠近螺栓头的头部螺杆和远离螺栓头的尾部螺杆,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第一侧板的通孔、缓冲件上的通孔和第二侧板的通孔后与螺母连接,第一侧板的通孔允许头部螺杆和尾部螺杆通过,第二侧板的通孔仅允许尾部螺杆通过。本实用新型利用缓冲件解决了行驶过程中的异响问题,利用头部螺杆长度控制缓冲件初始压缩量,便于缓冲件在偏摆时能够更好地吸收能量,防止连接杆总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悬架转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用于解决车辆过程中的异响问题,并提高零部件耐久寿命。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中,稳定杆杆体1两端的端头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通常设置金属衬管2与端头过盈连接,然后将金属衬管2和稳定杆端头共同放入设置在连接杆杆体5一端的支架6内,支架6通常为U型支架,螺栓3穿过支架6两侧板上的通孔和金属衬管2的通孔后与螺母4紧固。
这种方案,当车辆运动时,稳定杆总成和连接杆总成会发生沿螺栓轴线的相对转动,也会发生相对偏摆运动。由于金属衬管2,使得稳定杆总成与连接杆总成是金属硬连接的形式,在相对转动时会产生金属摩擦异响;并将在相对偏摆时,支架6与连接杆杆体5之间的焊接位置会容易受到较大弯曲力而导致疲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将金属衬管换为缓冲件,从而解决车辆过程中异响问题;并通过对螺栓结构的设计限定支架两侧板间的距离,控制缓冲件的初始压缩量,并用缓冲件吸收偏摆时产生的能量,从而减少连接杆断裂的风险,提高连接杆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稳定杆杆体两端的端头上设有安装孔;连接杆杆体一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连接杆杆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底板以及一体固连于所述底板两相对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通孔;
所述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还包括缓冲件、螺栓和螺母,所述缓冲件插入所述稳定杆端头的安装孔内并与所述稳定杆端头共同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缓冲件上设有通孔;所述螺栓的螺杆分为靠近螺栓头的头部螺杆和远离螺栓头的尾部螺杆,所述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侧板的通孔、所述缓冲件上的通孔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通孔后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通孔能够允许所述头部螺杆和所述尾部螺杆通过,所述第二侧板的通孔仅能够允许所述尾部螺杆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为橡胶件。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有两个,分别从所述稳定杆端头的安装孔两侧插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为凸台结构,将凸台结构的缓冲件中直径更小的部分插入所述稳定杆端头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螺杆的长度由所述稳定杆端头的宽度和所述缓冲件的材料系数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缓冲件代替传统的金属硬连接结构,解决了行驶过程中的异响问题;并且利用螺杆台阶长度控制缓冲件在垂直支架侧板的方向上的初始压缩量,便于缓冲件在偏摆时能够更好地吸收能量,减小连接杆支架与连接杆杆体焊接位置受到的弯曲力,提高连接杆总成的使用寿命,提升驾乘人员的行车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稳定杆杆体,2-金属衬管,3-螺栓,4-螺母,5-连接杆杆体,6-支架,7-头部螺杆,8-尾部螺杆,9-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稳定杆总成包括稳定杆杆体1和稳定杆杆体1两端的端头,稳定杆杆体1每一端的端头都与一个连接杆总成配合,由于配合方式相同,下面就以稳定杆杆体1其中一端的端头与对应的连接杆总成的配合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稳定杆杆体1的端头上设有安装孔,传统方案中安装孔与金属衬管2形成金属硬连接的形式,使得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响问题。本实用新型将金属衬管2换为缓冲件9,缓冲件优选为橡胶件,这样就解决了行车时稳定杆总成与缓冲件之间的异响。
如图2所示,连接杆总成包括连接杆杆体5和设置在连接杆杆体5一端的支架6,支架6包括与连接杆杆体5一端固定连接的底板以及一体固连于底板两相对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支架6可以为U型卡头、H型卡头或其他形状的卡头。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通孔,缓冲件上也设有通孔,方便螺栓穿过。
在安装时,缓冲件9插入稳定杆端头的安装孔内并与稳定杆端头共同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将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第一侧板的通孔、缓冲件上的通孔和第二侧板的通孔后与螺母4连接,螺杆、第一侧板的通孔、缓冲件上的通孔和第二侧板的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为了控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对缓冲件9在于两侧板垂直的方向上的初始压缩量,本实用新型将螺栓的螺杆分为靠近螺栓头的头部螺杆7和远离螺栓头的尾部螺杆8,且头部螺杆7的直径大于尾部螺杆8的直径,头部螺杆7和尾部螺杆8的中心轴线重合,使得螺杆为一个台阶结构。并且设置第一侧板的通孔直径大于第二侧板的通孔直径,使得第一侧板的通孔能够允许头部螺杆和尾部螺杆通过,第二侧板的通孔只能够允许尾部螺杆通过,这样螺杆的台阶结构控制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间的距离,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间的距离又决定了缓冲件9在于两侧板垂直的方向上的初始压缩量,从而保证缓冲件9性能最佳。因此台阶长度即头部螺杆7的长度可以由稳定杆端头的宽度(即端头在两侧板间的宽度)和缓冲件9的材料系数确定。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方便安装,将缓冲件设置为两个,分别从稳定杆端头的安装孔两侧插入。进一步地,缓冲件通常需要超出安装孔两侧,以隔绝连接杆总成与稳定杆总成的直接接触,可以将缓冲件设置为凸台结构,将凸台结构的缓冲件中直径更小的部分插入稳定杆端头的安装孔内,凸台结构的缓冲件中直径更大的部分就被留在了安装孔外隔绝端头和支架侧板。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稳定杆总成与连接杆总成之间增加缓冲件9,相对转动时缓冲件9变形提供转动量,从而解决了车辆过程中异响问题;将螺栓的螺杆设计为台阶形状,利用台阶长度控制缓冲件9的初始压缩量,从而保证缓冲件后续使用时性能最佳,使得偏摆时缓冲件9能够更好地变形吸收能量,减小连接杆支架6与连接杆杆体5焊接位置受到的弯曲力,提高连接杆总成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稳定杆杆体两端的端头上设有安装孔;连接杆杆体一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连接杆杆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底板以及一体固连于所述底板两相对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通孔;
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还包括缓冲件、螺栓和螺母,所述缓冲件插入所述稳定杆端头的安装孔内并与所述稳定杆端头共同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缓冲件上设有通孔;所述螺栓的螺杆分为靠近螺栓头的头部螺杆和远离螺栓头的尾部螺杆,所述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侧板的通孔、所述缓冲件上的通孔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通孔后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通孔能够允许所述头部螺杆和所述尾部螺杆通过,所述第二侧板的通孔仅能够允许所述尾部螺杆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橡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有两个,分别从所述稳定杆端头的安装孔两侧插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凸台结构,将凸台结构的缓冲件中直径更小的部分插入所述稳定杆端头的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螺杆的长度由所述稳定杆端头的宽度和所述缓冲件的材料系数确定。
CN202122576956.4U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 Active CN215850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6956.4U CN215850624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6956.4U CN215850624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0624U true CN215850624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63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6956.4U Active CN215850624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0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39087B1 (en) Vehicle wheel suspension with transverse leaf spring
US7296809B2 (en) Rotary cam alignment system
CN210680319U (zh) 一种悬架系统
CN212400806U (zh) 一种控制臂、前悬架系统及车辆
CN111055871B (zh)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US20190061451A1 (en) Wheel suspension
CN216184315U (zh) 悬架结构、车辆
CN215850624U (zh) 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
US7562888B2 (en) Vehicular suspension system
CN215921809U (zh) 一种稳定杆与连接杆安装结构
CN218876788U (zh) 一种叉臂结构
US10792969B2 (en) Longitudinal leaf spring device for suspension of a motor vehicle body
US10953719B2 (en) Rear axle suspension for a vehicle
CN216268536U (zh) 板簧结构、悬架结构
CN211918305U (zh) 前衬套、悬挂摆臂总成和汽车悬挂系统
CN215284250U (zh) 一种高强度车用三角臂
CN206668838U (zh) 一种变截面钢板弹簧总成
CN217435449U (zh) 一种扭梁安装结构、悬架及车辆
CN216580028U (zh) 一种平衡悬架及车辆
CN10867411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悬架
CN215513136U (zh) 一种用于汽车悬梁传力路径的支撑梁
KR20070094086A (ko) 차량용 커플드 토션 빔 타입 현가장치의 보강구조
CN213920584U (zh) 一种汽车绞牙避震器
CN113830126B (zh) 导向轮安装座及具有其的导向装置和轨道车辆
KR100616010B1 (ko) 차량의 스트럿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