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8434U - 可拆盖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可拆盖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38434U CN215838434U CN202023226578.9U CN202023226578U CN215838434U CN 215838434 U CN215838434 U CN 215838434U CN 202023226578 U CN202023226578 U CN 202023226578U CN 215838434 U CN215838434 U CN 2158384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assembling
- bending
- bending rib
- ri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盖和烹饪器具。可拆盖包括盖板、密封圈和支撑座。盖板的边缘具有凸出于盖板表面的折弯筋,折弯筋设置有通孔。密封圈围绕盖板的边缘设置。支撑座具有与折弯筋对应的装配部,装配部包括装配孔和凸出部,装配孔和凸出部相邻,折弯筋延伸穿过装配孔后形成为朝向凸出部折弯的折弯状态,且凸出部至少部分地进入通孔,从而密封圈的至少一部分被夹持固定在支撑座和盖板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拆盖,在折弯筋上设置通孔,使得折弯筋折弯后通孔能够与支撑座上的凸出部实现卡接,提高了连接的牢固程度,降低折弯筋松脱的可能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拆盖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些烹饪器具具有可拆盖,其中可拆盖的盖板和和可拆盖座之间仅通过卡脚进行压平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在生产测试过程中由于密封圈压紧力度测试会造成卡脚变松,易导致产品无法满足企业标准;
(2)即便生产的产品合格,上述固定方式的卡脚也可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松动脱离,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因此,需要一种可拆盖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可拆盖,其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的边缘具有凸出于所述盖板表面的折弯筋,所述折弯筋设置有通孔;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围绕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以及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具有与所述折弯筋对应的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包括装配孔和凸出部,所述装配孔和所述凸出部相邻,所述折弯筋延伸穿过所述装配孔后形成为朝向所述凸出部折弯的折弯状态,且所述凸出部至少部分地进入所述通孔,从而所述密封圈的至少一部分夹持固定在所述支撑座和所述盖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拆盖,在折弯筋上设置通孔,使得折弯筋折弯后通孔能够与支撑座上的凸出部实现卡接,提高了连接的牢固程度,降低折弯筋松脱的可能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的顶端具有朝向远离所述装配孔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折弯筋的所述通孔的水平投影范围内。根据本方案,凸出部上具有延伸部,可以进一步提高卡接的牢固程度。
进一步地,处于所述折弯状态的所述折弯筋包括竖向部和横向部,所述横向部从所述竖向部的顶端朝向远离所述装配孔的方向延伸,所述凸出部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横向部的上表面。根据上述设置,能够使得折弯筋的通孔和凸出部之间形成卡钩结构,强化了折弯筋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下表面高于所述横向部的上表面。由此,凸出部延伸进入折弯筋的通孔后,延伸部可以处于折弯筋的上方,能够阻挡折弯筋脱离凸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部还包括工艺孔,所述工艺孔相对于所述凸出部远离所述装配孔,且所述工艺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下方。根据上述设置,可以利用工艺孔进行模塑或注塑加工,有利于产品的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主体部,所述装配部构造为离散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中的凹陷区域,所述装配部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通孔相邻,所述凸台包括第一表面,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低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所述折弯筋的厚度,以使得所述折弯筋朝向所述凸台折弯后所述折弯筋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根据本方案,有利于折弯筋更方便地形成折弯状态,且能够保证其形成折弯状态后,折弯筋的上表面与主体部的上表面相平或低于主体部的上表面,保证了可拆盖的安装尺寸,且能够避免折弯筋与密封圈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还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装配孔且所述第二表面低于所述第一表面,以使得所述折弯筋朝向所述凸台折弯后所述折弯筋的端部至少部分地低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工艺孔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工艺孔与所述凸出部相邻。根据本方案,折弯筋的端部部分低于第一表面,即折弯筋的端部能够进行二次折弯,由此能够形成类似倒勾结构,强化了折弯筋的固定效果,能够进一步防止折弯筋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边缘具有翻边部,所述翻边部包括:
第一翻边;
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位于所述第一翻边的外侧,所述折弯筋设置于所述第二翻边;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
其中,所述翻边部形成开口向上的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一装配槽凹陷于所述盖板的主体表面,且所述密封圈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槽。根据本方案,可以利用第一装配槽实现密封圈的初步安装,有利于生产的快速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所述主体部包括:
限位部;
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位于所述限位部的内侧,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压紧部;
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压紧部,所述装配部的所述装配孔设置于所述过渡部;
其中,所述限位部、所述压紧部和所述过渡部构造为开口向下的第二装配槽,所述翻边部的所述第二翻边至少部分延伸进入所述第二装配槽。根据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支撑座能够准确地将密封圈压合至预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包括安装部和密封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装配槽,所述安装部包括:
内侧壁,
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位于所述内侧壁的外侧,所述外侧壁至少部分延伸进入所述第二装配槽,且所述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内侧,以及
底壁,所述底壁连接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
其中,所述密封部连接至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内侧壁;
并且,所述安装部构造为背向所述盖板开口的第三装配槽,所述支撑座的所述压紧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装配槽内。由此,能够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使密封圈和支撑座的连接更紧密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部包括:
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压接至所述外侧壁;
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二压紧部从所述第一压紧部向内并向下延伸进入所述第三装配槽,并压接至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底壁,所述第二压紧部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凸缘,以使得所述第二压紧部与所述底壁形成过盈配合。根据本方案,能够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可拆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具有可拆盖,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方面相类似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可拆盖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地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地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可拆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可拆盖的组装示意图,其中折弯筋处于未折弯的状态;
图7为图6中C部分地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中可拆盖的组装示意图,其中折弯筋处于折弯状态;以及
图9为图8中D部分地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可拆盖 110:盖板 111:折弯筋
112:通孔 113:竖向部 114:横向部
115:翻边部 116:第一翻边 117:第二翻边
118:连接部 119:第一装配槽 120:支撑座
121:装配部 122:装配孔 123:凸出部
124:延伸部 125:工艺孔 126:主体部
127:凸台 128:第一表面 129:第二表面
130:限位部 131:压紧部 132:过渡部
133:第二装配槽 134:第一压紧部 135:第二压紧部
136:凸缘 140:密封圈 141:安装部
142:内侧壁 143:外侧壁 144:底壁
145:密封部 146:第三装配槽 150:烹饪器具
151:煲体 152:内锅 153: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可拆盖。本实用新型所指的烹饪器具150可以参考图1,其包括盖体153和煲体151。煲体151可以包括大致构造为圆角长方体或圆柱体或圆台体的形状的煲体外壳。煲体外壳内还可以设置内锅152。例如,煲体外壳内可以具有圆筒形状的凹腔,内锅152可以自由地放入该凹腔中或者从凹腔中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52进行清洗。内锅152的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向内锅152中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151中通常具有用于加热内锅152的加热装置(未示出)。
盖体153构造为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煲体151。当盖体153盖合时,盖体153和内锅152之间构成烹饪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拆盖100设置于盖体153,并随盖体153将盖合至内锅152的上部开口,以形成烹饪空间。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50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或其他烹饪器具。
下面将结合图2到图9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拆盖100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请参考图2、图5、图6和图8。可拆盖100包括盖板110、密封圈140以及支撑座120。密封圈140围绕盖板110的边缘设置,用于实现支撑座120和盖板110之间的密封。并且,当盖体153处于盖合状态时,该密封圈140还用于对内锅152进行密封。
盖板110的边缘设置有折弯筋111,该折弯筋111凸出于盖板110表面,且其上开设有通孔112。支撑座120上设置有能与折弯筋111配合的装配部121。装配部121包括彼此相邻的装配孔122和凸出部123。
其中,当折弯筋111延伸穿过装配孔122后能够形成朝向凸出部123折弯的折弯状态,且凸出部123至少部分地进入上述通孔112。或者说,当折弯筋111折弯后通孔112可以套设于凸出部123,从而使得密封圈140的至少一部分被夹持固定在支撑座120和盖板110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拆盖100,在折弯筋111上设置通孔112,使得折弯筋111折弯后通孔112能够与支撑座120上的凸出部123实现卡接,提高了连接的牢固程度,降低折弯筋111松脱的可能性,在进行密封圈140的拿取或拉扯测试时,能够防止折弯筋111脱扣变形,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盖板110的边缘形成翻边部115,其包括第一翻边116、第二翻边117和连接第一翻边116和第二翻边117的连接部118。其中第二翻边117形成盖板110的最外缘,第一翻边116位于第二翻边117的内侧。折弯筋111优选设置在上述第二翻边117上,且其向上凸出于第二翻边117。
翻边部115形成开口朝上的第一装配槽119,且第一装配槽119凹陷于盖板110的主体表面。上述密封圈140可以部分设置在第一装配槽119内,这样能够利用第一装配槽119实现密封圈140的初步安装,有利于生产的快速进行。
具体地,请参考图3、图4、图7和图9。当折弯筋111处于折弯状态时,折弯筋111能够分为竖向部113和横向部114。其中横向部114从竖向部113的顶端朝向远离装配孔122的方向延伸。上述通孔112可以设置于横向部114,也可以跨越横向部114和竖向部113二者,即通孔112还可以设置在横向部114和竖向部113的连接处。优选地,凸出部123的上表面高于横向部114的上表面,或者二者相平。
凸出部123的顶端优选设置有延伸部124,其朝向远离装配孔122的方向延伸。延伸部124可以部分地位于处于折弯状态的折弯筋111的通孔1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范围内。容易理解,延伸部124可以位于通孔112内,也可以高于通孔112。
示例性地,延伸部124的下表面优选高于折弯筋111的横向部114的上表面。由此,凸出部123延伸进入折弯筋111的通孔112后,延伸部124可以处于折弯筋111的上方,能够阻挡折弯筋111脱离凸出部123。
由于上述延伸部124的生产难度较高,为此专门设置工艺孔125对其进行模塑或注塑加工。该工艺孔125优选设置于延伸部124的下方,其相对于凸出部123远离装配孔122。并且,工艺孔125优选与凸出部123相邻。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座120的结构可以参考图2到图9。具体地,支撑座120包括主体部126,其形成主体部126的基本轮廓。而装配部121构造为离散地设置在主体部126中的凹陷区域。可以理解,装配部121的数量优选为多个,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八个,多个装配部121均匀地设置在主体部126上,以进行多点固定,提高牢固程度。
主体部126构造为开口向下的第二装配槽133。其包括限位部130、压紧部131和过渡部132。其中限位部130位于主体部126的最外侧,其可以设置为抵靠盖板110的第二翻边117的外侧。压紧部131位于主体部126的最内侧,其设置在第一装配槽119内,且压紧部131的下表面压合至密封圈140。过渡部132连接在限位部130和压紧部131之间,其形成上述第二装配槽133的顶部。由此,翻边部115的第二翻边117则能够至少部分延伸进入第二装配槽133。此外,关于压紧部131将在后文进一步说明。
如前所述,装配部121是形成在主体部126上的凹陷区域,其包括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装配孔122和与装配孔122相邻的凸台127。该凸台127的下方可以形成压合部。容易理解的是,装配孔122被限位部130和凸台127所限定且贯穿过渡部132。凸台127优选构造为台阶状。具体地,其具有第一表面128和第二表面129,第二表面129位于第一表面128的内侧。如图7和图9所示,第一表面128低于支撑座120的主体部126的上表面,第二表面129低于第一表面128。
优选地,第一表面128和主体部126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折弯筋111的厚度,以使得折弯筋111朝向凸台127折弯后折弯筋111的上表面不高于主体部126的上表面。由此能够保证其形成折弯状态后,折弯筋111的上表面与主体部126的上表面相平或低于主体部126的上表面,保证了可拆盖100的安装尺寸,且能够避免折弯筋111与密封圈140发生干涉。
而第二表面129低于第一表面128使得折弯筋111朝向凸台127折弯后折弯筋111的端部至少部分地低于第一表面128。由此折弯筋111的端部能够进行二次折弯,以形成类似台阶结构,强化了折弯筋111的固定效果,能够进一步防止折弯筋111脱出。并且,前述的工艺孔125即设置在第二表面129上,其与凸出部123相邻。
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表面129还可以位于第一表面128的外侧,而装配孔122位于第一表面128的内侧,由此折弯筋111即向盖板110的外侧折弯,亦能实现类似的固定效果。
密封圈140优选包括安装部141和密封部145。安装部141用于与盖板110和支撑座120连接,其构造为具有底壁144、外侧壁143和内侧壁142,其中外侧壁143低于内侧壁142。底壁144、外侧壁143和内侧壁142三者形成背向盖板110开口的第三装配槽146。在某些实施例中,外侧壁143可以省略。
在安装状态下,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安装部141设置于盖板110的第一装配槽119内,其紧贴第二翻边117。具体地,可以由外侧壁143紧贴第二翻边117设置。压紧部131至少部分地位于安装部141的第三装配槽146内。
优选地,压紧部131包括第一压紧部134和第二压紧部135。第一压紧部134压接至密封圈140的安装部141的外侧壁143的顶部,并可以与其形成过盈配合。可以理解,上述过盈配合是指第一压紧部134和外侧壁143互相挤压产生部分弹性变形,以避免二者之间具有缝隙。
第二压紧部135从第一压紧部134向内并向下延伸进入安装部141的第三装配槽146,并压接至安装部141的底壁144。第二压紧部135上优选设置向下凸出的凸缘136,以使得第二压紧部135与底壁144形成过盈配合。
上述的所有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流程、步骤仅是示例。除非发生不利的效果,否则可以按与上述流程的顺序不同的顺序进行各种处理操作。上述流程的步骤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合并或删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2)
1.一种可拆盖,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盖(100)包括:
盖板(110),所述盖板(110)的边缘具有凸出于所述盖板(110)表面的折弯筋(111),所述折弯筋(111)设置有通孔(112);
密封圈(140),所述密封圈(140)围绕所述盖板(110)的边缘设置;以及
支撑座(120),所述支撑座(120)具有与所述折弯筋(111)对应的装配部(121),所述装配部(121)包括装配孔(122)和凸出部(123),所述装配孔(122)和所述凸出部(123)相邻,所述折弯筋(111)延伸穿过所述装配孔(122)后形成为朝向所述凸出部(123)折弯的折弯状态,且所述凸出部(123)至少部分地进入所述通孔(112),从而所述密封圈(140)的至少一部分被夹持固定在所述支撑座(120)和所述盖板(1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123)的顶端具有朝向远离所述装配孔(122)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24),所述延伸部(124)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折弯筋(111)的所述通孔(112)的水平投影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盖,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折弯状态的所述折弯筋(111)包括竖向部(113)和横向部(114),所述横向部(114)从所述竖向部(113)的顶端朝向远离所述装配孔(122)的方向延伸,所述凸出部(123)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横向部(114)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4)的下表面高于所述横向部(114)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121)还包括工艺孔(125),所述工艺孔(125)相对于所述凸出部(123)远离所述装配孔(122),且所述工艺孔(125)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延伸部(124)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20)包括主体部(126),所述装配部(121)构造为离散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26)中的凹陷区域,所述装配部(121)还包括凸台(127),所述凸台(127)与所述通孔(112)相邻,所述凸台(127)包括第一表面(128),所述凸出部(123)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128),所述第一表面(128)低于所述主体部(126)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第一表面(128)和所述主体部(126)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所述折弯筋(111)的厚度,以使得所述折弯筋(111)朝向所述凸台(127)折弯后所述折弯筋(111)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主体部(126)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27)还包括第二表面(129),所述第二表面(129)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128)远离所述装配孔(122)且所述第二表面(129)低于所述第一表面(128),以使得所述折弯筋(111)朝向所述凸台(127)折弯后所述折弯筋(111)的端部至少部分地低于所述第一表面(128),所述工艺孔(125)位于所述第二表面(129),且所述工艺孔(125)与所述凸出部(123)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0)的边缘具有翻边部(115),所述翻边部(115)包括:
第一翻边(116);
第二翻边(117),所述第二翻边(117)位于所述第一翻边(116)的外侧,所述折弯筋(111)设置于所述第二翻边(117);
连接部(118),所述连接部(118)连接所述第一翻边(116)和所述第二翻边(117);
其中,所述翻边部(115)形成开口向上的第一装配槽(119),所述第一装配槽(119)凹陷于所述盖板(110)的主体表面,且所述密封圈(14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槽(1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20)的所述主体部(126)包括:
限位部(130);
压紧部(131),所述压紧部(131)位于所述限位部(130)的内侧,所述凸台(127)设置于所述压紧部(131);
过渡部(132),所述过渡部(132)连接所述限位部(130)和所述压紧部(131),所述装配部(121)的所述装配孔(122)设置于所述过渡部(132);
其中,所述限位部(130)、所述压紧部(131)和所述过渡部(132)构造为开口向下的第二装配槽(133),所述翻边部(115)的所述第二翻边(117)至少部分延伸进入所述第二装配槽(1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40)包括安装部(141)和密封部(145),所述安装部(141)位于所述第一装配槽(119),所述安装部(141)包括:
内侧壁(142),
外侧壁(143),所述外侧壁(143)位于所述内侧壁(142)的外侧,所述外侧壁(143)至少部分延伸进入所述第二装配槽(133),且所述外侧壁(143)位于所述第二翻边(117)的内侧,以及
底壁(144),所述底壁(144)连接所述内侧壁(142)和所述外侧壁(143);
其中,所述密封部(145)连接至所述安装部(141)的所述内侧壁(142);
并且,所述安装部(141)构造为背向所述盖板(110)开口的第三装配槽(146),所述支撑座(120)的所述压紧部(13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装配槽(146)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131)包括:
第一压紧部(134),所述第一压紧部(134)压接至所述外侧壁(143);
第二压紧部(135),所述第二压紧部(135)从所述第一压紧部(134)向内并向下延伸进入所述第三装配槽(146),并压接至所述安装部(141)的所述底壁(144),所述第二压紧部(135)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凸缘(136),以使得所述第二压紧部(135)与所述底壁(144)形成过盈配合。
12.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盖(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26578.9U CN215838434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可拆盖和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26578.9U CN215838434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可拆盖和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38434U true CN215838434U (zh) | 2022-02-18 |
Family
ID=80237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26578.9U Active CN215838434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可拆盖和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38434U (zh)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23226578.9U patent/CN2158384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7007746A (ja) | 中皿付き容器 | |
CN215838434U (zh) | 可拆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5686887U (zh) | 一种可拆盖和烹饪器具 | |
CN211408610U (zh) | 面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0842655U (zh) |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1408633U (zh) |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5838446U (zh) |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107912987B (zh) |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5838459U (zh) | 蒸汽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774787U (zh) | 密封结构、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2415442U (zh) | 外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7524692U (zh) |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1795958U (zh) |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8484314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786813U (zh) | 烹饪装置及其盖体组件 | |
CN211795806U (zh) | 一种密封可靠的烹饪器具 | |
CN217524585U (zh) | 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3248522U (zh) | 蒸笼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4128189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000067U (zh) | 可拆盖组件、盖体、烹饪器具 | |
CN215016024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7723265U (zh) | 装饰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9733512U (zh) | 一种电热水壶 | |
CN219940316U (zh) | 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5383100U (zh) | 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