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7109U - 雾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7109U
CN215837109U CN202122020998.XU CN202122020998U CN215837109U CN 215837109 U CN215837109 U CN 215837109U CN 202122020998 U CN202122020998 U CN 202122020998U CN 215837109 U CN215837109 U CN 215837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ir inlet
inlet channel
pip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09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武兴
徐升阳
陈真
李偌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l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209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7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7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7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设备,雾化装置包括:壳体组件、雾化管和雾化器。雾化管设在壳体组件内,雾化管与壳体组件之间限定出储液腔,雾化管内限定出与储液腔连通的雾化腔,壳体组件与雾化管的周壁共同形成有进气结构,雾化器设于雾化腔内,进气结构包括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形成在壳体组件上,第一进气通道的一端贯穿壳体组件的底面以形成进气口,第二进气通道连接在第一进气通道的另一端,第二进气通道相对于第一进气通道更靠近雾化管,第二进气通道至少部分沿环绕雾化管的方向延伸,第二进气通道与雾化腔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装置,可以较好地防止雾化腔内的液体从进气口处漏液。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设备,存在从进气口处漏油及漏冷凝液的问题,影响了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可以较好地防止雾化腔内的液体从进气口处漏液。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包括:壳体组件;雾化管,所述雾化管设在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雾化管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限定出储液腔,所述雾化管内限定出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腔的顶部形成有出雾口,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雾化管的周壁共同形成有进气结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于所述雾化腔内;其中,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形成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组件的底面以形成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相对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更靠近所述雾化管,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至少部沿环绕所述雾化管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通过使得壳体组件与雾化管的周壁共同形成有进气结构,进入进气结构内的空气经过雾化管的周壁位置进入雾化腔,而不是从雾化腔的底部位置进入雾化腔,由此雾化腔内的液体不会直接向下流入进气通道内并从进气口流出而产生漏液问题,降低了雾化腔内的液体从进气口处漏液风险;并且,通过将进气结构设置为包括第一进气通道以及至少部分沿环绕雾化管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进气通道,加长了气道的流动长度和流动空间,且使得气道在X、Y、Z三个方向上均有排布,形成立体的进气结构,可以更好地防止雾化腔内的液体从进气口处漏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形成为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径向方向上沿直线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沿所述雾化管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参考面的投影位于所述雾化腔在所述参考面的投影的外周侧,所述参考面垂直于所述雾化管的轴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雾化底座,所述雾化底座套设在所述雾化管的下部,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形成在所述雾化底座上,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贯穿所述雾化底座的底面以形成所述进气口,所述雾化底座与所述雾化管的周壁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壳体,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雾化底座上以及所述雾化管的上部,所述壳体、所述雾化底座和所述雾化管共同限定出所述储液腔。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底座的内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雾化底座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所述雾化管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雾化管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雾化管的径向方向上相对且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构成所述第二进气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在所述雾化管的底部,所述进气结构与所述导电件之间通过所述雾化底座完全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上还形成有冷凝槽,所述冷凝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槽沿所述雾化管的周向延伸,所述冷凝槽的周向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周向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雾化底座,所述雾化底座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雾化管的下部,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形成在所述雾化底座上,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贯穿所述雾化底座的底面以形成所述进气口,所述雾化底座与所述雾化管的周壁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所述冷凝槽形成在所述雾化底座上;壳体,所述壳体可拆卸地罩设在所述雾化底座上以及所述雾化管的上部,所述壳体、所述雾化底座和所述雾化管共同限定出所述储液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吸收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的吸液棉,所述吸液棉设在所述雾化腔内且沿所述雾化管的轴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通过形成在所述雾化管的周壁上的第二连通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第二连通口的最低位置高于雾化腔的底壁,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在所述雾化管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为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每个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均具有所述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中心的连线垂直于两个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中心的连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雾化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雾化装置,较好地防止雾化腔内的液体从进气口处漏液。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雾化装置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雾化装置的横向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雾化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附图标记:
壳体1;储液腔11;
雾化底座2;
雾化管3;雾化腔31;吸液孔32;
进气结构4;第一进气通道41;进气口411;第一连通口412;第二进气通道42;第一凹槽421;第二凹槽422;第二连通口423;
冷凝槽5;
密封件6;第一密封部61;第二密封部62;导电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中,电子雾化设备可以为电子烟。
如图1-图3所示(附图中的箭头方向为从进气口411进入的气体的流动方向),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包括:壳体组件、雾化管3和雾化器(图未示出)。
雾化管3设在壳体组件内,雾化管3与壳体组件之间限定出储液腔11,储液腔11内用于存放待雾化的液体(例如烟油)。雾化管3内限定出与储液腔11连通的雾化腔31,雾化腔31的顶部形成有出雾口,雾化器设于雾化腔31内。雾化管3的底部可以设置与雾化器电连接的导电件7,导电件7可以实现雾化器与电子雾化设备的供电源的电连接,从而可以方便实现对雾化器进行供电。
在电子雾化设备使用时,储液腔11内的液体可以流入雾化腔31内,位于雾化腔31内的雾化器对流入雾化腔31内的液体进行雾化,雾化后形成的雾气或烟雾通过出雾口流出。在电子雾化设备为电子烟时,出雾口作为烟嘴使用。
雾化器可以为加热件,通过加热件对雾化腔3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雾化为雾气或烟雾,最后从出雾口流出。壳体组件与雾化管3的周壁共同形成有进气结构4,进气结构4与雾化腔31连通,进气结构4连通雾化腔31和外部空气。在用户使用电子雾化设备时,例如在电子雾化设备为电子烟,用户抽吸的过程中,外部空气可以经进气结构4进入雾化腔31,从而可以对雾化腔31内的液体的加热雾化提供空气,使得雾化腔31内液体的加热雾化效果更好,雾化更为充分。
雾化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吸收储液腔11内的液体的吸液棉,吸液棉设在雾化腔31内。雾化管3的侧壁上可以形成有吸液孔32,吸液孔32连通储液腔11和雾化腔31。吸液棉与雾化管3的内壁接触并与吸液孔32相对或者吸液棉与的一部分通过吸液孔32伸入至储液腔11内,这样吸液棉通过吸液口可以吸收储液腔11内的液体。吸液孔32可以多个,多个吸液孔32可以沿雾化管3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及沿着雾化管3的轴向间隔设置,这样可以使得吸液棉均匀吸收储液腔11内的液体。加热件可以邻近吸液棉或是加热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吸液棉接触,例如加热件可以为加热丝,吸液棉将储液腔11内液体吸入至吸液棉上,加热件加热吸液棉上的液体以及雾化腔31内的液体,从而形成雾气或烟雾,并从出雾口流出。
可选地,吸液棉可以沿雾化管3的轴向延伸,加热丝可以为多个,多个加热丝可以在垂直于雾化管3的轴向的方向上间隔排布,每个加热丝可以沿雾化管3的轴向延伸。该设置方式可以提高雾化腔31内的液体雾化效率,并且相对于吸液棉沿垂直于雾化管3的轴向方向延伸相比,可以减小雾化管3的径向尺寸,从而使得整个雾化装置更加紧凑、小巧。
其中,进气结构4包括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41和第二进气通道42,第一进气通道41形成在壳体组件上。第一进气通道41在雾化管3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例如第一进气通道41的下端)贯穿壳体组件的底面以形成进气口411,第一进气通道41可以邻近壳体组件的外周侧,进气口411可以邻近壳体组件的外周侧。第二进气通道42连接在第一进气通道41的在雾化管3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例如第一进气通道41的上端),第二进气通道42相对于第一进气通道41更靠近雾化管3,例如第二进气通道42可以位于第一进气通道41在雾化管3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第二进气通道42的至少部分沿环绕雾化管3的方向延伸。
在电子雾化设备使用的过程中,例如在电子雾化设备作为电子烟使用时,在抽吸的过程中,外部空气可以经过进气口411进入第一进气通道41并沿第一进气通道41流动(例如从进气口411进入第一进气通道41的空气可以沿着第一进气通道41的延伸方向大致向上流动),而后气流的流动方向发生转折并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的空气沿着第二进气通道42流动,最后流入雾化腔31内。
通过使得壳体组件与雾化管3的周壁共同形成有进气结构4,进入进气结构4内的空气经过雾化管3的周壁位置进入雾化腔31,而不是从雾化腔31的底部位置进入雾化腔31,与相关技术中通过将进气通道直接设置在雾化腔的底部以与雾化腔连通的技术方案相比,本方案可以避免雾化腔31内的液体直接向下流入进气通道内并从进气口流出而产生漏液问题,降低了雾化腔31内的液体从进气口411处漏液风险。
并且,通过将进气结构4设置为包括第一进气通道41以及至少部分沿环绕雾化管3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进气通道42,加长了气道的流动长度和流动空间,并且由于第一进气通道41和第二进气通道42之间具有夹角,也使得气道具有转折结构。这样即使雾化腔31内的少量雾气通过或液体进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但是由于整个气道的长度较长、流动空间较大,并且具有转折结构,可以使少量的雾气或是液体滞留在第二进气通道42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口411处漏液风险。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气结构4使得气道在X、Y、Z三个方向上均有排布。具体地,第一进气通道41大致沿着雾化管3的轴向延伸,在雾化管3的轴向方向上,第一进气通道41可以沿直线延伸,第一进气通道41也可以沿曲线或折线延伸。第一进气通道41可以看成是大致在Z方向(雾化管3的轴向方向,例如雾化管3的轴向方向为上下方向)上延伸排布。第二进气通道42位于第一进气通道41在雾化管3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第二进气通道42大致在垂直于第一进气通道41的方向上排布。第二进气通道42的宽度大致沿着雾化管3的径向方向(可以看做是X方向),第二进气通道42的长度方向沿着雾化管3的周向(可以看做是Y方向)。从而形成立体的进气结构4。
从进气口411进入第一进气通道41内空气沿第一进气通道41向上流动,沿第一进气通道41流动的气流流动至第一进气通道41的上端时,大致沿雾化管3的径向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进入第二进气通道42的气流可以先沿着雾化管3的径向流动使得气流在第二进气通道42内散开,同时气流也沿着第二进气通道42的长度方向流动(即沿着雾化管3的周向流动),这样可以实现进气结构4的气道在X、Y、Z三个方向上均有排布,从而使得进气结构4形成为立体结构。不仅可以进一步地增长流动路径,并且可以进一步地增大流动空间,可以更好地防止雾化腔31内的液体从进气口411处漏液。
可选地,参照图1,第一进气通道41沿雾化管3的轴向延伸,在雾化管3的轴向方向上,第一进气通道41可以沿直线延伸。通过使得第一进气通道41沿着雾化管3的轴向呈直线延伸,在实现较好地防止进气口411处漏液的同时,可以简化第一进气通道41结构,使得第一进气通道41的加工难度较低,并且可以减少进气阻力。第一进气通道41在参考面的投影可以位于雾化腔31在参考面的投影的外周侧,其中参考面垂直于雾化管3的轴向,例如在雾化管3的轴向为上下方向时,参考面平行于水平面。这样可以使得沿雾化管3的轴向延伸的第一进气通道41位于雾化腔31的外周侧,可以更好地防止雾化腔31内的液体从进气口411处漏液。
可选地,参照图1,第二进气通道42可以形成为环形,从而可以充分地利用雾化管3与壳体组件之间的周向空间,使得第二进气通道42长度尽可能地加长,从而使得第二进气通道42的长度更长且流动空间较大,这样即使雾化腔31内的少量雾气通过或液体进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但是由于第二进气通道42气道的长度较长、流动空间较大,可以使少量的雾气或是液体滞留在第二进气通道42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口411处漏液风险。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3,第二进气通道42在雾化管3的径向方向上可以沿直线延伸。通过使得第二进气通道42在雾化管3的径向方向上沿直线延伸,在实现较好地防止进气口411处漏液的同时,可以简化第二进气通道42结构,使得第二进气通道42的加工难度较低,并且可以减少进气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通过使得壳体组件与雾化管3的周壁共同形成有进气结构4,进入进气结构4内的空气经过雾化管3的周壁位置进入雾化腔31,而不是从雾化腔31的底部位置进入雾化腔31,由此雾化腔31内的液体不会直接向下流入第一进气通道41内并从进气口411流出而产生漏液问题,降低了雾化腔31内的液体从进气口411处漏液风险;并且,通过将进气结构4设置为包括第一进气通道41以及至少部分沿环绕雾化管3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进气通道42,加长了气道的流动长度和流动空间,且使得气道在X、Y、Z三个方向上均有排布,形成立体的进气结构4,可以更好地防止雾化腔31内的液体从进气口411处漏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壳体组件包括:雾化底座2和壳体1。雾化底座2套设在雾化管3的下部,第一进气通道41形成在雾化底座2上,第一进气通道41在雾化管3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贯穿雾化底座2的底面以形成进气口411,雾化底座2与雾化管3的周壁之间限定出第二进气通道42。壳体1罩设在雾化底座2上以及雾化管3的上部,壳体1、雾化底座2和雾化管3共同限定出储液腔11。通过将第一进气通道41设置的雾化底座2上,方便第一进气通道41的加工成型,并且通过雾化底座2与雾化管3的周壁之间限定出第二进气通道42,方便第二进气通道42的形成,从而使得进气结构4的第一进气通道41和第二进气通道42均位于雾化腔31的外周侧,从而可以更好地防止雾化腔31内的液体从进气口411处漏液。
可选地,参照图3,壳体组件可以包括密封件6,密封件6可以呈环形,密封件6可以套设在雾化底座2的上端,密封件6包括第一密封部61和第二密封部62。其中,第一密封部61位于雾化管3的外周壁与雾化底座2的内周壁之间,以密封雾化管3的外周壁与雾化底座2的内周壁之间的装配间隙;第二密封部62位于雾化底座2的外周壁与壳体1的内周壁之间,以密封雾化底座2的外周壁与壳体1的内周壁之间的装配间隙,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储液腔11内的液体泄漏。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雾化底座2的内周壁上形成有沿雾化底座2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凹槽421,第一凹槽421可以呈环形,第一凹槽421与第一进气通道41连通。雾化管3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雾化管3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凹槽422,第二凹槽422可以呈环形,第二凹槽422与雾化腔31连通,第二凹槽422和第一凹槽421在雾化管3的径向方向上相对且连通,第一凹槽421和第二凹槽422共同构成第二进气通道42。通过在雾化底座2上形成第二进气通道42的一部分(第一凹槽421)且在雾化管3上形成第二进气通道42的另一部分(第二凹槽422),可以使得第二进气通道42在雾化管3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较大,从而可以使得第二进气通道42的流动空间较大,从而这样即使雾化腔31内的少量雾气通过或液体进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但是由于第二进气通道42气道的流动空间较大,可以使少量的雾气或是液体滞留在第二进气通道42内,第二进气通道42可以具有容纳较多的液体的能力,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口411处漏液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雾化装置还包括:与雾化器电连接的导电件7,导电件7设在雾化管3的底部,导电件7可以实现雾化器与电子雾化设备的供电源的电连接,从而可以方便实现对雾化器进行供电。进气结构4与导电件7之间可以通过雾化底座2完全间隔开。这样即使有极少量的液体流入进气结构4内,流入进气结构4内的液体不会流至导电件7上而影响导电件7的导电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壳体组件上还形成有冷凝槽5,冷凝槽5位于第二进气通道42的下方且冷凝槽5与第二进气通道42连通。即使雾化腔31内的少量雾气通过或液体进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液体可以流动并积聚在冷凝槽5内,而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的雾气冷凝之后形成的冷凝液也可以流入冷凝槽5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口411处漏液风险。
可选地,冷凝槽5可以为形成在第二进气通道42的底壁上的凹槽,从而使得冷凝槽5的形成简单,且使得进入第二进气通道42的雾气冷凝之后快速地沉积在冷凝槽5内或者是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的液体快速向下流入冷凝槽5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冷凝槽5沿雾化管3的周向延伸,从而使得冷凝槽5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口411处漏液风险。其中,冷凝槽5的周向长度可以不小于第二进气通道42的周向长度,从而使得进入第二进气通道42的雾气冷凝之后直接向下沉积在冷凝槽5内或者是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的液体直接快速向下流入冷凝槽5内,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口411处漏液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雾化底座2和壳体1。雾化底座2可拆卸地套设在雾化管3的下部,第一进气通道41形成在雾化底座2上,第一进气通道41在雾化管3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贯穿雾化底座2的底面以形成进气口411,雾化底座2与雾化管3之间限定出第二进气通道42,冷凝槽5形成在雾化底座2上。壳体1可拆卸地罩设在雾化底座2上以及雾化管3的上部,壳体1、雾化底座2和雾化管3共同限定出储液腔11。通过使得雾化底座2和壳体1可拆卸连接且使得雾化底座2与雾化管3可拆卸连接,同时使得冷凝槽5形成在雾化底座2上,在需要清理冷凝槽5内的积聚的冷凝液时,可以将雾化底座2拆下,将冷凝槽5内的冷凝液倒出并进行清理即可,使得冷凝槽5的清理更为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第一进气通道41在雾化管3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形成有与第二进气通道42连通的第一连通口412,第二进气通道42通过形成在雾化管3的周壁上的第二连通口423(例如第二连通口423可以形成在上述的第二凹槽422的邻近雾化腔31的壁上)与雾化腔31连通,第一连通口412的最低位置以及第二连通口423的最低位置均高于雾化腔31的底壁,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口411处的漏液风险。
其中,第一连通口412与第二连通口423在雾化管3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设置,这样即使雾化腔31内的少量雾气或是液体通过第二连通口423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但是由于第二连通口423与第一连通口412在雾化管3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例如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的雾气或是液体在朝向第一连通口412流动的过程中,需要沿着雾化管3的周向流动一段距离,这样在雾气或是液体沿着雾化管3的周向流动的过程中,液体滞留在第二进气通道42内或者雾气冷凝沉积在第二进气通道42内(在第二进气通道42的下方设置冷凝槽5时,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的液体或是雾气冷凝沉积在冷凝槽5内),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口411处的漏液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第一进气通道41为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例如第一进气通道41可以在雾化管3的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每个第一进气通道41在雾化管3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均具有第一连通口412,这样也可以使得两个第一连通口412在雾化管3的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通过设置的两个相对且间隔的进气通道,由此可以增大进气量。第二连通口423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例如第二连通口423可以在雾化管3的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
其中,两个第一连通口412的中心的连线垂直于两个第二连通口423的中心的连线,这样使得相邻的第一连通口412和第二连通口423之间在雾化管3的周向方向上大致具有90度的周向角度。这样即使雾化腔31内的少量雾气或是液体通过第二连通口423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但是由于第二连通口423与第一连通口412在雾化管3的周向方向大致间隔90度的周向角度,第二连通口423与第一连通口412在雾化管3的周向方向的间隔距离大致为雾化管3的周向长度的四分之一,例如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的雾气或是液体在朝向第一连通口412流动的过程中,沿着雾化管3的周向流动较长距离方可到达第一连通口412的位置,这样在雾气或是液体沿着雾化管3的周向流动的过程中,液体滞留在第二进气通道42内或者雾气冷凝沉积在第二进气通道42内(在第二进气通道42的下方设置冷凝槽5时,流入第二进气通道42内的液体或是雾气冷凝沉积在冷凝槽5内),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口411处的漏液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雾化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雾化装置,较好地防止雾化腔31内的液体从进气口411处漏液。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
雾化管,所述雾化管设在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雾化管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限定出储液腔,所述雾化管内限定出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腔的顶部形成有出雾口,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雾化管的周壁共同形成有进气结构;
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于所述雾化腔内;
其中,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形成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组件的底面以形成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相对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更靠近所述雾化管,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至少部分沿环绕所述雾化管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形成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径向方向上沿直线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沿所述雾化管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参考面的投影位于所述雾化腔在所述参考面的投影的外周侧,所述参考面垂直于所述雾化管的轴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雾化底座,所述雾化底座套设在所述雾化管的下部,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形成在所述雾化底座上,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贯穿所述雾化底座的底面以形成所述进气口,所述雾化底座与所述雾化管的周壁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进气通道;
壳体,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雾化底座上以及所述雾化管的上部,所述壳体、所述雾化底座和所述雾化管共同限定出所述储液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底座的内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雾化底座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所述雾化管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雾化管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雾化管的径向方向上相对且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构成所述第二进气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在所述雾化管的底部,所述进气结构与所述导电件之间通过所述雾化底座完全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上还形成有冷凝槽,所述冷凝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槽沿所述雾化管的周向延伸,所述冷凝槽的周向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周向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雾化底座,所述雾化底座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雾化管的下部,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形成在所述雾化底座上,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贯穿所述雾化底座的底面以形成所述进气口,所述雾化底座与所述雾化管的周壁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所述冷凝槽形成在所述雾化底座上;
壳体,所述壳体可拆卸地罩设在所述雾化底座上以及所述雾化管的上部,所述壳体、所述雾化底座和所述雾化管共同限定出所述储液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吸收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的吸液棉,所述吸液棉设在所述雾化腔内且沿所述雾化管的轴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通过形成在所述雾化管的周壁上的第二连通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第二连通口的最低位置高于雾化腔的底壁,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在所述雾化管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为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每个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在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均具有所述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中心的连线垂直于两个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中心的连线。
14.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
CN202122020998.XU 2021-08-25 2021-08-25 雾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设备 Active CN215837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0998.XU CN215837109U (zh) 2021-08-25 2021-08-25 雾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0998.XU CN215837109U (zh) 2021-08-25 2021-08-25 雾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7109U true CN215837109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42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0998.XU Active CN215837109U (zh) 2021-08-25 2021-08-25 雾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7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4464B2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ES2867854T3 (es) Atomizador y cigarrillo electrónico del mismo
CN106690425B (zh) 防水雾的电子烟
CN110403246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18000761A1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WO2018130023A1 (zh) 电子烟雾化器
CN106820272A (zh) 电子烟防漏液装置
CN207100509U (zh) 电子烟防漏液装置
CN113712276A (zh) 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4259092B (zh) 具有波浪形雾化气道的雾化器
CN210869872U (zh) 具有雾化液防漏功能的电子雾化器
CN216292995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6019105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019106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5837109U (zh) 雾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设备
CN210642432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WO2022237174A1 (zh) 烟弹和具有它的电子烟
CN216776097U (zh) 多重防漏液电子雾化装置
CN210869890U (zh) 具有防漏液功能的电子雾化器
CN206005945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2437292U (zh) 一种导油结构及超声波雾化器
CN217937234U (zh) 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CN21527060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509899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5224778U (zh) 一种陶瓷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