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2506U - 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2506U
CN215832506U CN202122512648.5U CN202122512648U CN215832506U CN 215832506 U CN215832506 U CN 215832506U CN 202122512648 U CN202122512648 U CN 202122512648U CN 215832506 U CN215832506 U CN 215832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ed
pipe
box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26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殿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Jianxin Refr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Jianxin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Jianxin Refr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Jianxin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126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2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2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2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回收塔和箱体,所述回收塔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气管,所述箱体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输气管,所述出气管和输气管相连通,所述箱体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箱体一侧内壁和加热箱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回收塔、进气管、过滤网板和活性炭吸附网,可以将烧制窑炉产生的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吸附,能够对烟气起到一定的过滤净化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窑炉或火炉,是指用于烧制陶瓷器物和雕塑或是令珐琅熔合到金属器物表面的火炉。一般用砖和石头砌成,根据需要可以制成大小各种的规格,能采用可燃气体、油或电来运转。
在窑炉处在烧制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中通常会含有一定的余热,当对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时,现有的余热利用装置缺乏对烟气过滤的工序,烟气中含有的颗粒杂质会对后续余热利用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回收塔和箱体,所述回收塔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气管,所述箱体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输气管,所述出气管和输气管相连通,所述箱体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箱体一侧内壁和加热箱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分布的搅动叶片,所述箱体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主动轮,所述转动杆位于加热箱外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外壁连接有同一个传动带,所述加热箱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位于搅动叶片上方,所述加热箱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三开口,且输气管一端固定在第三开口内壁上,所述箱体和加热箱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第四开口,且第四开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回收塔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气管,所述回收塔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扇,且回收塔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透气网板,所述透气网板位于风扇上方,所述回收塔两侧内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板和活性炭吸附网,且过滤网板和活性炭吸附网位于出气管底端和透气网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箱体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横板,且输气管贯穿于横板,所述加热箱和横板顶部外壁均开设有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L形结构的热气管,所述热气管出气端位于输气管一侧,且热气管底端位于换热管上方。
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内壁和横板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冷凝管,且冷凝管位于热气管一侧。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和横板顶部外壁均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漏斗,所述漏斗位于冷凝管正下方,且漏斗底端位于换热管上方。
优选的,所述横板顶部外壁开设有引流槽,且引流槽位于冷凝管正下方,所述加热箱顶部外壁开设有第四通孔,且第四通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顶端固定连接在引流槽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风扇和电机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有回收塔、进气管、过滤网板和活性炭吸附网,可以将烧制窑炉产生的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吸附,能够对烟气起到一定的过滤净化的作用,通过设置有风扇和透气网板,能够提升烟气的流动速度。
2.本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有出气管、箱体、输气管、进水管、加热箱和换热管,能够对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通过设置的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转动杆和搅动叶片,能够对水流进行搅动,从而更好的利用烟气余热对水进行加热,提升了利用效果。
3.本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有横板和热气管,能够对输气管中的气体起到初步加热的作用,通过设置有冷凝管和漏斗,能够对初步加热后的气体起到冷凝效果,冷凝之后的水滴通过漏斗进入到加热箱内,从而起到了对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效果,或者通过设置的冷凝管、引流槽和出水管,也可以达到对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的回收塔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的实施例一箱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的实施例二箱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回收塔、3进气管、4出气管、5箱体、6输气管、7进水管、8透气网板、9风扇、10过滤网板、11活性炭吸附网、12加热箱、13换热管、14电机、15主动轮、16转动杆、17从动轮、18传动带、19搅动叶片、20横板、21热气管、22冷凝管、23漏斗、24引流槽、2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回收塔2和箱体5,回收塔2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气管4,箱体5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输气管6,出气管4和输气管6相连通,箱体5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箱12,加热箱12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箱体5一侧内壁和加热箱12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杆16,转动杆16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分布的搅动叶片19,箱体5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4,电机14输出轴连接有主动轮15,转动杆16位于加热箱12外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从动轮17,主动轮15和从动轮17外壁连接有同一个传动带18,加热箱12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换热管13,换热管13位于搅动叶片19上方,加热箱12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三开口,且输气管6一端固定在第三开口内壁上,箱体5和加热箱12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第四开口,且第四开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水管7,回收塔2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气管3,回收塔2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扇9,且回收塔2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透气网板8,透气网板8位于风扇9上方,风扇9和电机14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型号为AQMD3620NS,回收塔2两侧内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板10和活性炭吸附网11,且过滤网板10和活性炭吸附网11位于出气管4底端和透气网板8之间,箱体5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横板20,且输气管6贯穿于横板20,加热箱12和横板20顶部外壁均开设有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L形结构的热气管21,热气管21出气端位于输气管6一侧,且热气管21底端位于换热管13上方,箱体5顶部内壁和横板20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冷凝管22,且冷凝管22位于热气管21一侧,加热箱12和横板20顶部外壁均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漏斗23,漏斗23位于冷凝管22正下方,且漏斗23底端位于换热管13上方。
工作原理:使用时,烧制窑炉产生的烟气通过进气管3进入到回收塔2内,通过设置的风扇9和透气网板8,能够提升烟气的流动速度,然后通过设置的过滤网板10和活性炭吸附网11,可以将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吸附,能够对烟气起到一定的过滤净化的作用,过滤之后的烟气通过出气管4和输气管6进入到加热箱12内,在此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横板20和热气管21,能够对输气管6中的气体起到初步加热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冷凝管22和漏斗23,能够对初步加热后的气体起到冷凝效果,冷凝之后的水滴通过漏斗23进入到加热箱12内,从而起到了对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效果,然后通过进水管7向加热箱12内注入适量的水,配合换热管13的作用,能够对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通过设置的电机14、主动轮15、从动轮17、传动带18、转动杆16和搅动叶片19,能够对水流进行搅动,从而更好的利用烟气余热对水进行加热,提升了利用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1、2和4,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回收塔2和箱体5,回收塔2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气管4,箱体5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输气管6,出气管4和输气管6相连通,箱体5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箱12,加热箱12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箱体5一侧内壁和加热箱12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杆16,转动杆16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分布的搅动叶片19,箱体5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4,电机14输出轴连接有主动轮15,转动杆16位于加热箱12外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从动轮17,主动轮15和从动轮17外壁连接有同一个传动带18,加热箱12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换热管13,换热管13位于搅动叶片19上方,加热箱12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三开口,且输气管6一端固定在第三开口内壁上,箱体5和加热箱12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第四开口,且第四开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水管7,回收塔2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气管3,回收塔2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扇9,且回收塔2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透气网板8,透气网板8位于风扇9上方,风扇9和电机14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型号为AQMD3620NS,回收塔2两侧内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板10和活性炭吸附网11,且过滤网板10和活性炭吸附网11位于出气管4底端和透气网板8之间,箱体5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横板20,且输气管6贯穿于横板20,加热箱12和横板20顶部外壁均开设有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L形结构的热气管21,热气管21出气端位于输气管6一侧,且热气管21底端位于换热管13上方,箱体5顶部内壁和横板20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冷凝管22,且冷凝管22位于热气管21一侧,横板20顶部外壁开设有引流槽24,且引流槽24位于冷凝管22正下方,加热箱12顶部外壁开设有第四通孔,且第四通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水管25,出水管25顶端固定连接在引流槽24内壁上。
工作原理:使用时,烧制窑炉产生的烟气通过进气管3进入到回收塔2内,通过设置的风扇9和透气网板8,能够提升烟气的流动速度,然后通过设置的过滤网板10和活性炭吸附网11,可以将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吸附,能够对烟气起到一定的过滤净化的作用,过滤之后的烟气通过出气管4和输气管6进入到加热箱12内,在此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横板20和热气管21,能够对输气管6中的气体起到初步加热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冷凝管22、引流槽24和出水管25,能够对初步加热后的气体起到冷凝效果,冷凝之后的水滴通过引流槽24和出水管25进入到加热箱12内,从而起到了对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效果,然后通过进水管7向加热箱12内注入适量的水,配合换热管13的作用,能够对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通过设置的电机14、主动轮15、从动轮17、传动带18、转动杆16和搅动叶片19,能够对水流进行搅动,从而更好的利用烟气余热对水进行加热,提升了利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外壁固定有回收塔(2)和箱体(5),所述回收塔(2)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内壁固定有出气管(4),所述箱体(5)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内壁固定有输气管(6),所述出气管(4)和输气管(6)相连通,所述箱体(5)底部内壁固定有加热箱(12),所述加热箱(12)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箱体(5)一侧内壁和加热箱(12)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外壁固定有等距分布的搅动叶片(19),所述箱体(5)一侧内壁固定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输出轴连接有主动轮(15),所述转动杆(16)位于加热箱(12)外部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轮(17),所述主动轮(15)和从动轮(17)外壁连接有同一个传动带(18),所述加热箱(12)两侧内壁固定有同一个换热管(13),所述换热管(13)位于搅动叶片(19)上方,所述加热箱(12)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三开口,且输气管(6)一端固定在第三开口内壁上,所述箱体(5)和加热箱(12)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第四开口,且第四开口内壁固定有进水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塔(2)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壁固定有进气管(3),所述回收塔(2)底部内壁固定有风扇(9),且回收塔(2)两侧内壁固定有同一个透气网板(8),所述透气网板(8)位于风扇(9)上方,所述回收塔(2)两侧内壁分别固定有过滤网板(10)和活性炭吸附网(11),且过滤网板(10)和活性炭吸附网(11)位于出气管(4)底端和透气网板(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两侧内壁固定有同一个横板(20),且输气管(6)贯穿于横板(20),所述加热箱(12)和横板(20)顶部外壁均开设有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内壁固定有同一个L形结构的热气管(21),所述热气管(21)出气端位于输气管(6)一侧,且热气管(21)底端位于换热管(13)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顶部内壁和横板(20)顶部外壁固定有同一个冷凝管(22),且冷凝管(22)位于热气管(21)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12)和横板(20)顶部外壁均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壁固定有漏斗(23),所述漏斗(23)位于冷凝管(22)正下方,且漏斗(23)底端位于换热管(13)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0)顶部外壁开设有引流槽(24),且引流槽(24)位于冷凝管(22)正下方,所述加热箱(12)顶部外壁开设有第四通孔,且第四通孔内壁固定有出水管(25),所述出水管(25)顶端固定连接在引流槽(24)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9)和电机(14)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
CN202122512648.5U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Active CN215832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2648.5U CN215832506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2648.5U CN215832506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2506U true CN215832506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202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2648.5U Active CN215832506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2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8683B (zh) 一种中药生产车间用循环干燥装置
CN206281340U (zh) 一种具有除尘净化功能的熔炼炉
CN215832506U (zh) 一种烧制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CN113230877B (zh) 一种废气用催化式低能耗处理设备
CN213984531U (zh) 一种聚酰亚胺生产用熔炼炉
CN108434919A (zh) 一种沥青烟气净化装置
CN109967486A (zh) 零排放处理含汞飞灰的装置及方法
CN206064098U (zh) 一种voc气体智能转轮吸附脱附燃烧装置
CN107469567A (zh) 一种基于转轮浓缩和蓄热燃烧的废气处理系统
CN216662490U (zh) 一种封闭的组合式泥磷回收系统
CN214936525U (zh) 一种水刺无纺布生产废水处理设备
CN206454473U (zh) 一种窑炉废气处理装置
CN215539298U (zh) 一种能够回收热量的电炉用烟气除尘装置
CN213630452U (zh) 一种喷漆废气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
CN210410192U (zh) 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车间用有机废气收集处理系统
CN209865597U (zh) 一种基于硅锰合金加工的炉气粉尘过滤及回收装置
CN211635963U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净化用液泡发生装置
CN209917582U (zh) 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
CN207302754U (zh) 一种卧式环保漆包机
CN207831334U (zh) 一种具有环保功能的锅炉
CN108467039B (zh) 活性炭加工环保处理装置
CN214745803U (zh) 一种高效处理有机废气的催化燃烧装置
CN211451913U (zh) 一种烟气脱硫及余热利用系统
CN205714365U (zh) 一种二次燃烧净化处理装置
CN218553443U (zh) 一种榨油机三层蒸炒锅尾气吸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