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1053U - 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1053U
CN215831053U CN202121857941.9U CN202121857941U CN215831053U CN 215831053 U CN215831053 U CN 215831053U CN 202121857941 U CN202121857941 U CN 202121857941U CN 215831053 U CN215831053 U CN 215831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ar
power sou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pinn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79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家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Taizhi Machine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Taizhi Machine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Taizhi Machine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Taizhi Machine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579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1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1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1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包括旋轮室、贯穿于所述旋轮室并延伸至所述旋轮室外部的旋轮轴,所述旋轮轴的一伸出端安装有旋轮,所述旋轮轴的另一伸出端即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处设置有为所述旋轮轴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通过驱动机构对旋轮轴进行主动驱动,提高了旋轮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而且动力传递机构的连接方式多样化,有利于根据用户需要变换,使旋轮不受旋轮轴驱动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压机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旋压机的旋轮室总成由旋轮室、旋轮、旋轮轴、螺母、轴承以及油封等组成,作为施行旋压动作的部件,通常旋轮轴自身不旋转,当旋压机主轴带动工件旋转后,旋轮室走位靠近工件,旋轮接触工件后,由两者之间的摩擦带动,从零速启动瞬时旋转,并达到与主轴同样的转速。此种方式存在局限性:旋轮接触工件并由零速瞬时加速,旋轮与工件的接触部位的摩擦作用使得旋轮容易磨损、工件容易损伤,且设备易产生震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解决方案是旋轮室总成增加驱动机构,以对旋轮轴进行主动驱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包括旋轮室、贯穿于所述旋轮室并延伸至所述旋轮室外部的旋轮轴,所述旋轮轴的一伸出端安装有旋轮,所述旋轮轴的另一伸出端即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处设置有为所述旋轮轴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动力源和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源通过动力传递机构与所述旋轮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可为直联传动式、V带传动式、同步带传动式、蜗轮蜗杆传动式、齿轮齿圈传动式、链传动式、圆柱齿轮传动式、伞齿轮传动式。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直联传动式,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同心装配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V带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之间的V带轮组件,所述动力源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一侧,且所述动力源与所述旋轮轴之间通过所述V带轮组件连接,所述V带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第一V带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V带轮及连接所述第一V带轮和第二V带轮之间的V带组。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同步带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之间的同步带组件,所述动力源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一侧,所述同步带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第一同步带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同步带轮及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的同步带。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式,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连接,所述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力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齿轮齿圈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内部的内齿圈及安装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圆柱齿轮,所述圆柱齿轮与内齿圈啮合。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链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之间的链轮组件,所述动力源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一侧,所述链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和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圆柱齿轮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之间的齿轮组件,所述动力源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一侧,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经过一级或多级啮合将转动传递给所述旋轮轴。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伞齿轮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之间的伞齿轮组件,所述动力源垂直安装于所述旋轮轴的轴线上,所述伞齿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伞齿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相啮合连接。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避免由于旋轮与工件的接触部位的摩擦作用使得旋轮出现损坏的情况,同时可有效的对设备产生震动进行缓冲减压作用,避免设备晃动对加工工件产生影响;
2、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方式连接的动力传递机构,能够根据需求实现任意连接,灵活且装配简单;
3、本实用新型借助驱动机构进行主动驱动,提高了旋轮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具有运行平稳,控制简单,结构轻便及转速效果好的特点,适用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为直联传动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为V带传动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为同步带传动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为齿轮齿圈传动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为链传动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为圆柱齿轮传动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为伞齿轮传动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旋轮室、2旋轮轴、3旋轮、4动力源、5动力传递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包括旋轮室1、贯穿于所述旋轮室1并延伸至所述旋轮室1外部的旋轮轴2,所述旋轮轴2的一伸出端安装有旋轮3,所述旋轮轴2的另一伸出端即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处设置有为所述旋轮轴2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动力源4和动力传递机构5,所述动力源4通过动力传递机构5与所述旋轮轴2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直联传动式,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同心装配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所述动力源4对所述旋轮轴2进行直接驱动旋转。
参照图2所示,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包括旋轮室1、贯穿于所述旋轮室1并延伸至所述旋轮室1外部的旋轮轴2,所述旋轮轴2的一伸出端安装有旋轮3,所述旋轮轴2的另一伸出端即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处设置有为所述旋轮轴2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动力源4和动力传递机构5,所述动力源4通过动力传递机构5与所述旋轮轴2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V带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之间的V带轮组件,所述动力源4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2一侧,且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旋轮轴2之间通过所述V带轮组件连接,所述V带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V带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V带轮及连接所述第一V带轮和第二V带轮之间的V带组,在所述动力源4的驱动下使得所述旋轮轴2旋转。
参照图3所示,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包括旋轮室1、贯穿于所述旋轮室1并延伸至所述旋轮室1外部的旋轮轴2,所述旋轮轴2的一伸出端安装有旋轮3,所述旋轮轴2的另一伸出端即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处设置有为所述旋轮轴2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动力源4和动力传递机构5,所述动力源4通过动力传递机构5与所述旋轮轴2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同步带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之间的同步带组件,所述动力源4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2一侧,所述同步带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同步带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同步带轮及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的同步带,在所述动力源4的驱动下使得所述旋轮轴2旋转。
参照图4所示,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包括旋轮室1、贯穿于所述旋轮室1并延伸至所述旋轮室1外部的旋轮轴2,所述旋轮轴2的一伸出端安装有旋轮3,所述旋轮轴2的另一伸出端即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处设置有为所述旋轮轴2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动力源4和动力传递机构5,所述动力源4通过动力传递机构5与所述旋轮轴2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蜗轮蜗杆传动式,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连接,所述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力源4连接,在所述动力源4的驱动下使得所述旋轮轴2旋转。
参照图5所示,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包括旋轮室1、贯穿于所述旋轮室1并延伸至所述旋轮室1外部的旋轮轴2,所述旋轮轴2的一伸出端安装有旋轮3,所述旋轮轴2的另一伸出端即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处设置有为所述旋轮轴2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动力源4和动力传递机构5,所述动力源4通过动力传递机构5与所述旋轮轴2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齿轮齿圈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内部的内齿圈及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圆柱齿轮,所述圆柱齿轮与内齿圈啮合,在所述动力源4的驱动下使得所述旋轮轴2旋转。
参照图6所示,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包括旋轮室1、贯穿于所述旋轮室1并延伸至所述旋轮室1外部的旋轮轴2,所述旋轮轴2的一伸出端安装有旋轮3,所述旋轮轴2的另一伸出端即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处设置有为所述旋轮轴2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动力源4和动力传递机构5,所述动力源4通过动力传递机构5与所述旋轮轴2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链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之间的链轮组件,所述动力源4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2一侧,所述链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和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链条连接,在所述动力源4的驱动下使得所述旋轮轴2旋转。
参照图7所示,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包括旋轮室1、贯穿于所述旋轮室1并延伸至所述旋轮室1外部的旋轮轴2,所述旋轮轴2的一伸出端安装有旋轮3,所述旋轮轴2的另一伸出端即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处设置有为所述旋轮轴2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动力源4和动力传递机构5,所述动力源4通过动力传递机构5与所述旋轮轴2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圆柱齿轮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之间的齿轮组件,所述动力源4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2一侧,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经过一级或多级啮合将转动传递给所述旋轮轴2,在所述动力源4的驱动下使得所述旋轮轴2旋转。
参照图8所示,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包括旋轮室1、贯穿于所述旋轮室1并延伸至所述旋轮室1外部的旋轮轴2,所述旋轮轴2的一伸出端安装有旋轮3,所述旋轮轴2的另一伸出端即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处设置有为所述旋轮轴2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动力源4和动力传递机构5,所述动力源4通过动力传递机构5与所述旋轮轴2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伞齿轮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之间的伞齿轮组件,所述动力源4垂直安装于所述旋轮轴2的轴线上,所述伞齿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伞齿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相啮合连接,在所述动力源4的驱动下使得所述旋轮轴2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跑台印花机具有操作简单、易上手,且具有定位精度高、印花效率高、印花质量优、占地空间小、自动化程度高且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广泛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包括旋轮室(1)、贯穿于所述旋轮室(1)并延伸至所述旋轮室(1)外部的旋轮轴(2),所述旋轮轴(2)的一伸出端安装有旋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轮轴(2)的另一伸出端即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处设置有为所述旋轮轴(2)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伺服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动力源(4)和动力传递机构(5),所述动力源(4)通过动力传递机构(5)与所述旋轮轴(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可为直联传动式、V带传动式、同步带传动式、蜗轮蜗杆传动式、齿轮齿圈传动式、链传动式、圆柱齿轮传动式、伞齿轮传动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直联传动式,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同心装配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V带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之间的V带轮组件,所述动力源(4)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2)一侧,且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旋轮轴(2)之间通过所述V带轮组件连接,所述V带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V带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V带轮及连接所述第一V带轮和第二V带轮之间的V带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同步带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之间的同步带组件,所述动力源(4)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2)一侧,所述同步带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同步带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同步带轮及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的同步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蜗轮蜗杆传动式,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连接,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力源(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齿轮齿圈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内部的内齿圈及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圆柱齿轮,所述圆柱齿轮与内齿圈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链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之间的链轮组件,所述动力源(4)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2)一侧,所述链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和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链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圆柱齿轮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之间的齿轮组件,所述动力源(4)并列平行安装于所述旋轮轴(2)一侧,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经过一级或多级啮合将转动传递给所述旋轮轴(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为伞齿轮传动式,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5)之间的伞齿轮组件,所述动力源(4)垂直安装于所述旋轮轴(2)的轴线上,所述伞齿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伞齿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口处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相啮合连接。
CN202121857941.9U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 Active CN215831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7941.9U CN215831053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7941.9U CN215831053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1053U true CN215831053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4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7941.9U Active CN215831053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1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08939U (zh) 齿轮蜗轮减速机
CN215831053U (zh) 一种带动力驱动的旋轮室总成
CN201502256U (zh) 自动摆动门减速装置
CN110661371A (zh) 半直驱行星电动滚筒
CN2565780Y (zh) 摆线针轮减速机电动滚筒
CN202606059U (zh) 少齿差减速推流搅拌机
CN214191946U (zh) 一种柔性薄膜切断机构的动力传动机构
CN87206444U (zh) 活齿谐波减速机
CN1072786C (zh) 轴装式摆线减速机
CN208966972U (zh) 一种内藏式行星减速机推压机构
CN208337332U (zh) 一种双轴驱动谐波减速电机
CN220488241U (zh) 一种食物处理器的执行器
CN219994293U (zh) 一种低噪音行星直角减速机
CN2340979Y (zh) 轴装式摆线减速机
CN216131346U (zh) 一种工程车辆轴段密封活齿减速器
CN204852191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
CN212429643U (zh) 一种间歇变速齿轮箱及其变速装置及其麻将机
CN212785048U (zh) 一种转轮回转驱动结构
CN220227683U (zh) 一种具有多级传动减速机构
CN219101966U (zh) 一种旋压机械减速机
CN217108046U (zh)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箱
CN212323907U (zh) 一种低噪音微型直流减速电机
CN218598740U (zh) 一种电动机减速机构
CN211495657U (zh) 动力差速机构
CN220492799U (zh) 一种具有双输出端的机电一体化谐波减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