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7817U - 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7817U
CN215827817U CN202122192402.4U CN202122192402U CN215827817U CN 215827817 U CN215827817 U CN 215827817U CN 202122192402 U CN202122192402 U CN 202122192402U CN 215827817 U CN215827817 U CN 215827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plate
fixed
clamping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24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aimen Yiny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aimen Yiny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aimen Yiny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aimen Yiny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24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7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7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7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它包括:立板;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所述立板侧面,它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立板侧面的转板、圆周设置在所述转板上的夹持单元、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板上且与所述夹持单元相配合使用的凸轮、固定在所述立板另一侧且用于带动所述转板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凸轮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设置在所述立板顶部且与所述夹持单元相配合使用,它包括固定在所述立板顶部的固定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朝向所述转板的压块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且用于带动所述压块升降的第三驱动单元。

Description

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指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它用于储存电量和电能,因此电容器在谐调、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电容器加工时,需要在电容盒上焊接两根引线,而在现有技术中,电容盒通常需要人工来取放,现有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人工取放效率低,而且长时间人工操作会产生疲劳性,影响电容器的加工效率;
2、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浪费成本;
3、人工操作安全系数低,容易出现烫伤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它包括:
立板;
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所述立板侧面,它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立板侧面的转板、圆周设置在所述转板上的夹持单元、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板上且与所述夹持单元相配合使用的凸轮、固定在所述立板另一侧且用于带动所述转板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凸轮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
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设置在所述立板顶部且与所述夹持单元相配合使用,它包括固定在所述立板顶部的固定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朝向所述转板的压块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且用于带动所述压块升降的第三驱动单元。
优化地,所述夹持单元包括间隔固定在所述转板外侧的挡板、枢轴式地固定在所述转板上的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板远离其枢轴一端的固定柱、开设在所述第二转板远离其枢轴一端的通槽、连接在所述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侧面的角板、固定在所述角板上的夹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板远离角板一侧且与所述凸轮相配合使用的弧形部,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通槽。
优化地,所述压合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固定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朝向所述夹板的CCD相机。
优化地,所述夹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挡板的长度。
优化地,所述CCD相机与立板的距离大于所述转板的厚度。
优化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旋转气缸,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伺服电机。
优化地,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为升降气缸。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凸轮与夹持单元的相互配合,可同步实现电容盒以及成品电容器的转移,升降的压块用于挤压夹板上的电容盒,方便后续引线的焊接,整体效率快,不会影响后续电容器的加工;节省了人工的投入,节约成本;整个过程由机器完成,无需人员的介入,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转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转组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合组件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板;
2、翻转组件;21、转板;22、夹持单元;221、挡板;222、第一转板;223、第二转板;224、固定柱;225、通槽;226、弧形部;227、角板;228、夹板;23、凸轮;
3、压合组件;31、固定架;32、固定板;33、CCD相机;34、升降气缸;35、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的示意图,它通常用于电容盒的自动转移,并辅助焊接机完成引线的焊接,最后转移焊接好的电容器,它包括立板1、翻转组件2和压合组件3。
立板1为矩形状金属板,材质为不锈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机台上(立板1垂直固定在机台上,立板1主要起支撑作用)。
翻转组件2设置在立板1侧面,它包括转板21、夹持单元22和凸轮23。转板21可转动地设置在立板1侧面(转板21是在第一驱动单元的带动实现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为中空状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缸体固定在立板1另一侧,转板21固定在旋转气缸的旋转部上)。夹持单元22有多组,它们圆周设置在转板21的外侧面上,用于夹取电容盒(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单元22有4组)。每组夹持单元22包括挡板221、第一转板222、第二转板223、固定柱224、通槽225、弧形部226、角板227和夹板228。每组夹持单元22有两块挡板221,它们间隔固定在转板21的外侧面上。第一转板222和第二转板223枢轴式地固定在转板21侧面(如图3所示,转板21侧面固定有两根转轴,第一转板222和第二转板223分别固定在转轴上且都可自由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板222在远离其转轴一端固定有固定柱224,第二转板223在远离其转轴一端开设有圆角矩形状的通槽225,且固定柱224穿过通槽225)。每组夹持单元22有两块角板227,它们分别连接在第一转板222和第二转板223侧面(角板227呈90°,一端固定在第一转板222和第二转板223侧面,另一端置于两块挡板221之间)。每组夹持单元22有两块夹板228,它们固定在角板227上,用于夹取电容盒(夹板228的长度大于挡板221的长度)。第二转板223在远离角板227的一侧设有弧形部226。
凸轮23可转动地设置在转板21远离立板1的一侧上,且与第二转223的弧形部226相配合使用(凸轮23是在第二驱动单元的带动下实现转动,第二驱动单元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固定在立板1的另一侧,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凸轮23上;在本实施例中,凸轮23并不是做整圈的转动,而是在一定角度内做正反往复摆动)。
压合组件3固定在立板1顶部,且与夹持单元22相配合使用,它包括固定架31、固定板32、CCD相机33、升降气缸34和压块35。固定架31固定在立板1顶部(固定架31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实现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31呈90°,一侧固定在立板1上,另一侧位于立板1的上方)。固定板32固定在固定架31上,CCD相机33安装在固定板32上且朝向夹板228(在转板21的带动下,夹有电容盒的夹持单元22在立板1一侧转动,CCD相机33用于实时检测电容盒的位置与数量;在本实施例中,CCD相机33与立板1之间的距离大于转板21的厚度,防止在转板21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干涉)。压块35可升降地设置在固定架31上且朝向转板21(压块35是在第三驱动单元的带动下实现升降的,第三驱动单元为升降气缸34,升降气缸34缸体固定在固定架31上,升降气缸34的导向杆连接在压块35上,升降的压块35用于挤压夹板228上的电容盒,方便后续引线的焊接)。
本实用新型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的工作原理(转板21上有四个工位,分别为工位一、工位二、工位三和工位四,四个工位按通常意义上的上下左右划分,本结构有四个夹持单元22,因此每个工位对应一个夹持单元22):
待焊接的电容盒在传送带的带动下移至该结构的工位一处,凸轮23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向下摆动,然后带动两块夹板228向内靠拢从而夹紧电容盒(凸轮23在摆动的过程中会触碰到第二转板223的弧形部226,因此第一转板222和第二转板223会向外移动,由于固定柱224穿过通槽225,因此两块角板227是先向外,然后向相向一侧移动,从而带动夹板228向内靠拢夹紧电容盒);
然后旋转气缸带动转板21转动90°,夹有电容盒的夹持单元22转移至工位二处(在此过程中,凸轮23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复位,转板21的工位二上方便是压合组件3),夹持有电容盒的夹持单元22转动至压合组件3下方,CCD相机33检测到电容盒,将命令传输至后台服务器与控制器,后台控制器控制升降气缸34运动,进而带动压块35下压,将夹板228上的电容盒压至与夹板228齐平,方便后续的焊接操作(因为夹板228每次夹取电容盒后,电容盒高出夹板228的位置不统一;压块35下压的同时,工位一处的另一组夹持单元22继续夹取新的电容盒);
压合步骤完成后,转板21继续转动,压合步骤后的夹持单元22转移至工位三处(此时工位一处的电容盒夹取、工位二处的电容盒压合仍在进行中),焊接机将两根引线焊接在压合后的电容盒上;
焊接步骤完成后,转板21继续转动,焊接步骤后的夹持单元22转移至工位四处(此时工位一处的电容盒夹取、工位二处的电容盒压合、工位三处的电容盒焊接仍在进行中),此时凸轮23在摆动的时候,一端挤压工位一处第二转板223的弧形部226,从而带动工位一处的夹持单元22夹取待焊接的电容盒,另一端挤压工位四处的第一转板222,从而带动工位四处的两块夹板228打开,将焊接好的电容盒放置在转板21下方,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批量电容盒的转移工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立板(1);
翻转组件(2),所述翻转组件(2)设置在所述立板(1)侧面,它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立板(1)侧面的转板(21)、圆周设置在所述转板(21)上的夹持单元(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板(21)上且与所述夹持单元(22)相配合使用的凸轮(23)、固定在所述立板(1)另一侧且用于带动所述转板(21)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凸轮(23)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
压合组件(3),所述压合组件(3)设置在所述立板(1)顶部且与所述夹持单元(22)相配合使用,它包括固定在所述立板(1)顶部的固定架(31)、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31)上且朝向所述转板(21)的压块(35)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架(31)上且用于带动所述压块(35)升降的第三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22)包括间隔固定在所述转板(21)外侧的挡板(221)、枢轴式地固定在所述转板(21)上的第一转板(222)和第二转板(223)、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板(222)远离其枢轴一端的固定柱(224)、开设在所述第二转板(223)远离其枢轴一端的通槽(225)、连接在所述第一转板(222)和第二转板(223)侧面的角板(227)、固定在所述角板(227)上的夹板(22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板(223)远离角板(227)一侧且与所述凸轮(23)相配合使用的弧形部(226),所述固定柱(224)穿过所述通槽(2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3)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架(31)上的固定板(32)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2)上且朝向所述夹板(228)的CCD相机(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28)的长度大于所述挡板(221)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CD相机(33)与立板(1)的距离大于所述转板(21)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旋转气缸,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伺服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为升降气缸(34)。
CN202122192402.4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 Active CN215827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2402.4U CN215827817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2402.4U CN215827817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7817U true CN215827817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9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2402.4U Active CN215827817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7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2244B (zh) 电芯全自动入壳机
CN207511804U (zh) 一种啤酒灌装机的压盖机构
CN202411278U (zh) 自动冲压生产机械手
CN215827817U (zh) 一种电容盒自动转移结构
CN206811168U (zh) 一种辊轮自动加工装置
CN207517793U (zh) 电芯全自动入壳机
CN207104087U (zh) 全自动扩散焊机
CN216706835U (zh) 一种复合板对焊焊接端预处理机加工装置
CN110919348A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盖帽组装的转移装置
CN218069865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生产用层压机
CN216177578U (zh) 全自动巨量晶粒焊接设备
CN21367251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高速焊接机
CN209939735U (zh) 一种适用于生产线的货架层板自动翻转叠加装置
CN112894034A (zh) 一种用于配电柜侧装板加工的攻丝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09389415U (zh) 一种全自动探头沾锡端子机
CN209582988U (zh) 一种磁性材料自动上料加料机构
CN208467585U (zh) 一种集成型钢模块端部加强板翻转焊接线
CN201676974U (zh) 太阳能热水器外桶两端自动缩口机
CN219256501U (zh) 一种马桶水箱入口端面定位热熔装置
CN216178010U (zh) 一种自动化连续焊接装置
CN205386813U (zh) 搬运机械手
CN210414375U (zh) 一种新型压装机
CN212705286U (zh) 一种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
CN215853888U (zh) 一种电容器自动输送结构
CN211847080U (zh) 一种大型工件翻转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