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4505U -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4505U
CN215824505U CN202121634907.5U CN202121634907U CN215824505U CN 215824505 U CN215824505 U CN 215824505U CN 202121634907 U CN202121634907 U CN 202121634907U CN 215824505 U CN215824505 U CN 215824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lamping
assembly
rotary tabl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349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冬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zh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uzh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uzh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uzh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349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4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4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4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包括转台组件、夹持组件和点焊组件,点焊组件位于转台组件一侧,夹持组件设置于转台组件上,转台组件包括转盘、转轴和转台底座,转盘上设有至少两个夹持组件,转轴下端转动连接转台底座,转轴上端穿过转盘并与其固定连接;点焊组件包括焊机壳体、上电极和下电极,上电极通过第一升降组件连接焊机壳体,下电极固定连接焊机壳体;上下电极的端部的竖直投影位于转盘上的任一夹持组件的转动路径上,夹持组件的转动路径上依次设有上料、焊接、卸料工位;卸料工位处设有收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作业效率高;加工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对于汽车的需求量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汽车生产制造行业因此如日中天。随着自动化生产进程的推进,汽车这类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日常用品,其制造过程中的大部分零部件已全面推进自动化生产,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重要性相对较低的零部件则还保持了半自动化生产方式,有些甚至由人工作业为主导。
座椅头枕是汽车上的一个常见零部件,相比较其他电子部件或者汽车驱动结构方面的零部件而言其产品附加值较低,因此为了节省生产成本投入,这类部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在传统作业方式下,一般以人工夹持装配后进行点焊作业,完成后再以人工方式拆卸取送。根据现有经验而言,人工介入程度较高的作业环节,其效率往往无法有效提升,而且其作业质量的一致性方面,受制于作业人员的熟练度和仔细程度而变得不确定。而且,焊接作业的质量也会受作业人员的技能素质的影响,造成焊点位置不稳定、容易出现漏焊虚焊的问题。这些情况会制约整体的生产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中,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转台组件、夹持组件和点焊组件,所述点焊组件位于所述转台组件的一侧,待加工的零件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上,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台组件上,所述转台组件将所述夹持组件转移至所述点焊组件处,经点焊组件对零件进行焊接作业,
所述转台组件包括转盘、转轴和转台底座,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夹持组件,所述转轴的下端架设于所述转台底座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转盘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转台底座上设有一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转台电机;
所述点焊组件包括焊机壳体、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分别位于所述转盘所在平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电极通过第一升降组件连接所述焊机壳体,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动作时带动所述上电极进行上下往复移动,所述下电极固定连接所述焊机壳体;
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的电极端部的竖直投影位于所述转盘上的任一所述夹持组件的转动路径上,所述夹持组件的转动路径上依次设有上料工位、焊接工位和卸料工位,零件在所述上料工位被放置到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组件上并被其夹持后固定,再随着所述转盘的转动被转移至所述焊接工位后进行点焊加工,完成焊接作业后,再被转移至所述卸料工位下料;
所述卸料工位处设有一收料组件,便于收集经夹持组件释放后的零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台组件、夹持组件和点焊组件,以旋转的转盘布局多个用于夹持固定零件的夹持组件,从而在可转动的转盘盘面上形成多个夹持工位,可对对应数量的零件进行批量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由点焊组件实现点焊作业确保了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按如下结构设置夹持组件,使其在焊接作业时接触下电极:
所述夹持组件通过第二升降组件连接所述转盘,从而使所述夹持组件具有升降功能,在转盘转动过程中,当夹持组件移动到上下两个电极之间时,夹持组件在被上电极下压时可随之往下移动,从而使其接触下方固定的下电极,从而可有效避免在正常的转盘转动过程中,其不会接触到下电极,而避免下电极受损。
本实用新型按如下结构设置第二升降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夹持件底座,
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升降件底座、支撑杆和弹簧,所述支撑杆呈竖直设置,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件底座、上端穿过所述夹持件底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支撑杆的杆身,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所述升降件底座、上端连接所述夹持件底座。
本实用新型进行焊接作业时,夹持组件位于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上电极下压至接触夹持组件上的零件后,夹持组件受下压,第二升降组件随之下降,过程中所述夹持件底座始终套在支撑杆的杆身上,并且随着下压,弹簧被压缩,夹持固定的零件在下降过程中接触下电极,并被上电极和下电极从竖直方向夹紧;当焊接作业完成后,随着上电极向上移出,弹簧的恢复力使夹持组件上升回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按如下结构设置所述夹持组件,使其对放置的零件实现夹持和固定: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气缸,两个所述夹持气缸均设置于所述夹持件底座上;
两个所述夹持气缸对向设置,且两者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两个所述夹持气缸的伸缩杆面对面设置,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便于放置零件的夹持工位,便于零件放置其中后,通过对向伸出的两根伸缩杆的端部对零件进行夹持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夹持组件移动至上料工位时,零件被放置在两个夹持气缸之间,并被两者在一直线上夹持住,从而实现零件的夹持和固定,另外,两个夹持气缸的伸缩杆的伸出长度的差异也可以调节在夹持气缸的伸缩杆伸缩方向上的零件的位置,比如,在保持零件被夹持的情况下,使其一夹持气缸的伸缩杆伸出较大长度,相对的,使另一夹持气缸的伸缩杆伸出较小长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零件夹持后的位置调整,使其可准确定位于点焊组件的两个电极之间,可按如下结构设置:
所述夹持件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卡入一滑块,所述滑块向上连接一气缸基座,两个所述夹持气缸固定于所述气缸基座上;
所述气缸基座连接一位置调整气缸的伸缩杆,所述位置调整气缸工作时推动所述气缸基座在所述夹持件底座的上表面滑动,以此带动夹持气缸和其夹持并固定的零件同步移动,从而调节零件在转盘所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使其准确落在点焊组件的上下两个电极之间。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位置调整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动作带动气缸基座在滑轨上滑动,实现了夹持气缸和其所夹持固定的零件同时进行直线往复移动,该结构使夹持组件在转盘所在平面内可进行直线距离调节,从而使被夹持和固定的零件可准确定位于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有助于使夹持组件对应多种不同规格的零件在焊接加工时的夹持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位置调整气缸的设置过多占用夹持气缸所在设置空间,可做如下结构设置:
所述位置调整气缸设置于所述夹持件底座的下表面;
所述夹持件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气缸基座固定连接一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通孔后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气缸的伸缩杆,该结构可避免位置调整气缸占用夹持件底座和气缸基座之间的空间,避免占用零件的夹持工位,也避免影响到夹持气缸的位置布局。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夹持组件在转盘所在平面内调节直线距离的稳定性,可按如下结构设置:
所述气缸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两者分别固定连接一所述夹持气缸,
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分别向下连接一所述滑块,任一所述滑块均向下卡入一与其对应的所述滑轨,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夹持件底座上,两根滑轨在夹持件底座的上表面位于该表面的对向的两侧,且两根滑轨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从而使第一基座(包括和其连接的滑块和对应的滑轨)和第二基座(包括和其连接的滑块和对应的滑轨)在夹持件底座的上表面呈对称布局,因此,位置调整气缸在推动气缸基座动作时可有效保持平衡和稳定。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多个夹持组件在转盘上的灵活布局,可按如下结构设置:
所述转盘上设有便于安装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的安装孔位组,所述安装孔位组在所述转盘上设有至少两组,任一组所述安装孔位组均包括至少两个便于固定所述升降件底座的第一螺栓孔;
所述升降件底座上设有与任一所述安装孔位组的第一螺栓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安装孔位组,实现转盘上灵活布局夹持组件的效果,可根据实际投产需求合理布置夹持组件数量和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零件焊接完成后,为实现卸料,可按如下结构设置:
所述收料组件包括料箱支架、收料箱和导料槽,所述料箱支架位于所述转台底座的一侧,所述收料箱架设于所述料箱支架上,所述收料箱采用一顶面开口的箱体,其顶面开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转盘的盘面所在平面的水平高度;
所述导料槽的槽底呈一倾斜面,其高位置端位于所述转盘的边缘的下方、低位置端位于所述收料箱的顶面开口的上方;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便于将零件推出夹持工位的推料气缸,在所述夹持组件随所述转盘转动至卸料工位时,其上的推料气缸的伸缩杆伸出后将夹持气缸释放后的零件推出夹持工位,使其落入所述导料槽,并沿着导料槽的倾斜槽底滑落至所述收料箱中。
所述第一升降组件采用电缸或者气缸,其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呈竖直方向。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作业效率高:整个加工过程中的点焊和卸料都由设备自动完成,提高产量;
2)加工质量稳定:点焊由点焊组件和配套工装自动配合完成,焊点位置和焊接次数稳定,杜绝漏焊和多焊的问题,提升作业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从上料工位一侧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从卸料工位一侧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俯视视角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位本实用新型中的点焊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组件与转盘的一种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6从主视视角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组件隐去推料气缸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其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成部件或单元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成部件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部件组成或者组成单元。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转台组件10、夹持组件20和点焊组件30,其中,转台组件10具有可转动的转盘,点焊组件30位于转台组件10的一侧,待加工的零件放置在夹持组件20上,夹持组件20设置于转台组件10上,使其位于转盘盘面,转台组件10将夹持组件20转移至点焊组件30处,经点焊组件30对零件进行焊接作业。夹持组件20的转动路径上依次设有上料工位、焊接工位和卸料工位,零件在上料工位被放置到其中一个夹持组件上并被其夹持后固定,再随着转盘的转动被转移至焊接工位后由点焊组件对零件进行点焊加工,完成焊接作业后,再被转移至卸料工位下料;卸料工位处设有收料组件40,便于收集经夹持组件20释放后的已经完成焊接作业的零件。
如图4所示,转台组件10包括转盘101、转轴102和转台底座103,转盘101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夹持组件20,转轴102的下端架设于转台底座103并与其转动连接,转轴102的上端穿过转盘101并与其固定连接,转台底座103上设有转台电机104,通过转台电机驱动转轴102转动;
如图5所示,点焊组件30包括焊机壳体301、上电极302和下电极303,如图4所示,上电极302和下电极303分别位于转盘101所在平面的上方和下方,上电极302通过第一升降组件304连接焊机壳体301,第一升降组件304动作时带动上电极302进行上下往复移动,下电极303固定连接焊机壳体301;
上电极302和下电极303的电极端部的竖直投影位于转盘101上的任一夹持组件20的转动路径上。
需要说明的是,转盘101为盘片式结构的旋转台,转台电机104采用减速电机,其连接转轴102后使其转动,从而使转盘101转动,转轴102固定连接转盘101的正中心位置;当任一固定有零件的夹持组件20转动至点焊组件30的上下电极之间,并使零件下端接触下电极303时,转盘101停止转动,上电极302朝向零件下移并对零件下压,使零件的待焊接的两部分受压迫后形成接触电阻,各个电极上电后完成焊接作业,然后上电极302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后转盘101再次顺序转动,使后一夹持组件转动至点焊加工位置进行后一零件的焊接作业,而前一已经完成点焊作业的夹持组件则顺次转动直至其移动至卸料工位后,夹持组件释放零件后对其卸料。
焊机壳体301中内置供各个电极工作的变压单元、整流单元和各类开关单元,壳体上还设置外连供电网的供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按如下结构设置夹持组件20,使其在焊接作业时接触下电极30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夹持组件20通过第二升降组件50连接转盘101,从而使夹持组件20具有升降功能,在转盘101转动过程中,当夹持组件20移动到上电极302和下电极303之间时,夹持组件20在被上电极302下压时可随之往下移动,使其接触下方固定的下电极303,从而可确保在焊接作业外的转盘转动过程中,夹持组件20不会接触到下电极303,避免下电极303受损。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按如下结构设置第二升降组件5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夹持组件包括夹持件底座201,
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升降件底座501、支撑杆502和弹簧503,支撑杆502呈竖直设置,其下端固定连接升降件底座501、上端穿过夹持件底座201,弹簧503套于支撑杆502的杆身,弹簧503的下端连接升降件底座501、上端连接夹持件底座201。
本实用新型进行焊接作业时,夹持组件20位于上电极302和下电极303之间,上电极302下压至接触夹持组件20上的零件后,夹持组件20受下压,第二升降组件50随之下降,过程中夹持件底座201始终套在支撑杆502的杆身上,并且随着下压,弹簧503被压缩,零件在下降过程中接触下电极303,并被上电极302和下电极303从竖直方向夹紧;当焊接作业完成后,随着上电极302向上移出,弹簧503的恢复力使夹持组件20上升回到初始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夹持组件20在上升过程中因弹簧503恢复力太大,导致夹持件底座201迅速上升而向上脱离支撑杆502,可按如下结构设置:
如图7所示,夹持件底座201上开设便于支撑杆502穿过的通孔,支撑杆502的上端穿过通孔后,其上端的端部固定连接端盖504,端盖504的横截面的最大宽度大于通孔的直径,从而使其在夹持件底座201升降时限制其上限位置,防止夹持件底座201向上脱离支撑杆502。
另外,支撑杆502的上端外壁可设置外螺纹,端盖504的下表面可设置)向上凹进的凹陷并在凹陷内设置内螺纹,从而实现端盖504与支撑杆502的螺纹连接,该结构可实现方便的结构拆装。或者,端盖504直接采用螺帽结构形式实现与支撑杆502的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支撑杆502的支撑效果的平稳,可进一步按如下结构设置:
夹持件底座201设置为矩形板体,其四角分别开设一便于穿过支撑杆502的穿孔,夹持件底座201的下方设置两个升降件底座501,两个升降件底座501呈对向设置于夹持件底座201的下方,每个升降件底座501固定两根支撑杆502,每根支撑杆502上均套入一个弹簧503,从而使夹持组件20在升降时,保持四角平稳。
本实用新型按如下结构设置夹持组件20,使其对放置的零件实现夹持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气缸,两个夹持气缸包括第一夹持气缸2021和第二夹持气缸2022,两个夹持气缸均设置于夹持件底座201上;
两个夹持气缸对向设置,且两者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两个夹持气缸的伸缩杆面对面设置,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便于放置零件90的夹持工位,便于零件90放置其中后,通过对向伸出的两根伸缩杆的端部对零件进行夹持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夹持组件20移动至上料工位时,零件90被放置在两个夹持气缸之间,并被两者在一直线上夹持住,从而实现零件90的夹持和固定,另外,两个夹持气缸的伸缩杆的伸出长度的差异也可以用于调节零件在夹持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上的位置,比如,在保持零件90被夹持的情况下,使第二夹持气缸2022的伸缩杆伸出较大长度,相对的,使第一夹持气缸2021的伸缩杆伸出较小长度,从而使零件90的固定位置偏移一定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夹持时损伤零件表面,可在夹持气缸的伸缩杆的伸出端设置缓冲结构,比如采用橡胶制成伸缩杆的伸出端的端部。
另外,可设置夹持气缸为多杆结构的气缸,该类型气缸具有多根伸缩杆,且各根伸缩杆的伸缩方向相互平行,此时,可将同一夹持气缸的所有伸缩杆的伸出端连接一端板,并在夹持零件时通过该端板接触并压紧零件。该结构下,可将缓冲结构设置在端板的与零件接触的表面。如图8所示,第一夹持气缸2021的伸缩杆的伸出端设置端板后再在其上的与零件接触的一侧表面设置缓冲结构20211。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零件夹持后的位置调整,使其可准确定位于点焊组件30的两个电极之间,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件底座201的上表面设有滑轨203,滑轨203上卡入滑块204,滑块204向上连接气缸基座205,两个夹持气缸固定于气缸基座205上;
气缸基座205连接位置调整气缸206的伸缩杆,位置调整气缸206工作时推动气缸基座205在夹持件底座201的上表面滑动,以此带动两个夹持气缸和其夹持并固定的零件90同步移动,从而调节零件90在转盘101所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使其准确落在点焊组件的上下两个电极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位置调整气缸206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和滑轨203的长度方向均可设置为垂直于夹持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位置调整气缸206的伸缩杆的伸缩动作带动气缸基座205在滑轨203上滑动,实现了夹持气缸和其所夹持固定的零件同时进行直线往复移动,该结构使夹持组件20在转盘所在平面内可进行直线距离调节,从而使被夹持和固定的零件90可准确定位于上电极302和下电极303之间,有助于使夹持组件20对应多种不同规格的零件在焊接加工时的夹持和固定,比如一些规格较大的零件在焊接不同位置时,可通过位置调整气缸206调整一直线上的不同焊点位置,而两个夹持气缸的伸缩杆的不同伸缩长度,则可调节与位置调整气缸的调整方向垂直的直线上的不同焊点位置。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位置调整气缸的设置过多占用夹持气缸所在设置空间,可做如下结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位置调整气缸206设置于夹持件底座201的下表面;
夹持件底座201上设有通孔,气缸基座205固定连接一连杆207的一端,连杆207的另一端自上而下穿过通孔后连接位置调整气缸206的伸缩杆,该结构可避免位置调整气缸206占用夹持件底座201和气缸基座205之间的空间,避免占用零件的夹持工位,也避免影响到夹持气缸的位置布局。
需要说明的是,当夹持件底座201与气缸基座205之间的布局空间足够时,也可以将位置调整气缸206固定在夹持件底座201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夹持组件在转盘所在平面内调节直线距离的稳定性,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气缸基座包括第一基座2051和第二基座2052,第一基座2051固定连接第一夹持气缸2021,第二基座2052固定连接第二夹持气缸2022,第一基座2051向下连接第一滑块2041,第一滑块2041卡入第一滑轨2031上,第二基座2052向下连接第二滑块2042,第二滑块2042向下卡入第二滑轨2032上,两根滑轨均固定于夹持件底座201上,两根滑轨在夹持件底座201的上表面位于该表面的对向的两侧,且两根滑轨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从而使第一基座2051(包括和其连接的滑块和对应的滑轨)和第二基座2052(包括和其连接的滑块和对应的滑轨)在夹持件底座201的上表面呈对称布局,因此,位置调整气缸206在推动气缸基座动作时可有效保持平衡和稳定。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多个夹持组件在转盘上的灵活布局,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转盘101上设有便于安装第二升降组件的安装孔位组,安装孔位组在转盘上设有至少两组,任一组安装孔位组均包括至少两个便于固定升降件底座的第一螺栓孔1011,第一螺栓孔1011可设置为通孔结构或者盲孔结构;
升降件底座201上设有与任一安装孔位组的第一螺栓孔1011呈一一对应的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栓孔为通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安装孔位组,实现转盘上灵活布局夹持组件的效果,可根据实际投产需求合理布置夹持组件数量和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零件焊接完成后,为实现卸料,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收料组件包括料箱支架401、收料箱402和导料槽403,料箱支架401位于转台底座103的一侧,收料箱402架设于料箱支架401上,收料箱402采用一顶面开口的箱体,其顶面开口的水平高度低于转盘101的盘面所在平面的水平高度;
导料槽403的槽底呈一倾斜面,其高位置端位于转盘101的边缘的下方、低位置端位于收料箱402的顶面开口的上方;
如图4、图8所示,夹持组件20包括推料气缸208,便于将零件90推出夹持工位。在某一夹持组件随转盘转动至卸料工位时,其上的推料气缸208的伸缩杆伸出后将夹持气缸释放后的零件90推出夹持工位,使其落入导料槽403,并沿着导料槽403的倾斜槽底滑落至收料箱402中。
需要说明的是,导料槽403可固定于收料箱402的箱体外壁上,也可以固定于料箱支架401上。
另外,任一夹持组件上,夹持工位位于推料气缸208的伸缩杆的伸出端的前侧,便于推料时的准确定位;
推料气缸208可设置为与夹持气缸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8、图9所示,其可固定在气缸基座205上,使其可随气缸基座205的滑动而与零件90和夹持气缸同步动作;
在气缸基座205包括左右两个基座的情况下,推料气缸208的伸缩杆可位于第一基座2051和第二基座2052之间,且推料气缸208同时固定连接第一基座2051和第二基座2052,加强结构连接;
推料气缸208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可设置为垂直于夹持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推料气缸208的伸缩杆的伸出端连接一卡料端2081,卡料端2081设有便于卡入零件90的凹陷结构,零件90在放置到夹持工位时,可先使零件90的一端卡入卡料端2081的凹陷结构内,再在垂直于推料气缸208的推料方向的另一方向上由第一夹持气缸2021和第二夹持气缸2022将零件90夹持住,实现了零件90在同一平面内,从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上进行夹持并固定,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推料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夹持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相互垂直,从而实现在同一平面内,由纵横两个方向将零件夹持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升降组件304采用电缸或者气缸,其缸体竖直设置后使其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呈竖直方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台组件、夹持组件和点焊组件,以旋转的转盘布局多个用于夹持固定零件的夹持组件,从而在可转动的转盘盘面上形成多个夹持工位,可对对应数量的零件进行批量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由点焊组件实现点焊作业确保了焊接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转盘的转动速率的设置和调节、各个工作工位(包括上料、焊接和卸料工位)处的转盘停止时机和位置的设置、驱动转轴转动的转台电机的设置和其与转轴的连接等结构设置,均属于现有技术,比如对转轴和转台电机的连接,可通过转台电机连接的减速机构实现电机转轴的转动转向,从而使电机下沉于转盘下表面,且呈竖直固定在用于支撑转台底座的底座支架上,避免布局空间局促而使整体结构的体积庞大,而减速机构则设置于转台底座上,使其连接转轴后驱动其转动。诸如此类,实施时可根据现场实际和现有技术实例做细节调整,因此本申请不再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转台组件、夹持组件和点焊组件,所述点焊组件位于所述转台组件的一侧,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台组件上,
所述转台组件包括转盘、转轴和转台底座,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夹持组件,所述转轴的下端架设于所述转台底座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转盘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转台底座上设有一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转台电机;
所述点焊组件包括焊机壳体、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分别位于所述转盘所在平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电极通过第一升降组件连接所述焊机壳体,所述下电极固定连接所述焊机壳体;
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的电极端部的竖直投影位于所述转盘上的任一所述夹持组件的转动路径上,所述夹持组件的转动路径上依次设有上料工位、焊接工位和卸料工位;
所述卸料工位处设有一收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通过第二升降组件连接所述转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夹持件底座,
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升降件底座、支撑杆和弹簧,所述支撑杆呈竖直设置,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件底座、上端穿过所述夹持件底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支撑杆的杆身,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所述升降件底座、上端连接所述夹持件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气缸,两个所述夹持气缸均设置于所述夹持件底座上;
两个所述夹持气缸对向设置,且两者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两个所述夹持气缸的伸缩杆面对面设置,两者之间形成一便于放置零件的夹持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卡入一滑块,所述滑块向上连接一气缸基座,两个所述夹持气缸固定于所述气缸基座上;
所述气缸基座连接一位置调整气缸的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气缸设置于所述夹持件底座的下表面;
所述夹持件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气缸基座固定连接一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通孔后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气缸的伸缩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两者分别固定连接一所述夹持气缸,
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分别向下连接一所述滑块,任一所述滑块均向下卡入一与其对应的所述滑轨,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夹持件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有便于安装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的安装孔位组,所述安装孔位组在所述转盘上设有至少两组,任一组所述安装孔位组均包括至少两个便于固定所述升降件底座的第一螺栓孔;
所述升降件底座上设有与任一所述安装孔位组的第一螺栓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螺栓孔。
9.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组件包括料箱支架、收料箱和导料槽,所述料箱支架位于所述转台底座的一侧,所述收料箱架设于所述料箱支架上,
所述收料箱采用一顶面开口的箱体,其顶面开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转盘的盘面所在平面的水平高度;
所述导料槽的槽底呈一倾斜面,其高位置端位于所述转盘的边缘的下方、低位置端位于所述收料箱的顶面开口的上方;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便于将零件推出夹持工位的推料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采用电缸或者气缸。
CN202121634907.5U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 Active CN215824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4907.5U CN215824505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4907.5U CN215824505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4505U true CN215824505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2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34907.5U Active CN215824505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4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3929B (zh) 全自动铆针机
CN110600963A (zh) 一种连接器自动折弯测检测设备
CN108176921A (zh) 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
CN114378464B (zh) 一种电机端子自动装配焊接设备
CN113427259A (zh) 一种锂电池包自动生产线
CN107775335A (zh) 一种继电器全自动组装机
CN213470034U (zh) 电机端子装配焊接设备
CN109921082A (zh) 电池自动组盘机
CN108202221A (zh) 一种电位器底座组装机
CN215824505U (zh)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的自动点焊装置
CN114979881A (zh) 一种耳机插针多面焊接设备
CN208140899U (zh) 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综合测试机
CN109158872A (zh) 一种麦克风插头组装机
CN111865009A (zh) 一种电机定子自动压端板机
CN112453109A (zh) 自动揉平设备
CN208451029U (zh) 一种麦克风插头组装机
CN208117202U (zh) 一种电位器底座组装机
CN208033912U (zh) 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
CN209730065U (zh) 电池自动组盘机
CN218753478U (zh) 一种用于pcb板上下料的旋转升降装置
CN107322262B (zh) 风扇塔簧上料组装机构
CN215146602U (zh) 一种锂电池包自动生产线
CN115400960A (zh) 一种金属钽电容的整形测试编带设备
CN212525844U (zh) 一种钉子自动筛分回收装置
CN210155260U (zh) 一种在线式测试收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