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1481U - 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1481U
CN215811481U CN202121524443.2U CN202121524443U CN215811481U CN 215811481 U CN215811481 U CN 215811481U CN 202121524443 U CN202121524443 U CN 202121524443U CN 215811481 U CN215811481 U CN 215811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locking plate
water inlet
cooling pipe
water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44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松民
周奋强
陈永伟
俞荣厚
张开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Pengshui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Pengshui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Pengshui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Pengshui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44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1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1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1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冷却管检漏装置检漏速度慢、检漏效果不稳定且不适用于各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环境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包括连接软管(3)、分别安装于冷却管两端的进水堵板(1)和出水堵板(2);所述进水堵板(1)上开设有多个组装孔一(4)和多个进水通孔(6),所述进水通孔(6)与冷却管连接的一端均设有圈槽一(7)。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检漏作业的效率,通过压力表(10)较为直观稳定的检测加压后的冷却管内压,通过内压判断对应的冷却管有无漏点,且本装置能够适用水冷器其余部件不能接触水的作业场景,适用范围较广。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水冷器在长期的使用中,内部的冷却铜管会受到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冲刷,冷却铜管容易局部变薄从而形成漏点。大型的空冷器价格是水冷器的2-3倍,较为高昂,将水冷器更换为空冷器的成本较高,因而查找水冷器中冷却铜管的漏点并对其进行修复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处理方式。
目前,冷却铜管的漏点查找常采用以下的方式:将冷却铜管的一端用带有斜度的实心铜棒堵住冷却器铜管,另一端用带斜度的加水管向冷却铜管内进行充水给压。在对水冷器铜管的修复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这种方法只能对单根铜管进行加压注水的排查,工作效率较低,水冷器内部铜管较多,检漏人员进行排查时工作量较大,若排查时疏漏可能会造成漏检,无法及时修复水冷器的漏点;其次,负责向铜管内充水给压的加水管与冷却器铜管的连接处存在间隙,不能形成密闭的腔室,很难使压力稳定保持在额定压力,当冷却铜管上的漏点较小时,不易被检漏人员发现;同时,通过加水管向冷却器铜管内注入具有压力的水流操作较困难,注水的过程中容易喷溅,导致现有的检漏装置与检漏方法在水冷器附属部件不能沾水的情况下无法使用。如,水电站发电机空冷器旁的设备为不能沾水的定子,在发电机母线未拆除情况下,空冷器无法吊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管检漏装置检漏速度慢、检漏效果不稳定且不适用于各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包括连接软管、分别安装于冷却管两端的进水堵板和出水堵板;
所述进水堵板上开设有多个组装孔一和多个进水通孔,所述进水通孔与冷却管连接的一侧还设有圈槽一;
所述出水堵板上开设有多个组装孔二,所述出水堵板的与冷却管连接的一侧设有多个圈槽二;
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与进水通孔连接,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快速接头,所述连接软管沿注水的方向还依次设有阀门和压力表;
所述圈槽一和圈槽二的尺寸与位置均分别与冷却管相匹配,所述圈槽一和圈槽二内均分别设有尺寸匹配的垫圈。
可选或优选的,多个所述组装孔一与组装孔二分别与冷却管两端固定管板上的螺栓孔相匹配。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进水堵板与出水堵板的尺寸均与水冷器的固定管板相匹配。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进水通孔内设有螺纹,所述连接软管与进水通孔连接的一端也设有螺纹,所述进水通孔与连接软管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进水堵板和出水堵板的厚度均为15-25mm。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连接软管的长度在0.3-0.5m。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通过将进水堵板与出水堵板分别安装在水冷器的冷却管两端;将快速接头与水源连接,通过进水堵板上的连接软管向冷却管内加压注水,通过连接软管上的压力表观察冷却管内的压力,当压力到达预设值时,关闭连接软管上的阀门,停止加压注水并取下快速接头。在等待已经加压注水的冷却管内的压力变化的同时,也可以向其他冷却管同时注水,加快冷却管检漏工作的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后,若压力表显示冷却管内的压力下降,则说明对应的冷却管有漏点,需要对其进行修复。检测完全后,打开阀门放掉冷却管内的水,可以使水冷器的其他部件不接触到水。本实用新型用于水冷器冷却管的检漏,能够有效提高检漏的效率,使检漏装置可以适用于多种处理环境不能接触水的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堵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堵板上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堵板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堵板上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进水堵板;2、出水堵板;3、连接软管;4、组装孔一;5、组装孔二;6、进水通孔;7、圈槽一;8、圈槽二;9、阀门;10、压力表;11、快速接头;12、固定管板;13、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包括连接软管3、分别安装于冷却管两端的进水堵板1和出水堵板2;
所述进水堵板1上开设有多个组装孔一4和多个进水通孔6,所述进水通孔6与冷却管连接的一侧还设有圈槽一7;
所述出水堵板2上开设有多个组装孔二5,所述出水堵板2的与冷却管连接的一侧设有多个圈槽二8;
所述连接软管3的一端与进水通孔6连接,所述连接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快速接头11,所述连接软管3沿注水的方向还依次设有阀门9和压力表10;
所述圈槽一7和圈槽二8的尺寸与位置均分别与冷却管相匹配,所述圈槽一7和圈槽二8内均分别设有尺寸匹配的垫圈。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组装孔一4与组装孔二5分别与冷却管两端固定管板12上的螺栓孔13相匹配;所述进水堵板1与出水堵板2的尺寸均与水冷器的固定管板12相匹配。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水堵板1和出水堵板2的厚度均为20mm。进水堵板1与出水堵板2承受着冷却管内的压力,还要设置用于安装垫圈的圈槽一7和圈槽二8,因而厚度不宜过薄,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选用20mm。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软管3的长度在0.3m。在检测冷却管内压时,部分连接软管3的内部与冷却管连通,因而连接软管3的长度不宜过长,避免影响冷却管内部的压力测定。
其中,与247/34/3/2-ESv-S141-34S253水冷器相匹配的水冷器检漏装置,所述进水堵板1与出水堵板2的尺寸相同,长度为240mm,宽度为500mm,厚度为20mm;所述进水通孔6的直径为20mm,深18mm;所述圈槽一7和圈槽二8的直径为28mm,深2mm;所述进水通孔6的数量和在进水板上的位置均与247/34/3/2-ESv-S141-34S253水冷器的冷却管相匹配,数量为41个;所述组装孔一4与组装孔二5分别与冷却管两端固定管板12上的螺栓孔13相匹配,且通过螺栓将进水堵板1一与出水堵板2上的组装孔一4和组装孔二5分别连接于固定管板12上的对应的螺栓孔13。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包括连接软管3、分别安装于冷却管两端的进水堵板1和出水堵板2;
所述进水堵板1上开设有多个组装孔一4和多个进水通孔6,所述进水通孔6与冷却管连接的一侧还设有圈槽一7;
所述出水堵板2上开设有多个组装孔二5,所述出水堵板2的与冷却管连接的一侧设有多个圈槽二8;
所述连接软管3的一端与进水通孔6连接,所述连接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快速接头11,所述连接软管3沿注水的方向还依次设有阀门9和压力表10;
所述圈槽一7和圈槽二8的尺寸与位置均分别与冷却管相匹配,所述圈槽一7和圈槽二8内均分别设有尺寸匹配的垫圈。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组装孔一4与组装孔二5分别与冷却管两端固定管板12上的螺栓孔13相匹配;所述进水堵板1与出水堵板2的尺寸均与水冷器的固定管板12相匹配。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水堵板1和出水堵板2的厚度均为15mm。进水堵板1与出水堵板2承受着冷却管内的压力,还要设置用于安装垫圈的圈槽一7和圈槽二8,因而厚度不宜过薄,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选用15mm。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软管3的长度在0.4m。在检测冷却管内压时,部分连接软管3的内部与冷却管连通,因而连接软管3的长度不宜过长,避免影响冷却管内部的压力测定。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水通孔6内设有螺纹,所述连接软管3与进水通孔6连接的一端也设有螺纹,所述进水通孔6与连接软管3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连接软管3与进水通孔6连接的一端也设有螺纹,所述进水通孔6与连接软管3通过螺纹结构连接。通过螺纹使得连接软管3与进水通孔6在保证严密结合的同时可以拆卸,便于当连接软管3损坏后对其进行更换。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包括连接软管3、分别安装于冷却管两端的进水堵板1和出水堵板2;
所述进水堵板1上开设有多个组装孔一4和多个进水通孔6,所述进水通孔6与冷却管连接的一侧还设有圈槽一7;
所述出水堵板2上开设有多个组装孔二5,所述出水堵板2的与冷却管连接的一侧设有多个圈槽二8;
所述连接软管3的一端与进水通孔6连接,所述连接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快速接头11,所述连接软管3沿注水的方向还依次设有阀门9和压力表10;
所述圈槽一7和圈槽二8的尺寸与位置均分别与冷却管相匹配,所述圈槽一7和圈槽二8内均分别设有尺寸匹配的垫圈。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组装孔一4与组装孔二5分别与冷却管两端固定管板12上的螺栓孔13相匹配;所述进水堵板1与出水堵板2的尺寸均与水冷器的固定管板12相匹配。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水堵板1和出水堵板2的厚度均为25mm。进水堵板1与出水堵板2承受着冷却管内的压力,还要设置用于安装垫圈的圈槽一7和圈槽二8,因而厚度不宜过薄,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选用25mm。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软管3的长度在0.5m。在检测冷却管内压时,部分连接软管3的内部与冷却管连通,因而连接软管3的长度不宜过长,避免影响冷却管内部的压力测定。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水通孔6内设有螺纹,所述连接软管3与进水通孔6连接的一端也设有螺纹,所述进水通孔6与连接软管3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连接软管3与进水通孔6连接的一端也设有螺纹,所述进水通孔6与连接软管3通过螺纹结构连接。通过螺纹使得连接软管3与进水通孔6在保证严密结合的同时可以拆卸,便于当连接软管3损坏后对其进行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分别将进水堵板1与出水堵板2通过组装孔一4与组装孔二5安装于水冷器冷却管两端的固定管板12上;将快速接头11与水源连通,通过进水堵板1上的连接软管3向冷却管内加压注水,在注水的过程中观察连接软管3上的压力表10数值,当压力到达预设值时,关闭连接软管3上的阀门9,停止向冷却管内加压注水,并取下快速接头11。在等待已经加压注水冷却管的压力变化的同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向其他冷却管内加压注水,加快水冷器冷却管检漏工作的进行。若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压力表10显示冷却管内的压力下降,则说明对应的冷却管上存在漏点,需要对其进行修复。检测完成后,打开连接软管3上的阀门9放掉冷却管内的水,由于连接软管3的存在可以使水冷器的其他部件不接触到水液,使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多种水冷器冷却管的检漏环境不能接触水的场景。
快速接头11节省了检漏装置与水源连通的时间,安装有垫圈的圈槽一7和圈槽二8使得冷却管与进水堵板1与出水堵板2的组装严密,确保压力表10观察到的压力变化仅为冷却管内漏点所带来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软管(3)、分别安装于冷却管两端的进水堵板(1)和出水堵板(2);
所述进水堵板(1)上开设有多个组装孔一(4)和多个进水通孔(6),所述进水通孔(6)与冷却管连接的一侧还设有圈槽一(7);
所述出水堵板(2)上开设有多个组装孔二(5),所述出水堵板(2)的与冷却管连接的一侧设有多个圈槽二(8);
所述连接软管(3)的一端与进水通孔(6)连接,所述连接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快速接头(11),所述连接软管(3)沿注水的方向还依次设有阀门(9)和压力表(10);
所述圈槽一(7)和圈槽二(8)的尺寸与位置均分别与冷却管相匹配,所述圈槽一(7)和圈槽二(8)内均分别设有尺寸匹配的垫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组装孔一(4)与组装孔二(5)分别与冷却管两端固定管板(12)上的螺栓孔(13)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堵板(1)与出水堵板(2)的尺寸均与水冷器的固定管板(12)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孔(6)内设有螺纹,所述连接软管(3)与进水通孔(6)连接的一端也设有螺纹,所述进水通孔(6)与连接软管(3)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堵板(1)和出水堵板(2)的厚度均为15-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3)的长度在0.3-0.5m。
CN202121524443.2U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 Active CN215811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4443.2U CN215811481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4443.2U CN215811481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1481U true CN215811481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9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4443.2U Active CN215811481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1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11481U (zh) 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
CN103558090A (zh) 大直径承压管道单个接缝处水压试验装置及水压试验方法
CN212296504U (zh) 一种核电汽轮机高压缸端部漏汽处理装置
CN219348116U (zh) 空冷器管束翅片管检漏装置
CN105423804A (zh) 一种使用铜管式冷却器防漏堵头的防漏方法
CN113567067A (zh) 一种水冷器冷却管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CN213336683U (zh) 一种用于空冷器的管束的试压工装
CN202343886U (zh) 一种铜板水箱试水辅助装置
CN2828510Y (zh) 高压无泄漏法兰
CN211292377U (zh) 一种浮头换热器压盖自攻丝式试压胎具
CN111272361B (zh) 列管式换热器单根列管试压测漏工具
CN103307925A (zh) 一种具有试漏检修功能的横管式冷却塔及检修试漏方法
CN216791508U (zh) 一种大型加热器静压试漏用法兰工装
CN202177492U (zh) 汽轮机凝汽器检漏工具
CN216045998U (zh) 一种法兰与管路焊接处用补漏垫
CN203551400U (zh) 一种大直径承压管道单个接缝处水压试验装置
CN205037812U (zh) 一种凝汽器清洗结构
CN218914082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法兰盘
CN217356107U (zh) 一种用于管道砂眼、腐蚀及焊接缺陷泄漏的堵漏装置
CN218628487U (zh) 一种新型低压机流量计拆装结构
CN214036816U (zh) 一种减速机冷却管连接结构
CN210179168U (zh) 一种用于蒸汽伴热管道上的漏点处理装置
CN219220917U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化液压油缸生产线
CN217845558U (zh) 一种换热器管束单管检漏装置
CN216557098U (zh) 一种蒸汽回收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