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8772U - 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8772U
CN215798772U CN202122584047.5U CN202122584047U CN215798772U CN 215798772 U CN215798772 U CN 215798772U CN 202122584047 U CN202122584047 U CN 202122584047U CN 215798772 U CN215798772 U CN 215798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tank
plug flow
sewage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40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udinglong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udinglong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udinglong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udinglong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40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8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8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8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包括用于容纳污水的池体,以及分别设置与池体下部和上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池体底部设有曝气管道,池体中部设有与其内壁固定连接且位于曝气管道上方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池体内分为上下连通的两个腔室;所述池体内两个腔室的连通处设有螺旋搅拌轴,所述池体内在隔板上方设有径向推流装置。本申请改变传统曝气池的空间布局,从纵向设置池体,显著减少池体的占地面积,同时采用适当的空气输入和定向推流,能在氧气输入量较小的情况下充分提高污水内的氧气溶解量。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中曝气是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的过程,是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中间工艺。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向水中充氧提高氧气含量,另一方面需要促进水的循环流动使得氧气与水充分混合。现有的推流曝气池采用水流方向与曝气方向相互垂直设置,而实际上由于污水的纵向扩散现象,难以达到真正的推流状态,从而造成理想曝气效果与实际效果的差距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推流曝气池的推流装置难以发挥做大作用导致推流状态不理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纵向设置的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包括用于容纳污水的池体,以及分别设置与池体下部和上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池体底部设有曝气管道,池体中部设有与其内壁固定连接且位于曝气管道上方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池体内分为上下连通的两个腔室;所述池体内两个腔室的连通处设有螺旋搅拌轴,所述池体内在隔板上方设有径向推流装置。
曝气池是按照微生物特性所涉及的生化反应器,池内提供一定的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根据混合液在曝气池内的流态,可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和循环混合式三种。现有技术中的推流曝气池主要有平移推流式和旋转推流式两种。其中,平移推流式曝气池在池底设置曝气器,不断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将水流沿曝气池长度方向推动,由于水流具有纵向扩散的现象,难以达到真正的推流状态。旋转推流则时将曝气器设置池长边的一侧,气泡上升时带动带动混合液形成旋流,污水除了沿池长方向流动外,还有横断面上的旋转运动,形成旋转推流。然而现有的推流曝气池均为横向布局的结构,其总体上均为污水横向流动推流,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推流效果,且占地面积极大。
本方案中将池体设置为纵向布局结构,由于进水口位于池体下部,出水口位于池体上部,水流的自然流动方向与纵向扩散方向相同,保证的推流的充分度。池体内设置隔板将污水处理池内分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上下连通是指隔板的大小不完全隔断两个腔室,而是留出一定大小的通道。下方的腔室内设置曝气管道,采用现有曝气装置即可,通道处设置的螺旋搅拌轴利用螺旋叶片的提升作用加强污水上下方向的运动,从而加强污水在上下两个腔室之间流动,进一步增加池内污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同时,还在上方的腔室内设置径向推流装置,促进上方腔室内污水的横向流动。利用螺旋搅拌和径向推流结合,使设置与池体底部的曝气装置释放的空气或氧气充分与池内污水溶解。同时,由于池体上方腔室内的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相对下方腔室内的污水较大,即使曝气装置释放的空气难以与隔板上方的水溶合,径向推流装置对污水的搅拌也能显著增加污水与空气的接触。综上所述,本方案遵循水的纵向扩散现象从纵向设置池体,显著减少池体的占地面积,同时采用适当的空气输入和定向推流,能在氧气输入量较小的情况下充分提高污水内的氧气溶解量。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内两个腔室的连通处并列设有多个螺旋搅拌轴,相邻螺旋搅拌轴的转向相反。为了加强污水在池内沿竖直方向的流动,根据池体的大小,螺旋搅拌轴可设置多个,而为了避免多个螺旋搅拌轴同向转动造成的水流顺势流动,相邻的螺旋搅拌轴应当转向相反,实现对污水的混合搅拌。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推流装置包括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交错设有多个与转轴固定连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与转轴连接的连接杆以及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叶片。本方案中用转轴带动叶片转动以使污水实现进行转轴径向上的流动,一方面下方腔室中含有较高氧气的污水被螺旋搅拌轴提升到上方腔室后,能在径向推流装置的作用下横向流动,使上方腔室中的污水整体提高含氧量,另一方面由于上方腔室中的污水与空气接触,径向推流装置的搅拌进一步提高了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溶氧量。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上设有多个网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池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向上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道与池体底部有间隙。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改变传统曝气池的空间布局,从纵向设置池体,显著减少池体的占地面积,同时采用适当的空气输入和定向推流,能在氧气输入量较小的情况下充分提高污水内的氧气溶解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螺旋搅拌轴;3-隔板;4-曝气管道;5-径向推流装置;501-转轴;502-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包括用于容纳污水的池体1,以及分别设置于池体1下部和上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池体1底部设有曝气管道4,池体1中部设有与其内壁固定连接且位于曝气管道4上方的隔板3,所述隔板3将池体1内分为上下连通的两个腔室;所述池体1内两个腔室的连通处设有螺旋搅拌轴2,所述池体1内在隔板3上方设有径向推流装置5。
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施例中污水从位于池体1下部的进水口输入到池体1内,随着污水的持续输入和输出,污水整体呈现由下至上的扩散流动。隔板3将池体1内的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且隔板3的宽度小于池体1宽度使池体1空间被分割形成的上下两个腔室连通,隔板3下方的曝气管道4与设置在池体1外的曝气装置连接,通过曝气管道4向池体1下方的腔室内不断输送空气或氧气,随着无数不断输入到池体1中,含有较多氧气的污水上行,推动水流运动。同时,设置在通道处的螺旋搅拌轴2利用螺旋叶片502旋转时的提升作用加强污水向上的运动,增加推流的速度。同时,为了促进上方腔室内污水的横向流动,设置径向推流装置5。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径向推流装置5是用于使池体1内上方腔室内的污水横向流动的装置,此处的横向是指靠近螺旋搅拌轴2处的污水与远离螺旋搅拌轴2处污水的位置交换因此,径向推流装置5等同于现有设备中使液体绕搅拌轴的径向流动的搅拌装置,例如涡轮式叶轮等径向流搅拌器。此外,进水口和出水口未在图中示出,污水处理池的进水和出水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不做赘述,例如当本申请中的污水处理池为一体式罐体时,进水口和出水口为与外部管道连通的孔,当污水处理池为地埋池时,还可以将出水口设置为溢流槽的结构。同样的,曝气管道的结构也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曝气管道的选用不影响本申请的技术效果,曝气管道上的曝气口形状亦未在图中示出,本申请中也不做过多限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与限定。
如图3所示,所述池体1内两个腔室的连通处并列设有多个螺旋搅拌轴2,相邻螺旋搅拌轴2的转向相反。螺旋搅拌轴2的设置数量取决与实际池体1的大小、曝气装置的氧气输入量以及进水速度等多种因素,例如当自然状态下,池体1内的水流速度较慢导致输入的氧气利用不完全时,可增加螺旋搅拌轴2的数量以提高水流速度和氧气的利用率。而相邻螺旋轴反向转动设置是为了让污水相互对冲,混合搅拌,提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值得说明的是,驱动螺旋搅拌轴2转动的驱动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即可,当设有多个螺旋搅拌轴2时,可以采用每个螺旋搅拌轴2单独驱动,尤其在仅设置两个螺旋搅拌轴2这种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具有多个输出端的减速机构配合单个驱动电机使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径向推流装置5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与限定。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径向推流装置5包括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转轴501,所述转轴501交错设有多个与转轴501固定连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与转轴501连接的连接杆以及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叶片502。本实施例中用转轴501带动叶片502转动以使污水实现进行转轴501径向上的流动,一方面下方腔室中含有较高氧气的污水被螺旋搅拌轴2提升到上方腔室后,能在径向推流装置5的作用下横向流动,使上方腔室中的污水整体提高含氧量,另一方面由于上方腔室中的污水与空气接触,径向推流装置5的搅拌进一步提高了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溶氧量。
优选的,所述叶片502上设有多个网孔。由于池体1内含水量巨大,网孔的设置不仅能减小叶片502转动时的阻力,还能显著减小叶片502的重量和径向推流装置5运转所需的动力。
此外,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可以设置在池体1的同一侧,则在隔板3的阻挡下,污水也能形成纵向和横向结构的自然流动方向,再配合曝气管道4向水内充氧以及螺旋搅拌轴2和径向推流装置5增加污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并加速水流速度,能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与限定。
如图3所示,所述隔板3向上倾斜。倾斜的隔板3使得上升的水流遇到隔板3转向后形成旋流,增加水的混合搅拌程度。此外,优选的,为了避免活性污泥沉淀后堵塞曝气管道4的曝气口,所述曝气管道4与池体1底部有间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污水的池体(1),以及分别设置与池体(1)下部和上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池体(1)底部设有曝气管道(4),池体(1)中部设有与其内壁固定连接且位于曝气管道(4)上方的隔板(3),所述隔板(3)将池体(1)内分为上下连通的两个腔室;所述池体(1)内两个腔室的连通处设有螺旋搅拌轴(2),所述池体(1)内在隔板(3)上方设有径向推流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两个腔室的连通处并列设有多个螺旋搅拌轴(2),相邻螺旋搅拌轴(2)的转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推流装置(5)包括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转轴(501),所述转轴(501)上交错设有多个与转轴(501)固定连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通过连接杆与转轴(501)连接的叶片(5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502)上设有多个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池体(1)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向上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曝气管道(4)与池体(1)底部有间隙。
CN202122584047.5U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 Active CN215798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4047.5U CN215798772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4047.5U CN215798772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8772U true CN215798772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4047.5U Active CN215798772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8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0543B (zh)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200964376Y (zh)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装置
WO2013038748A1 (ja) 水力発電装置を配設した散気方法及び散気装置
CN213387993U (zh) 一种阶梯式曝气池
CN107162170A (zh) 一种节能型清水驱动强化硝化二级处理式生物转盘
CN21579877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推流曝气池
CN213012137U (zh) 一种生活污水除磷连续自动加药装置
CN211885524U (zh) 一种深锥浓缩机入料机构
CN114931793B (zh) 循环水养殖池
CN213680041U (zh) 一种用于湖泊水质生态改造的太阳能曝气平台
CN87209569U (zh) 转鼓式正、反螺旋水、气混合增氧机
CN209906361U (zh) 一种双曲面污水搅拌器
CN210699796U (zh) 一种药液研发生产用混料机
CN211896234U (zh) 漂浮曝气装置
CN218818020U (zh) 一种同轴双动力变速器及污水提升装置
CN210237377U (zh) 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曝气机
CN203866111U (zh) 一种微气泡发生装置
CN215161390U (zh) 一种带有解除式回流槽的厌氧池
CN219950688U (zh) 生物厌氧反应塔
CN207845437U (zh) 一种光伏产业废水处理系统
CN201128702Y (zh) 一种高效氧化沟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CN114586732B (zh) 一种基于微孔增氧的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
CN211419746U (zh) 一种生化污水处理池的曝气系统
CN215799022U (zh) 一种用于水治理生物浮箱
CN213651981U (zh) 一种电镀废水ph调节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