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7582U - 一种缠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缠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7582U
CN215797582U CN202122087020.5U CN202122087020U CN215797582U CN 215797582 U CN215797582 U CN 215797582U CN 202122087020 U CN202122087020 U CN 202122087020U CN 215797582 U CN215797582 U CN 215797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roll body
roller
rack
link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70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江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ongda Electrical Sp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ongda Electrical Sp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ongda Electrical Sp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ongda Electrical Sp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70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7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7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7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缠线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后部的辊体以及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辊体转动,所述机架前部还设有缠线组件,所述缠线组件包括:固定座;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穿设于固定座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杆沿辊体轴向往复移动;张紧辊,且所述张紧辊上设有用于供钢线置入的环槽,且所述张紧辊通过一连接构件与移动杆固定,且所述张紧辊通过连接构件相对辊体的径向面进行周向转动,保证在辊体上均匀的缠线。

Description

一种缠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缠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一种弹性钢线制造设备,在钢线收卷过程中进行打磨,由一个转动的辊体来提供收卷动力,但是钢线外径较小,而辊体长度远大于钢线,导致辊体长度方向上钢线绕卷圈数不均匀,不利于钢线后续使用,该种收卷方式无法实现在辊体上均匀的缠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线装置,保证在辊体上均匀的缠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缠线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后部的辊体以及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辊体转动,所述机架前部还设有缠线组件,所述缠线组件包括:
固定座;
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穿设于固定座上;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杆沿辊体轴向往复移动;
张紧辊,且所述张紧辊上设有用于供钢线置入的环槽,且所述张紧辊通过一连接构件与移动杆固定,且所述张紧辊通过连接构件相对辊体的径向面进行周向转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固定座外侧的第一电机、设于第一电机输出端上的齿轮以及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沿连接杆长度方向布置并固定在移动杆一侧。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的两侧设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还穿设有与移动杆平行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和移动杆的端部与连接构件固定。
进一步,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设于第一连接臂上部并朝向辊体伸出,且所述张紧辊位于辊体的相对上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臂上沿竖向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连接臂通过螺栓固定于一个第一调节孔上,通过螺栓松紧从而调节第二连接臂相对第一连接臂的角度。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上方还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中部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第一电机电信号连接,所述移动杆或导向杆上设有一凸部,所述凸部随移动杆或导向杆移动并与传感器相抵接触,以使所述传感器控制第一电机反转。
进一步,所述齿条的长度与辊体的长度相配。
进一步,所述齿条长度为移动杆的一半。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设于第二电机上的主动轮以及设于机架上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辊体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轮与主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臂沿其长度方向还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调节孔。
进一步,所述立板对应导向杆和移动杆还设有导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在缠线时,通过第二传动组件驱动移动杆沿辊体的轴向长度方向移动,且张紧辊通过连接构件固定在移动杆的上方,通过张紧辊上的环槽带动钢线沿辊体的轴向上均匀的缠绕,使得辊体上缠绕的钢线径向厚度均匀,有利于钢线在辊体上展开使用;
2、通过传感器控制第一电机的往复移动,使得钢线能够从辊体的一端至另一端往复移动,增加缠线流畅性;
3、通过连接构件调整张紧辊与辊体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钢线在辊体上的张紧调节,通过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调节张紧辊与辊体的相对距离,进一步增加张紧辊的调节范围,增加缠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和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辊体;3、第一驱动组件;3.1、第二电机;3.2、传动轮;3.3、主动轮;3.4、传动轴;4、缠线组件;4.1、固定座;4.11、立板;4.2、移动杆;4.3、张紧辊;4.31、环槽;5、第二驱动组件;5.1、第一电机;5.2、齿轮;5.3、齿条;6、连接构件;6.1、第一连接臂;6.2、第二连接臂;6.3、第一调节孔;6.4、第二调节孔;7、导向杆;8、固定杆;9、传感器;10、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如图1-5所示,一种缠线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后部的辊体2以及第一驱动组件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驱动辊体2转动,所述机架1前部还设有缠线组件4,所述缠线组件4包括:
固定座4.1,设于机架1前部;
移动杆4.2,所述移动杆4.2与辊体2平行布置并穿设于固定座4.1上;
第二驱动组件5,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驱动所述移动杆4.2沿辊体2轴向往复移动,在缠线时,通过第二传动组件驱动移动杆4.2沿辊体2的轴向长度方向移动,且张紧辊4.3通过连接构件6固定在移动杆4.2的上方,通过张紧辊4.3上的环槽4.31带动钢线沿辊体2的轴向上均匀的缠绕,使得辊体2上缠绕的钢线径向厚度均匀,有利于钢线在辊体2上展开使用;
张紧辊4.3,且所述张紧辊4.3上设有用于供钢线置入的环槽4.31,且所述张紧辊4.3通过一连接构件6与移动杆4.2固定,且所述张紧辊4.3通过连接构件6相对辊体2的径向面进行周向调节,通过连接构件6调整张紧辊4.3与辊体2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钢线在辊体2上的张紧调节。
作为第二驱动组件5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设于固定座4.1外侧的第一电机5.1、设于第一电机5.1输出端上的齿轮5.2以及与齿轮5.2啮合的齿条5.3,所述齿条5.3沿连接杆长度方向布置并固定在移动杆4.2一侧,移动杆4.2与齿条5.3可通过焊接固定,通过齿轮5.2齿条5.3传动,从而驱动移动杆4.2移动,移动杆4.2移动更加稳定。
具体的,所述固定座4.1的两侧设有立板4.11,所述立板4.11上还穿设有与移动杆4.2平行设置的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和移动杆4.2的端部与连接构件6固定,导向杆7为移动杆4.2提供导向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加缠线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减少移动杆4.2的抖动。
作为张紧辊4.3相对辊体2周向调节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构件6包括第一连接臂6.1和第二连接臂6.2,所述第二连接臂6.2设于第一连接臂6.1上部并朝向辊体2伸出,且所述张紧辊4.3位于辊体2的相对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臂6.1上沿竖向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调节孔6.3,所述第二连接臂6.2通过螺栓固定于一个第一调节孔6.3上,通过螺栓松紧从而调节第二连接臂6.2相对第一连接臂6.1的角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张紧辊4.3的调节范围,所述第二连接臂6.2沿其长度方向还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调节孔6.4,通过螺栓松紧调节张紧辊4.3与辊体2之间的相对距离,通过第一调节孔6.3和第二调节孔6.4调节张紧辊4.3与辊体2的相对距离,进一步增加张紧辊4.3的调节范围,增加缠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固定架上方还设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与移动杆4.2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杆8中部设有传感器9,所述传感器9与第一电机5.1电信号连接,所述移动杆4.2或导向杆7的中部设有一凸部10,所述凸部10随移动杆4.2或导向杆7移动并与传感器9相抵接触,以使所述传感器9控制第一电机5.1反转,通过传感器9控制第一电机5.1的往复移动,使得钢线能够从辊体2的一端至另一端往复移动,增加缠线流畅性。
具体的,所述齿条5.3的长度与辊体2的长度相配,以使钢线能够随移动杆4.2的一次移动,从辊体2一端缠绕至辊体2另一端,所述齿条5.3长度为移动杆4.2的一半,从而在有限的单次行程内增加移动杆4.2和导向杆7的长度,有利于增加导向效果,使得缠线更加稳定。
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第二电机3.1、设于第二电机3.1上的主动轮3.3以及设于机架1上的传动轮3.2,所述传动轮3.2与辊体2通过传动轴3.4连接,所述传动轮3.2与主动轮3.3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立板4.11对应导向杆7和移动杆4.2还设有导向套。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缠线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后部的辊体(2)以及第一驱动组件(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驱动辊体(2)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前部还设有缠线组件(4),所述缠线组件(4)包括:
固定座(4.1),设于机架(1)前部;
移动杆(4.2),所述移动杆(4.2)穿设于固定座(4.1)上;
第二驱动组件(5),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驱动所述移动杆(4.2)沿辊体(2)轴向进行往复移动;
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上设有用于供钢线置入的环槽(4.31),且所述传动辊通过一连接构件(6)设置在移动杆(4.2)上方,且所述传动辊通过连接构件(6)相对辊体(2)的径向面进行周向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6)包括第一连接臂(6.1)和第二连接臂(6.2),所述第二连接臂(6.2)设于第一连接臂(6.1)上部并朝向辊体(2)伸出,且所述传动辊位于辊体(2)的相对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6.1)上沿竖向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调节孔(6.3),所述第二连接臂(6.2)通过螺栓固定于一个第一调节孔(6.3)上,通过螺栓松紧从而调节第二连接臂(6.2)相对第一连接臂(6.1)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设于固定座(4.1)外侧的第一电机(5.1)、设于第一电机(5.1)输出端上的齿轮(5.2)以及与齿轮(5.2)啮合的齿条(5.3),所述齿条(5.3)沿连接杆长度方向布置并固定在移动杆(4.2)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1)的两侧设有立板(4.11),所述立板(4.11)上还穿设有与移动杆(4.2)平行设置的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和移动杆(4.2)的端部与连接构件(6)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方还设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中部设有传感器(9),所述传感器(9)与第一电机(5.1)电信号连接,所述移动杆(4.2)或导向杆(7)上设有一凸部(10),所述凸部(10)随移动杆(4.2)或导向杆(7)移动并与传感器(9)相抵接触,以使所述传感器(9)控制第一电机(5.1)反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5.3)的长度与辊体(2)的长度相配,所述齿条(5.3)长度为移动杆(4.2)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第二电机(3.1)、设于第二电机(3.1)上的主动轮(3.3)以及设于机架(1)上的传动轮(3.2),所述传动轮(3.2)与辊体(2)通过传动轴(3.4)连接,所述传动轮(3.2)与主动轮(3.3)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4.11)对应导向杆(7)和移动杆(4.2)还设有导向套。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臂(6.2)沿其长度方向还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调节孔(6.4)。
CN202122087020.5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缠线装置 Active CN215797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020.5U CN215797582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缠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020.5U CN215797582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缠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7582U true CN215797582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7020.5U Active CN215797582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缠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75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97582U (zh) 一种缠线装置
CN210150496U (zh) 一种电缆的缓存装置
CN216763840U (zh) 一种电法勘探用线缆快速收卷装置
CN109457106B (zh) 一种牵引式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装置
CN203370829U (zh) 用于铅带制备的张力控制装置
CN112002550B (zh) 线圈绕制的智能拉紧装置和控制方法
CN210884644U (zh) 一种始终能够保持排距均匀的排线器
CN209543157U (zh) 一种气圈跟踪传动装置
CN210795222U (zh) 一种用于纺织布的调节组件
CN215710491U (zh) 一种速度精准可控的流延机收卷装置
CN108847755B (zh) 一种电动机线圈的制作装置
CN209721192U (zh) 一种线材自动收线装置
CN108428548B (zh) 一种电机矩形线圈自动绕缠绝缘布机器人
CN202768760U (zh) 一种直线行走机构
CN109332544B (zh) 一种压力可调微小型金属螺旋卷成型装置
CN220886477U (zh) 一种电缆用收线用稳定装置
CN219634536U (zh) 一种增强管的缠绕装置
CN220787664U (zh) 一种收线设备用易调节排线装置
CN114772386B (zh) 一种具备纠偏功能的全自动智能绕线机
CN114541767B (zh) 钢绞线张拉防磨损结构
CN217732288U (zh) 张力控制装置及储线机构
CN219924138U (zh) 一种防松弛的弹簧钢带收卷组件
CN211032498U (zh) 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调节式安全带预紧钢丝支架
CN216086815U (zh) 一种手机用潜望式光学变焦镜头模组
CN214321347U (zh) 一种用于防止带钢散卷的开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