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1898U - 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1898U
CN215791898U CN202120812802.8U CN202120812802U CN215791898U CN 215791898 U CN215791898 U CN 215791898U CN 202120812802 U CN202120812802 U CN 202120812802U CN 215791898 U CN215791898 U CN 215791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fixed
seat
vulcanizing
tir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28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玉星
王久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angmeit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angmeit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angmeit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angmeit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28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1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1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1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包括装置底板、两根竖向立柱、升降驱动机构、固定硫化座以及活动硫化座;在内侧壳体内且位于固定侧轮胎模具的下方填充设置有固定侧导热油腔;在活动硫化座内且贴近活动侧轮胎模具的上侧填充设置有活动侧导热油腔。该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利用固定侧导热油腔和活动侧导热油腔能够对固定侧轮胎模具和活动侧轮胎模具进行均匀加热,确保轮胎的加热硫化质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硫化是指对外胎的硫化,是采用模型加压方式进行的硫化。现有的硫化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采用电热管向模具传热,再由模具向型腔内的轮胎传热,传热距离、时间都较长,且电热管的加热方式容易造成加热不均匀,与加热源近的地方最早达到硫化点,而较远的地方最迟达到硫化点,导致轮胎不同部位的硫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了轮胎的整体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能够具有较好的加热均匀性,确保轮胎的硫化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包括装置底板、两根竖向立柱、升降驱动螺杆、升降驱动管、升降驱动电机、固定硫化座以及活动硫化座;两根竖向立柱分别竖向固定在装置底板的左右侧边中部;固定硫化座固定安装在装置底板的中部;在活动硫化座的左右侧边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升降滑套;活动硫化座位于固定硫化座的上方,且左右侧的升降滑套分别滑动式套设在对应侧的竖向立柱上;在两根竖向立柱的上端部上连接有顶部横梁,升降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顶部横梁的中部;升降驱动螺杆的上端对接安装在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上;升降驱动管的下端竖向固定安装在活动硫化座的上侧面中心处,并在升降驱动管的上端管口处设置有驱动内螺纹;升降驱动螺杆的下端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内螺纹上;在固定硫化座的上侧面设置有下凹的内侧壳体;在内侧壳体内安装有一个固定侧轮胎模具,在内侧壳体内且位于固定侧轮胎模具的下方设置有固定侧导热油腔;在固定侧导热油腔上连通设置有伸出固定硫化座外的固定侧导热油进管以及固定侧导热油出管;在活动硫化座的下侧面上嵌入设置有一个活动侧轮胎模具;在活动硫化座内且贴近活动侧轮胎模具的上侧设置有活动侧导热油腔;在活动侧导热油腔上连通设置有伸出活动硫化座外的活动侧导热油进管以及活动侧导热油出管;在固定侧轮胎模具与活动侧轮胎模具相对接拼合时,活动硫化座的下部嵌入内侧壳体内,且活动硫化座的外壁与内侧壳体相紧贴。
进一步的,在固定硫化座前后侧面的上部均设置有一个气体抽吸管,并在气体抽吸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抽吸孔;在气体抽吸管上间隔式连通设置有各个分支抽吸管;分支抽吸管连通至抽吸总管。
进一步的,在固定侧轮胎模具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侧模具凸台;在活动侧轮胎模具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动侧模具凸台;在固定侧导热油腔上设置有嵌入固定侧模具凸台内部的固定侧空腔凸台;在活动侧导热油腔上设置有嵌入活动侧模具凸台内部的活动侧空腔凸台。
进一步的,在固定侧轮胎模具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侧卡扣孔;在固定硫化座的侧壁上螺纹旋合安装有固定侧锁定螺栓,且固定侧锁定螺栓的螺杆端部伸入对应位置处的固定侧卡扣孔内;在活动侧轮胎模具的外侧壁上设置活动侧卡扣孔;在活动硫化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凹槽,并在螺栓安装凹槽内螺纹旋合安装有活动侧锁定螺栓,且活动侧锁定螺栓的螺杆端部伸入对应位置处的活动侧卡扣孔内。
进一步的,在竖向立柱与装置底板的固定安装位置处设置有三角筋板。
进一步的,在活动硫化座的内部且位于活动侧导热油腔的上方设置有活动侧保温层;在内侧壳体的外部包覆设置有固定侧保温层。
进一步的,在固定侧导热油腔和活动侧导热油腔内均竖向旋转式安装有一根扩散转轴,并在扩散转轴上设置有扩散叶片。
进一步的,在固定侧轮胎模具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凸圈,在活动侧轮胎模具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环槽;在固定侧轮胎模具与活动侧轮胎模具相对接拼合时,密封凸圈嵌入对应位置处的密封环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固定侧导热油腔、固定侧导热油进管以及固定侧导热油出管构成的固定侧导热油加热结构,能够对固定侧轮胎模具进行均匀加热,确保轮胎的加热硫化质量效果;利用活动侧导热油腔、活动侧导热油进管以及活动侧导热油出管构成的活动侧导热油加热结构,能够对活动侧轮胎模具进行均匀加热,确保轮胎的加热硫化质量效果;将活动硫化座的下部嵌入固定硫化座内,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封闭性能;利用升降滑套、竖向立柱、升降驱动螺杆、升降驱动管以及升降驱动电机的配合,能够实现活动硫化座的稳定升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硫化座和活动硫化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两根竖向立柱2、升降驱动螺杆6、升降驱动管34、升降驱动电机4、固定硫化座8以及活动硫化座7;两根竖向立柱2分别竖向固定在装置底板1的左右侧边中部;固定硫化座8固定安装在装置底板1的中部;在活动硫化座7的左右侧边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升降滑套15;活动硫化座7位于固定硫化座8的上方,且左右侧的升降滑套15分别滑动式套设在对应侧的竖向立柱2上;在两根竖向立柱2的上端部上连接有顶部横梁58,升降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顶部横梁58的中部;升降驱动螺杆6的上端对接安装在升降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端部上;升降驱动管34的下端竖向固定安装在活动硫化座7的上侧面中心处,并在升降驱动管34的上端管口处设置有驱动内螺纹;升降驱动螺杆6的下端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内螺纹上;在固定硫化座8的上侧面设置有下凹的内侧壳体20;在内侧壳体20内安装有一个固定侧轮胎模具35,在内侧壳体20内且位于固定侧轮胎模具3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侧导热油腔22;在固定侧导热油腔22上连通设置有伸出固定硫化座8外的固定侧导热油进管11以及固定侧导热油出管25;在活动硫化座7的下侧面上嵌入设置有一个活动侧轮胎模具33;在活动硫化座7内且贴近活动侧轮胎模具33的上侧设置有活动侧导热油腔32;在活动侧导热油腔32上连通设置有伸出活动硫化座7外的活动侧导热油进管9以及活动侧导热油出管36;在固定侧轮胎模具35与活动侧轮胎模具33相对接拼合时,活动硫化座7的下部嵌入内侧壳体20内,且活动硫化座7的外壁与内侧壳体20相紧贴。
利用固定侧导热油腔22、固定侧导热油进管11以及固定侧导热油出管25构成的固定侧导热油加热结构,能够对固定侧轮胎模具35进行均匀加热,确保轮胎的加热硫化质量效果;利用活动侧导热油腔32、活动侧导热油进管9以及活动侧导热油出管36构成的活动侧导热油加热结构,能够对活动侧轮胎模具29进行均匀加热,确保轮胎的加热硫化质量效果;将活动硫化座7的下部嵌入固定硫化座8内,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封闭性能;利用升降滑套15、竖向立柱2、升降驱动螺杆6、升降驱动管34以及升降驱动电机4的配合,能够实现活动硫化座7的稳定升降。
进一步的,在固定硫化座8前后侧面的上部均设置有一个气体抽吸管55,并在气体抽吸管55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抽吸孔;在气体抽吸管55上间隔式连通设置有各个分支抽吸管57;分支抽吸管57连通至抽吸总管56。
利用气体抽吸管55、分支抽吸管57以及抽吸总管56构成的抽吸机构,能够在使用时不断进行有害气体抽吸,避免硫化气体污染工作环境。
进一步的,在固定侧轮胎模具35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侧模具凸台23;在活动侧轮胎模具33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动侧模具凸台26;在固定侧导热油腔22上设置有嵌入固定侧模具凸台23内部的固定侧空腔凸台24;在活动侧导热油腔32上设置有嵌入活动侧模具凸台26内部的活动侧空腔凸台27。
利用活动侧模具凸台26和固定侧模具凸台23能够对放置的轮胎进行限位;利用固定侧空腔凸台24和活动侧空腔凸台27能够分别对固定侧模具凸台23和活动侧模具凸台26处进行均匀加热,确保轮胎内圈的均匀加热效果。
进一步的,在固定侧轮胎模具3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侧卡扣孔28;在固定硫化座8的侧壁上螺纹旋合安装有固定侧锁定螺栓12,且固定侧锁定螺栓12的螺杆端部伸入对应位置处的固定侧卡扣孔28内;在活动侧轮胎模具33的外侧壁上设置活动侧卡扣孔30;在活动硫化座7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凹槽16,并在螺栓安装凹槽16内螺纹旋合安装有活动侧锁定螺栓10,且活动侧锁定螺栓10的螺杆端部伸入对应位置处的活动侧卡扣孔30内。
利用固定侧卡扣孔28和固定侧锁定螺栓12的配合,能够便于固定和拆卸固定侧轮胎模具19;利用活动侧卡扣孔30和活动侧锁定螺栓10的配合,能够便于固定和拆卸活动侧轮胎模具29;利用螺栓安装凹槽16能够便于嵌入安装活动侧锁定螺栓10。
进一步的,在竖向立柱2与装置底板1的固定安装位置处设置有三角筋板17。利用三角筋板17能够增强安装位置处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在活动硫化座7的内部且位于活动侧导热油腔32的上方设置有活动侧保温层29;在内侧壳体20的外部包覆设置有固定侧保温层21。
利用活动侧保温层29能够增强活动侧轮胎模具33的保温效果;利用固定侧保温层21能够增强固定侧轮胎模具35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在固定侧导热油腔22和活动侧导热油腔32内均竖向旋转式安装有一根扩散转轴50,并在扩散转轴50上设置有扩散叶片51。
利用扩散转轴50和扩散叶片51的设置,能够便于固定侧导热油腔22和活动侧导热油腔32内的导热油向四周扩散,增强加热均匀性。
进一步的,在固定侧轮胎模具35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凸圈18,在活动侧轮胎模具33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环槽19;在固定侧轮胎模具35与活动侧轮胎模具33相对接拼合时,密封凸圈18嵌入对应位置处的密封环槽19内。利用密封凸圈18与密封环槽19的配合,能够增强拼合位置处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中,升降驱动电机4采用现有的驱动电机,在使用时通过启停控制即可实现升降驱动;在轮胎硫化时,首先根据轮胎的大小型号更换相应大小的活动侧轮胎模具33和固定侧轮胎模具35,并通过活动侧锁定螺栓10和固定侧锁定螺栓12进行卡扣锁定,再在固定侧轮胎模具35中放置一个待硫化轮胎;再启动升降驱动电机4将活动硫化座7对接在固定硫化座8上,使得活动侧轮胎模具33和固定侧轮胎模具35拼合为完整的硫化密封空腔;在硫化设定的时间达到后,启动升降驱动电机4将活动硫化座7升起,便于更换轮胎;在硫化过程中,通过固定侧导热油进管11、固定侧导热油出管25、活动侧导热油进管9以及活动侧导热油出管36进行导热油的进出输送,从而维持固定侧导热油腔22以及活动侧导热油腔32的加热效果,同时抽吸总管56均处于抽吸状态。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板(1)、两根竖向立柱(2)、升降驱动螺杆(6)、升降驱动管(34)、升降驱动电机(4)、固定硫化座(8)以及活动硫化座(7);两根竖向立柱(2)分别竖向固定在装置底板(1)的左右侧边中部;固定硫化座(8)固定安装在装置底板(1)的中部;在活动硫化座(7)的左右侧边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升降滑套(15);活动硫化座(7)位于固定硫化座(8)的上方,且左右侧的升降滑套(15)分别滑动式套设在对应侧的竖向立柱(2)上;在两根竖向立柱(2)的上端部上连接有顶部横梁(58),升降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顶部横梁(58)的中部;升降驱动螺杆(6)的上端对接安装在升降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端部上;升降驱动管(34)的下端竖向固定安装在活动硫化座(7)的上侧面中心处,并在升降驱动管(34)的上端管口处设置有驱动内螺纹;升降驱动螺杆(6)的下端螺纹旋合安装在驱动内螺纹上;在固定硫化座(8)的上侧面设置有下凹的内侧壳体(20);在内侧壳体(20)内安装有一个固定侧轮胎模具(35),在内侧壳体(20)内且位于固定侧轮胎模具(3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侧导热油腔(22);在固定侧导热油腔(22)上连通设置有伸出固定硫化座(8)外的固定侧导热油进管(11)以及固定侧导热油出管(25);在活动硫化座(7)的下侧面上嵌入设置有一个活动侧轮胎模具(33);在活动硫化座(7)内且贴近活动侧轮胎模具(33)的上侧设置有活动侧导热油腔(32);在活动侧导热油腔(32)上连通设置有伸出活动硫化座(7)外的活动侧导热油进管(9)以及活动侧导热油出管(36);在固定侧轮胎模具(35)与活动侧轮胎模具(33)相对接拼合时,活动硫化座(7)的下部嵌入内侧壳体(20)内,且活动硫化座(7)的外壁与内侧壳体(20)相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硫化座(8)前后侧面的上部均设置有一个气体抽吸管(55),并在气体抽吸管(55)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抽吸孔;在气体抽吸管(55)上间隔式连通设置有各个分支抽吸管(57);分支抽吸管(57)连通至抽吸总管(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侧轮胎模具(35)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侧模具凸台(23);在活动侧轮胎模具(33)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动侧模具凸台(26);在固定侧导热油腔(22)上设置有嵌入固定侧模具凸台(23)内部的固定侧空腔凸台(24);在活动侧导热油腔(32)上设置有嵌入活动侧模具凸台(26)内部的活动侧空腔凸台(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侧轮胎模具(3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侧卡扣孔(28);在固定硫化座(8)的侧壁上螺纹旋合安装有固定侧锁定螺栓(12),且固定侧锁定螺栓(12)的螺杆端部伸入对应位置处的固定侧卡扣孔(28)内;在活动侧轮胎模具(33)的外侧壁上设置活动侧卡扣孔(30);在活动硫化座(7)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凹槽(16),并在螺栓安装凹槽(16)内螺纹旋合安装有活动侧锁定螺栓(10),且活动侧锁定螺栓(10)的螺杆端部伸入对应位置处的活动侧卡扣孔(3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竖向立柱(2)与装置底板(1)的固定安装位置处设置有三角筋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活动硫化座(7)的内部且位于活动侧导热油腔(32)的上方设置有活动侧保温层(29);在内侧壳体(20)的外部包覆设置有固定侧保温层(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侧导热油腔(22)和活动侧导热油腔(32)内均竖向旋转式安装有一根扩散转轴(50),并在扩散转轴(50)上设置有扩散叶片(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侧轮胎模具(35)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凸圈(18),在活动侧轮胎模具(33)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环槽(19);在固定侧轮胎模具(35)与活动侧轮胎模具(33)相对接拼合时,密封凸圈(18)嵌入对应位置处的密封环槽(19)内。
CN202120812802.8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 Active CN215791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2802.8U CN215791898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2802.8U CN215791898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1898U true CN215791898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1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2802.8U Active CN215791898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1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91898U (zh) 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硫化装置
CN21646633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轮胎硫化设备
CN214927294U (zh) 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双层硫化装置
CN207359672U (zh) 一种可制备不同厚度帽形前纵梁的热模压成型模具
CN214983389U (zh) 一种实心轮胎自动硫化系统
CN215791901U (zh) 一种用于轮胎硫化的单胎硫化模具
CN212826364U (zh) 一种控温效果好的轮胎生产用硫化机
CN215791902U (zh) 一种用于轮胎硫化的双层硫化模具
CN115246184A (zh) 一种空心轮胎硫化机中心硫化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4603894A (zh) 模具加热结构、硫化机及硫化机模具更换方法
CN108724778B (zh) 车辆轮胎翻新模具
CN220146657U (zh) 新能源车用电池保护罩生产用吸塑装置
CN206011529U (zh) 电动车轮胎多片模具
CN215791900U (zh) 一种自动化双层轮胎硫化装置
CN216376379U (zh) 一种塑料瓶盖表面螺纹成型装置
CN215791903U (zh) 一种用于实心轮胎的自动硫化装置
CN219294479U (zh) 壳体内衬发泡模具
CN212764633U (zh) 一种手机闪光灯罩注塑加工用冷却装置
CN115890985B (zh) 汽车轮胎模具用内注式智能限位固定装置
CN220031156U (zh) 一种带保护层的热塑成型模具
CN201998367U (zh) 工程轮胎翻新硫化罐
CN204977382U (zh) 机壳、料筒及挤出机
CN216891591U (zh) 具有快速散热型高性能的智能热定型机
CN209633571U (zh) 一种龙门式橡胶轮胎定型硫化机
CN218342620U (zh) 一种旋转轴油封产品自动硫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4000 Weisan Road (J), Shangzhuang Town,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Shangmeite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000 Weisan Road (J), Shangzhuang Town,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shangmeit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