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89882U - 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89882U
CN215789882U CN202121750467.XU CN202121750467U CN215789882U CN 215789882 U CN215789882 U CN 215789882U CN 202121750467 U CN202121750467 U CN 202121750467U CN 215789882 U CN215789882 U CN 215789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stereoscopic vision
parameter detection
plate
binocular stereo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04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翔宇
顾丽葵
曹海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m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m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m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m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04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89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89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89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前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支撑伸缩柱,所述支撑伸缩柱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板A,所述支撑板A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柱,所述支撑板A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其结构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弹簧A和弹簧B,有利于在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在运转中进行减震处理,防止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受到震动影响而造成捕捉出现误差的情况发生,有效的提高了双目立体视觉捕捉图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背景技术
双目立体视觉是机器视觉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基于视差原理并利用成像设备从不同的位置获取被测物体的两幅图像,通过计算图像对应点间的位置偏差,来获取物体三维几何信息的方法,双目立体视觉融合两只眼睛获得的图像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别,使我们可以获得明显的深度感,建立特征间的对应关系,将同一空间物理点在不同图像中的映像点对应起来,这个差别,我们称作视差图像。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存在的缺陷是:当双目立体视觉设备进行检测时,由于设备运转过程中零件之间容易交错摩擦而产生震动,进而导致双目立体视觉设备进行视觉捕捉时,由于受到震动影响而造成捕捉出现误差的情况发生,降低双目立体视觉捕捉及后台成像的效果。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通过设有弹簧A和弹簧B,有利于在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在运转中进行减震处理,防止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受到震动影响而造成捕捉出现误差的情况发生,有效的提高了双目立体视觉捕捉图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双目立体视觉捕捉时受到震动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前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支撑伸缩柱,所述支撑伸缩柱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板A,所述支撑板A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柱,所述支撑板A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所述驱动箱的内部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阻尼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伸缩柱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A,所述弹簧A位于安装板与支撑板A之间。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外壁与通孔的孔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的一端穿过通孔与限位板连接,所述限位板位于支撑板A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B,所述弹簧B位于安装板与支撑板A之间,所述限位柱设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驱动箱的前端面安装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驱动箱之间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合页设置在检修门的一侧外壁上方和下方。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上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轴承与支撑板B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B的底部安装有角度杆,所述角度杆的底端安装有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B,所述弹簧B位于安装板与支撑板A之间,所述限位柱设为四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安装板的底部上设置侧板,并将支撑伸缩柱上设置支撑板A,使支撑板A两侧与侧板一侧连接,可对支撑板A在侧板之间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在支撑伸缩柱的外壁上设置弹簧A,利用弹簧A受压形变后回弹的作用,将弹簧A 设置在安装板与支撑板A之间,使支撑板A受到向上的压力,由弹簧A形变复位处理,同时,通过将侧板的与支撑板A一侧连接处设置阻尼橡胶垫,使支撑板 A受压移动时,由阻尼橡胶垫配合弹簧A进行阻尼减震处理,实现了双目立体视觉捕捉图像过程中进行初步缓冲减震处理;
通过将安装板的底部设置限位柱,并将限位柱外壁与支撑板A上的通孔孔壁间隙间隙连接,使支撑板A在限位柱内进行上下滑动,通过将限位柱另一端穿过通孔与限位板连接,使限位板对限位柱进行限位处理,同时,将限位柱上设置弹簧B,利用弹簧B受压形变后回弹的作用,可对支撑板A受压后,由弹簧B进行回弹复位处理,配合阻尼橡胶垫,可起到减震效果,通过将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安装在支撑板A上,可对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进行减震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双目立体视觉捕捉图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通过将支撑板A的底部设置驱动箱,并将驱动箱的内部安装驱动电机,根据操作双目立体视觉捕捉程度进行调节驱动电机转速,使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正转或反转,通过在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支撑板B,并在支撑板B上设置角度杆,根据双目立体视觉捕捉要求设置角度杆角度倾斜度,将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安装在角度杆上,配合驱动电机,可对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进行旋转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捕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限位柱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的限位柱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中:1、安装板;101、侧板;102、阻尼橡胶垫;2、支撑伸缩柱;201、支撑板A;202、通孔;203、弹簧A;3、限位柱;301、限位板;302、弹簧B; 4、驱动箱;401、轴承;402、检修门;5、驱动电机;501、联轴器;502、转轴;503、支撑板B;504、角度杆;505、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双目立体视觉捕捉图像提高稳定性,增加了弹簧A203和弹簧B302,请参阅图1-5,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底部的前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支撑伸缩柱2,支撑伸缩柱2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板A201,支撑板A201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202,安装板1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柱3,支撑板A201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驱动箱4,驱动箱4 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401,驱动箱4的内部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驱动电机5;
进一步的,安装板1的底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侧板101,侧板10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阻尼橡胶垫102,具体的,阻尼橡胶垫102通过将高阻尼材料附着在结构件表面,通过耗散结构件的能量达到减振的目的;
进一步的,支撑伸缩柱2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A203,弹簧A203位于安装板1与支撑板A201之间,具体的,利用弹簧A203受压形变后回弹的作用,将弹簧A203设置在安装板1与支撑板A201之间,使支撑板A201受到向上的压力,由弹簧A203形变复位处理,同时,通过将侧板101的与支撑板A201 一侧连接处设置阻尼橡胶垫102,使支撑板A201受压移动时,由阻尼橡胶垫 102配合弹簧A203进行阻尼减震处理,实现了双目立体视觉捕捉图像过程中进行初步缓冲减震处理;
进一步的,限位柱3的外壁与通孔202的孔壁滑动连接,限位柱3的一端穿过通孔202与限位板301连接,限位板301位于支撑板A201的底部,限位柱3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B302,弹簧B302位于安装板1与支撑板A201之间,限位柱3设为两组,具体的,利用弹簧B302受压形变后回弹的作用,可对支撑板A201受压后,由弹簧B302进行回弹复位处理,配合阻尼橡胶垫102,可起到减震效果,通过将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安装在支撑板A201上,可对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进行减震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双目立体视觉捕捉图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将限位柱3设置两组,并分布在支撑板A201 的底部两侧,即减少成本,也起到减震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驱动箱4的前端面安装有检修门402,检修门402与驱动箱4 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合页设置在检修门402的一侧外壁上方和下方,具体的,可利用检修门402打开与关闭操作,使操作人员随时对驱动箱4内的设备进行检修处理;
进一步的,驱动电机5上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01与转轴502连接,转轴502的另一端穿过轴承401与支撑板B503连接,支撑板B503的底部安装有角度杆504,角度杆504的底端安装有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具体的,根据操作双目立体视觉捕捉程度进行调节驱动电机5转速,使启动驱动电机5,带动转轴502正转或反转,通过在转轴502的另一端设置支撑板B503,并在支撑板B503上设置角度杆504,根据双目立体视觉捕捉要求设置角度杆504 角度倾斜度,将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安装在角度杆504上,配合驱动电机5,可对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进行旋转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捕捉效果。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双目立体视觉捕捉图像提高稳定性,增加了弹簧A203和弹簧B302,请参阅图6,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 1底部的前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支撑伸缩柱2,支撑伸缩柱2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板A201,支撑板A201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202,安装板1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柱3,支撑板A201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驱动箱4,驱动箱4 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401,驱动箱4的内部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驱动电机5;
进一步的,限位柱3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B302,弹簧B302位于安装板1 与支撑板A201之间,限位柱3设为四组,具体的,将限位柱3设置四组,并均匀分布在安装板1的底部,配合弹簧B302,增强了支撑板A201稳定性,减震效果更佳。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将安装板1放置在墙顶处,并由紧固螺栓进行固定,可对安装板1安装固定处理,通过将安装板1的底部上设置侧板101,并将支撑伸缩柱2上设置支撑板A201,使支撑板A201两侧与侧板101一侧连接,可对支撑板A201在侧板101之间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在支撑伸缩柱2的外壁上设置弹簧A203,利用弹簧A203受压形变后回弹的作用,将弹簧A203设置在安装板1与支撑板A201之间,使支撑板A201受到向上的压力,由弹簧A203形变复位处理,同时,通过将侧板101的与支撑板 A201一侧连接处设置阻尼橡胶垫102,使支撑板A201受压移动时,由阻尼橡胶垫102配合弹簧A203进行阻尼减震处理,实现了双目立体视觉捕捉图像过程中进行初步缓冲减震处理,通过将安装板1的底部设置限位柱3,并将限位柱3外壁与支撑板A201上的通孔202孔壁间隙间隙连接,使支撑板A201在限位柱3内进行上下滑动,通过将限位柱3另一端穿过通孔202与限位板301 连接,使限位板301对限位柱3进行限位处理,同时,将限位柱3上设置弹簧B302,利用弹簧B302受压形变后回弹的作用,可对支撑板A201受压后,由弹簧B302进行回弹复位处理,配合阻尼橡胶垫102,可起到减震效果,通过将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安装在支撑板A201上,可对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进行减震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双目立体视觉捕捉图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通过将支撑板A201的底部设置驱动箱4,并将驱动箱4的内部安装驱动电机5,根据操作双目立体视觉捕捉程度进行调节驱动电机5转速,使启动驱动电机5,带动转轴502正转或反转,通过在转轴502的另一端设置支撑板 B503,并在支撑板B503上设置角度杆504,根据双目立体视觉捕捉要求设置角度杆504角度倾斜度,将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安装在角度杆504上,配合驱动电机5,可对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进行旋转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捕捉效果。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底部的前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支撑伸缩柱(2),所述支撑伸缩柱(2)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板A(201),所述支撑板A(201)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202),所述安装板(1)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柱(3),所述支撑板A(201)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驱动箱(4),所述驱动箱(4)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401),所述驱动箱(4)的内部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驱动电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侧板(101),所述侧板(10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阻尼橡胶垫(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伸缩柱(2)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A(203),所述弹簧A(203)位于安装板(1)与支撑板A(20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的外壁与通孔(202)的孔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3)的一端穿过通孔(202)与限位板(301)连接,所述限位板(301)位于支撑板A(20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B(302),所述弹簧B(302)位于安装板(1)与支撑板A(201)之间,所述限位柱(3)设为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4)的前端面安装有检修门(402),所述检修门(402)与驱动箱(4)之间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合页设置在检修门(402)的一侧外壁上方和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5)上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01)与转轴(502)连接,所述转轴(502)的另一端穿过轴承(401)与支撑板B(50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B(503)的底部安装有角度杆(504),所述角度杆(504)的底端安装有双目立体视觉机器人(50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B(302),所述弹簧B(302)位于安装板(1)与支撑板A(201)之间,所述限位柱(3)设为四组。
CN202121750467.X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Active CN215789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0467.XU CN215789882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0467.XU CN215789882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89882U true CN215789882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6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0467.XU Active CN215789882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89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41031U (zh) 一种可调节的监控摄像头云台
CN103731642B (zh) 高速全方位跟踪监控设备
CN211289474U (zh) 一种便于调试的安防监控设备
CN215789882U (zh) 一种微操作系统的参数检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CN112284665A (zh) 一种用于建筑钢结构模型抗震试验检测装置
CN206175967U (zh) 一种航拍无人机摄像头安装支架装置
CN203708382U (zh) 高速全方位跟踪监测系统
CN107598513A (zh) 互联网计算机维修拆装智能生产线
CN207309931U (zh) 机器人七轴机构以及七轴机器人
CN113982861A (zh) 一种大型风电机组旋转检测装置
CN112963702A (zh) 一种工程监理建管信息化装置
CN113375018A (zh)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CN210687691U (zh) 一种基于摄像头库站车牌识别调试装置
CN116182004A (zh) 一种水域管道检测机器人
CN209012667U (zh) 一种安防摄像头外壳支架
CN114951004A (zh) 一种集流体光学检测设备
CN203691541U (zh) 高速全方位跟踪监控设备
CN220320680U (zh) 一种污水管网检测设备
CN208181405U (zh) 一种双向减震的飞机起落架
CN102889049A (zh) 一种仓库门挡鼠装置
CN214663478U (zh) 一种用于安装监控摄像机的安装支架
CN218037081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无线高压核相仪
CN211145156U (zh) 一种高性能紧凑型虎克铰
CN208899896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网的安装连接装置
CN109539987B (zh) 一种板式家具用智能动态视觉孔位验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