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88004U - 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 - Google Patents
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88004U CN215788004U CN202121950139.4U CN202121950139U CN215788004U CN 215788004 U CN215788004 U CN 215788004U CN 202121950139 U CN202121950139 U CN 202121950139U CN 215788004 U CN215788004 U CN 2157880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ture
- press
- cylinder
- assembly
- c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包括底座及安装于底座上的压装装置,所述压装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安装于底座上的支撑架及设置于支撑架上部的压头组件,所述支撑架下部可拆卸连接有分布于靠近底座一端的压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夹具包括可装夹物料的夹具组件及与夹具组件联动的轴向升降组件,所述轴向升降组件与夹具组件之间设有径向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压装部位的零部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加工位置,压装精确度高,且整体结构较为简易,造价低,可适用于小批量生产,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
背景技术
压装机具有较广泛的通用性,适用于可塑性材料及粉末制品的压制,轴类零件的校正,有关零部件的压装,小型板形零件的拉伸、成型、落料、压印等多种用途。
但现有的压装机存在以下不足:
(一)压装部位的零部件无法调整加工位置,多次压装后,压装所使用的轴以及待压装部件会产生移位,导致压装不精确;
(二)不同的零件必须配备不同的压装夹具,而制造压装夹具又需开设模具,故导致压装夹具数量多、开模造价高;
(三)压装机整体结构复杂,造价高,不能适应于小批量生产;
(四)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后期移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压装部位的零部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加工位置,压装精确度高,且整体结构较为简易,造价低,可适用于小批量生产,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包括底座及安装于底座上的压装装置,所述压装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安装于底座上的支撑架及设置于支撑架上部的压头组件,所述支撑架下部可拆卸连接有分布于靠近底座一端的压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夹具包括可装夹物料的夹具组件及与夹具组件联动的轴向升降组件,所述轴向升降组件与夹具组件之间设有径向调节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轴向升降组件、径向调节组件,可沿底座上端面的平面内、底座上端面的法线方向进行位置调节,相比较现有技术,在压装初始阶段或者多次压装后,压装部位的零部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加工位置,降低压装所使用的轴以及待压装部件会产生移位带来的影响,提升压装精确度,且整体结构较为简易,造价低,可适用于小批量生产,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
上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具组件包括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设有可装夹物料的物料装夹结构,所述径向调节组件包括与轴向升降组件相对固连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夹具与第一滑块相对固连,所述第二夹具与第二滑块相对固连,所述第一夹具位于远离第二夹具的端部联动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夹具位于远离第一夹具的端部联动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气缸联动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分别与第一气缸联动架相对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进夹具组件的结构,设置呈可开合运动的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的装夹间隙,促使夹具组件可适应于不同规格类型的待压装零件,具有良好的适配性,且无需开设多台模具,降低制造成本,进一步在两夹具之间设置物料装夹结构,可对物料进行限位,防松动;其中,两组夹具分别通过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上,而后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推动下,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可作相对开合运动,完成物料的装夹、适配性装夹不同的物料,而第一气缸联动架用于固定安装于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
上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物料装夹结构包括第一物料仿形腔、第二物料仿形腔,所述第一物料仿形腔设置于第一夹具位于朝向第二夹具的侧边,所述第二物料仿形腔设置于第二夹具位于朝向第一夹具的侧边,所述第一物料仿形腔与第二物料仿形腔都呈扇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被装夹于第一物料仿形腔、第二物料仿形腔之间,对物料进行位置固定;由于待压装的物料多呈柱形,故设置呈扇形,两夹具对物料的贴合度更高。
上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轨位于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设有物料顶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顶板可对物料的底部进行限位,防止物料在滑轨上打滑或者偏移,提升物料压装稳定性。
上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具组件包括装夹板,所述装夹板中部设有呈矩形的第一物料装夹槽,所述径向调节组件包括若干组环设于第一物料装夹槽外周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配合有夹块,所述夹块联动有第三气缸,所述装夹板的外周位于与第一物料装夹槽对应处设有第二气缸联动架,所述第三气缸安装于第二气缸联动架上,所述装夹板与轴向升降组件联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物料装夹槽、夹块二者结构相互配合,一方面可对物料进行装夹限位,另一方面,可适配装夹不同规格类型的零件;其中,第三气缸用以推动夹块朝向物料作往复运动,实现装夹限位并适配装夹不同规格类型的物料,第二气缸联动架用以第三气缸的固定安装。
上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夹板上设有分布于第一物料装夹槽中部的第二物料装夹槽,所述第二物料装夹槽呈圆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物料的底部进行限位,防止物料在滑轨上打滑或者偏移,提升物料压装稳定性。
上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向升降组件包括同时与夹具组件、径向调节组件联动的载重盘,所述载重盘上方对称分布有若干组支撑顶杆,所述载重盘下方联动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安装于底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轴向升降组件,一方面,可调节物料的压装高度,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物料的压装深度,另一方面,抬升至合适的高度,便于人们安放待压装的物料或者拿取已压装完成的物料,方便工人操作;进一步设置支撑顶杆,可对夹具组件的两侧进行支撑,延缓夹具组件的形变。
上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四周各安装有一组万向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万向轮,方便压装机整体的搬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压装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压装夹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至2所示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包括底座1及安装于底座1上的压装装置,所述压装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的支撑架3及设置于支撑架3上部的压头组件2,所述支撑架3下部可拆卸连接有分布于靠近底座1一端的压装夹具4,所述压装夹具4包括可装夹物料的夹具组件41及与夹具组件41联动的轴向升降组件42,所述轴向升降组件42与夹具组件41之间设有径向调节组件43。所述夹具组件41包括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夹具411与第二夹具412,所述第一夹具411与第二夹具412之间设有可装夹物料的物料装夹结构,所述径向调节组件43包括与轴向升降组件42相对固连的第一滑轨431,所述第一滑轨431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432及第二滑块433(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夹具411与第一滑块432相对固连,所述第二夹具412与第二滑块433(图中未示出)相对固连,所述第一夹具411位于远离第二夹具412的端部联动有第一气缸434,所述第二夹具412位于远离第一夹具411的端部联动有第二气缸435,所述第一滑轨43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气缸联动架436,第一气缸434、第二气缸435分别与第一气缸联动架436相对固定连接。所述物料装夹结构包括第一物料仿形腔413、第二物料仿形腔414,所述第一物料仿形腔413设置于第一夹具411位于朝向第二夹具412的侧边,所述第二物料仿形腔414设置于第二夹具412位于朝向第一夹具411的侧边,所述第一物料仿形腔413与第二物料仿形腔414都呈扇形。所述第一滑轨431位于第一夹具411与第二夹具412之间设有物料顶板437。所述轴向升降组件42包括同时与夹具组件41、径向调节组件43联动的载重盘421,所述载重盘421上方对称分布有两组支撑顶杆422,所述载重盘421下方联动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四周各安装有一组万向轮5。
实施例二:如图3至4所示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包括底座1及安装于底座1上的压装装置,所述压装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的支撑架3及设置于支撑架3上部的压头组件2,所述支撑架3下部可拆卸连接有分布于靠近底座1一端的压装夹具4,所述压装夹具4包括可装夹物料的夹具组件41及与夹具组件41联动的轴向升降组件42,所述轴向升降组件42与夹具组件41之间设有径向调节组件43。所述夹具组件41包括装夹板415,所述装夹板415中部设有呈矩形的第一物料装夹槽4151,所述径向调节组件43包括若干组环设于第一物料装夹槽4151外周的滑槽4152,所述滑槽4152内滑动配合有夹块416,所述夹块416联动有第三气缸417,所述装夹板415的外周位于与第一物料装夹槽4151对应处设有第二气缸联动架418,所述第三气缸417安装于第二气缸联动架418上,所述装夹板415与轴向升降组件42联动。所述装夹板415上设有分布于第一物料装夹槽4151中部的第二物料装夹槽4153,所述第二物料装夹槽4153呈圆形。所述轴向升降组件42包括同时与夹具组件41、径向调节组件43联动的载重盘421,所述载重盘421上方对称分布有两组支撑顶杆422,所述载重盘421下方联动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四周各安装有一组万向轮5。
Claims (8)
1.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包括底座及安装于底座上的压装装置,所述压装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安装于底座上的支撑架及设置于支撑架上部的压头组件,所述支撑架下部可拆卸连接有分布于靠近底座一端的压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夹具包括可装夹物料的夹具组件及与夹具组件联动的轴向升降组件,所述轴向升降组件与夹具组件之间设有径向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包括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设有可装夹物料的物料装夹结构,所述径向调节组件包括与轴向升降组件相对固连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夹具与第一滑块相对固连,所述第二夹具与第二滑块相对固连,所述第一夹具位于远离第二夹具的端部联动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夹具位于远离第一夹具的端部联动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气缸联动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分别与第一气缸联动架相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装夹结构包括第一物料仿形腔、第二物料仿形腔,所述第一物料仿形腔设置于第一夹具位于朝向第二夹具的侧边,所述第二物料仿形腔设置于第二夹具位于朝向第一夹具的侧边,所述第一物料仿形腔与第二物料仿形腔都呈扇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位于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设有物料顶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包括装夹板,所述装夹板中部设有呈矩形的第一物料装夹槽,所述径向调节组件包括若干组环设于第一物料装夹槽外周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配合有夹块,所述夹块联动有第三气缸,所述装夹板的外周位于与第一物料装夹槽对应处设有第二气缸联动架,所述第三气缸安装于第二气缸联动架上,所述装夹板与轴向升降组件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板上设有分布于第一物料装夹槽中部的第二物料装夹槽,所述第二物料装夹槽呈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升降组件包括同时与夹具组件、径向调节组件联动的载重盘,所述载重盘上方对称分布有若干组支撑顶杆,所述载重盘下方联动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安装于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四周各安装有一组万向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50139.4U CN215788004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50139.4U CN215788004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88004U true CN215788004U (zh) | 2022-02-11 |
Family
ID=80133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50139.4U Active CN215788004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8800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10467A (zh) * | 2021-08-18 | 2021-10-19 | 瑞安市小蓝钉科技有限公司 | 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 |
-
2021
- 2021-08-18 CN CN202121950139.4U patent/CN2157880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10467A (zh) * | 2021-08-18 | 2021-10-19 | 瑞安市小蓝钉科技有限公司 | 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788004U (zh) | 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 | |
CN107020530A (zh) | 一种用于手机中板初胚夹持的夹具机构 | |
CN113510467A (zh) | 单臂式精密伺服压装机 | |
CN211805663U (zh) | 一种定位机构 | |
CN215791913U (zh) | 四柱型精密伺服压装机 | |
CN217571674U (zh) | 一种半外节装配夹具 | |
CN216030052U (zh) | 一种小型环形铁芯对中切割气隙装置 | |
CN216503580U (zh) | 卧式加工中心用免划线工装 | |
CN212145482U (zh) | 一种可调高度式模具零件夹具 | |
CN201091898Y (zh) | 冲压模具冲公位置调节结构 | |
CN212146073U (zh) | 一种排气座的多工位工装 | |
KR20020096271A (ko) | 판형시트 다곡면 복합 절곡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210997592U (zh) | 一种无吊耳柴油机架<形起吊工具加工用工装夹具 | |
CN211277529U (zh) | 一种咖啡机升降托板加工定位治具 | |
CN208495502U (zh) | 一种用于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装置 | |
CN114346929A (zh) | 一种可避免工件变形的夹具 | |
CN221695921U (zh) | 一种风机叶片自动装配设备 | |
CN220162291U (zh) | 一种用于手机组装的贴合夹具 | |
CN211099944U (zh) | 一种四缸机合模夹具 | |
CN220902613U (zh) | 一种cnc加工圆板自定心装夹工装 | |
CN213730487U (zh) | 一种压缩机动盘压紧工装 | |
CN110682130A (zh) | 一种无吊耳柴油机架<形起吊工具加工用工装夹具 | |
CN216326042U (zh) | 一种多工位叶片转轴的焊接工作站 | |
CN220727051U (zh) | 一种带有调节功能的皮带轮 | |
CN217595598U (zh) | 一种带有调整功能的冲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