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87285U - 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87285U
CN215787285U CN202121827690.XU CN202121827690U CN215787285U CN 215787285 U CN215787285 U CN 215787285U CN 202121827690 U CN202121827690 U CN 202121827690U CN 215787285 U CN215787285 U CN 215787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hell
wire
clamp
tube
semicircul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276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义
吴志强
刘长彪
李影
杨光
成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an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an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an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an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276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87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87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87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电真空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夹具包括位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上方的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和位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的下的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均为半圆柱体,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B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半径相匹配的半圆形凹槽A、B,由半圆形凹槽A、B所拼接构成的内孔与由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B拼接构成的外圆的同心度小于0.01mm,本实用新型通过把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控制在小于0.01mm的范围,通过两瓣高精度半圆模具本身的内孔与外圆同心度的精度保证复合管壳的线切割同心度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电真空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和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通信速率已不能满足海量数据实时传输的需求,不断催生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所使用的工作频率在不断提高,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工作带宽。
作为星载末级功率放大器之一的空间行波管受到“尺寸共渡”效应的约束,核心部件的结构尺寸随着工作波长的减少而减少,在Q波段,其关键零部件的尺寸多小于1mm,其形位偏差和装配精度的要求较L波段、S波段等低频段空间行波管更严格。由于零部件尺寸微小,内部残余应力往往会造成结构发生形变,比如圆度、直线度、平面度等变差,在加工、装配过程中,也易因外力导致划伤、变形。
发明内容
Q波段空间行波管慢波系统使用的复合管壳由极靴、连接环间隔排布经高温钎焊得到,由于极靴外径结构尺寸的离散性及装配偏差,已焊接待切割内孔的复合管壳极靴的同心度存在较大的离散性,在放入固定内孔的线切割固定夹具时,由于外径同心度的偏差,推入夹具的阻力较大,易造成复合管壳弯曲变形,导致报废。为了能够较顺利地推入线切割固定夹具,要精修复合管壳极靴的外径,工序复杂,且易导致管壳报废。
另外,由于复合管壳焊接后各种应力的存在,复合管壳在脱模后会产生一个自然的翘曲,该现象的存在导致管壳直线度的恶化。直线度的偏差与极靴外径同心度偏差共同存在,容易造成误判,导致不恰当的后续处理方式,影响复合管壳线切割前的装配成品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高同心度加工的方法,消除内应力引起的自然翘曲导致的直线度差异和极靴外径同心度偏差,简化线切割前的准备工作,同时提高复合管壳同心度的加工精度。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具体结构如下:
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夹具包括位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2上方的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和位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的下的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夹具为圆柱体结构,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均为半圆柱体,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半径相匹配的半圆形凹槽A和半圆形凹槽B,由半圆形凹槽A和半圆形凹槽B所拼接构成的内孔与由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拼接构成的外圆的同心度小于0.01mm。
进一步,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顶部设有沿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长度方向排列的多片散热片,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中的半圆形凹槽A内部设有与散热片高度一致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输能三通接头,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中的半圆形凹槽B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与两个输能三通接头相对应的第三凹槽。
进一步,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位于半圆形凹槽B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于拼接面的定位销,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位于半圆形凹槽A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定位销对应的销孔。
进一步,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位于半圆形凹槽A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对称布置的螺孔,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位于半圆形凹槽A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对称布置的穿孔,每组螺孔与穿孔分别一一对应且上下直线对齐,对齐的螺孔与穿孔中插入有从穿孔外部进入的螺钉,所述螺钉的长度小于螺孔与穿孔的深度之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消除内应力引起的自然翘曲和极靴同心度偏差(或前工序焊接夹具造成的局部夹持变形),在线切割工序前不需要进行复平管壳、精修极靴外径等操作。
2、复合管壳的两瓣拼接的装配方式避免了极靴同心度偏差或焊接夹持造成的局部变形带来的偏差造成的不利影响。
3、通过两瓣高精度半圆模具本身的内孔与外圆同心度的精度保证复合管壳的线切割同心度精度。
4、两瓣夹具在复合管壳内孔切割完成后,不需要拆解夹具,直接测量夹具内孔与复合管壳内孔之间的同心度即可判断切割同心度指标的好坏,在搬运、测试过程中,两瓣夹具也起到保护模具的作用。
5、通过上述措施,使复合管壳内孔的同心度偏差从(0.05±0.01)mm提高到(0.01~0.02)mm,管壳的良品率由65%提高到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
1、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2、复合管壳;3、定位销;4、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5、螺钉;6、螺孔;7、半圆形凹槽A;8、半圆形凹槽B;9、第二凹槽;10、散热片;11、输能三通接头;12、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具体结构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夹具包括位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2上方的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和位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2的下的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夹具为圆柱体结构,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均为半圆柱体,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1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2半径相匹配的半圆形凹槽A7和半圆形凹槽B8,由半圆形凹槽A7和半圆形凹槽B8所拼接构成的内孔与由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拼接构成的外圆的同心度小于0.01mm。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2所示,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2顶部设有沿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2长度方向排列的多片散热片10,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中的半圆形凹槽A7内部设有与散热片10高度一致的第二凹槽9,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2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输能三通接头11,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中的半圆形凹槽B8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与两个输能三通接头11相对应的第三凹槽(图中未显示)。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2所示,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位于半圆形凹槽B8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于拼接面的定位销3,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位于半圆形凹槽A7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定位销3对应的销孔(图中未显示)。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位于半圆形凹槽A7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对称布置的螺孔6,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位于半圆形凹槽A8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对称布置的穿孔12,每组螺孔6与穿孔12分别一一对应且上下直线对齐,对齐的螺孔6与穿孔12中插入有从穿孔12外部进入的螺钉5,所述螺钉5的长度小于螺孔6与穿孔12的深度之和。
实施例4
基于上述结构对上述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B进行装配具体方案如下:
S1、把待切割的复合管壳2放置在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上,待切割的复合管壳2的散热片10的底面呈水平放置,此时,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的拼接面上固定好与拼接面相垂直的定位销3;
S2、把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通过与定位销3对应的销孔扣在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上,并合拢,此时,待切割的复合管壳2被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2初步紧固;
S3、螺钉5穿过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的穿孔12后,通过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对应位置的螺孔6逐步紧固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
S4、此时的装配效果如图 2所示,要求定位销3和螺钉5在装配后不能超出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外圆柱面,即螺钉5的长度小于螺孔6与穿孔12的深度之和;
S5、线切割时,通过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1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4外圆柱面确定与丝径的平行度和中心坐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待切割的复合管壳2内孔切割作业;
S6、复合管壳2内孔切割完成后,不拆解步骤3中装配好的夹具组合,通过同心度检测仪器检验夹具组合的内孔与切割后的复合管壳2内孔之间的同心度,所得的结果即为复合管壳2外径与内孔之间的同心度偏差值。

Claims (5)

1.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夹具包括位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上方的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和位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的下的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其特征在于,夹具为圆柱体结构,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均为半圆柱体,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半径相匹配的半圆形凹槽A和半圆形凹槽B,由半圆形凹槽A和半圆形凹槽B所拼接构成的内孔与由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和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拼接构成的外圆的同心度小于0.01mm。
2.根据权利要求了1所述的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其特征在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顶部设有沿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长度方向排列的多片散热片,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中的半圆形凹槽A内部设有与散热片高度一致的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了1所述的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其特征在于,待线切割的复合管壳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输能三通接头,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中的半圆形凹槽B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与两个输能三通接头相对应的第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了1所述的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其特征在于,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位于半圆形凹槽B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于拼接面的定位销,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位于半圆形凹槽A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定位销对应的销孔。
5.根据权利要求了1所述的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其特征在于,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A位于半圆形凹槽A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对称布置的螺孔,线切割管壳夹持夹具B位于半圆形凹槽A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对称布置的穿孔,每组螺孔与穿孔分别一一对应且上下直线对齐,对齐的螺孔与穿孔中插入有从穿孔外部进入的螺钉,所述螺钉的长度小于螺孔与穿孔的深度之和。
CN202121827690.XU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 Active CN215787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7690.XU CN215787285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7690.XU CN215787285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87285U true CN215787285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8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27690.XU Active CN215787285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872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3263A (zh) * 2022-02-21 2022-05-24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用于加工复合管壳内部结构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3263A (zh) * 2022-02-21 2022-05-24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用于加工复合管壳内部结构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87285U (zh) 一种q波段空间行波管复合管壳夹具
CN103179775A (zh) 超导加速器、用于超导加速器的超导腔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4393B (zh) 四臂螺旋天线的加工工装
CN102848120B (zh) 一种免刮内裆的辅助工装及内裆加工方法
DE602004000522T2 (de) Rohrbündelraketentriebwerksbrennkammer mit einstückiger Ummantelung
CN101533747A (zh) 一种宽频带行波管的螺旋线慢波系统制作方法
CN109623692B (zh) 一种用于薄壁毛细管强度测试的支撑连接装置
JP2004174608A (ja) ラインパイプ用鋼管の製造方法及び端部加工装置
CN110732795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机匣焊接方法
US4695766A (en) Traveling wave tube and its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N212121708U (zh) 一种自定心、涨紧式的夹具
CN202271073U (zh) 一种无法兰波导组件的焊接装置
CN220178005U (zh) 一种太阳能主轴快速安装用缩口装置及主轴结构
JP6426241B1 (ja) アルミニウム管部材の電磁成形装置
CN112139774A (zh) 一种发动机精铸叶片及其加工方法
CN218946016U (zh) 一种加热管的弯管加工工装
CN104889453A (zh) 钻孔用钻模板及钻套安装孔偏差修正方法
CN213889649U (zh) 一种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
CN218396995U (zh) 一种分配器零件批量加工工装
CN215699235U (zh) 摩擦焊接钢爪用定心夹具
CN204584760U (zh) 电机机壳用车夹具
CN116765434B (zh) 航空用开口胀圈外圆加工装夹工装及其加工方法
CN202726394U (zh) 一种加工内裆的辅助工装
TW201817533A (zh) 擠壓與車削複合加工方法
CN215357053U (zh) 一种同心异径管焊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