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87000U - 一种端面c形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面c形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87000U
CN215787000U CN202122104084.1U CN202122104084U CN215787000U CN 215787000 U CN215787000 U CN 215787000U CN 202122104084 U CN202122104084 U CN 202122104084U CN 215787000 U CN215787000 U CN 215787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cutter
cutting edge
sword
termin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040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雨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SAIRUI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SAIRUI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SAIRUI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SAIRUI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040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87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87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87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面C形刀,包括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第一端面刀的外径大小小于第二端面刀的外径大小,第一端面刀外侧设有第一切削刃,第二端面刀的外侧设有第二切削刃,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之间可拆卸安装,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的一侧位于同一垂直面,第二切削刃位于第一切削刃的顶面;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之间的相互叠加固定,使得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组成的端面刀内侧呈现稳定的C型结构,在进行物件的端面加工过程中,固定之后的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同步转动能够快速的进行物件的端面加工,无需将物件进行双次加工,避免了物件多次加工产生误差,提高了物件加工的效率以及加工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端面C形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面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端面C形刀。
背景技术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绝大多数的刀具是机用的,但也有手用的。由于机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属材料,所以“刀具”一词一般就理解为金属切削刀具,在对零件进行机加作业时,经常需要对零件的相对两个端面进行车削加工,例如,对转子及壳体零件的两端面进行车削加工,此时需要用到端面刀。
现有的加工过程中,进行端面加工时,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多个不同的端面刀进行多次加工而成,端面刀组合过程繁琐,不适用于简易加工,而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进行多次加工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导致加工的精确度降低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端面C形刀,包括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所述第一端面刀的外径大小小于第二端面刀的外径大小,所述第一端面刀外侧设有第一切削刃,所述第二端面刀的外侧设有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之间可拆卸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的一侧位于同一垂直面,所述第二切削刃位于第一切削刃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的一侧位于同一垂直面,使得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之间的连接处能够保证足够的平滑性,防止加工过程中,待加工物件的内侧出现凹凸部分,提高了加工的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端面刀垫片,所述端面刀垫片为弹性材质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两侧固定安装的端面刀垫片使得第一端面刀与第二端面刀在进行固定的过程中,端面刀垫片能够将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有效的间隔开来,防止第一端面刀与第二端面刀之间旋转的过程中相互摩擦导致端面刀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发生,同时,降低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切削刃一侧与第一端面刀圆心位置连线与第一切削刃一侧之间的夹角为10度,所述第一切削刃一侧和第二切削刃一侧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切削刃一侧与第一端面刀圆心位置连线与第一切削刃一侧之间的夹角为10度的设计使得第一切削刃和在进行实际的加工过程中,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能够将加工产生的碎料快速滑至第一端面刀和第二切削刃的外侧,防止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卡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的内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端面刀外径大小为第二端面刀内径大小的三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的内径大小一致保证了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在连接过程中的一致性,而第二端面刀外径大小为第二端面刀内径大小的三倍使得在保证足够加工强度的同时,加工物件不会影响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的外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端面刀垫片的外侧开设有垫片孔,所述连接孔与垫片孔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外侧开设的连接孔与端面刀垫片外侧开设的垫片孔相对应,使得在进行固定时,能够同时的将第一端面刀、第二端面刀、端面刀垫片进行统一的固定,大幅提高了安装效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之间的相互叠加固定,使得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组成的端面刀内侧呈现稳定的C型结构,在进行物件的端面加工过程中,固定之后的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同步转动能够快速的进行物件的端面加工,无需将物件进行双次加工,避免了物件多次加工产生误差,提高了物件加工的效率以及加工精确度。
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所述第一切削刃和的相互配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第一端面刀和第二端面刀进行稳定的固定之后,第一切削刃的一侧与第二切削刃的一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使得在进行端面的切削过程中,连接处不会产生偏差,进一步提高了加工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端面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端面刀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端面刀;110、第一切削刃;
200、第二端面刀;210、第二切削刃;
300、端面刀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面C形刀,包括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第一端面刀100的外径大小小于第二端面刀200的外径大小,第一端面刀100外侧设有第一切削刃110,第二端面刀200的外侧设有第二切削刃210,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之间可拆卸安装。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第一切削刃110和第二切削刃210的一侧位于同一垂直面,第二切削刃210位于第一切削刃110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切削刃110和第二切削刃210的一侧位于同一垂直面使得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第一切削刃110和第二切削刃210之间的连接处能够保证足够的平滑性,防止加工过程中,待加工物件的内侧出现凹凸部分,提高了加工的精准性。
如图2-3所示,进一步的,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端面刀垫片300,端面刀垫片300为弹性材质构件。
具体的,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两侧固定安装的端面刀垫片300使得第一端面刀100与第二端面刀200在进行固定的过程中,端面刀垫片300能够将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有效的间隔开来,防止第一端面刀100与第二端面刀200之间旋转的过程中相互摩擦导致端面刀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发生,同时,降低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第一切削刃110一侧与第一端面刀100圆心位置连线与第一切削刃110一侧之间的夹角为10度,第一切削刃110一侧和第二切削刃210一侧相互平行。
具体的,第一切削刃110一侧与第一端面刀100圆心位置连线与第一切削刃110一侧之间的夹角为10度的设计使得第一切削刃110和第二切削刃210在进行实际的加工过程中,第一切削刃110和第二切削刃210能够将加工产生的碎料快速滑至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切削刃210的外侧,防止第一切削刃110和第二切削刃210卡死。
如图2-3所示,进一步的,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的内径大小一致,第二端面刀200外径大小为第二端面刀200内径大小的三倍,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的外侧开设有连接孔,端面刀垫片300的外侧开设有垫片孔,连接孔与垫片孔相对应。
具体的,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的内径大小一致保证了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在连接过程中的一致性,而第二端面刀200外径大小为第二端面刀200内径大小的三倍使得在保证足够加工强度的同时,加工物件不会影响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的旋转。
具体的,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外侧开设的连接孔与端面刀垫片300外侧开设的垫片孔相对应,使得在进行固定时,能够同时的将第一端面刀100、第二端面刀200、端面刀垫片300进行统一的固定,大幅提高了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端面C形刀,包括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刀(100)的外径大小小于第二端面刀(200)的外径大小,所述第一端面刀(100)外侧设有第一切削刃(110),所述第二端面刀(200)的外侧设有第二切削刃(210),所述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之间可拆卸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C形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刃(110)和第二切削刃(210)的一侧位于同一垂直面,所述第二切削刃(210)位于第一切削刃(110)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C形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端面刀垫片(300),所述端面刀垫片(300)为弹性材质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C形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刃(110)一侧与第一端面刀(100)圆心位置连线与第一切削刃(110)一侧之间的夹角为10度,所述第一切削刃(110)一侧和第二切削刃(210)一侧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C形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的内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端面刀(200)外径大小为第二端面刀(200)内径大小的三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C形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刀(100)和第二端面刀(200)的外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端面刀垫片(300)的外侧开设有垫片孔,所述连接孔与垫片孔相对应。
CN202122104084.1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端面c形刀 Active CN215787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4084.1U CN215787000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端面c形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4084.1U CN215787000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端面c形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87000U true CN215787000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4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04084.1U Active CN215787000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端面c形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87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07349U (zh) 叉车门架支座车床夹具
JP2017528329A (ja) 回転切削工具及び回転切削工具用の可変幅の副逃げ面を有するリバーシブル切削インサート
CN215787000U (zh) 一种端面c形刀
US20190111493A1 (en)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for machining annular groove
CN107803540B (zh) 一种实用硬质合金刀
CN211966065U (zh) 一种精加工用的面铣刀
CN205834277U (zh) 一种缸盖凸轮轴孔及油封孔精加工刀具
CN213531111U (zh) 齿片切割分度平台
CN212419796U (zh) 集螺旋倒角与侧铣于一体的复合型铣刀
CN102078976A (zh) 一种复合式机夹车刀
CN210615239U (zh) 一种复合沉孔刀
CN203426517U (zh) 分体式倒角成型刀
CN208451075U (zh) 一种用于加工薄片状零件的圆形软爪
CN207223037U (zh) 一种轴承组合钨钢成型刀具
CN218746188U (zh) 一种加工制动盘的l型刀座
CN218224687U (zh) 一种成型刀具
CN219292778U (zh) 一种金刚石镍基刀片
CN218983301U (zh) 一种铣刀、机械手、铣削设备及生产线
CN216680507U (zh) 一种镶拼结构刀具
CN216502577U (zh) 一种加工手机外壳的t型组合刀
CN213672059U (zh) 一种用于多角度切割刀具
CN218745102U (zh) 一种手机防水装配面用铣刀
CN218363529U (zh) 一种加工高精度平面的双刀结构
CN215509017U (zh) 一种切削用断屑刀具
CN217252904U (zh) 刀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