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9274U -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9274U
CN215779274U CN202120594294.0U CN202120594294U CN215779274U CN 215779274 U CN215779274 U CN 215779274U CN 202120594294 U CN202120594294 U CN 202120594294U CN 215779274 U CN215779274 U CN 215779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eat
folding
pedal
arm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42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子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al Robot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al Robot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al Robotics Ltd filed Critical Universal Robotics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42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9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9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9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包括主体框架和折叠连接架;所述主体框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主体框架包括扶手架、背靠架和脚踏架;所述扶手架上端部与背靠架固定连接,下端部与脚踏架固定连接,所述扶手架下端底部设有大铰接座,所述扶手架上端内侧部设有托架,所述扶手架上端底部设有小铰接座;所述扶手架、大铰接座、小铰接座、托架、背靠架和脚踏架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使用上述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的轮椅。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承载压力大、连接强度高,打开或折叠时各部件配合转动流畅、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椅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轮椅在正常使用时,人员坐在轮椅上进行轮椅操纵行走或者被人推着行走,当轮椅不使用时,需要对轮椅进行放置,如果普通展开放置,则占用很大的占地面积,且不方便外出携带轮椅。为此人们发明了可折叠的轮椅,在轮椅的组成部分中,轮椅的框架为轮椅中的支撑结构,是轮椅最主要的组件之一。为了满足不同的轮椅使用功能,轮椅制作成各式样的外观形状,其中为了方便日常生活中使用,轮椅的框架一般做成可折叠式的框架结构,不同形式的轮椅框架可实现翻折折叠、伸缩折叠、可拆卸折叠等。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框架往往存在以下缺陷:一、折叠管底端与支架采用套管转动的连接形式,折叠管与支架转动不顺畅,且连接强度低。二、折叠管呈完全打开状态时,与折叠管顶端相连的座管没有用于支撑的托架,座管顶端无法固定,且当轮椅坐垫承受压力时,折叠支架产生变形,无法承受较大压力。三、通常的轮椅折叠结构收放折叠时,自身无法实现进行收放过程,必须借助人为外力进行收放过程,收放过程操作繁琐、费力,收放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具有承载压力大、连接强度高,打开或折叠时各部件配合转动流畅、省时省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支撑连接架的轮椅,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折叠便捷,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包括主体框架和折叠连接架;所述主体框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主体框架包括扶手架、背靠架和脚踏架;所述扶手架上端部与背靠架固定连接,下端部与脚踏架固定连接,所述扶手架下端底部设有大铰接座,所述扶手架上端内侧部设有托架,所述扶手架上端底部设有小铰接座;所述扶手架、大铰接座、小铰接座、托架、背靠架和脚踏架一体成型;所述折叠连接架包括两个折叠杆和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折叠杆中部通过螺栓铰接连接,构成第一铰接点;所述折叠杆呈“丁”字形,其一端部横向延伸构成与所述托架相互配合的承托杆,其尾端竖向延伸并斜向上弯曲翘起构成与所述大铰接座铰接的连接部;所述支撑杆呈“L”形,一端部与对应的所述小铰接座连接,另一端部与折叠杆铰接构成第二铰接点,其第二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承托杆之间。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脚踏架均设有紧固件、连接座和脚踏杆;所述连接座一端部通过紧固件与脚踏架下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部通过螺栓与脚踏杆螺接;一个所述脚踏架远离连接座的端部下发设有凸起的铰接卡舌座,另外一个所述脚踏杆远离连接座的端部下方设有凸起的与所述铰接卡舌座卡接配合的铰接卡位座,所述铰接卡舌座与铰接卡位座通过螺栓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脚踏杆上均设有“L”形连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托架等间距分布在扶手架上端内侧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架的数量有2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使用上述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的轮椅,包括可拆卸式支撑连接架,还包括主动轮、前导向轮、前轮支杆、后轮支杆和后导向轮,所述主动轮的数量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可拆卸式支撑连接架的左右两侧,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用于隔离主动轮的防护罩;所述背靠架上设有伸缩式可拆卸的把手;所述前轮支杆固接在扶手架和脚踏架上,所述前导向轮安装在前轮支杆;所述后轮支杆固接在扶手架后端,所述后导向轮安装在后轮支杆;所述主体框架上安装有折叠式可拆卸的坐垫,所述背靠架上安装有折叠式可拆卸的背靠垫;所述背靠架上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活动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可折叠。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导向轮为方便改变方向的万向轮。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框架和折叠连接架均为碳纤维材质制成,所述坐垫和背靠垫均为牛津布垫。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轮上还设有方便手动驱动的副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包括主体框架和折叠连接架;每个主体框架包括扶手架、背靠架和脚踏架,折叠连接架包括两个折叠杆和两个支撑杆;两个折叠杆中部通过螺栓铰接构成剪式支架,剪式支架下端的连接部分别与对应扶手架上的大铰接座铰接,上端的承托杆与对应扶手架上的托架配合;折叠杆呈“丁”字形,一方面连接强度高,不易变形,能够承受比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人工折叠起来更顺畅;所述支撑杆呈“L”形,用于连接折叠杆和扶手架,起到连接支撑和限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承载压力大、连接强度高,打开或折叠时各部件配合转动流畅、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轮椅,包括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还包括主动轮、前导向轮、前轮支杆、后轮支杆和后导向轮,当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打开或者折叠时,便可以实现轮椅的打开或折叠,防护罩可以有效保护使用者安全,防止使用者衣物被卷进主动轮中,其伸缩式把手可以调节其长度,便于不同高度亲属朋友推轮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体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靠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脚踏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中:1、主体框架;11、扶手架;12、背靠架;13、脚踏架;14、大铰接座;15、托架;16、小铰接座;111、紧固件;112、连接座;113、脚踏杆;114、铰接卡舌座;115、铰接卡位座;116、“L”形连杆;2、折叠连接架;21、折叠杆;22、支撑杆;23、第一铰接点;24、承托杆;25、连接部;26、第二铰接点;3、主动轮;4、前导向轮;5、前轮支杆;6、后轮支杆;7、后导向轮;8、防护罩;9、把手;10、坐垫;101、背靠垫;102、扶手、103、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7,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包括主体框架1和折叠连接架2;所述主体框架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扶手架11、背靠架12和脚踏架13;所述扶手架11上端部与背靠架12固定连接,下端部与脚踏架13固定连接,所述扶手架11下端底部设有大铰接座14,所述扶手架11上端内侧部设有托架15,所述扶手架11上端底部设有小铰接座16;所述扶手架11、大铰接座14、小铰接座16、托架15、背靠架12和脚踏架13一体成型;所述折叠连接架2包括两个折叠杆21和两个支撑杆22;两个所述折叠杆21中部通过螺栓铰接连接,构成第一铰接点23;所述折叠杆21呈“丁”字形,其一端部横向延伸构成与所述托架15相互配合的承托杆24,其尾端竖向延伸并斜向上弯曲翘起构成与所述大铰接座14铰接的连接部25;所述支撑杆22呈“L”形,一端部与对应的所述小铰接座16连接,另一端部与折叠杆21铰接构成第二铰接点26,其第二铰接点26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23和承托杆24之间。
扶手架11、大铰接座14、小铰接座16、托架15、背靠架12和脚踏架13一体成型,构成主体框架1,两个折叠杆21中部通过螺栓铰接,构成剪式支架,剪式支架下端的连接部25分别与对应扶手架11上的大铰接座14铰接,上端的承托杆24与对应扶手架11上的托架15配合;折叠杆21呈“丁”字形,一方面连接强度高,不易变形,能够承受比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人工折叠起来更顺畅;所述支撑杆22呈“L”形,用于连接折叠杆21和扶手架11,起到连接支撑和限位的作用。
当支撑连接架由折叠状态转为打开状态时,人工双手分别握住两根承托杆24向两边掰,带动两根折叠杆21绕第一铰接点23转动打开舒展开来,从而带动主体框架1展开;此外,折叠杆21转动带动支撑杆22打开,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承托杆24落在扶手架11上的托架15上,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完成支撑连接架的打开。
当支撑连接架由打开状态转为折叠状态时,双手紧握两根承托杆24向上提拉的同时向内挤压,当承托杆24脱离托架15时,两个折叠杆21绕第一铰接点23转动逐渐合并靠拢在一起,从而带动主体框架1折叠在一起,完成支撑连接架的折叠。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每个所述脚踏架13均设有紧固件111、连接座112和脚踏杆113;所述连接座112一端部通过紧固件111与脚踏架13下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部通过螺栓与脚踏杆113螺接;一个所述脚踏架13远离连接座112的端部下发设有凸起的铰接卡舌座114,另外一个所述脚踏杆113远离连接座112的端部下方设有凸起的与所述铰接卡舌座114卡接配合的铰接卡位座115,所述铰接卡舌座114与铰接卡位座115通过螺栓连接。这样设计,两根脚踏杆113不仅可以绕连接座112转动,而且其对接铰接处也可以向上折叠,当两个脚踏杆113展开对接时,铰接卡舌座114和铰接卡位座115起到支撑作用,使得两个脚踏杆113对接平直,防止两根脚踏杆113向下折叠;另外脚踏杆113的连接也能够加强两个主体框架1连接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每个所述脚踏杆113上均设有“L”形连杆116,这样设计,与脚踏杆113配合便于承载使用者的双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多个所述托架15等间距分布在扶手架11上端内侧部,这样设计能够承载更多的承托杆24的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所述托架15的数量有2个,具体的分布在两端部,能够满足承载承托杆24的压力需求。
如图8~10所示的一种使用上述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的轮椅,包括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还包括主动轮3、前导向轮4、前轮支杆5、后轮支杆6和后导向轮7,所述主动轮3的数量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可拆卸式支撑连接架的左右两侧,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有用于隔离主动轮3的防护罩8;所述背靠架12上设有伸缩式可拆卸的把手9;所述前轮支杆5固接在扶手架11和脚踏架13上,所述前导向轮4安装在前轮支杆5;所述后轮支杆6固接在扶手架11后端,所述后导向轮7安装在后轮支杆6;所述主体框架1上安装有折叠式可拆卸的坐垫,所述背靠架12上安装有折叠式可拆卸的背靠垫;所述背靠架12上安装有支撑座103,所述支撑座103上活动安装有扶手102,所述扶手102可折叠。当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打开或者折叠时,便可以实现轮椅的打开或折叠,防护罩8可以有效保护使用者安全,防止使用者衣物被卷进主动轮3中,其伸缩式把手9可以调节其长度,便于不同高度亲属朋友推轮椅,且把手9上设有防滑纹,防止推轮椅的时候手滑;设置的扶手102能够在支撑座103上向上90度折叠,当扶手102向下折叠处于水平位置的时候,本轮椅可以作为医用轮椅,当扶手102处于竖直位置的时候,本轮椅可以作为驱动轮椅,具有多种用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所述前导向轮4为方便改变方向的万向轮,万向轮方便随时改变方向,使得移动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所述主体框架1和折叠连接架2均为碳纤维材质制成,碳纤维材质密度小质量轻,但是强度大,可以有效减少轮椅的整体重量。所述坐垫和背靠垫均为牛津布垫,不仅柔软透气,方便使用者乘坐,而且耐磨,使用寿命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所述主动轮3上还设有方便手动驱动的副轮,便于使用者自主移动。
其它实施例:
主体框架1和折叠连接架2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结构。虽然仅仅已经对本申请的某些部件和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并且描述,但是在不实际脱离在权利要求书中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许多修改和改变(例如,各个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安装布置、材料使用、颜色、取向等的变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和折叠连接架;所述主体框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主体框架包括扶手架、背靠架和脚踏架;所述扶手架上端部与背靠架固定连接,下端部与脚踏架固定连接,所述扶手架下端底部设有大铰接座,所述扶手架上端内侧部设有托架,所述扶手架上端底部设有小铰接座;所述扶手架、大铰接座、小铰接座、托架、背靠架和脚踏架一体成型;所述折叠连接架包括两个折叠杆和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折叠杆中部通过螺栓铰接连接,构成第一铰接点;所述折叠杆呈“丁”字形,其一端部横向延伸构成与所述托架相互配合的承托杆,其尾端竖向延伸并斜向上弯曲翘起构成与所述大铰接座铰接的连接部;所述支撑杆呈“L”形,一端部与对应的所述小铰接座连接,另一端部与折叠杆铰接构成第二铰接点,其第二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承托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脚踏架均设有紧固件、连接座和脚踏杆;所述连接座一端部通过紧固件与脚踏架下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部通过螺栓与脚踏杆螺接;一个所述脚踏架远离连接座的端部下发设有凸起的铰接卡舌座,另外一个所述脚踏杆远离连接座的端部下方设有凸起的与所述铰接卡舌座卡接配合的铰接卡位座,所述铰接卡舌座与铰接卡位座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脚踏杆上均设有“L”形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托架等间距分布在扶手架上端内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数量有2个。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式支撑连接架,还包括主动轮、前导向轮、前轮支杆、后轮支杆和后导向轮,所述主动轮的数量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可拆卸式支撑连接架的左右两侧,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用于隔离主动轮的防护罩;所述背靠架上设有伸缩式可拆卸的把手;所述前轮支杆固接在扶手架和脚踏架上,所述前导向轮安装在前轮支杆;所述后轮支杆固接在扶手架后端,所述后导向轮安装在后轮支杆;所述主体框架上安装有折叠式可拆卸的坐垫,所述背靠架上安装有折叠式可拆卸的背靠垫;所述背靠架上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活动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可折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轮为方便改变方向的万向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和折叠连接架均为碳纤维材质制成,所述坐垫和背靠垫均为牛津布垫。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上还设有方便手动驱动的副轮。
CN202120594294.0U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Active CN215779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4294.0U CN215779274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4294.0U CN215779274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9274U true CN215779274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6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4294.0U Active CN215779274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92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7406A (zh) * 2022-03-08 2022-07-22 浙江劲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动轮椅
CN116687678A (zh) * 2023-06-26 2023-09-05 广东大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轮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7406A (zh) * 2022-03-08 2022-07-22 浙江劲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动轮椅
CN116687678A (zh) * 2023-06-26 2023-09-05 广东大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轮椅
CN116687678B (zh) * 2023-06-26 2024-03-08 广东大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68933A (en) Foldable wheelchair
US8646124B2 (en) Transport apparatus
US8398108B2 (en) Transfer chair
US6430761B1 (en) Compact portable patient lift
US6793232B1 (en) Transport chair for a patient
TWI399198B (zh) 折疊式輪椅及起立輔助座席
US7921953B2 (en) Personal mobility device
US7472921B2 (en) Assistive mobility device
CN215779274U (zh)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US6776433B2 (en) Assistive mobility device
US20090276955A1 (en) Patient transfer system with associated frames and lift carts
WO2015149694A1 (zh) 移动椅子
JP3215892U (ja) 排泄可能な折り畳み式車椅子
US5405187A (en) Wheelchair where the seat is divided longitudinally
JP2000140029A (ja) 自立用の椅子
JP2007090020A (ja) 自力乗り移り車椅子
KR102320543B1 (ko) 앉은 상태의 탑승이 가능한 바퀴구동형 이동변기
US20090194975A1 (en) Assistive mobility device
CN112891083B (zh) 多功能便携医务车
JP4920062B2 (ja) 車椅子
CN105662791A (zh) 可侧翻操作的多功能助行车
US11951053B2 (en) Wheel chair with lifting function
CN114652548A (zh) 一种微变人体姿势的移乘装置
CN209770713U (zh) 一种新型轮椅
JP3994061B2 (ja) 車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