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7678A - 一种便捷式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捷式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7678A
CN116687678A CN202310766668.6A CN202310766668A CN116687678A CN 116687678 A CN116687678 A CN 116687678A CN 202310766668 A CN202310766668 A CN 202310766668A CN 116687678 A CN116687678 A CN 116687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handrail
bracket
support fram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666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87678B (zh
Inventor
黄泽辉
黄涛
曾祥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ay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ay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ay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ay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666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7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7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7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87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7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轮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式轮椅,包括座椅基架,座椅基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承载布垫,承载布垫连接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有两组,两组驱动机构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底部、第二支撑架的底部;折叠机构,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脚踏支架,脚踏支架有两组,两组脚踏支架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架的输入端、第二支撑架的输入端;靠背支架,靠背支架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靠背支架分布在承载布垫的一侧;扶手支架,扶手支架有两组,两组扶手支架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顶部、第二支撑架的顶部,可以提高电动轮椅的折叠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捷式轮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轮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式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一种用于病员或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市面上的轮椅主要分为电动轮椅和手推轮椅,电动轮椅以电机、蓄电池作为动力源驱动座椅前进,与手推轮椅相比,具有节省人力消耗、活动速度快、活动范围广的特点,因此,电动轮椅占据了轮椅市场的一大部分比例。
厂家将轮椅转运到销售市场时,需要将轮椅整个打包,现有技术公开一种电动轮椅,能够实现上下折叠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压缩电动轮椅的体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轮椅的长度尺寸往往是适配成人高度的,当厂家的操作人员、或者用户的身材比较矮小时,难以靠一己之力对轮椅进行上下翻转,而且,现有的电动轮椅的电机或蓄电池通常是固定在座椅框架的底部,电机或蓄电池受自身体积的影响而向座椅框架外部凸出,这样一来,加大了轮椅折叠的难度。
此外,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电动轮椅的靠背支架、或扶手支架、或脚踏支架,由若干个一体成型的杆体焊接而成,以保证电动轮椅各区域框架的结构稳定,依照现有的折叠方式对轮椅折叠后的仍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用户使用现有的电动轮椅时存在难进行局部微调的情况,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电动轮椅的折叠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捷式轮椅,能够缩小电动轮椅的占地空间,实现对电动轮椅微调功能。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捷式轮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式轮椅,包括:
座椅基架,所述座椅基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
承载布垫,所述承载布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
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通过所述折叠机构可以把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向两者的中心线方向进行靠拢;
脚踏支架,所述脚踏支架有两组,两组所述脚踏支架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支撑架的输入端;
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所述靠背支架分布在所述承载布垫远离所述脚踏支架的一侧;
扶手支架,所述扶手支架有两组,两组所述扶手支架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拆卸电动轮椅时,先把靠背支架和扶手支架拆卸下来,然后翻转脚踏支架的支承板,直至两个支承板的背面相正对,然后用力合拢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在折叠机构的配合作用下,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向两者的中心线方向进行靠拢,同时,承载布垫发生形变,从而实现轮椅的横向折叠,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人员无需用力承托起整个轮椅的重量、以实现对轮椅的上下折叠功能,同时,操作人员通过多区域拆解,有效地缩小轮椅拆卸、折叠后的空间体积,整个拆卸过程不受操作人员的身材高度影响,拆卸原理也简单,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支撑导杆,所述支撑导杆的顶面滑动连接有扶手滑座,所述扶手滑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插孔,所述安装插孔内、竖直插接有安装插柱,所述安装插柱的外壁固定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上设置有第一拉动组件,第一拉动组件用于锁紧安装插柱和扶手滑座,所述扶手支架包括第一扶手插杆,所述第一扶手插杆的端部插入于所述安装插柱的端部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把第一扶手插杆的端部插入于安装插柱的端部内腔,通过驱动第一拉动组件,可以实现安装插柱与扶手滑座之间的锁紧,从而能够把第一扶手插杆、安装插柱、支撑导杆稳定地装配在一起,反之,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拉动组件来实现安装插柱与扶手滑座之间的解锁,再进一步拆解第一扶手插杆,本申请的第一扶手插杆、安装插柱、支撑导杆三者的拆装原理简单,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优选的,所述支撑导杆远离所述扶手滑座的一端安装有靠背连接座,所述靠背连接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扶手转动轴,所述扶手转动轴的端部固定有扶手插座,所述扶手插座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插孔,所述连接插孔内、竖直插接有连接插柱,所述扶手插座的侧壁设置有插座加固组件,插座加固组件用于把连接插柱加固在扶手插座内,所述扶手支架包括第二扶手插杆,所述第二扶手插杆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插柱的顶部相装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把第二扶手插杆的端部与连接插柱的顶部相装配,在插座加固组件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连接插柱和扶手插座之间的锁紧,以及在靠背连接座的配合作用下,能够把扶手插座稳定地安装在支撑导杆上,从而实现第二扶手插杆、扶手插座以及支撑导杆三者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扶手支架包括扶手挡板和扶手座套,所述扶手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中间,所述扶手座套固定在所述扶手挡板的一侧,所述扶手座套的中部、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装配插槽,所述装配插槽内滑动连接有扶手插杆,所述扶手插杆与所述扶手座套之间设置有插杆锁紧组件,所述扶手插杆的顶端固定有扶手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扶手插杆滑动插接在装配插槽内,在插杆锁紧组件的作用下,可以把带有扶手本体的扶手插杆稳固地与扶手座套进行固定,扶手挡板的设置,可以对坐在承载布垫上的用户起到保护作用,一定程度上还能对用户进行限位,减少向两侧歪倒的情况,提高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扶手支架包括扶手连杆,所述扶手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扶手插杆与所述第二扶手插杆之间,所述扶手连杆上滑动连接有连杆滑座,所述连杆滑座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操控连接杆,操控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扶手本体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连接滑杆的顶面固定有连接滑块,所述扶手本体的底面开设有连接滑槽,所述连接滑块滑接在所述连接滑槽内,所述连接滑座与所述操控连接杆之间设置有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滑座上的连接滑块滑接在连接滑槽内,使连杆滑座稳定地安装在扶手本体上,操作人员通过用力拖动连杆滑座,可以调整操控连接杆向输入端方向伸出连杆滑座的长度,在限位件的作用下,能够连接滑座的位置进行限位,进而适配不同用户的手臂长度,有助于提高用户使用轮椅时的体验感。
优选的,所述靠背支架包括第一托架、第二托架和靠背布垫,所述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相接驳处设置有托架翻转组件,所述第一托架通过所述托架翻转组件与所述第二托架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靠背布垫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托架可拆式安装、所述靠背布垫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托架可拆式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托架通过托架翻转组件与第二托架进行转动连接,操作人员通过对第一托架施加力,使第一托架向外折弯,能够靠背支架的上下折叠,当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折叠在一起时,靠背布垫发生形变,能够进一步地缩小轮椅折叠后的空间体积。
优选的,所述托架翻转组件包括固定插头,所述固定插头安装在所述第二托架的顶端,所述固定插头伸出所述第二托架的一端外壁固定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转动连接有翻转连接轴,所述固定插头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插孔,所述固定插孔内、竖直插接有翻转插柱,所述翻转插柱与所述翻转连接轴相装配,所述翻转插柱上设置有第二拉动组件,第二拉动组件用于锁紧翻转插柱和固定插头,所述第一托架的底端与所述翻转插柱相装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把第一托架的底端与翻转插柱相装配,通过驱动第二拉动组件,可以实现固定插头与翻转插柱之间的锁紧,从而能够把固定插头、翻转插柱、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稳定地装配在一起,反之,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二拉动组件来实现固定插头与翻转插柱之间的解锁,再用力折弯第一托架,能够靠背支架的上下折叠,能够进一步地缩小轮椅折叠后的空间体积。
优选的,所述靠背连接座远离支撑导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角转动轴,所述第二托架通过所述调角转动轴与所述靠背连接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的顶面铰接有调角气缸,所述调角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托架的外壁相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调角气缸的驱动下,整个靠背支架可以进行角度的调整,使用户获得多种坐姿方式,可以改善用户的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的总体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脚踏连接架体,所述脚踏支架铰接在所述脚踏连接架体的顶端,所述脚踏连接架体与所述所述脚踏支架之间设置有摆角组件,所述摆角组件用于摆动所述脚踏支架的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摆角组件的作用下,可以轻松地调整脚踏连接架体的角度,减少或缓解用户的压疮、畸形或挛缩的现象,使用户可以保持舒服的坐姿。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架的顶端可拆卸式安装有靠头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头机构的设置,可以提高轮椅的靠背支架的高度,从而可以适配不同身高的用户,有助于提高用户使用轮椅时的体验感。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人员无需用力承托起整个轮椅的重量、以实现对轮椅的上下折叠功能,同时,操作人员通过多区域拆解,有效地缩小轮椅拆卸、折叠后的空间体积,整个拆卸过程不受操作人员的身材高度影响,拆卸原理也简单,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2、操作人员把第一托架的底端与翻转插柱相装配,通过驱动第二拉动组件,可以实现固定插头与翻转插柱之间的锁紧,从而能够把固定插头、翻转插柱、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稳定地装配在一起,反之,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二拉动组件来实现固定插头与翻转插柱之间的解锁,再用力折弯第一托架,能够靠背支架的上下折叠,能够进一步地缩小轮椅折叠后的空间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轮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轮椅的另一视觉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脚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靠背支架与靠头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托架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7是图6的剖视图。
图8是图1中B的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扶手本体与扶手连杆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椅基架;11、第一支撑架;111、支撑导杆;112、支撑连杆;12、第二支撑架;13、承载布垫;14、调角气缸;
1.驱动机构;21、车轮;22、驱动电池;
2.折叠机构;31、第一折叠杆;32、第二折叠杆;33、稳固杆;
3.脚踏支架;41、脚踏连接架体;42、脚踏连接杆;421、板座;43、脚踏板;44、支承板;451、摆角固定座;452、摆角气缸;
4.靠背支架;51、第一托架;511、靠头连接架;512、手推握柄;513、锁紧杆;52、第二托架;53、靠背布垫;54、托架翻转组件;541、固定插头;542、第一连接钉;543、连接套;544、避让槽;545、翻转连接轴;546、翻转插柱;5471、翻转握柄;5472、翻转导柱;5473、连接弹簧;548、第二连接钉;
5.扶手支架;61、第一扶手插杆;62、第二扶手插杆;63、扶手挡板;64、扶手座套;65、连接插杆;661、限位孔;662、插钉;663、扶手本体;67、扶手连杆;671、连杆滑座;672、操控连接杆;673、轮椅控制器;674、连接滑块;675、连接滑槽;676、限位螺杆;
6.扶手滑座;71、安装插柱;72、导向滑杆;731、拉杆;732、拉柄;733、拉动轴;734、配合弹簧;
7.靠背连接座;81、扶手转动轴;821、插座加固螺杆;83、扶手插座;
9、靠头机构;91、靠头横向调节座;92、靠头连接板;93、第一转板;94、第二转板;95、枕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捷式轮椅。
参照图1和图2,一种便捷式轮椅,包括有座椅基架1,座椅基架1包括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之间连接有承载布垫13,承载布垫13为具有良好韧性且可以发生形变的弹性布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的底部分别可拆卸式安装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作为动力源驱使整个轮椅基架进行运动或刹车,并且,在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之间设置折叠机构3,操作人员通过用力合拢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在折叠机构3的配合作用下,使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向两者的中心线方向进行靠拢,可以对座椅基架1进行横向的折叠,在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的输入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脚踏支架4,在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之间转动连接有靠背支架5,靠背支架5分布在承载布垫13远离脚踏支架4的一侧,在第一支撑架11的顶部、第二支撑架12的顶部分别可拆卸式安装有扶手支架6。
具体地,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的形状结构相一致,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之间留有供折叠机构3安装的空间位置,第一支撑架11包括有支撑导杆111和支撑连杆112,支撑导杆111与支撑连杆112分布在同一竖直面上,支撑导杆111分布在支撑连杆112的顶部,对应地,折叠机构3包括两个折叠杆组,折叠杆组包括第一折叠杆31和第二折叠杆32,使第一折叠杆31和第二折叠杆32交叉分布、两者之间通过轴连接的方式进行加固。
第一折叠杆31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架11的支撑导杆111相铰接,第一折叠杆31的底端与第二支撑架12的支撑连杆112进行铰接,同时,第二折叠杆32的顶端与第二支撑架12的支撑导杆111相铰接,第二折叠杆32的底端与第一支撑架11的支撑连杆112进行铰接,使得折叠杆组形成杠杆结构,两个折叠杆组在水平方向上平行分布在座椅基架1的中部,有效地增强了座椅基架1的结构稳定性,操作人员通过对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同时施加正对的力,可以实现座椅基架1进行横向的折叠。
为了进一步提高座椅基架1的结构稳定性,在第一折叠杆31与第一支撑架11的支撑导杆111之间设置有稳固杆33,稳固杆33的一端与第一折叠杆31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架11的支撑导杆111相铰接,本申请通过加设稳固杆33,使稳固杆33、第一支撑架11的支撑导杆111以及支撑导杆111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座椅基架1的结构稳定性。同样地,第二折叠杆32与第二支撑架12的支撑导杆111之间分别也设置有一个稳固杆33,两个稳固杆33的安装方式一样,在此不进行重复赘述。
参照图1和图3,第一支撑架11包括脚踏连接架体41,脚踏连接架体41固定在支撑导杆111的输出端,脚踏支架4包括脚踏连接杆42、脚踏板43和支承板44,脚踏板43转动连接在脚踏连接杆42的底端,脚踏连接杆42的顶端脚踏连接架体41进行转动连接,支承板44为四边开设有倒圆角的矩形板,脚踏连接杆42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板座421,支承板44固定在板座421上,而且,脚踏连接架体41与脚踏连接杆42之间设置有摆角组件,摆角组件包括摆角固定座451和摆角气缸452,摆角固定座451固定在脚踏连接杆42的底端外壁,摆角气缸452铰接在摆角固定座451的顶部,使摆角气缸452的输出端与脚踏连接架体41一侧相铰接。
用户坐在承载布垫13的顶面之前,用力转动脚踏板43,使脚踏板43与脚踏连接杆42相垂直,再转动支承板44,使支撑板的正面朝外、背面对准折叠机构3,接着,用户坐在承载布垫13上,用户把脚掌踩在脚踏板43上、小腿抵压在支承板44上,启动摆角气缸452,摆动气缸自动驱使整个脚踏连接杆42进行角度的摆动,直至调整到用户腿部需要的角度为止,使用户可以保持舒服的坐姿。
参照图1和图4,靠背支架5包括第一托架51、第二托架52和靠背布垫53,第一托架51与第二托架52相接驳处设置有托架翻转组件54,第一托架51通过托架翻转组件54与第二托架52进行转动连接,靠背布垫53的顶端与第一托架51可拆式安装、靠背布垫53的底端与第二托架52可拆式安装,第一托架51的外壁固定有手推握柄512。
具体地,第一支撑架11的支撑导杆111上固定有靠背连接座8,靠背连接座8分布在支撑导杆111远离脚踏支架4的一端,靠背连接座8远离支撑导杆1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角转动轴,第二托架52通过调角转动轴与靠背连接座8进行转动连接,支撑连杆112的顶面铰接有调角气缸14,调角气缸14的输出端与第二托架52的外壁相铰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的背部抵压在靠背布垫53上时,通过启动调角气缸14,靠背支架5可以绕着调角转动轴进行转动,能够实现背靠支架的角度调整,使用户获得多种坐姿方式。
更具体地,参照图4和图5,托架翻转组件54包括固定插头541,固定插头541安装在第二托架52的顶端,靠背布垫53同样是弹性布料,使其具有良好韧性,固定插头541与靠背布垫5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钉542,第一连接钉542同时穿插在固定插头541、第二托架52和靠背布垫53,使三者稳定安装,固定插头541伸出第二托架52的一端外壁固定有连接套543,靠背布垫53靠近连接套543处开设有避让槽544,从而使靠背布垫53与连接套543之间留有间隙,连接套543上转动连接有翻转连接轴545,此外,固定插头541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插孔,固定插孔内、竖直插接有翻转插柱546,翻转插柱546与翻转连接轴545相装配,翻转插柱546上设置有第二拉动组件,在第二拉动组件的作用下,可以对翻转插柱546和固定插头541进行锁紧,同时,第一托架51的底端与翻转插柱546相装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翻转插柱546与靠背布垫5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钉548,第二连接钉548同时穿插在翻转插柱546、第一托架51和靠背布垫53,使三者稳定安装。第二拉动组件包括翻转握柄5471和翻转导柱5472,其中,翻转握柄5471固定在翻转插柱546的外壁,翻转插柱546的中部贯穿开设有第一翻转穿孔,固定插头54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翻转穿孔,当翻转插柱546插入在固定插孔内时,第一翻转穿孔与第二翻转穿孔相对准,翻转导柱5472同时滑接在第一翻转穿孔与第二翻转穿孔内,使翻转导柱5472的运动方向与翻转插柱546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同时,在翻转导柱5472的外壁套设有连接弹簧5473,连接弹簧5473用于对翻转导柱5472运动的过程提供减震效果。
当使用者对轮椅进行收纳时,操作人员握紧翻转握柄5471,同时逆时针转动翻转握柄5471,使得翻转导柱5472的端部脱离固定插头541靠近靠背布垫53处的第二翻转穿孔,接着,操作人员握持手推握柄512,逆时针翻转第一托架51,翻转插柱546绕着翻转连接轴545转动,使第一托架51联动靠背布垫53进行折叠动作,靠背布垫53被拉伸、第一托架51向第二托架52逆时针折叠,能够起到进一步地缩小轮椅折叠后的空间体积的作用。
参照图4,为了提高轮椅对不同身高用户的适配程度,在第一托架51的顶端活动插接有靠头连接架511,靠头连接架511的延伸方向与靠背布垫53的宽度方向相一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靠头连接架511与第一托架51之间设置有锁紧杆513,锁紧杆513的一端穿过靠头连接架511、直至其端部抵压在第一托架51的外壁,并且,锁紧杆513与靠头连接架511进行螺纹连接。
通过旋松锁紧杆513,向上拖动靠头连接架511,直至靠头连接架511的高度适合于用户身高,然后旋紧锁紧杆513,实现靠头连接架511的固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靠头连接架511的顶端可拆卸式安装有靠头机构9,靠头机构9包括靠头横向调节座91、靠头连接板92、第一转板93、第二转板94以及枕头95,其中,靠头横向调节座91固定在靠头连接架511的外壁,靠头连接架51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槽,靠头连接板92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内,第一转板93转动连接在靠头连接板92远离靠头横向调节座91的一端,第一转板93与第二转板94通过轴连接的方式进行装配,枕头95固定在第二转板94上,同时使枕头95的正面朝向外。
通过先对靠头连接板92进行滑动调整,然后用户头颅靠在枕头95上时,在头颅重力的作用下,第一转板93、第二转板94均能够发生转动,使得枕头95可以根据用户头颅所施加在枕头95上的力道而进行适应性的调整,达到缓解用户的疲劳感的作用。
为了实现扶手支架6的安装,参照图6和图7,在支撑导杆111的顶面滑动连接有扶手滑座7,扶手滑座7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插孔,安装插孔内、竖直插接有安装插柱71,安装插柱71的外壁固定有导向滑杆72,导向滑杆72上设置有第一拉动组件,在第一拉动组件的作用下,可以对安装插柱71和扶手滑座7进行锁紧,扶手支架6包括第一扶手插杆61,第一扶手插杆61的端部插入于安装插柱71的端部内腔,并且,第一扶手插杆61的端部与安装插柱71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加固。
具体地,第一拉动组件包括拉杆731和拉柄732,拉柄732与导向滑杆72进行滑动连接,安装插柱71的中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扶手滑座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准,拉杆731同时滑接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使拉杆731的运动方向与安装插柱7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拉杆731伸出扶手滑座7外的部分固定有拉动轴733,拉动轴733的两端分别于拉柄732的相对两内壁进行转动连接,同时,在拉杆731的外壁套设有配合弹簧734,配合弹簧734用于对拉杆731运动的过程提供减震效果。
此外,参照图7和图8,靠背连接座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扶手转动轴81,扶手转动轴81的端部固定有扶手插座83,扶手插座83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插孔,连接插孔内、竖直插接有连接插柱(图中未示出),扶手插座83的侧壁设置有插座加固组件,在插座加固组件的作用下,可以把连接插柱固定在扶手插座83内,具体地,插座加固组件包括插座加固螺杆821,插座加固螺杆821同时穿过扶手插座83和连接插柱,插座加固螺杆821与扶手插座83进行螺纹连接,能够实现扶手插座83和连接插柱两者的装配。
扶手支架6包括第二扶手插杆62,第二扶手插杆62的端部与连接插柱的顶部相插接,并且,第二扶手插杆62与连接插柱之间还设置有加固螺钉,第二扶手插杆62通过加固螺钉与连接插柱进行加固。
操作人员把扶手支架6安装在支撑导杆111上时,先将拉杆731同时滑接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释放施加在拉柄732上的力,使拉柄732逆时针旋转,保证拉柄732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拉杆731同时穿插在安装插柱71和扶手插座83内,从而实现安装插柱71和扶手插座83的稳定安装,接着,把扶手支架6的第一扶手插杆61端部插入于安装插柱71的端部内腔,并且第一扶手插杆61与安装插柱7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加固。
操作人员再把连接插柱插接在扶手插座83的连接插孔内,旋紧插座加固螺杆821,直至插座加固螺杆821的端部抵压在连接插柱的外壁,从而实现扶手插座83和连接插柱的稳定安装,最后,扶手支架6的第二扶手插杆62端部与连接插柱的顶部相插接,并且第二扶手插杆62与连接插柱之间通过加固螺钉进行加固。
参照图1和图9,扶手支架6包括扶手挡板63和扶手座套64,扶手挡板63设置在第一扶手插杆61与第二扶手插杆62之间,扶手座套64固定在扶手挡板63的一侧,扶手座套64的中部、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装配插槽,装配插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插杆65,连接插杆65与扶手座套64之间设置有插杆锁紧组件,连接插杆65的顶端固定有扶手本体663。
具体地,插杆锁紧组件包括插钉662,沿连接插杆65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661,若干个限位孔661等距、且沿同一条直线排开,操作人员把连接插杆65滑动插接在装配插槽内,调整连接插杆65插入在装配滑槽内的深度,确定扶手本体663的位置后,再把插钉662插在相应的限位孔661内,从而能够对扶手本体663进行定位,以适配不同身高用户的需求。
更具体地,扶手支架6包括扶手连杆67,扶手连杆67设置在第一扶手插杆61与第二扶手插杆62之间,使扶手连杆67与扶手本体663保持平行,同时,扶手连杆67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孔,使安装孔与,装配滑槽正对分布,连接插杆65穿过扶手连杆67的安装孔后,连接插杆65的端部插入再装配滑槽内。
扶手连杆67上滑动连接有连杆滑座671,连杆滑座671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操控连接杆672,操控连接杆672的长度方向与扶手本体663的长度方向相一致,连接滑杆的顶面固定有连接滑块674,扶手本体663的底面开设有连接滑槽675,连接滑块674滑接在连接滑槽675内,连接滑座与操控连接杆672之间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为限位螺杆676,连接滑座通过限位螺杆676与操控连接杆672进行固定,在操控连接杆672的输入端安装有轮椅控制器673。
参照图1和图2,驱动机构2包括车轮21和驱动电池22,其中,驱动电池22安装在支撑连杆112和支撑导杆111之间,驱动电池22与轮椅控制器673电性连接,车轮21有四个,操作人员取两个车轮21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1的支撑连杆112上,取另外两个车轮21设置在第二支撑架12的支撑连杆112上,使分布在同一条支撑连杆112上的两个车轮21,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连杆112首末两端,用户通过操控轮椅控制器673可以制动轮椅运动或刹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做出的解释,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捷式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基架(1),所述座椅基架(1)包括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
承载布垫(13),所述承载布垫(13)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之间;
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机构(2)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架(12)的底部;
折叠机构(3),所述折叠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之间,通过所述折叠机构(3)可以把所述第一支撑架(11)、所述第二支撑架(12)向两者的中心线方向进行靠拢;
脚踏支架(4),所述脚踏支架(4)有两组,两组所述脚踏支架(4)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支撑架(12)的输入端;
靠背支架(5),所述靠背支架(5)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之间,所述靠背支架(5)分布在所述承载布垫(13)远离所述脚踏支架(4)的一侧;
扶手支架(6),所述扶手支架(6)有两组,两组所述扶手支架(6)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架(12)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包括支撑导杆(111),所述支撑导杆(111)的顶面滑动连接有扶手滑座(7),所述扶手滑座(7)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插孔,所述安装插孔内、竖直插接有安装插柱(71),所述安装插柱(71)的外壁固定有导向滑杆(72),所述导向滑杆(72)上设置有第一拉动组件,第一拉动组件用于锁紧安装插柱(71)和扶手滑座(7),所述扶手支架(6)包括第一扶手插杆(61),所述第一扶手插杆(61)的端部插入于所述安装插柱(71)的端部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导杆(111)远离所述扶手滑座(7)的一端安装有靠背连接座(8),所述靠背连接座(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扶手转动轴(81),所述扶手转动轴(81)的端部固定有扶手插座(83),所述扶手插座(83)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插孔,所述连接插孔内、竖直插接有连接插柱,所述扶手插座(83)的侧壁设置有插座加固组件,插座加固组件用于把连接插柱加固在扶手插座(83)内,所述扶手支架(6)包括第二扶手插杆(62),所述第二扶手插杆(62)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插柱的顶部相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架(6)包括扶手挡板(63)和扶手座套(64),所述扶手挡板(6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顶部中间,所述扶手座套(64)固定在所述扶手挡板(63)的一侧,所述扶手座套(64)的中部、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装配插槽,所述装配插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插杆(65),所述连接插杆(65)与所述扶手座套(64)之间设置有插杆锁紧组件,所述连接插杆(65)的顶端固定有扶手本体(6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架(6)包括扶手连杆(67),所述扶手连杆(67)连接在所述第一扶手插杆(61)与所述第二扶手插杆(62)之间,所述扶手连杆(67)上滑动连接有连杆滑座(671),所述连杆滑座(671)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操控连接杆(672),操控连接杆(67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扶手本体(663)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连接滑杆的顶面固定有连接滑块(674),所述扶手本体(663)的底面开设有连接滑槽(675),所述连接滑块(674)滑接在所述连接滑槽(675)内,所述连接滑座与所述操控连接杆(672)之间设置有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架(5)包括第一托架(51)、第二托架(52)和靠背布垫(53),所述第一托架(51)与第二托架(52)相接驳处设置有托架翻转组件(54),所述第一托架(51)通过所述托架翻转组件(54)与所述第二托架(5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靠背布垫(53)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托架(51)可拆式安装、所述靠背布垫(53)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托架(52)可拆式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翻转组件(54)包括固定插头(541),所述固定插头(541)安装在所述第二托架(52)的顶端,所述固定插头(541)伸出所述第二托架(52)的一端外壁固定有连接套(543),所述连接套(543)上转动连接有翻转连接轴(545),所述固定插头(541)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插孔,所述固定插孔内、竖直插接有翻转插柱(546),所述翻转插柱(546)与所述翻转连接轴(545)相装配,所述翻转插柱(546)上设置有第二拉动组件,第二拉动组件用于锁紧翻转插柱(546)和固定插头(541),所述第一托架(51)的底端与所述翻转插柱(546)相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连接座(8)远离支撑导杆(1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角转动轴,所述第二托架(52)通过所述调角转动轴与所述靠背连接座(8)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1)包括支撑连杆(112),所述支撑连杆(112)的顶面铰接有调角气缸(14),所述调角气缸(1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托架(52)的外壁相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包括脚踏连接架体(41),所述脚踏支架(4)铰接在所述脚踏连接架体(41)的顶端,所述脚踏连接架体(41)与所述所述脚踏支架(4)之间设置有摆角组件,所述摆角组件用于摆动所述脚踏支架(4)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51)的顶端可拆卸式安装有靠头机构(9)。
CN202310766668.6A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便捷式轮椅 Active CN116687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6668.6A CN116687678B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便捷式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6668.6A CN116687678B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便捷式轮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7678A true CN116687678A (zh) 2023-09-05
CN116687678B CN116687678B (zh) 2024-03-08

Family

ID=87831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66668.6A Active CN116687678B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便捷式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767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4372A1 (en) * 2013-09-06 2015-03-12 Alu Rehab As Folding mechanism for a folding wheelchair, backrest post for wheelchair and wheelchair
CN204766225U (zh) * 2015-05-20 2015-11-18 上海威之群机电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超轻型折叠轮椅
WO2019196146A1 (zh) * 2018-04-13 2019-10-17 陶国民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214511573U (zh) * 2020-12-21 2021-10-2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新的智能折叠轮椅
WO2021244527A1 (zh) * 2020-06-02 2021-12-09 浙江爱司米电气有限公司 可折叠轮椅
CN215535778U (zh) * 2021-03-17 2022-01-18 江苏伊维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轮椅扶手机构及电动轮椅
CN215779274U (zh) * 2021-03-23 2022-02-11 皓宇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4372A1 (en) * 2013-09-06 2015-03-12 Alu Rehab As Folding mechanism for a folding wheelchair, backrest post for wheelchair and wheelchair
CN204766225U (zh) * 2015-05-20 2015-11-18 上海威之群机电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超轻型折叠轮椅
WO2019196146A1 (zh) * 2018-04-13 2019-10-17 陶国民 一种多功能轮椅
WO2021244527A1 (zh) * 2020-06-02 2021-12-09 浙江爱司米电气有限公司 可折叠轮椅
CN214511573U (zh) * 2020-12-21 2021-10-2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新的智能折叠轮椅
CN215535778U (zh) * 2021-03-17 2022-01-18 江苏伊维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轮椅扶手机构及电动轮椅
CN215779274U (zh) * 2021-03-23 2022-02-11 皓宇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7678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31067B1 (en) Motorized standing wheelchair
US6584629B2 (en) Multifunctional bed
US6855098B2 (en) Low-resistance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chair
US20040227331A1 (en) Multi-functional wheelchair
KR20190044580A (ko) 의자 구조 및 의자
US20040152572A1 (en) Low-resistance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chair
CA2536944A1 (en) Walker
US10610444B2 (en) Massage system
TW201919556A (zh) 起立輔助裝置及安裝其之輪椅
CN116687678B (zh) 一种便捷式轮椅
CN211301794U (zh) 一种具有理疗功能的椅子
CN111938941A (zh) 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CN110547622A (zh) 一种座椅变换机构及多用途座椅
JP2001293041A (ja) 多機能ベッド
CN108524124B (zh) 一种折叠锁定机构、扶手装置及轮椅
CN110547624A (zh) 一种座椅单元及座椅
CN217548405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轮椅
WO2004065173A2 (en) Powered vehicle for personal transport
CN219184768U (zh) 一种助行器
CN215385280U (zh) 一种icu多功能康复轮椅
CN218529092U (zh) 一种可调节后靠背角度的多功能轮椅
CN215274002U (zh) 一种轮椅的椅座位后倾斜调节定位装置
CN216220926U (zh) 一种新型偏心机构床边扶手
CN113397928B (zh)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术后康复助行装置
CN216148389U (zh) 一种可移动的升降式外科护理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