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8941A - 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8941A
CN111938941A CN202010791450.2A CN202010791450A CN111938941A CN 111938941 A CN111938941 A CN 111938941A CN 202010791450 A CN202010791450 A CN 202010791450A CN 111938941 A CN111938941 A CN 111938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rods
screw rod
sliding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14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7914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89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8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894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1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means for turning-over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内科护理用起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有外框,且外框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外框的左侧焊接固定有高支撑杆,所述外框的右侧焊接固定有低支撑杆,所述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床板主体,且床板主体的背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背板,所述床板主体的正面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的高度不同,使得左右两侧第三滑动套移动伸展的平面交错,在两组第三滑动套的交错推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且由于左右两侧两组翻身机构可以单独控制,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内科护理用起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进步,人们在医疗救助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越来越多先进适用的技术被应用在医疗救助领域,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医疗救助体验,在现今内科治疗中,通常会采用一些结构性能优异的辅助设备,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在内科治疗护理中,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或者病症需要分析时,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住院治疗,住院过程中最主要的医疗设备则为护理床之类的起坐设备,性能优异的起坐设备可以很好地辅助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灵活调整,辅助患者进行治疗康复;
在内科治疗过程中,患者在进行卧坐时,不能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为保障患者康复的快速,患者卧坐在病床上时通常需要定期活动,以保证身体感官平衡性,然而现实内科治疗中,对于肢体瘫痪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其不能主动进行身体移动翻身,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辅助翻身移动,为方便医护人员翻身护理时的便捷省事,现有的护理用起坐设备通常会自带有辅助翻身机构,而现有护理用起坐设备的翻身机构在运转时,通常是采用床板的一侧可以向上抬起翻转的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先将患者移动至床体一侧的翻转板上,通过床板的翻折将患者翻立起来,使用过程较为繁琐,需要不断的调整患者的位置,影响医务人员的护理翻身效率;
另外,现有的内科护理用起坐设备,其在使用时床板高度大多固定不变,在使用时,下肢瘫痪的患者在进行上下时较为困难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内科护理用起坐设备,其在使用中对患者进行翻身辅助操作时,通常采用床板上下翻转的结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患者往复移动,导致操作过于繁琐,以及下肢瘫痪的患者在上下起坐设备时较为困难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有外框,且外框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外框的左侧焊接固定有高支撑杆,所述外框的右侧焊接固定有低支撑杆,所述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床板主体,且床板主体的背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背板,所述床板主体的正面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固定安装在槽口的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一滑动套,且第一滑动套焊接固定在槽口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动套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与第一滑动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套设有第一滑动块,且第一滑动块内部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一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一螺杆前后两侧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正面一组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杆,背面一组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之间呈交叉状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均焊接固定有插杆,且插杆的外侧套设有连接杆,所述插杆与连接杆之间滑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之间焊接固定有坐板,所述高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翻身机构,且翻身机构包括有第二滑动套,所述第二滑动套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的前后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二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二螺杆前后两端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两组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铰接杆,且两组所述第三铰接杆之间交叉转动连接,每组所述第三铰接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的外侧套设有第三滑动套,所述第三滑动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三滑动块镶嵌在第三滑动套内部开设的滑槽中,所述第三滑动块与第三滑动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翻身机构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翻身机构对称状固定在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的顶部,所述高支撑杆的高度高于低支撑杆的高度,所述床板主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倚靠调节机构,且倚靠调节机构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形为倒置的“几”字形,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三螺杆,且第三螺杆与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的外侧套设有螺纹套,且螺纹套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三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螺纹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背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插杆对应插设在连接杆内部开设的滑槽中,所述插杆的外形为圆柱状,所述插杆的外侧尺寸与连接杆内部开设的滑槽尺寸相适配,所述插杆通过滑槽与连接杆之间滑动转动连接。
优选的,每组所述连接杆上开设的滑槽中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抵压在插杆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内部,所述插杆通过弹簧与连接杆之间弹性滑动。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螺杆的背面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两组所述第一螺杆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滑动套的外侧包裹有海绵包垫,且海绵包垫贴近于外框中间位置的一侧外形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支撑架左右对称状固定在床板主体的底部,对应的两组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且两组所述第三螺杆的外侧均螺纹啮合连接有螺纹套,两组所述螺纹套均通过推杆与背板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架远离床板主体的一端之间固定焊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顶部包裹有橡胶垫层。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三螺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传动机构,两组所述第三螺杆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床板主体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施力轴,且施力轴与一组所述第三螺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施力轴通过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与第三螺杆之间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两组翻身机构分别对称固定在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的顶部,通过翻身机构内部第二螺杆和第二滑动块之间的螺纹旋转连接,使得对应的两组第三铰接杆之间相互转动,从而使得第三滑动套移动伸展,由于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的高度不同,使得左右两侧第三滑动套移动伸展的平面交错,在两组第三滑动套的交错推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且由于左右两侧两组翻身机构可以单独控制,使得该装置可以通过翻身机构对患者在设备上随意为之进行翻身操作,无需反复移动患者,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有利于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安装在床板主体侧边位置开设的槽口中,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块和第一螺杆之间的螺纹旋转连接,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螺杆,使得前后两侧第一滑动块同时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旋转伸展,带动坐板上下升降,使得患者在上下该装置时,可以优先坐于坐板上,通过坐板的升降进行辅助上下,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使用时的上下便捷性;
3.通过设置第三螺杆和螺纹套之间的螺纹旋转连接,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三螺杆可以使得螺纹套移动,从而通过推杆的支撑改变背板的倾斜角度,便于调节患者的依靠角度,同时,通过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的传动连接,使得第三螺杆的旋转施力调节至该装置的正面,便于将该装置的操作驱动统一至正面,有利于提升该装置旋转调节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翻身机构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坐板和倚靠调节机构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坐板和倚靠调节机构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剖解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翻身机构的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倚靠调节机构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00、设备主体;110、外框;120、支撑腿;130、高支撑杆;140、低支撑杆;150、床板主体;160、背板;170、槽口;200、升降机构;210、第一滑动套;220、第一螺杆;230、第一滑动块;240、第一铰接杆;250、第二铰接杆;260、插杆;270、连接杆;280、弹簧;290、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300、坐板;400、翻身机构;410、第二滑动套;420、第二螺杆;430、第二滑动块;440、第三铰接杆;450、第三滑动块;460、第三滑动套;470、海绵包垫;500、倚靠调节机构;510、支撑架;520、第三螺杆;530、螺纹套;540、推杆;550、第二皮带轮传动机构;560、限位板;570、施力轴;580、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设备主体100包括有外框110,且外框110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撑腿120,外框110的左侧焊接固定有高支撑杆130,外框110的右侧焊接固定有低支撑杆140,高支撑杆130和低支撑杆140之间固定连接有床板主体150,且床板主体150的背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背板160,床板主体150的正面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170,且槽口170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200,升降机构200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升降机构200分别固定安装在槽口170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升降机构200包括有第一滑动套210,且第一滑动套210焊接固定在槽口170的内壁上,第一滑动套21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一螺杆220,且第一螺杆220与第一滑动套210之间转动连接,第一螺杆220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套设有第一滑动块230,且第一滑动块230内部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一螺杆2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第一螺杆220前后两侧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正面一组第一滑动块2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杆240,背面一组第一滑动块2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杆250,第一铰接杆240与第二铰接杆250之间呈交叉状铰接连接,第一铰接杆240和第二铰接杆250的另一端均焊接固定有插杆260,且插杆260的外侧套设有连接杆270,插杆260与连接杆270之间滑动连接,两组连接杆270之间焊接固定有坐板300,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块230和第一螺杆220之间的螺纹旋转连接,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转动第一螺杆220,在螺纹的啮合驱使作用下,可以使得每组第一螺杆220前后两端套设的第一滑动块230同时相对移动,通过第一滑动块230的移动带动第一滑动块230和第一铰接杆240之间进行转动伸展,从而使得坐板300的位置进行上下升降,通过坐板300的升降,使得患者在上下该装置时,可以坐于坐板300上更加便捷方便,有效的保障了患者上下该装置时的便捷性;
高支撑杆130的顶部固定有翻身机构400,且翻身机构400包括有第二滑动套410,第二滑动套41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杆420,且第二螺杆420的前后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第二滑动块430,第二滑动块430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二螺杆4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第二螺杆420前后两端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两组第二滑动块430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铰接杆440,且两组第三铰接杆440之间交叉转动连接,每组第三铰接杆440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450,第三滑动块450的外侧套设有第三滑动套460,第三滑动套46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第三滑动块450镶嵌在第三滑动套460内部开设的滑槽中,第三滑动块450与第三滑动套460之间滑动连接,翻身机构400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翻身机构400对称状固定在高支撑杆130和低支撑杆140的顶部,高支撑杆130的高度高于低支撑杆140的高度,通过设置第二螺杆420与第二滑动块430之间螺纹旋转连接,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二螺杆420,在螺纹的啮合驱使下,可以使得第二螺杆420前后两侧两端外侧套设的两组第二滑动块430同时相对移动,通过第二滑动块430的移动,使得两组第三铰接杆440之间转动偏转,从而通过第三铰接杆440的转动伸展,舒蝶第三滑动套460移动,对患者进行推动,由于高支撑杆130和低支撑杆140的高度存在差异,使得左右两侧翻身机构400在进行伸展时错位移动,通过两侧的第三滑动套460错位移动,对患者的左右两侧进行推动,辅助患者进行翻身操作,且由于左右两侧翻身机构400可以单独进行调节伸展,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单个独立操作,无需将患者移动至特定位置上进行翻身操作,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辅助翻身时灵活方便;
床板主体150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倚靠调节机构500,且倚靠调节机构500包括有支撑架510,支撑架510的外形为倒置的“几”字形,支撑架51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三螺杆520,且第三螺杆520与支撑架510之间转动连接,第三螺杆520的外侧套设有螺纹套530,且螺纹套530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三螺杆5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螺纹套5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推杆540,且推杆54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背板160的底部,通过设置螺纹套530和第三螺杆520之间螺纹旋转连接,且设置推杆540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槽口170以及螺纹套530上,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三螺杆520可以使得螺纹套530移动带动推杆540转动,通过推杆540的推动,使得背板160转动偏转,便于调节患者的倚靠姿势,使得该装置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卧坐习惯;
进一步的,连接杆27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插杆260对应插设在连接杆270内部开设的滑槽中,插杆260的外形为圆柱状,插杆260的外侧尺寸与连接杆270内部开设的滑槽尺寸相适配,插杆260通过滑槽与连接杆270之间滑动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插杆260的外形为圆柱状,使得其插设在连接杆270内部开设的滑槽中时,可以自由转动以及滑动,从而使得插杆260的外侧尺寸与连接杆270内部开设的滑槽相适配,有利于使得第一铰接杆240和第二铰接杆250之间转动展开时带动坐板300上下升降稳定,有效的保障坐板300升降时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每组连接杆270上开设的滑槽中均固定安装有弹簧280,且弹簧280的一端抵压在插杆260上,弹簧28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270的内部,插杆260通过弹簧280与连接杆270之间弹性滑动,通过设置弹簧280填充在连接杆270内部开设的滑槽中,通过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290的弹性支撑,使得插杆260在连接杆270内部开设的滑槽中进行移动时,在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290的弹性支撑作用下,可以有效的防止坐板300的位置移动偏移,有利于避免坐板300上下升降时前后晃动,避免患者使用该装置时由于不稳导致跌落,有利于保障该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两组第一螺杆220的背面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290,两组第一螺杆220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290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290传动连接在两组第一螺杆220之间,借助于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290的传动作用,有效的保障左右两侧两组第一螺杆220转动时的同步性,从而有利于保障坐板300升降时的稳定,防止坐板300升降时左右偏移;
进一步的,第三滑动套460的外侧包裹有海绵包垫470,且海绵包垫470贴近于外框110中间位置的一侧外形为圆弧状,通过设置海绵包垫470包裹在第三滑动套460的外侧,且海绵包垫470的外侧为圆弧状,使得第三滑动套460在移动对患者进行推动时,在海绵包垫470的隔离防护作用下,使得患者使用该装置时更加舒适,防止第三滑动套460推动时挤伤患者;
进一步的,支撑架510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支撑架510左右对称状固定在床板主体150的底部,对应的两组支撑架5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520,且两组第三螺杆520的外侧均螺纹啮合连接有螺纹套530,两组螺纹套530均通过推杆540与背板160之间转动连接,通过设置两组支撑架510对称固定在高支撑杆130的底部,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两组支撑架510内部连接的第三螺杆520和螺纹套530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使得对应的两组推杆540同时对背板160的底部进行支撑,有利于保障背板160转动调节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两组支撑架510远离床板主体150的一端之间固定焊接有限位板560,且限位板560的顶部包裹有橡胶垫层,通过设置限位板560焊接固定在两组支撑架510之间,使得两组支撑架510之间连接更加稳定,且通过限位板560的托举限制,可以有效的保障背板160调平后位置平整,通过限位板560外侧包裹的橡胶垫,可以有效的减弱背板160翻转下来的缓冲震动,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舒适性;
进一步的,两组第三螺杆5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传动机构550,两组第三螺杆520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轮传动机构550传动连接,床板主体150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施力轴570,且施力轴570与一组第三螺杆5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580,施力轴570通过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580与第三螺杆520之间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皮带轮传动机构550传动连接在两组第三螺杆520之间,有效的保障了两组第三螺杆520之间的转动同步性,同时,设置施力轴570贯穿转动连接在床板主体150底部的一侧,且设置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580传动连接在施力轴570与第三螺杆520之间,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施力轴570使得两组第三螺杆520同步转动,将倚靠调节机构500的驱动位置延伸到该装置的正面一侧,有利于使得该装置使用时调节操作方便;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当患者需要上下时,可以通过移动或者医护人员的扶持,使得患者坐于坐板300上,随后,医护人员转动第一螺杆220,在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290的传动连接作用下,使得两组第一螺杆220同步转动,通过第一螺杆220和第一滑动块230之间的螺纹旋转连接,使得每组第一螺杆220外侧套设的第一滑动块230相对移动,带动第一铰接杆240和第二铰接杆250之间转动偏转,在第一铰接杆240和第二铰接杆250之间的转动伸展作用下,使得固定在连接杆270上的坐板300上下移动,进行辅助上下操作;
工作时,当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优先调节低支撑杆140上安装的位置较低的翻身机构400,通过转动第二螺杆420,在第二螺杆420和第二滑动块430之间的螺纹啮合作用下,使得第二滑动块430移动,带动第三铰接杆440转动偏转,使得第三滑动套460的位置移动贴合在患者身上,随后,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对高支撑杆130上位置较高的翻身机构400进行调节伸展,通过左侧的一组第三滑动套460的推动,配合右侧一组第三滑动套460的抵压限位,使得患者辅助翻身;
工作时,当需要调节患者的倚靠姿势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施力轴570,在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580的传动作用下,配合第二皮带轮传动机构550的传动,使得两组第三螺杆520同时转动,在螺纹的啮合作用下,使得螺纹套530移动带动推杆540偏转对背板160进行支撑,通过螺纹套530的移动调节背板160的偏转角度,以上为本发明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包括有外框(110),且外框(110)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撑腿(120),所述外框(110)的左侧焊接固定有高支撑杆(130),所述外框(110)的右侧焊接固定有低支撑杆(140),所述高支撑杆(130)和低支撑杆(140)之间固定连接有床板主体(150),且床板主体(150)的背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背板(160),所述床板主体(150)的正面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170),且槽口(170)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200),所述升降机构(200)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机构(200)分别固定安装在槽口(170)的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有第一滑动套(210),且第一滑动套(210)焊接固定在槽口(170)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动套(21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一螺杆(220),且第一螺杆(220)与第一滑动套(2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20)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套设有第一滑动块(230),且第一滑动块(230)内部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一螺杆(2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一螺杆(220)前后两侧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正面一组所述第一滑动块(2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杆(240),背面一组所述第一滑动块(2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杆(250),所述第一铰接杆(240)与第二铰接杆(250)之间呈交叉状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杆(240)和第二铰接杆(250)的另一端均焊接固定有插杆(260),且插杆(260)的外侧套设有连接杆(270),所述插杆(260)与连接杆(270)之间滑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270)之间焊接固定有坐板(300),所述高支撑杆(130)的顶部固定有翻身机构(400),且翻身机构(400)包括有第二滑动套(410),所述第二滑动套(41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杆(420),且第二螺杆(420)的前后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第二滑动块(430),所述第二滑动块(430)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二螺杆(4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二螺杆(420)前后两端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两组所述第二滑动块(430)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铰接杆(440),且两组所述第三铰接杆(440)之间交叉转动连接,每组所述第三铰接杆(440)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450),所述第三滑动块(450)的外侧套设有第三滑动套(460),所述第三滑动套(46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三滑动块(450)镶嵌在第三滑动套(460)内部开设的滑槽中,所述第三滑动块(450)与第三滑动套(46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翻身机构(400)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翻身机构(400)对称状固定在高支撑杆(130)和低支撑杆(140)的顶部,所述高支撑杆(130)的高度高于低支撑杆(140)的高度,所述床板主体(150)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倚靠调节机构(500),且倚靠调节机构(500)包括有支撑架(510),所述支撑架(510)的外形为倒置的“几”字形,所述支撑架(51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三螺杆(520),且第三螺杆(520)与支撑架(5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520)的外侧套设有螺纹套(530),且螺纹套(530)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三螺杆(5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螺纹套(5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推杆(540),且推杆(54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背板(160)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7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插杆(260)对应插设在连接杆(270)内部开设的滑槽中,所述插杆(260)的外形为圆柱状,所述插杆(260)的外侧尺寸与连接杆(270)内部开设的滑槽尺寸相适配,所述插杆(260)通过滑槽与连接杆(270)之间滑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连接杆(270)上开设的滑槽中均固定安装有弹簧(280),且弹簧(280)的一端抵压在插杆(260)上,所述弹簧(28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270)的内部,所述插杆(260)通过弹簧(280)与连接杆(270)之间弹性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螺杆(220)的背面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290),两组所述第一螺杆(220)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290)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动套(460)的外侧包裹有海绵包垫(470),且海绵包垫(470)贴近于外框(110)中间位置的一侧外形为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10)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支撑架(510)左右对称状固定在床板主体(150)的底部,对应的两组所述支撑架(5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520),且两组所述第三螺杆(520)的外侧均螺纹啮合连接有螺纹套(530),两组所述螺纹套(530)均通过推杆(540)与背板(160)之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架(510)远离床板主体(150)的一端之间固定焊接有限位板(560),且限位板(560)的顶部包裹有橡胶垫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三螺杆(5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传动机构(550),两组所述第三螺杆(520)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轮传动机构(550)传动连接,所述床板主体(150)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施力轴(570),且施力轴(570)与一组所述第三螺杆(5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580),所述施力轴(570)通过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580)与第三螺杆(520)之间传动连接。
CN202010791450.2A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Withdrawn CN1119389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1450.2A CN111938941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1450.2A CN111938941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8941A true CN111938941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332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1450.2A Withdrawn CN111938941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894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7139A (zh) * 2021-01-31 2021-06-15 义乌市中心医院 一种感染科病房垃圾处理装置
CN113208839A (zh) * 2021-04-27 2021-08-06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新型内科护理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7139A (zh) * 2021-01-31 2021-06-15 义乌市中心医院 一种感染科病房垃圾处理装置
CN113208839A (zh) * 2021-04-27 2021-08-06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新型内科护理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67548C1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е кресло-коляска
WO2006079256A1 (fr) Chaise avec réglages dorsal et lombaire
CN213311299U (zh) 一种可实现腰椎减压、脊柱矫正的治疗床
CN111938941A (zh) 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CN112754815A (zh) 一种骨科护理按摩康复器
CN219681053U (zh) 一种按摩椅
CN116327562A (zh) 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CN113367526B (zh) 一种电动按摩保健席梦思
CN214806119U (zh) 一种智能辅助起坐轮椅
CN211068923U (zh) 一种中风偏瘫康复器
CN211460899U (zh) 一种站立辅助轮椅
CN22054602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躺椅
CN209107833U (zh) 一种方便调节座椅宽度的医疗康复轮椅
CN217566677U (zh) 一种言语治疗椅
CN214231778U (zh) 多功能护理型电动轮椅
CN219680979U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病床体态调节装置
CN211214285U (zh) 一种多功能医院基础护理装置
CN219396727U (zh) 一种三电机美甲按摩床椅
CN220237212U (zh) 一种医护保健床
CN215689552U (zh) 多位置移动式调节的按摩椅
CN220695521U (zh) 一种约束按摩椅
CN220530251U (zh) 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可折叠轮椅
CN219375282U (zh) 一种自助移位护理机器人
CN216676174U (zh) 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安全病床
CN220695459U (zh) 一种多姿态调整的电动轮椅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