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7708U - 一种如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如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7708U
CN215777708U CN202122103012.5U CN202122103012U CN215777708U CN 215777708 U CN215777708 U CN 215777708U CN 202122103012 U CN202122103012 U CN 202122103012U CN 215777708 U CN215777708 U CN 215777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oilet device
main body
joint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030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伟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Good Mother And Baby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Good Mother And Bab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Good Mother And Baby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Good Mother And Bab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030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7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7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7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Flushing Toi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如厕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脚,其均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卡接位,所述支脚的上端向内延伸形成卡接部,卡接部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位内。所述如厕装置具有座圈形态:所述主体下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卡接位,两个支脚的卡接部分别卡接在对应的第二卡接位内,使得两个支脚水平向外伸出;所述第二卡接位与第一卡接位的结构相同。通过卡接部卡接在不同的卡接位内,实现支脚在主体上不同位置的可拆卸连接,以及通过将支脚连接在主体的不同位置,实现如厕装置形态的切换。即通过卡接结构实现支脚在主体上的快速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如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如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增多,对生活品质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当出门在外,如野营,长途旅行时,或者为了追求便携使用,在小孩甚至大人需要方便时,人们通常会使用便携式的马桶。便携式的马桶通常为可折叠马桶,方便人们使用与收纳。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80034811.1的马桶装置,其可通过侧壁旋转设置在座圈上实现三种形态的切换,从而完成对各种环境的适配使用。其不足之处在于:
1.其两侧的侧壁无法快速拆卸,当侧壁无需使用或者需要更换时,拆装较为麻烦。
2.当马桶装置放置在地面或者坐便器上时,受到外力影响,如人的活动等,容易使马桶装置产生滑动偏移,影响马桶装置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如厕装置,包括
主体;以及
至少两个支脚,其均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主体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卡接位,所述支脚的上端向内延伸形成卡接部,卡接部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位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位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卡接孔,所述卡接部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压板,弹性压板的表面设置有卡接块;
所述卡接部伸入所述卡接位内,所述弹性压板的卡接块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孔内;按压弹性压板可使得所述卡接块退出第一卡接孔。
优选地,所述如厕装置具有座圈形态:所述主体下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卡接位,两个支脚的卡接部分别卡接在对应的第二卡接位内,使得两个支脚水平向外伸出;
所述第二卡接位与第一卡接位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主体或支脚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安装位,安装位上设置有吸盘。
优选地,所述安装位包括安装槽一,其设置在所述支脚的安装位位于支脚的底面;
当所述支脚卡接在所述主体的侧面,如厕装置处于马桶座椅形态时,所述支脚的底面接近接触面,所述吸盘通过安装槽安装位设置在支脚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安装位包括安装槽二,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安装位位于主体的底面;
当所述主体与支脚分离,或者支脚卡接在所述主体的底面时,如厕装置处于座圈形态时,所述主体的底面接近接触面,所述吸盘通过安装位设置在主体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主体底面的两侧朝下凸起形成凸块,所述支脚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凹槽;
当所述支脚折叠收纳在所述主体上时,主体底面两侧的凸块对应设置在支脚两侧的凹槽内,从而通过凸块限制支脚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支脚为“L”形块,所述卡接部即为所述“L”形块的横杠,所述竖杆远离卡接部的一端接近接触面。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内还成型有空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部卡接在不同的卡接位内,实现支脚在主体上不同位置的可拆卸连接,以及通过将支脚连接在主体的不同位置,实现如厕装置形态的切换。即通过卡接结构实现支脚在主体上的快速拆装。
2、本实用新型主体与支脚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吸盘的安装位,从而当该如厕装置放置在地面或者其他接触面上时,使用者可通过在安装位上安装吸盘,增强如厕装置与接触面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如厕装置放置在接触面上时能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块自身的回弹力对“T”形槽的内壁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以及摩擦力,使安装块不易脱离“T”形槽,只有当使用者对安装块使用较大力时,才能使安装块朝着开口脱离“T”形槽。进而提高吸盘安装在安装位时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凸块与凹槽之间的卡接限制支脚的移动,实现支脚在主体上折叠收纳时的固定。两个支脚之间也可以将两侧的凹槽对齐,然后重叠放置在一起,然后凸块同时卡住两个支脚的凹槽,实现支脚折叠收纳在主体上时,主体对支脚的限位。
5、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块与卡接孔提高卡接部与卡接位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进一步提高支脚与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座椅形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支脚座圈形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支脚座圈形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脚与吸盘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主体;2、支脚;3、卡接部;4、第一卡接位;5、安装位;51、安装槽一;52、安装槽二;6、凸块;7、凹槽;8、安装块;9、第一卡接孔;10、卡接块;11、吸盘;12、空腔;13、第二卡接位;14、弹性压板;15、第二卡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如厕装置,包括主体1与至少两个支脚2,主体1类似于座圈,本实施例中支脚2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支脚2均可拆卸设置在主体1上。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位,支脚2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3,从而通过卡接部3卡接在不同的卡接位内,实现支脚2在主体1上不同位置的可拆卸连接,以及通过将支脚2连接在主体1的不同位置,实现如厕装置形态的切换。即通过卡接结构实现支脚2在主体1上的快速拆装。
结合图1、图3以及图4,主体1与支脚2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吸盘11的安装位5,从而当该如厕装置放置在地面或者其他接触面上时,使用者可通过在安装位5上安装吸盘11,增强如厕装置与接触面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如厕装置放置在接触面上时能更加稳定。
结合图2与图4,卡接位的位置为上表面、侧面或者地面均可,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主体1相对的两侧面以及底面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所述卡接位,支脚2的形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L”形块,所述卡接部3即为所述“L”形块的横杠,所述竖杆远离卡接部3的一端接近接触面。从而能够通过这四处卡接位以及“L”形的支脚2实现如厕装置形态的切换。
如图1所示,卡接位包括第一卡接位4,其设置在所述主体1相对的两侧面,当两个支脚2的卡接部3卡接在所述主体1相对的两侧面上的第一卡接位4上时,所述支脚2的底面接近接触面,此时支脚2其支撑作用,整个如厕装置呈马桶座椅形态,使用者只需将塑料袋或者盆状物放置在主体1中部的通孔下,用来接住排泄物,然后使用者坐在主体1上,支脚2支撑主体1与使用者身体,使用者正常排泄即可。
如图3与图4所示,卡接位还包括第二卡接位13,其设置在所述主体1底面相对的两侧,并且第二卡接位13与第一卡接位4的结构相同。当两只支脚2的卡接部3卡接在主体1底面的两侧的第二卡接位13上,或者主体1与支脚2分离时,所述主体1可以作为小一号的座圈设置在坐便器的座圈上,此时主体1的底面或者支脚2的侧面接近接触面,如厕装置呈座圈形态,小孩可以通过坐在主体1上,实现对常规的坐便器的适配使用。同时,如图3所示,如果此时支脚2安装在主体1底面的两侧,支脚2会相对主体1横向设置,并水平延伸至主体1外,此时,使用者即可手撑在支脚2上,起到对使用者一定的平衡作用,防止年龄较小的使用者因运动而失衡而受伤。
如图5所示,当需要对该如厕装置进行折叠收纳,使如厕装置呈折叠状态时,只需将支脚2从主体1上分离,然后折叠收纳起来即可。
第一卡接位4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卡接孔9,所述卡接部3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压板14,弹性压板14的表面设置有卡接块10;
当卡接部3伸入所述卡接位4内时,所述弹性压板14的卡接块10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孔9内,按压弹性压板14可使得所述卡接块10退出第一卡接孔9,从而实现支脚2与主体1的有效卡接,以及快速分离。
第二卡接位13的内腔中则设置有第二卡接孔15,第二卡接孔15同样适配弹性压板14以及其上的卡接块10。第二卡接孔15与第一卡接孔9结构与功能相同。
安装位5可以设置支脚2与主体1的任何地方,只需吸盘11能够接触到接触面即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位5包括安装槽一51,其优选为设置在支脚2的底面,具体为支脚2的底面的两端,从而两个支脚2上的吸盘11位于整体如厕装置的四个角,保证如厕装置使用时受力的稳定。当如厕装置处于马桶座椅形态时,吸盘11通过安装位5设置在支脚2的底面,从而当支脚2接近接触面时,吸盘11吸附在接触面上,增强支脚2与接触面之间的作用力,减少支脚2在接触面上的滑动,进而提高如厕装置处于马桶座椅形态时的稳定性。
如图3与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安装位5还包括卡接槽二52,其设置在所述主体1底面相对的两侧,具体为主体1底面的四个拐角处,从而保持主体1的受力稳定。当如厕装置处于座圈形态,吸盘11通过安装位5设置在主体1的底面,从而当主体1的底面接近接触面上时,吸盘11吸附在接触面上,增大主体1与接触面之间的作用力,防止主体1在接触面上滑动偏移,提高使用者坐在主体1上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如图2、图4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位5的形状优选为“T”形槽,吸盘11上端的两侧则向内凹陷形成截面为“T”字形的安装块8,安装块8与“T”形槽相适配,其中“T”形槽贯穿主体1或者支脚2,从而安装者可之间将安装块8对准“T”形槽,然后将安装块8从“T”形槽的开口插入“T”形槽内,即可完成安装吸盘11在安装位5上的安装,简单快捷。
安装块8选择硬性材料或者软性材料均可,本实施例中安装块8优选为软性材料制成的软块,更近一步可以优选为胶块,安装块8相较于“T”形槽稍大,从而当安装块8安装在“T”形槽内时,安装块8能受力变形被压缩,从而通过安装块8自身的回弹力对“T”形槽的内壁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以及摩擦力,使安装块8不易脱离“T”形槽,只有当使用者对安装块8使用较大力时,才能使安装块8朝着开口脱离“T”形槽。进而提高吸盘11安装在安装位5时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上述“T”形槽与安装块8的相关结构,也能实现吸盘11在安装位5上的可拆卸连接,使吸盘11的拆装以及位置的改变更加的方便。
结合图4与图5,主体1底面的两侧朝下凸起形成凸块6,支脚2的两侧则向内凹陷形成凹槽7,从而当支脚2折叠收纳在所述主体1上时,主体1底面两侧的凸块6对应设置在支脚2两侧的凹槽7内,从而通过凸块6与凹槽7之间的卡接限制支脚2的移动,实现支脚2在主体1上折叠收纳时的固定。两个支脚2之间也可以将两侧的凹槽7对齐,然后重叠放置在一起,然后凸块6同时卡住两个支脚2的凹槽7,实现支脚2折叠收纳在主体1上时,主体1对支脚2的限位。
如图4所示,主体1底面的第二卡接位13则可以成型在凸块6上,从而更加节省主体1底面结构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如图2所示,卡接部3内还成型有空腔12,从而减轻支脚2的重量,以及方便卡接部3向空腔12内变形,便于卡接部3从卡接位内抽出脱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如厕装置,包括
主体(1);以及
至少两个支脚(2),其均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主体(1)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接位(4),所述支脚(2)的上端向内延伸形成卡接部(3),卡接部(3)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位(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位(4)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卡接孔(9),所述卡接部(3)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压板(14),弹性压板(14)的表面设置有卡接块(10);
所述卡接部(3)伸入所述卡接位(4)内,所述弹性压板的卡接块(10)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孔(9)内;按压弹性压板(14)可使得所述卡接块(10)退出第一卡接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如厕装置具有座圈形态:所述主体(1)下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卡接位(13),两个支脚(2)的卡接部(3)分别卡接在对应的第二卡接位(13)内,使得两个支脚(2)水平向外伸出;
所述第二卡接位(13)与第一卡接位(4)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或支脚(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安装位(5),安装位(5)上设置有吸盘(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5)包括安装槽一(51),其设置在所述支脚(2)的底面;
当如厕装置处于马桶座椅形态时,所述吸盘(11)通过安装槽(51)设置在支脚(2)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5)包括安装槽二(52),其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底面;
当如厕装置处于座圈形态时,所述吸盘(11)通过安装位(5)设置在主体(1)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底面的两侧朝下凸起形成凸块(6),所述支脚(2)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凹槽(7);
当所述支脚(2)折叠收纳在所述主体(1)上时,主体(1)底面两侧的凸块(6)对应设置在支脚(2)两侧的凹槽(7)内,从而通过凸块(6)限制支脚(2)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为“L”形块,所述卡接部(3)即为所述“L”形块的横杠,所述竖杆远离卡接部(3)的一端接近接触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内还成型有空腔(12)。
CN202122103012.5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如厕装置 Active CN215777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3012.5U CN215777708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如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3012.5U CN215777708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如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7708U true CN215777708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4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03012.5U Active CN215777708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如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7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48486A1 (zh) 连接结构及座具
CN102885593B (zh) 马桶坐圈延时自掀装置
CN215777708U (zh) 一种如厕装置
CN107334583B (zh) 一种家用带如厕功能的辅助起立手推椅
CN204862932U (zh) 多功能坐便椅
CN216822430U (zh) 带触地式支撑脚的挂墙座椅
KR200408358Y1 (ko) 목발의 높이조절장치
CN213785783U (zh) 多功能助老拐杖
JP5457419B2 (ja) 低床多機能車椅子
KR101100282B1 (ko) 노인용 휠체어워커
CN218074723U (zh) 一种洗澡椅结构
KR200494548Y1 (ko) 양변기용 좌변기 겸용 발받침대
CN213216206U (zh) 一种双层儿童座椅的多功能扶手
CN215424365U (zh) 一种用于马桶座椅的加固装置以及马桶座椅
CN209965774U (zh) 一种沐浴折叠凳
CN217772155U (zh) 一种新型洗澡椅
CN202440912U (zh) 卫生舒适蹲便器
CN218515652U (zh) 一种可调节坐便器
CN211066369U (zh) 一种滑动和固定两用模式的医用大便椅
JP4344531B2 (ja) 簡易便器
CN217723367U (zh) 可折叠的辅助如厕的老年智能马桶
CN210611977U (zh) 一种折叠式浴室凳
CN220713748U (zh) 一种家居适老化改造的淋浴座椅
CN218355926U (zh) 一种宝宝浴凳
CN213371706U (zh) 马桶增高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