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7404U - 盖子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盖子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7404U
CN215777404U CN202120864505.8U CN202120864505U CN215777404U CN 215777404 U CN215777404 U CN 215777404U CN 202120864505 U CN202120864505 U CN 202120864505U CN 215777404 U CN215777404 U CN 215777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lid
cap
hollow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45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谷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45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7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7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7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子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盖子包括外盖和内盖,外盖设置有出气口和向下延伸的中空件,中空件设置有进气口和侧开口,进气口位于中空件的下端;内盖位于外盖的下方并与外盖之间形成容纳腔,内盖设置有限位孔,内盖包括与外盖连接的连接部,限位孔与连接部间隔设置,中空件的下端位于限位孔内,并且中空件经由侧开口与容纳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盖子,借助于中空件和容纳腔形成的蒸汽通路,可以延长泡沫溢出的路径,使泡沫能够在溢出前破裂,破裂后的形成的液体能够再流回烹饪器具的内锅,由此可以避免出现溢锅的现象;借助于中空件,可以限制内盖的自由旋转以避免其相对于外盖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更好地固定内盖。

Description

盖子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子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诸如锅具、热水壶等烹饪器具的盖子,通常为单层盖,并且采用直流的方式排气。当锅内的气泡和蒸汽量很大时,很容易把盖子顶起,出现溢锅现象。溢锅不仅会使锅内的液体沿烹饪器具外表面流下,流到灶台上,难以清洗,更严重的,会造成炉火熄灭或爆炸,影响用户的使用安全。
因此,需要一种盖子及具有其的锅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子,用于烹饪器具,其包括:
外盖,所述外盖设置有出气口和向下延伸的中空件,所述中空件设置有进气口和侧开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中空件的下端;以及
内盖,所述内盖位于所述外盖的下方并与所述外盖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内盖设置有限位孔,
其中,所述内盖包括与所述外盖连接的连接部,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连接部间隔设置,所述中空件的所述下端位于所述限位孔内,并且所述中空件经由所述侧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根据本方案,一方面,借助于中空件和容纳腔形成的蒸汽通路,可以延长泡沫溢出的路径,使泡沫能够在溢出前破裂,破裂后的形成的液体能够再流回烹饪器具的内锅,由此可以避免出现溢锅的现象;另一方面,借助于中空件,可以限制内盖的自由旋转以避免其相对于外盖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更好地固定内盖。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内盖的中部。
根据本方案,可以使内盖的受力更平衡,以便内盖更平稳地安装在外盖上。
可选地,所述中空件的形状为柱体,并且与所述外盖一体构造。
根据本方案,外盖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
所述中空件从所述限位孔穿过,并且穿过的部分突出于所述内盖的尺寸L≥5mm。
根据本方案,可以避免因内盖的上下移动/晃动使中空件脱离限位孔,进一步提高了内盖的装配结构的稳定性,使内盖更牢固可靠地安装至外盖。
可选地,所述中空件设置有沿其径向突出的突起,所述突起位于所述侧开口的下侧并与所述内盖在所述限位孔的孔边缘处的上表面可接触。
根据本方案,借助于突起,可以限制内盖向上的移动,保持内盖一直处于侧开口的下侧,避免因内盖的上下移动/晃动使内盖移动至侧开口处,阻碍夹带泡沫的蒸汽进入容纳腔。
所述限位孔的孔边缘沿着所述外盖所在方向设置有延伸部。
根据本方案,可以阻挡冷凝水从该限位孔掉落,使冷凝水沿着预设的回流通道掉落。
可选地,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中空件错位设置。
根据本方案,出气口与中空件之间的距离更大,可以尽可能延长泡沫溢出的路径,使泡沫能够在从出气口溢出前破裂,进一步提高了防溢效果。
可选地,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中空件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小预设距离D≥20mm,或者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外盖的相对于所述外盖的中心与所述中空件相反的一侧。
根据本方案,可以根据盖子的尺寸,设置出气口相对于中空件的位置,使得尽可能延长泡沫溢出的路径,即便当大量的泡沫进入容纳腔时,泡沫也能够在从出气口溢出前破裂,从而提高了防溢效果。
可选地,所述侧开口朝向所述出气口。
根据本方案,可以使从侧开口流出的夹带有泡沫的蒸汽沿着朝向出气口的方向在容纳腔内流动,形成畅通的蒸汽流通通路,避免泡沫聚集而不能及时破裂。
可选地,所述内盖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环形的凸台。
根据本方案,可以提高内盖的结构强度,以便内盖可承受一定的蒸汽压力,不易变形。
可选地,所述内盖的周缘低于所述内盖的中部,
所述内盖的所述周缘与所述外盖的周缘之间设置有间隙,或者所述内盖的所述周缘设置有出液口。
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间隙或出液口,可以及时使泡沫破裂形成的液体回流,可以避免该液体从出气口处溢出,减少了溢锅的风险。
可选地,还包括可形变件,所述可形变件设置于所述内盖的所述连接部,所述外盖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可形变件彼此卡接,以使所述内盖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外盖。
根据本方案,借助于可形变件,可以便于将内盖可拆卸地安装至外盖,当需要清洗或更换内盖时,可以沿远离外盖的方向拉动内盖,可形变件容易地从安装部脱离,从而内盖被拆卸下来。
可选地,所述内盖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可形变件的外周设置有一圈卡槽,所述内盖在所述安装孔处的孔边缘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根据本方案,可形变件不仅能够起到连接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可以避免蒸汽从内盖的安装孔处进入容纳腔。
所述可形变件设置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内盖的下侧,用于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拆卸所述内盖。
根据本方案,用户可以沿远离外盖的方向拉动操作部,使内盖远离外盖移动,从而方便快捷地将内盖拆卸下来。
可选地,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通过紧固件固定至所述安装部。
根据本方案,借助于安装部,既可以实现内盖与外盖之间的安装,也可以实现把手和外盖之间的安装,使得可以简化外盖的结构,便于生产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器具主体和根据上述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盖子,所述盖子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器具主体。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盖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处于倒置状态下的外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处于倒置状态下的外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可形变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烹饪器具 11:器具主体
12:内锅 100:盖子
110:外盖 111:出气口
112:中空件 113:进气口
114:侧开口 115:突起
116:安装部 117:卡接部
120:内盖 121:连接部
122:限位孔 123:安装孔
124:延伸部 125:凸台
130:把手 140:容纳腔
150:可形变件 151:接收孔
152:卡槽 153: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现在,将参见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如图1所示,该烹饪器具10包括器具主体11、内锅12和盖子100,盖子100能够可开合地盖设于器具主体11,以在盖子100和内锅12之间形成烹饪空间。器具主体11具有内锅收纳部。内锅12可以固定设置于内锅收纳部处,或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2的清洗。煲体中包括用于加热内锅12的加热装置,以对内锅12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可以是锅具、热水壶、电饭煲等,锅具可以是具有盖子100的任何类型的炒锅、煮锅、炖锅等。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盖子100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盖子100可以包括外盖110、内盖120和把手130。内盖120位于外盖110的下方并与外盖110间隔设置,使得内盖120与外盖110之间能够形成用于蒸汽通过的容纳腔140。内盖120可以包括连接部121。连接部121能够用于与外盖110连接。可选地,内盖120的周缘可以与外盖110的周缘抵接。也就是说,内盖120在连接部121所在的位置与外盖110连接,其余部分可以不与外盖110连接。把手130能够通过诸如螺钉等紧固件安装至外盖110。
为了进一步固定内盖120,如图3所示,外盖110可以设置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出气口111和向下延伸的中空件112。中空件112设置有侧开口114和位于下端的进气口113。如图4所示,内盖120可以设置有限位孔122。限位孔122与中空件112上下位置对应,并且中空件112的下端能够位于限位孔122内,从而可以使进气口113能够与烹饪空间连通。中空件112可以经由侧开口114与容纳腔140连通。
参见图2中的实线箭头所示,夹带有泡沫的蒸汽可以经由中空件112的进气口113进入中空件112,然后从中空件112的侧开口114转弯进入容纳腔140,泡沫能够在容纳腔140内破裂形成液体,蒸汽可以从出气口111排出。
限位孔122能够与连接部121间隔设置,使得中空件112能够相对于连接部121间隔开预设距离。
以此实施方式,一方面,借助于中空件112和容纳腔140形成的蒸汽通路,可以延长泡沫溢出的路径,使泡沫能够在溢出前破裂,破裂后的形成的液体能够再流回烹饪器具10的内锅12,由此可以避免出现溢锅的现象;另一方面,借助于中空件112,可以限制内盖120的自由旋转以避免其相对于外盖11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更好地固定内盖120。
返回参见图2,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内盖120的周缘低于内盖120的中部,内盖120的周缘可以与外盖110的周缘之间设置有间隙G。具体地,内盖120可以构造成其周缘的一部分与外盖110抵接,另一部分与外盖110间隔开形成间隙G。容纳腔140内的液体可以从间隙G(参见图2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向下流出。例如,内盖120具有对应于中空件112的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内盖120在第一端的周缘可以与外盖110抵接,内盖120在第二端的周缘可以与外盖110形成有间隙G。
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内盖120的周缘低于内盖120的中部,内盖120的周缘可以设置有出液口,容纳腔140内的液体可以从出液口向下流出。例如,内盖120在第二端的周缘可以与外盖110形成有出液口。当然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出液口可以设置在内盖120的任何合适位置。出液口可以是圆形口或长形口,例如,是沿内盖120的大致周向延伸的长形口。
通过设置间隙G或出液口,可以及时使泡沫破裂形成的液体回流,可以避免该液体从出气口111处溢出,减少了溢锅的风险。间隙G或出液口可以设置在内盖120在第二端的边缘。
中空件112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形状,例如中空件112的形状可以为柱体,并且能够与外盖110一体构造。这样的外盖110,其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侧开口114的朝向可以任意,最好是朝向出气口111。由此,可以使从侧开口114流出的夹带有泡沫的蒸汽沿着朝向出气口111的方向在容纳腔140内流动,形成畅通的蒸汽流通通路,避免泡沫聚集而不能及时破裂。
出气口111能够与中空件112间隔有预设距离,即出气口111能够与中空件112错位设置。这使得出气口111与中空件112之间的距离更大,可以尽可能延长泡沫溢出的路径,使泡沫能够在从出气口111溢出前破裂,进一步提高了防溢效果。
出气口111与中空件112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小预设距离D≥20mm,例如,最小预设距离D可以为20mm、30mm、50mm、100mm、150mm、200mm、250mm等。出气口111可以位于外盖110的相对于外盖110的中心与中空件112相反的一侧。例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出气口111可以相对于外盖110的中心与中空件112对称设置。由此,可以根据盖子100的尺寸,设置出气口111相对于中空件112的位置,使得尽可能延长泡沫溢出的路径,即便当大量的泡沫进入容纳腔140时,泡沫也能够在从出气口111溢出前破裂,从而提高了防溢效果。
当使用烹饪器具10时,内盖120的一部分受蒸汽的压力会相对于外盖110上下移动/晃动,为避免内盖120的上下移动/晃动使中空件112脱离限位孔122,如图5所示,中空件112可以从限位孔122穿过。中空件112的从限位孔122穿过的部分突出于内盖120的尺寸L设置为尺寸L≥5mm,例如尺寸L可以为5mm、6mm、7mm、8mm等。由此,可以避免因内盖120的上下移动/晃动使中空件112脱离限位孔122,进一步提高了内盖120的装配结构的稳定性,使内盖120更牢固可靠地安装至外盖110。
中空件112可以设置有沿其径向突出的突起115。突起115位于侧开口114的下侧并与内盖120在限位孔122的孔边缘处的上表面可接触。可以理解,突起115可以与孔边缘处的上表面直接接触;或者突起115与孔边缘处的上表面不接触,但当内盖120上下移动/晃动时,突起115能够与孔边缘处的上表面接触。
借助于突起115,可以限制内盖120向上的移动,保持内盖120一直处于侧开口114的下侧,避免因内盖120的上下移动/晃动使内盖120移动至侧开口114处,阻碍夹带泡沫的蒸汽进入容纳腔140。
进一步地,限位孔122的孔边缘可以沿着外盖110所在方向设置有延伸部124。换句话说,该孔边缘可以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延伸部124。可以阻挡冷凝水从该限位孔122掉落,使冷凝水沿着预设的回流通道掉落。延伸部124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构造,例如可以为卷边。
连接部121可以位于内盖120的中部,具体是内盖120的中央。由此,可以使内盖120的受力更平衡,以便内盖120更平稳地安装在外盖110上。
如图2和图6所示,盖子100还可以包括可形变件150。可形变件150能够受力后产生弹性形变。可形变件150可以由诸如硅胶等材料制成。可形变件150设置于内盖120的连接部121。外盖110可以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安装部116。安装部116与可形变件150彼此卡接,以使内盖120可拆卸地安装至外盖110。借助于可形变件150,可以便于将内盖120可拆卸地安装至外盖110,当需要清洗或更换内盖120时,可以沿远离外盖110的方向拉动内盖120,可形变件150容易地从安装部116脱离,从而内盖120被拆卸下来。
安装部116还用于安装把手130,具体地,把手130通过紧固件固定至安装部116。借助于安装部116,既可以实现内盖120与外盖110之间的安装,也可以实现把手130和外盖110之间的安装,使得可以简化外盖110的结构,便于生产制造。
可形变件150和安装部116中的一个可以设置有接收孔151,可形变件150和安装部116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有卡接部117。卡接部117插入并卡接在接收孔151内。以此实施方式,可以容易地将可形变件150卡接至安装部116,以及从安装部116脱离,卡接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可形变件150设置有接收孔151,安装部116设置有卡接部117,可以便于外盖110的生产制造。
内盖120的连接部121可以设置有安装孔123。可形变件150的外周可以设置有一圈卡槽152。内盖120在安装孔123处的孔边缘能够卡接在卡槽152内。在该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21包括安装孔123和内盖120在安装孔123处的孔边缘。以此实施方式,可形变件150不仅能够起到连接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可以避免蒸汽从内盖120的安装孔123处进入容纳腔140。
如图2和图4所示,内盖120还可以设置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环形的凸台125。由此,可以提高内盖120的结构强度,以便内盖120可承受一定的蒸汽压力,不易变形。例如图示实施方式示出了两个环形的凸台125,并且这两个凸台125在内盖120的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可形变件150可以设置有操作部153,操作部153能够位于内盖120的下侧,以便通过操作操作部153拆卸内盖120。用户可以沿远离外盖110的方向拉动操作部153,使内盖120远离外盖110移动,从而方便快捷地将内盖120拆卸下来。操作部153可以是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盖子100包括外盖110和内盖120,外盖110设置有出气口111和向下延伸的中空件112,中空件112设置有进气口113和侧开口114,进气口113位于中空件112的下端;内盖120位于外盖110的下方并与外盖110之间形成容纳腔140,内盖120设置有限位孔122。
其中,内盖120包括与外盖110连接的连接部121,限位孔122与连接部121间隔设置,中空件112的下端位于限位孔122内,并且中空件112经由侧开口114与容纳腔140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盖子100,一方面,借助于中空件112和容纳腔140形成的蒸汽通路,可以延长泡沫溢出的路径,使泡沫能够在溢出前破裂,破裂后的形成的液体能够再流回烹饪器具10的内锅12,由此可以避免出现溢锅的现象;另一方面,借助于中空件112,可以限制内盖120的自由旋转以避免其相对于外盖11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更好地固定内盖12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3)

1.一种盖子,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盖(110),所述外盖(110)设置有出气口(111)和向下延伸的中空件(112),所述中空件(112)设置有进气口(113)和侧开口(114),所述进气口(113)位于所述中空件(112)的下端;以及
内盖(120),所述内盖(120)位于所述外盖(110)的下方并与所述外盖(110)之间形成容纳腔(140),所述内盖(120)设置有限位孔(122),
其中,所述内盖(120)包括与所述外盖(110)连接的连接部(121),所述限位孔(122)与所述连接部(121)间隔设置,所述中空件(112)的所述下端位于所述限位孔(122)内,并且所述中空件(112)经由所述侧开口(114)与所述容纳腔(14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1)位于所述内盖(120)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件(112)的形状为柱体,并且与所述外盖(110)一体构造,和/或
所述中空件(112)从所述限位孔(122)穿过,并且穿过的部分突出于所述内盖(120)的尺寸L≥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件(112)设置有沿其径向突出的突起(115),所述突起(115)位于所述侧开口(114)的下侧并与所述内盖(120)在所述限位孔(122)的孔边缘处的上表面可接触,和/或
所述限位孔(122)的孔边缘沿着所述外盖(110)所在方向设置有延伸部(12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11)与所述中空件(112)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11)与所述中空件(112)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小预设距离D≥20mm,或者所述出气口(111)位于所述外盖(110)的相对于所述外盖(110)的中心与所述中空件(112)相反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口(114)朝向所述出气口(11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20)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环形的凸台(12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盖(120)的周缘低于所述内盖(120)的中部,
所述内盖(120)的所述周缘与所述外盖(110)的周缘之间设置有间隙(G),或者所述内盖(120)的所述周缘设置有出液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形变件(150),所述可形变件(150)设置于所述内盖(120)的所述连接部(121),所述外盖(110)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安装部(116),所述安装部(116)与所述可形变件(150)彼此卡接,以使所述内盖(120)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外盖(11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20)的所述连接部(121)设置有安装孔(123),所述可形变件(150)的外周设置有一圈卡槽(152),所述内盖(120)在所述安装孔(123)处的孔边缘卡接在所述卡槽(152)内,和/或
所述可形变件(150)设置有操作部(153),所述操作部(153)位于所述内盖(120)的下侧,用于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153)拆卸所述内盖(12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130),所述把手(130)通过紧固件固定至所述安装部(116)。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器具主体(11)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子(100),所述盖子(100)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器具主体(11)。
CN202120864505.8U 2021-04-25 2021-04-25 盖子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777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4505.8U CN215777404U (zh) 2021-04-25 2021-04-25 盖子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4505.8U CN215777404U (zh) 2021-04-25 2021-04-25 盖子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7404U true CN215777404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1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4505.8U Active CN215777404U (zh) 2021-04-25 2021-04-25 盖子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7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3534B (zh) 破泡器、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4258963U (zh) 盖板结构、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777404U (zh) 盖子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2213482U (zh) 一种具有可拆内盖的烹饪器具
CN216317147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995912U (zh) 一种新型烹饪器具
CN212326109U (zh) 一种烹饪锅及自动烹饪装置
CN213308988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锅盖组件及烹饪装置
CN210871012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和烹饪器具
CN21179595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4258961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230946U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738427U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039675U (zh) 锅盖及锅具
CN216628255U (zh) 蒸汽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720451U (zh) 分离装置以及烹饪器具
CN210169701U (zh) 烹饪器具
CN219720452U (zh) 分离装置以及烹饪器具
CN217390444U (zh) 一种用于避免食物污染的多功能调奶辅食机
CN210446682U (zh) 内衬组件、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016970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1704275U (zh) 烹饪器具
CN214631739U (zh) 一种空气炸锅用炸篮结构
CN213993299U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127125U (zh) 锅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