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5577U -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5577U
CN215775577U CN202121812610.3U CN202121812610U CN215775577U CN 215775577 U CN215775577 U CN 215775577U CN 202121812610 U CN202121812610 U CN 202121812610U CN 215775577 U CN215775577 U CN 215775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assembly
electric heating
assembly
wr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126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鹤
李欢喜
周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126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5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5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557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7729 priority patent/WO202301099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该电加热组件包括收容体、包裹膜、发热线路和外接引脚组;其中,收容体具有收容腔,用于收容待加热物质;包裹膜包裹在收容体的外表面;发热线路设置于收容体和包裹膜之间,用于在通电时发热以加热待加热物质;外接引脚组设置在包裹膜背离收容体的表面,并与发热线路电连接,用于与电源组件电连接。该电加热组件能够实现电加热组件与电源组件之间的无引线连接,使得该电加热组件与电源组件之间的拆卸过程较为简单,进而方便对该电加热组件进行清洁,大大降低了因清洁不良而对后续待加热物质的加热口感造成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加热装置是一种用于在通电时对待加热物质进行加热并雾化的装置,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雾化等技术领域。
目前,电加热装置一般包括电加热组件和电源组件;其中,电加热组件用于容置待加热物质,以在通电时对待加热物质进行加热;其中,待加热物质可为花叶类、草本类物质,或其膏类提取物;电加热组件可为发热锅;在具体实施例中,电加热组件通过引线与电源组件中的线路板连接,以通过电源组件向电加热组件供电。
然而,电加热组件通过引线与电源组件连接,使得电加热组件与电源组件之间的拆卸过程较为繁琐,从而导致该电加热组件的清洁较为困难,进而影响后续对待加热物质的加热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该电加热组件能够解决现有电加热组件与电源组件之间的拆卸过程较为繁琐,从而导致该电加热组件的清洁较为困难,进而影响后续对待加热物质的加热口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加热组件。该电加热组件包括收容体、包裹膜、发热线路及外接引脚组;其中,收容体具有收容腔,收容腔用于收容待加热物质;包裹膜包裹在收容体的外表面;发热线路围绕收容体设置,并位于收容体和包裹膜之间;发热线路用于在通电时发热以加热待加热物质;外接引脚组设置在包裹膜背离收容体的表面,并与发热线路电连接,用于与电源组件电连接。
其中,包裹膜具有通孔,外接引脚组通过通孔与发热线路电连接。
其中,发热线路形成于包裹膜的靠近收容体的表面,并与包裹膜一起包裹在收容体的外表面。
其中,包裹膜包括第一包裹部和第二包裹部;其中,第一包裹部包裹在收容体的侧壁上;第二包裹部与第一包裹部连接,并包裹在收容体的底壁上;外接引脚设置在第二包裹部背离收容体的表面。
其中,发热线路包括侧壁发热线路和/或底壁发热线路;其中,侧壁发热线路形成于第一包裹部,用于在通电时对收容体的侧壁进行加热;底壁发热线路形成于第二包裹部,用于在通电时对收容体的底壁进行加热。
其中,外接引脚组包括第一外接引脚组,第一外接引脚组与至少一种发热线路分别连通;或者,外接引脚组包括第二外接引脚组;第一外接引脚组与侧壁发热线路连通,第二外接引脚组与底壁发热线路连通。
其中,侧壁发热线路包括至少两个独立设置的子发热线路;第一外接引脚组包括第一引脚和至少两个第二引脚;其中,第一引脚与每一子发热线路的第一端连接;至少两个第二引脚中的每一第二引脚与一个子发热线路的第二端连接,且至少两个第二引脚与至少两个子发热线路一一对应连接。
其中,收容体为圆柱状;第一引脚和至少两个第二引脚中的其中一个引脚为圆心,其他引脚为与圆心同心的圆环;或第一引脚和至少两个第二引脚均为同心的圆环。
其中,收容体的底壁上形成有进气孔,第二包裹部上形成有与进气孔连通的通气孔,通气孔位于第一引脚和至少两个第二引脚相互之间的间隙区域。
其中,第一引脚和/或第二引脚设置呈点状、条状或块状,且收容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设配装配位置的限位部。
其中,收容体的材质为金属或导热陶瓷。
其中,还包括红外层,设置于收容体的内表面。
其中,包裹膜的材质为隔热陶瓷或玻璃材料。
其中,收容体的热导率不小于10W/(m*K);及/或,包裹膜的热导率不大于5W/(m*K)。
其中,收容体的材质为石英玻璃,电加热组件还包括红外层,红外层设置于收容体与包裹膜的之间。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组件和电源组件;电加热组件用于收容待加热物质,并在通电时发热以加热待加热物质;其中,电加热组件为上述任一项的电加热组件;电源组件包括电极,电极用于与电加热组件的外接引脚抵接,以将电加热组件与电源组件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该电加热组件通过设置收容体,在收容体上设置收容腔,以通过收容体收容待加热物质;同时,通过设置包裹膜和发热线路,并将包裹膜包裹在收容体的外表面,将发热线路设置在收容体和包裹膜之间,以使发热线路在通电时发热并加热待加热物质;另外,通过设置外接引脚组,并将外接引脚组设置在包裹膜背离收容体的表面,并与发热线路电连接,以通过外接引脚组将发热线路引出至包裹膜的背离收容体的一侧表面,以使该电加热组件通过该外接引脚组与电源组件电连接,从而能够实现电加热组件与电源组件之间的无引线连接,使得该电加热组件与电源组件之间的拆卸过程较为简单,进而方便对该电加热组件进行清洁,大大降低了因清洁不良而对后续待加热物质的加热口感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加热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在另一视觉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结构的包裹膜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结构的透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结构去除包裹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加热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结构的包裹膜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300;该电加热装置300用于在通电时对待加热物质进行加热并雾化,其可用于不同领域,比如,医疗、农业或雾化领域等。具体的,该电加热装置300包括电加热组件100和电源组件200。
其中,电加热组件100用于收容待加热物质,并在通电时发热以加热待加热物质;具体的,待加热物质可为花叶类、草本类物质,或其膏类提取物,电加热组件100可为发热锅或发热筒。在具体实施例中,电加热组件100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加热组件100的结构与功能,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下文。
电源组件200上设置有电极201,电极201用于与电加热组件100连接,以将电源组件200与电加热组件100电导通,从而通过电源组件200向电加热组件100供电。在具体实施例中,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源组件200的电极201抵接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需要对电加热组件100进行清洁或更换时,只需要将电加热组件100拔出电源组件200,使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极201脱离即可实现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源组件200之间的拆卸,相比于通过引线将电源组件200与电加热组件100连接的方案,能够实现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源组件200之间的无引线连接,使得该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源组件200之间的拆卸过程较为简单,进而方便对该电加热组件100进行清洁,大大降低了因清洁不良而对后续待加热物质的加热口感造成的影响。可以理解,电极201也可以替换为金属弹片、金属触点等其他电极形式,只要能够与电加热组件100抵接而实现可拆卸连接即可。
具体的,该电源组件200还包括壳体202,电路板203、电芯204等其它电子元器件;其中,电芯通过电路板与电极201连接,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控制电路板,选择性的为电加热组件100进行供电。
请参见图2至图6,其中,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加热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结构在另一视觉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结构的包裹膜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结构的透视图;图6是图2所示结构去除包裹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加热组件100,该电加热组件100包括收容体11、包裹膜12、发热线路13和外接引脚组14。其中,包裹膜12包裹在收容体11外侧;发热线路13位于收容体11和包裹膜12之间,以利用包裹膜12保护发热线路13免受外界空气、水蒸气以及待加热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等的影响;外接引脚组14设置在包裹膜12背离收容体11的一侧表面,并与发热线路13电连接,以通过外接引脚组14将发热线路13引出至包裹膜12的背离收容体11的一侧表面,以使电加热组件100通过该外接引脚组14与电源组件200电连接,从而该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源组件200之间的拆卸过程较为简单,进而方便对该电加热组件100进行清洁,大大降低了因清洁不良而对后续待加热物质的加热口感造成的影响。
其中,如图3所示,收容体11具有侧壁111和底壁112。收容体11的侧壁111环形设置且与底壁112围设形成收容腔113,收容腔113用于收容待加热物质。在具体实施例中,当该电加热组件100用于加热花叶类、草本类物质等待加热物质时,该收容体11的底壁112可设置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进气孔15,以使外界大气通过进气孔15进入收容腔113,进而增加加热效果,并将雾化后的待加热物质带出收容腔113。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电加热组件100用于加热花叶类、草本的类膏类提取物的待加热物质时,收容体11的底壁112上不设置进气孔15,以防止膏类待加热物质加热变成液态后从收容体11的底壁112上的进气孔15流出;在该实施例中,进气孔15可设置在收容体11的侧壁111上。
具体的,收容体11的材质可为金属或导热陶瓷,以提高传导至收容体11的内壁面处的温度;具体的,收容体11的材质可为不锈钢、铜合金或铝合金等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或氧化铝、碳化硅、氮化铝或氮化硅等高导热系数的陶瓷;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收容体11的材质为430不锈钢,以在收容体11快速升温过程中,提高收容体11的温度场的均匀性。具体的,收容体11的热导率不小于10W/(m*K)。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收容体11可呈中空圆柱状,且一端为敞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收容体11的内部形成收容腔113。具体的,收容体11包括圆柱状环形侧壁111和圆形底壁112。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收容体11的侧壁111上还设置有适配装配位置的限位部(图未示),该电加热组件100具体通过该限位部与电源组件200装配,以实现二者的连接。包裹膜12包裹在收容体11的外表面;具体的,包裹膜12的材质可为隔热陶瓷或玻璃材料,以使该包裹膜12具有较好的隔热作用,从而降低电加热组件100散发到外界的热量,提高能量利用率,并降低电加热组件100外表面的温度,进而有效提高电加热组件100的热稳定性,同时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具体的,包裹膜12的热导率不大于5W/(m*K)。
其中,包裹膜12具体可为BaO-A12O3-SiO2体系的隔热陶瓷,或使用CaO取代部分BaO的体系,该体系能够与430不锈钢基材良好匹配。在一实施例中,BaO-A12O3-SiO2体系的隔热陶瓷的组分具体可包括:50%BaO、15%A12O3、22%SiO2、3.5%ZrO2、1.5%TiO2、1.3%Na2O、1.3%CaO、1%MgO、3%B2O3、1.4%Co2O3;在该实施例中,该体系隔热陶瓷的析晶峰值温度约850℃,热膨胀系数约10.1ppm/℃。在另一实施例中,BaO-A12O3-SiO2体系的组分具体可包括:53%BaO、14%A12O3、24%SiO2、1.8%ZrO2、2%TiO2、1.3%K2O、1.0%Na2O、0.5%CaO、1%MgO、1.4%Co2O3;在该实施例中,该体系隔热陶瓷的析晶峰值温度约860℃,热膨胀系数约10.6ppm/℃。具体实施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发热线路13围绕收容体11设置,发热线路13用于在通电时发热以加热待加热物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发热线路13形成于包裹膜12朝向收容体11的一侧表面,例如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形成于包裹膜12朝向收容体11的一侧表面。或者,发热线路13也可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形成于收容体11的外表面。
外接引脚组14可为焊盘,焊盘的形状不限,可为片状、条状、环状等,例如圆片状、S型状、圆环状等。在具体实施例中,包裹膜12上开设有通孔(图未示),通孔内填充有导电材料,以形成导电通孔;外接引脚组14具体通过该导电通孔与发热线路13电连接;其中,通孔可以设置在包裹膜12的任一处,只要能够使得外接引脚组14通过该通孔与发热线路13电连接即可。优选地,通孔位于外接引脚组14覆盖包裹膜12的区域;导电材料可选为银浆或金属,例如银、铜或铝等。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外接引脚组14也可通过穿设在通孔内的导线与发热线路13连接,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只要不影响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源组件200之间的拆卸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组件100,通过设置收容体11,在收容体11上设置收容腔113,以通过收容体11收容待加热物质;同时,通过设置包裹膜12和发热线路13,并将包裹膜12包裹在收容体11的外表面,将发热线路13设置在收容体11和包裹膜12之间,以使发热线路13在通电时发热并加热待加热物质;另外,通过设置外接引脚组14,并将外接引脚组14设置在包裹膜12背离收容体11的表面,并与发热线路13电连接,以通过外接引脚组14将发热线路13引出至包裹膜12的背离收容体11的一侧表面,以使该电加热组件100通过该外接引脚组14与电源组件200电连接,从而能够实现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源组件200之间的无引线连接,使得该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源组件200之间的拆卸过程较为简单,进而方便对该电加热组件进行清洁,大大降低了因清洁不良而对后续待加热物质的加热口感造成的影响。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所示,包裹膜12包括第一包裹部121和第二包裹部122。其中,第一包裹部121包裹在收容体11的侧壁111上;第二包裹部122与第一包裹部121连接,并包裹在收容体11的底壁112上;外接引脚组14具体设置在第二包裹部122背离收容体11的表面,以方便与电源组件200上的电极201抵接,实现二者的有效电连接;当然,外接引脚组14也可设置在第一包裹部121背离收容体11的一侧表面,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只要能够与电源组件200的电极201通过接触的方式实现电连接即可。
具体的,第一包裹部121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包裹收容体11的全部侧壁111或部分侧壁111;第二包裹部122可包裹在收容体11对应设置外接引脚组14的位置,不设置外接引脚组14的其它位置则可不包裹第二包裹部122(可参见下图7和图8),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收容体11的底壁上的进气孔15内气流的流通性。当然,第二包裹部122也可包裹收容体11的全部底壁。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包裹部121为矩形且环绕设置于收容体11的圆柱形侧壁111上,第二包裹部122为圆形且设置于收容体11的圆形底壁112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发热线路13包括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图未示)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侧壁发热线路131形成于第一包裹部121上,侧壁发热线路131用于在通电时对收容体11的侧壁111进行加热;具体的,侧壁发热线路131可遍布整个收容体11的侧壁111;底壁发热线路形成于第二包裹部122,用于在通电时对收容体11的底壁112进行加热;具体的,底壁发热线路可遍布收容体11的整个底壁112内表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线路也可只包含侧壁发热线路131,只用于对收容体11的侧壁111进行加热。
具体的,侧壁发热线路131和/或底壁发热线路可以为一片状,覆盖收容体11的整个表面;侧壁发热线路131和/或底壁发热线路也可以为网栅状,例如多个长条状并联而成。
在一实施例中,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通过同一个外接引脚组14进行供电,以通过该同一个外接引脚组14控制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同时发热,以同时对收容体11的底壁112和侧壁111进行加热。具体的,该外接引脚组14可为传统的两点式焊盘(可参见下图7和图8),分别为正极焊盘和负极焊盘。在此实施例中,可在电源组件200上增加限位件或对位标识,以通过电源组件200上的限位件与电加热组件100上的限位部的适配实现二者的安装固定,从而对电加热组件100进行限位,从而使用户按照特定的方向装配和拆卸电加热组件100,以与电源组件200上的电极201对准,实现二者的电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收容体11的底壁112朝向电源组件200上设置有凹坑,限位件可为与凹坑匹配的凸起,凸起嵌入凹坑时,外接引脚组14与电极201对准抵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串联在一起,以形成一串联发热线路,正极焊盘具体与该串联发热线路的一端连接,负极焊盘与该串联发热线路的另一端连接,以通过该正极焊盘和负极焊盘将该串联发热线路与电源组件200的正、负电极连通。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并联在一起,以形成一并联发热线路,正极焊盘具体与该并联发热线路的一端连接,负极焊盘与该并联发热线路的另一端连接,以通过该正极焊盘和负极焊盘将该并联发热线路与电源组件200的正、负电极连通。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彼此独立设置,即,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可以单独工作;在一实施方式中,外接引脚组14包括第一外接引脚组141,第一外接引脚组141与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中的至少一种发热线路分别连通,以进行供电。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外接引脚组14包括第一外接引脚组141和第二外接引脚组(图未示),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分别通过第一外接引脚组141和第二外接引脚组独立供电。其中,第一外接引脚组141与侧壁发热线路131连通,侧壁发热线路131通过第一外接引脚组141供电;第二外接引脚组与底壁发热线路连通,底壁发热线路通过第二外接引脚组供电。在该实施例中,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分别通过不同的外接引脚组进行供电,从而在收容体11的侧壁111和底壁112需要同时加热时,可通过控制第一外接引脚组141和第二外接引脚组同时通电,即可实现收容体11的侧壁111和底壁112同时加热;而在仅需要对收容体11的侧壁111进行加热时,则可通过控制第一外接引脚组141通电,第二外接引脚组不通电,以仅使侧壁发热线路131发热,即可实现对收容体11的侧壁111单独进行加热;在仅需要对收容体11的底壁112进行加热时,则可通过控制第二外接引脚组通电,第一外接引脚组141不通电,以仅使底壁发热线路发热,即可实现对收容体11的底壁112单独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该电加热组件100即可实现对收容体11的侧壁111和底壁112同时进行加热,也可单独对收容体11的侧壁111或底壁112进行加热,进而使得该电加热组件100的控温灵活性、温度场均匀性较高,待加热物质的加热口感更加纯净。
其中,第一外接引脚组141和第二外接引脚组分别包括正极外接引脚和负极外接引脚,以分别与对应发热线路的两端进行连接,从而将对应的发热线路与电源组件200电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外接引脚组141和第二外接引脚组可以共用一个外接引脚,比如,共用一个正极外接引脚,或共用一个负极外接引脚;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第一外接引脚组141和第二外接引脚组包括三个外接引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为进一步提高该电加热组件100的控温灵活性、温度场的均匀性,可环绕收容体11的侧壁111进行分段加热,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收容体11各段的当前温度,根据收容体11各段的当前温度,随时调节各段所对应的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从而避免收容体11的侧壁111的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加热口感或靠近吸嘴处的温度过高的问题发生。例如,针对靠近收容体11的底壁112处的待加热物质,由于该处的待加热物质可通过收容体11的侧壁111和底壁112同时进行加热,为防止出现该处的待加热物质被烧焦的问题发生,可调节靠近收容体11的底壁112处的侧壁发热线路131的加热功率低于其它位置处的侧壁发热线路131的加热功率,以使靠近收容体11的底壁112处的待加热物质与其它位置处的待加热物质的受热温度一致,提高待加热物质的受热均匀性,增强加热口感。
具体的,侧壁发热线路131包括至少两个独立设置的子发热线路1311,即至少两个子发热线路1311可以单独工作。第一外接引脚组141包括第一引脚1411和至少两个第二引脚1412,其中,第一引脚1411与每一子发热线路1311的第一端连接,用于与电源组件200的正极和负极中的其中一个电极连通。每一第二引脚1412分别与一个子发热线路1311的第二端连接,且至少两个第二引脚1412与至少两个子发热线路1311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引脚1412用于与电源组件200的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个电极连通,即,至少两个子发热线路1311的第一端连接在同一个第一引脚1411,至少两个子发热线路1311的第二端分别与至少两个第二引脚1412一一对应连接,以通过该第一引脚1411和至少两个第二引脚1412分别对各个子发热线路1311进行供电。其中,各个子发热线路1311同时发热和单独发热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关于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分别通过第一外接引脚组141和第二外接引脚组供电时,侧壁发热线路131和底壁发热线路同时发热或单独发热的实现方式,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子发热线路1311可为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发热单元;或,子发热线路1311也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发热单元,参见图4-5,至少两个发热单元平行间隔设置。其中,每个发热单元为一条形电阻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子发热线路131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例如,至少两个子发热线路1311可以沿收容体11的宽度方向排布,或至少两个子发热线路1311可以沿收容体11的高度方向排布,也可以不规则排布,只要能够达到分段加热的效果即可。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引脚1411和至少两个第二引脚1412中的其中一个引脚为圆形,其他引脚为与该圆形同心的圆环。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1411的形状为圆形,且位于第二包裹部122的位于中心位置;至少两个第二引脚1412为圆环,以第一引脚1411为圆心间隔排布。上述通过将第一引脚1411和至少两个第二引脚1412呈同心圆环状排布,能够使得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源组件200上的电极201抵接时,即使电加热组件100在当前位置沿其周向方向任意角度旋转,均可保证引脚与电极201之间的有效电连接,进而实现电加热组件100在电源组件200上的无方向无引线组装。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一个第二引脚1412的形状为圆形,第一引脚1411和其他的第二引脚1412为圆环。可以理解的,第一引脚1411和至少两个第二引脚1412也可均为同心的圆环。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7和图8,其中,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加热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结构的包裹膜展开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引脚1411和至少两个第二引脚1412也可呈传统点状式条状或块状分布。在此实施例中,具体限位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在收容体11的底壁112上设置有进气孔15时,第二包裹部122上还形成有与进气孔15连通的通气孔151;具体的,通气孔151位于第一引脚1411和第二引脚1412之间的间隙区域和相邻两个第二引脚1412之间的间隙区域。或通气孔151位于第一引脚1411和第二引脚1412之间的间隙区域或相邻两个第二引脚1412之间的间隙区域,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电加热组件100还可包括红外层;该红外层可为红外辐射层,即,该红外层可以反射能量,但不能发热,以下以该实施例为例;当然,该红外层也可以为红外发热层,即该红外层在通电时可发热以产生能量。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电加热组件100的加热方式为电阻传导和红外加热复合加热。
在具体实施例中,当收容体11的材质为导热系数不小于10W/(m*K)的金属或导热陶瓷时,该红外层涂覆于收容体11的内表面,即位于收容腔113内;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收容体11的材质为低导热系数高透过率的石英玻璃,由于石英材质的收容体11,其对红外射线的通过率较高,此时,可将红外层涂覆于收容体11的外表面;上述根据收容体11的不同材质,将红外层涂覆于收容体1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充分加热待加热物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组件100,电加热组件100上的外接引脚组14直接与电源组件200上的电极201接触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使得该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源组件200能够实现无引线组装,便于电加热组件100的拆卸组装,容易清洁,避免因电加热组件100重复使用不好清洁而影响后续加热口感的问题发生;并在电加热组件100使用多次后,消费者可以选择直接丢弃旧的电加热组件100,并更换新的电加热组件100与电源组件200装配使用;同时,该电加热组件100的能量利用率高、温度场均匀性好、控温灵活。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体,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待加热物质;
包裹膜,包裹在所述收容体的外表面;
发热线路,设置于所述收容体和所述包裹膜之间,用于在通电时发热以加热所述待加热物质;
外接引脚组,设置在所述包裹膜背离所述收容体的表面,并与所述发热线路电连接,用于与电源组件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膜具有通孔,所述外接引脚组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发热线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形成于所述包裹膜的靠近所述收容体的表面,并与所述包裹膜一起包裹在所述收容体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膜包括:
第一包裹部,包裹在所述收容体的侧壁上;
第二包裹部,与所述第一包裹部连接,并包裹在所述收容体的底壁上;所述外接引脚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裹部背离所述收容体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侧壁发热线路,形成于所述第一包裹部,用于在通电时对所述收容体的侧壁进行加热;
底壁发热线路,形成于所述第二包裹部,用于在通电时对所述收容体的底壁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引脚组包括第一外接引脚组,所述第一外接引脚组与所述至少一种发热线路分别连通;或者,
所述外接引脚组包括第一外接引脚组及第二外接引脚组,所述第一外接引脚组与所述侧壁发热线路连通,所述第二外接引脚组与所述底壁发热线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发热线路包括至少两个独立设置的子发热线路;
所述第一外接引脚组包括:
第一引脚,与每一所述子发热线路的第一端连接;
至少两个第二引脚,每一所述第二引脚与一个所述子发热线路的第二端一一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体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引脚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引脚中的其中一个引脚为圆心,其他引脚为与所述圆心同心的圆环;或
所述第一引脚和多个所述第二引脚均为同心的圆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体的底壁上形成有进气孔,所述第二包裹部上形成有与所述进气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第一引脚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引脚相互之间的间隙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或所述第二引脚设置呈点状、条状或块状,所述收容体的侧壁设有用于适配装配位置的限位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体的材质为金属或导热陶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组件还包括红外层,所述红外层设置于所述收容体的内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膜的材质为隔热陶瓷或玻璃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体的热导率不小于10W/(m*K);及/或,所述包裹膜的热导率不大于5W/(m*K)。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体的材质为石英玻璃,所述电加热组件还包括红外层,所述红外层设置于所述收容体与所述包裹膜之间。
16.一种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加热组件,用于收容待加热物质,并在通电时发热以加热所述待加热物质;其中,所述电加热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组件;
电源组件,包括电极,所述电极用于与所述电加热组件的外接引脚抵接,以将所述电加热组件与所述电源组件连通。
CN202121812610.3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Active CN215775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2610.3U CN215775577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PCT/CN2022/097729 WO2023010998A1 (zh) 2021-08-04 2022-06-08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2610.3U CN215775577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5577U true CN215775577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8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12610.3U Active CN215775577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5577U (zh)
WO (1) WO202301099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0998A1 (zh) * 2021-08-04 2023-02-09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WO2024055720A1 (zh) * 2022-09-16 2024-03-21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1990B (zh) * 2008-06-23 2012-07-25 应治国 电加热陶瓷壶
CN101785627B (zh) * 2009-12-31 2011-06-15 王荣其 一种新型电加热容器及其制造工艺
CN102334909A (zh) * 2011-07-20 2012-02-01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EP3636084B1 (en) * 2018-10-12 2021-12-01 JT International S.A.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and heating chamber therefor
CN215775577U (zh) * 2021-08-04 2022-02-11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0998A1 (zh) * 2021-08-04 2023-02-09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WO2024055720A1 (zh) * 2022-09-16 2024-03-21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0998A1 (zh)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75577U (zh) 一种电加热组件及电加热装置
EP3932227A1 (en) Low-temperature baking smoking set
WO2020057313A1 (zh) 烘烤烟具及其加热组件
US20080110871A1 (en) Thick film heater structure of the electric hair curler
WO2023077767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115606866A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US20230180854A1 (en)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CN115606867A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08875411U (zh) 一种发热体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US20230300951A1 (en) Cooking device having a modular ceramic heater
WO2023024812A1 (zh) 加热器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158785A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931913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3045195U (zh) 一种面状发热体和加热装置
CN218790571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4055720A1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EP4023081A1 (en) Heating assembly for use in smoking apparatus
WO2022062342A1 (zh)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22062354A1 (zh)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17218203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255473U (zh) 加热器及加热雾化装置
CN217184826U (zh) 发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08403255U (zh) 一种雾化器玻璃炉
CN208627587U (zh) 一种雾化器
CN208445763U (zh) 一种加热器的加热控制装置及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