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3741U - 电路板的定位治具 - Google Patents

电路板的定位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3741U
CN215773741U CN202122052798.2U CN202122052798U CN215773741U CN 215773741 U CN215773741 U CN 215773741U CN 202122052798 U CN202122052798 U CN 202122052798U CN 215773741 U CN215773741 U CN 215773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ircuit board
positioning surface
base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27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磊正
董雪凯
邓海清
刘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527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3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3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3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包括:底座;基座,基座设置于底座,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用于定位第一电路板,第二定位槽用于定位第二电路板,第一定位槽设置有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一定位面对第一电路板定位,第一定位组件为弹性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面对第一电路板定位,第二定位组件为弹性定位组件。第一电路板与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无间隙配合,可以对第一电路板精准定位,从而可以避免材料公差对相对尺寸的影响,而且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均为弹性定位组件,这样可以利用弹性力弹性定位,使第一电路板的定位更加精准。

Description

电路板的定位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路板的定位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烟产品被更多人所接受,电子烟产品也更加多样化、小型化。
相关技术中,电子烟产品中出现两个电路板不同方向的加工结构,该结构可以实现电路板在电子烟壳件的不同方向的功能。但是,电子烟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不同方向需要精准的位置定位,确保开关、触针等位置精度,但电路板本身材料和治具制作存在公差,导致产品尺寸控制精度不足,影响产品装配和按钮等功能。
例如,电子烟产品由两个电路板焊接定位,角度方向均要求特殊尺寸控制,由于常规卡槽式定位治具需要兼容电路板材料公差和取放间隙,卡槽的尺寸会大于电路板的尺寸,当电路板的材料为公差下限时,每个电路板的定位偏差将会更大,从而导致定位精度不足,影响组合尺寸精度,最终影响电子烟壳件装配时的按键功能手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路板的定位治具,该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可以对第一电路板进行精准定位,避免材料公差对相对尺寸的影响,而且可以利用弹性力弹性定位,使第一电路板的定位更加精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包括:底座;基座,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用于定位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定位槽用于定位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有彼此垂直的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在第一方向相对应,以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在第一方向对所述第一电路板定位,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为弹性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在第二方向相对应,以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在第二方向对所述第一电路板定位,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为弹性定位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通过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可以使第一电路板的相邻两侧分别与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无间隙配合,从而可以对第一电路板进行精准定位,这样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连接后,可以避免材料公差对相对尺寸的影响,而且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均为弹性定位组件,这样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可以利用弹性力弹性定位,从而使第一电路板的定位更加精准。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在第一方向相对应;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一移动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在所述第一定位面的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第一移动部和定位顶针,所述第一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顶针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部且可穿设过所述第一避让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件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在第二方向相对应;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移动件包括:第二移动部和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有第三定位面和第四定位面,所述第三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四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端角定位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有第五定位面,所述第五定位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和所述第二定位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有彼此垂直的第六定位面和第七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所述第六定位面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应,以与所述第六定位面在第一方向对所述第二电路板定位;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第三定位组件,所述第三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第七定位面在第二方向上相对应,以与所述第七定位面在第二方向上对所述第二电路板定位,所述第三定位组件为弹性定位组件;第四定位组件,所述第四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第五定位面在第三方向上相对应,以与所述第五定位面在第三方向对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第一移动部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部且与所述第六定位面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块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定位槽在所述第六定位面的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二避让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中的一个可穿设过所述第二避让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第三移动件,所述第三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移动件与所述第七定位面在第二方向相对应;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三移动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移动件包括:第三移动部和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三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三移动部,所述第三定位块构造成台阶状,以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端部定位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电路板的定位治具还包括:第一操控件,所述第一操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且与所述第一移动件传动连接,以操控所述第一移动件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与所述第一移动件接触配合,所述第三移动件上设置有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件接触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和所述第三移动件彼此联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联动件和所述第二联动件均为可转动的圆柱结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四定位组件包括:第四固定件,所述第四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第五定位面在第三方向相对应;第二操控件,所述第二操控件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件且与所述旋转件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旋转件朝向所述第五定位面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治具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治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定位治具1;
底座10;基座20;第一定位槽21;第一定位面210;第二定位面211;第五定位面212;第二定位槽22;第六定位面220;第七定位面221;第二避让孔222;第一避让孔23;第三定位槽24;
第一定位组件30;第一固定件31;第一移动件32;第一移动部320;定位顶针321;第二定位块322;
第二定位组件40;第二固定件41;第二移动件42;第二移动部420;第一定位块421;第三定位面422;第四定位面423;第一联动件424;
第三定位组件50;第三固定件51;第三移动件52;第三移动部520;第三定位块521;第二联动件522;
第四定位组件60;第四固定件61;旋转件62;第二操控件63;缓冲垫64;第一操控件70;第一电路板80;第二电路板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1,其中,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的设置方向不同,该定位治具1主要对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进行精准定位。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1,包括:底座10、基座20、第一定位组件30和第二定位组件40。底座10主要是放置和固定定位治具1的其他部件,从而使定位治具1的结构更加具有整体性。基座20主要用于卡接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从而保证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的位置相对稳定。而第一定位组件30和第二定位组件40则可以进一步地对第一电路板80精准定位,从而在第一电路板80装配完成后,提升产品的按键的按压功能和手感。
如图2和图3所示,基座20设置于底座10,这样可以固定基座20,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对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进行定位。基座2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22,第一定位槽21用于定位第一电路板80,而第二定位槽22用于定位第二电路板90,也就是说,将第一电路板80设置于第一定位槽21,在第一定位槽21内可以对第一电路板80精准定位,将第二电路板90设置于第二定位槽22,在第二定位槽22内可以对第二电路板90精准定位。
如图3所示,第一定位槽21设置有彼此垂直的第一定位面210和第二定位面211,当第一电路板80的相邻两侧分别与第一定位面210和第二定位面211无间隙配合时,则实现对第一电路板80的精准定位。当然,基座20上还设置有第三定位槽24,第三定位槽24设置于第一定位槽21远离第二定位槽22的一侧,第三定位槽24主要用于卡设至少一部分第二电路板90,使第二电路板90更加稳定地设置于基座20上,提升第二电路板90的定位精准度。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定位组件30设置于底座10,而且第一定位组件30与第一定位面210在第一方向相对应,以与第一定位面210在第一方向对第一电路板80定位,第一定位组件30为弹性定位组件。也就是说,第一定位组件30设置于底座10,但第一定位组件30可以相对底座10进行移动,第一定位组件30设置于第一定位面210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一侧,这样,在第一电路板80设置于第一定位槽21后,第一定位组件30会沿着第一方向,并向第一定位面210的方向移动,这时第一定位组件30会与第一电路板80接触并推动第一电路板80,使第一电路板80也向第一定位面210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一电路板80的一侧会与第一定位面210无间隙配合,第一定位组件30与第一定位面210在第一方向对第一电路板80定位。而且第一定位组件30为弹性定位组件,这样第一定位组件30可以利用弹性力弹性定位,从而使第一电路板80的定位更加精准。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定位组件40设置于底座10,而且第二定位组件40与第二定位面211在第二方向相对应,以与第二定位面211在第二方向对第一电路板80定位,第二定位组件40为弹性定位组件。同样,第二定位组件40设置于底座10,但第二定位组件40可以相对底座10进行移动,第二定位组件40与第二定位面211在第二方向上相对应,这样,在第一电路板80设置于第一定位槽21后,第二定位组件40会沿着第二方向,并向第二定位面211的方向移动,这时第二定位组件40会与第一电路板80接触并推动第一电路板80,使第一电路板80也向第二定位面211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一电路板80与第一定位面210无间隙配合的一侧的相邻一侧会与第二定位面211无间隙配合,第二定位组件40与第二定位面211在第二方向对第一电路板80定位。而且第二定位组件40为弹性定位组件,这样第二定位组件40可以利用弹性力弹性定位,从而使第一电路板80的定位更加精准。
由此,通过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30和第二定位组件40,第一定位组件30和第二定位组件40可以使第一电路板80的相邻两侧分别与第一定位面210和第二定位面211无间隙配合,从而可以对第一电路板80进行精准定位,这样第一电路板80与第二电路板90连接后,可以避免材料公差对相对尺寸的影响,而且第一定位组件30和第二定位组件40均为弹性定位组件,这样第一定位组件30和第二定位组件40可以利用弹性力弹性定位,从而使第一电路板80的定位更加精准。第一电路板80与第二电路板90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定位组件30包括:第一固定件31、第一移动件32和第一弹性件,第一固定件31设置于底座10,第一移动件32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件31或底座10上,第一移动件32与第一定位面210在第一方向相对应,第一弹性件设置于第一固定件31和第一移动件32之间。
将第一固定件31设置于底座10,这样第一定位组件30也会设置于底座10上,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定位组件30与底座10的连接稳定性。将第一移动件32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件31或底座10上,并且第一移动件32与第一定位面210在第一方向相对应,这样第一移动件32就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并向第一定位面210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与第一电路板80接触并推动第一电路板80,使第一电路板80也向第一定位面210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一电路板80的一侧会与第一定位面210无间隙配合,第一移动件32与第一定位面210在第一方向对第一电路板80定位。而第一弹性件设置于第一固定件31和第一移动件32之间,这样第一移动件32在相对第一固定件31或底座10移动时,第一弹性件可以给第一移动件32提供弹性力,从而使第一电路板80的定位更加精准。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定位槽21在第一定位面210的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避让孔23,第一移动件32包括:第一移动部320和定位顶针321,第一移动部32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件31或底座10上,定位顶针321设置于第一移动部320,而且定位顶针321可穿设过第一避让孔23。具体来说,第一移动部320先相对第一固定件31或底座10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定位顶针321向第一定位面210的方向移动,又第一定位槽21在第一定位面210的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避让孔23,这样定位顶针321可以穿设过第一避让孔23,然后定位顶针321与第一电路板80接触,驱动第一电路板80也向第一定位面210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电路板80的一侧与第一定位面210无间隙配合,如此,不仅可以使第一电路板80可以更加稳定地设置于第一定位槽21内,而且第一定位组件30可以使第一电路板80与第一定位面210无间隙配合,对第一电路板80精准定位。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定位组件40包括:第二固定件41、第二移动件42和第二弹性件,第二固定件41设置于底座10,第二移动件42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固定件41或底座10上,第二移动件42与第二定位面211在第二方向相对应,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第二固定件41和第二移动件42之间。
将第二固定件41设置于底座10,这样第二定位组件40也会设置于底座10上,从而可以保证第二定位组件40与底座10的连接稳定性。将第二移动件42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固定件41或底座10上,并且第二移动件42与第二定位面211在第二方向相对应,这样第二移动件42就可以沿着第二方向,并向第二定位面211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与第一电路板80接触并推动第一电路板80,使第一电路板80也向第二定位面211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一电路板80与第一定位面210无间隙配合的一侧的相邻一侧会与第二定位面211无间隙配合,第二移动件42与第二定位面211在第二方向对第一电路板80定位。而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第二固定件41和第二移动件42之间,这样第二移动件42在相对第二固定件41或底座10移动时,第二弹性件可以给第二移动件42提供弹性力,从而使第一电路板80的定位更加精准。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移动件42包括:第二移动部420和第一定位块421,第二移动部42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固定件41或底座10上,第一定位块421设置于第二移动部420,第一定位块421设置有第三定位面422和第四定位面423,第三定位面422与第一定位面21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而且第四定位面423与第二定位面211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以使第一定位块421与第一电路板80的端角定位配合。
具体来说,第二移动部420先相对第二固定件41或底座10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定位块421移动。而第一定位块421设置有第三定位面422和第四定位面423,并且第三定位面422与第一定位面21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而且第四定位面423与第二定位面211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这样第一定位块421可以同时向第一定位面210和第二定位面211的方向移动,从而第一定位块421可以与第一电路板80的端角接触配合,也就是说,第三定位面422和第四定位面423可以分别与第一电路板80的相邻两侧进行接触,然后第三定位面422和第四定位面423同时驱动第一电路板80向第一定位面210和第二定位面2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电路板80与第一定位面210无间隙配合的一侧的相邻一侧与第二定位面211无间隙配合的同时,也进一步地加强第一电路板80的一侧与第一定位面210的无间隙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定位槽21设置有第五定位面212,第五定位面212分别与第一定位面210和第二定位面211垂直设置,第二定位槽22设置有彼此垂直的第六定位面220和第七定位面221,第一定位组件30与第六定位面22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应,以与第六定位面220在第一方向对第二电路板90定位。
在第一定位槽21设置有第五定位面212,而且第五定位面212分别与第一定位面210和第二定位面211垂直设置,也就是说,第五定位面212位于第一电路板80第三方向的下端,而且第五定位面212也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二电路板90第三方向的下端,又至少一部分第二电路板90位于第一电路板80第三方向的上端,这样,通过第二电路板90与第一电路板80之间无间隙配合,并且第一电路板80与第五定位面212之间也无间隙配合,从而可以实现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在第三方向上精准定位。
而且第一定位组件30与第六定位面220在第一方向相对应,这样第一定位组件30就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并向第六定位面220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与第二电路板90接触并推动第二电路板90,使第二电路板90也向第六定位面220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二电路板90的一侧会与第六定位面220无间隙配合,实现第一定位组件30与第六定位面220在第一方向对第二电路板90定位。
除此之外,如图1-图3所示,定位治具1还包括:第三定位组件50和第四定位组件60,第三定位组件50设置于底座10,而且第三定位组件50与第七定位面221在第二方向上相对应,以与第七定位面221在第二方向上对第二电路板90定位,第三定位组件50为弹性定位组件,第四定位组件60设置于底座10,而且第四定位组件60与第五定位面212在第三方向上相对应,以与第五定位面212在第三方向对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定位。
也就是说,第三定位组件50设置于底座10,但第三定位组件50可以相对底座10进行移动,第三定位组件50与第七定位面221在第二方向上相对应,这样,在第二电路板90设置于第二定位槽22后,第三定位组件50会沿着第二方向,并向第七定位面221的方向移动,这时第三定位组件50会与第二电路板90接触并推动第二电路板90,使第二电路板90也向第七定位面221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二电路板90与第六定位面220无间隙配合的一侧的相邻一侧会与第七定位面221无间隙配合,第三定位组件50与第七定位面221在第二方向对第二电路板90定位。而且第三定位组件50为弹性定位组件,这样第三定位组件50可以利用弹性力弹性定位,从而使第二电路板90的定位更加精准。
第四定位组件60设置于底座10,但第四定位组件60可以相对底座10进行转动,第四定位组件60与第五定位面212在第三方向上相对应,这样,在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分别设置于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22后,第四定位组件60会沿着第三方向,并向第五定位面212的方向转动,这时第四定位组件60会与第二电路板90接触并压紧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使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也向第五定位面212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一电路板80的下端与第五定位面212无间隙配合,实现第四定位组件60与第五定位面212在第三方向对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定位。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移动件32还包括:第二定位块322,第二定位块322设置于第一移动部320,而且第二定位块322与第六定位面22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应。具体来说,第一移动部320先相对第一固定件31或底座10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定位块322向第六定位面220的方向移动,然后第二定位块322可以与第二电路板90接触,驱动第二电路板90也向第六定位面220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二电路板90的一侧与第六定位面220无间隙配合,对第二电路板90精准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定位块32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块322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块322,并且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块322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这样在第二定位块322驱动第二电路板90时会更加稳定,也可以使第二电路板90更加方便地向第六定位面220的方向移动,提升第二电路板90与第六定位面220的定位精准度。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定位槽22在第六定位面220的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二避让孔222,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块322中的一个可穿设过第二避让孔222。第二定位槽22在第六定位面220的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二避让孔222,这样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块322中的一个就可以穿设过第一避让孔23,然后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块322中的一个可以与第二电路板90接触,驱动第二电路板90向第六定位面220的方向移动,实现第二电路板90的一侧与第六定位面220无间隙配合。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定位组件50包括:第三固定件51、第三移动件52和第三弹性件,第三固定件51设置于底座10,第三移动件52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三固定件51或底座10上,第三移动件52与第七定位面221在第二方向相对应,第三弹性件设置于第三固定件51和第三移动件52之间。
将第三固定件51设置于底座10,这样第三定位组件50也会设置于底座10上,从而可以保证第三定位组件50与底座10的连接稳定性。将第三移动件52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三固定件51或底座10上,并且第三移动件52与第七定位面221在第二方向相对应,这样第三移动件52就可以沿着第二方向,并向第七定位面221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与第二电路板90接触并推动第二电路板90,使第二电路板90也向第七定位面221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二电路板90与第六定位面220无间隙配合的一侧的相邻一侧会与第七定位面221无间隙配合,第三移动件52与第七定位面221在第二方向对第二电路板90定位。而第三弹性件设置于第三固定件51和第三移动件52之间,这样第三移动件52在相对第三固定件51或底座10移动时,第三弹性件可以给第三移动件52提供弹性力,从而使第二电路板90的定位更加精准。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移动件52包括:第三移动部520和第三定位块521,第三移动部52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三固定件51,第三定位块521设置于第三移动部520,第三定位块521构造成台阶状,以与第二电路板90的端部定位配合。具体来说,第三移动部520先相对第三固定件51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第三定位块521向第七定位面221的方向移动,然后第三定位块521可以与第二电路板90接触,驱动第二电路板90也向第七定位面221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二电路板90与第六定位面220无间隙配合的一侧的相邻一侧与第七定位面221无间隙配合。另外,第三定位块521构造成台阶状,而第二电路板90的端部也设置为台阶状,这样第三定位块521可以更好地与第二电路板90的端部进行定位配合,从而可以更加稳定地驱动第二电路板90向第七定位面221的方向移动。
除此之外,如图1-图3所示,电路板的定位治具1还包括:第一操控件70,第一操控件70设置于第一固定件31,而且第一操控件70与第一移动件32传动连接,以操控第一移动件32的移动。也就是说,操作人员可以用手直接控制第一操控件70,然后第一操控件70驱动第一移动件32运动,从而实现第一移动件32与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的配合。而且通过第一操控件70进行操作,过程更加简单,方便操作人员操作。第一操控件70可以为操作扳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移动件42上设置有第一联动件424,第一联动件424与第一移动件32接触配合,第三移动件52上设置有第二联动件522,第二联动件522与第二移动件42接触配合,以使第一移动件32、第二移动件42和第三移动件52彼此联动。通过设置有第一联动件424和第二联动件522,第一联动件424可以将第一移动件32和第二移动件42连接为一个整体,第二联动件522可以将第二移动件42和第三移动件52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使第一移动件32、第二移动件42和第三移动件52形成一个整体,第一移动件32、第二移动件42和第三移动件52彼此联动,从而在第一操控件70操控第一移动件32移动时,第二移动件42和第三移动件52可以同时移动,进而可以更加精准地对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进行定位,同时也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
当然,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联动件424和第二联动件522均为可转动的圆柱结构件。将第一联动件424和第二联动件522设置为可转动的圆柱结构件,这样便于调节第一移动件32和第二移动件42,以及第二移动件42和第三移动件52之间的位置,从而可以对其他不同结构,以及不同方向设置的电路板进行精准对位,进而使定位治具1适用于多种情况,具有普遍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四定位组件60包括:第四固定件61、旋转件62和第二操控件63,第四固定件61设置于底座10,旋转件6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四固定件61,旋转件62与第五定位面212在第三方向相对应,第二操控件63设置于第四固定件61,而且第二操控件63与旋转件62传动连接。将第四固定件61设置于底座10,这样第四定位组件60也会设置于底座10上,从而可以保证第四定位组件60与底座10的连接稳定性。将旋转件6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四固定件61,并且旋转件62与第五定位面212在第三方向相对应,这样旋转件62就可以沿着第三方向,并向第五定位面212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与第二电路板90接触,并推动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使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也向第五定位面212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一电路板80的下端与第五定位面212无间隙配合,旋转件62与第五定位面212在第三方向对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定位,提升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之间的定位精度。而第二操控件63设置于第四固定件61,第二操控件63可以对旋转件62进行控制,操作人员可以直接用手对第二操控件63进行操纵,过程更加简单,方便操作人员操作。第二操控件63可以为操作手柄。
另外,如图2所示,旋转件62朝向第五定位面212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64。缓冲垫64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旋转件62在对第二电路板90按压驱动的时候,旋转件62与第二电路板90刚性接触而对第二电路板90造成损坏。
如此,综上所述,可以同时对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进行精准对位,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之间的对准精度,在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连接后,可以更好地避免材料公差对相对尺寸的影响。另外,为了方便对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的结合处进行焊接,定位治具1的结构可以进行简洁化设计,第一电路板80和第二电路板90的焊接结合处不受定位治具1的结构干涉,从而可以给焊接操作预留充足的空间,方便焊接时进行烙铁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基座,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用于定位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定位槽用于定位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有彼此垂直的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
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在第一方向相对应,以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在第一方向对所述第一电路板定位,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为弹性定位组件;
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在第二方向相对应,以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在第二方向对所述第一电路板定位,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为弹性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底座;
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在第一方向相对应;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一移动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在所述第一定位面的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避让孔;
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第一移动部和定位顶针,所述第一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顶针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部且可穿设过所述第一避让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底座;
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件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在第二方向相对应;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件包括:第二移动部和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有第三定位面和第四定位面,所述第三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四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端角定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有第五定位面,所述第五定位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和所述第二定位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有彼此垂直的第六定位面和第七定位面;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所述第六定位面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应,以与所述第六定位面在第一方向对所述第二电路板定位;
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
第三定位组件,所述第三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第七定位面在第二方向上相对应,以与所述第七定位面在第二方向上对所述第二电路板定位,所述第三定位组件为弹性定位组件;
第四定位组件,所述第四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第五定位面在第三方向上相对应,以与所述第五定位面在第三方向对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第一移动部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部且与所述第六定位面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块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在所述第六定位面的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二避让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中的一个可穿设过所述第二避让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
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底座;
第三移动件,所述第三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件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移动件与所述第七定位面在第二方向相对应;
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三移动件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件包括:第三移动部和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三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三移动部,所述第三定位块构造成台阶状,以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端部定位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操控件,所述第一操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且与所述第一移动件传动连接,以操控所述第一移动件的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与所述第一移动件接触配合,所述第三移动件上设置有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件接触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和所述第三移动件彼此联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件和所述第二联动件均为可转动的圆柱结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定位组件包括:
第四固定件,所述第四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底座;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第五定位面在第三方向相对应;
第二操控件,所述第二操控件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件且与所述旋转件传动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路板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朝向所述第五定位面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
CN202122052798.2U 2021-08-27 2021-08-27 电路板的定位治具 Active CN215773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2798.2U CN215773741U (zh) 2021-08-27 2021-08-27 电路板的定位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2798.2U CN215773741U (zh) 2021-08-27 2021-08-27 电路板的定位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3741U true CN215773741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9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2798.2U Active CN215773741U (zh) 2021-08-27 2021-08-27 电路板的定位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3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09278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pushbutton used therein
KR101753239B1 (ko) 피가공물의 센터 맞춤이 가능한 고정 지그
CN215773741U (zh) 电路板的定位治具
US5043545A (en) Microswitch
US6946606B2 (en) Depression switch and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CN111085748A (zh) 一种打件过炉治具
CN108151946A (zh) 触觉测试测量设备及在触觉测试测量中确定力-位移曲线的方法
JP3036231B2 (ja) 回路基板への多リード部品のリード挿入方法およびリード挿入位置決め装置
JP6655407B2 (ja)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CN219163230U (zh) 电动工具开关
JP3054817U (ja) ジョグルスイッチ
CN216731544U (zh) 一种防错式组装治具
CN215847795U (zh) 一种小片产品侧推定位载具
EP0344800A2 (en) Microswitch
CN216531966U (zh) 辅助加工印刷电路板的压力脚杯抱持装置
JPH0313792Y2 (zh)
CN215896219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控制装置
JP2528268Y2 (ja) Ic試験装置
JP2000223898A (ja) 電子部品組付治具
JP2023130150A (ja) 端子材折り曲げ装置
JP2010526993A (ja) 電子部品、特にicを心出しするセンタリング装置
CN107846778B (zh) 一种智能工装
JPS5829865Y2 (ja) スイツチ切換装置
JPH08107588A (ja) ラジコン送信機
JPH0127233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