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5186U - 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5186U
CN215765186U CN202121948966.XU CN202121948966U CN215765186U CN 215765186 U CN215765186 U CN 215765186U CN 202121948966 U CN202121948966 U CN 202121948966U CN 215765186 U CN215765186 U CN 215765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cooling water
pipe
wall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489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unz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unz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unz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unz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489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5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5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5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箱,所述第一冷却水箱顶部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排汽管,且第一冷却水箱一侧外壁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箱中部内壁焊接有隔板,且隔板底部连通有螺旋翅片管,所述螺旋翅片管一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箱两侧外壁均开有矩形通口,且矩形通口外壁均焊接有设备烟道变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备采用螺旋翅片管对烟气扰流,在烟气流速极低时即可换热,风阻极小,不需额外增加风机,对原系统的影响可忽略,并且水循环加热,回水仍有较高温度,避免传统方式冷水刚进余热回收器时因温度过低造成受热面的露点腐蚀,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造纸、玻璃、冶金等很多企业都离不开工业锅炉,该生产环节也是企业消耗和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不论何种燃料的锅炉,都会产生大量余热和余压,因此,做好余热余压的回收和利用,并将其直接应用到生产工艺前道工序的原料预热,以及企业员工的生活中去,每年将节省出非常可观的燃料,是节能减排、利国利民、提高企业效益的重点工作之一。
而现有的余热回收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下问题,第一:由于大多都采用同向循环吸热,因此在余热回收的过程中,吸收效率较低;第二:当传统方式冷水刚进余热回收器时因温度过低造成受热面的露点腐蚀,会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箱,所述第一冷却水箱顶部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排汽管,且第一冷却水箱一侧外壁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箱中部内壁焊接有隔板,且隔板底部连通有螺旋翅片管,所述螺旋翅片管一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箱两侧外壁均开有矩形通口,且矩形通口外壁均焊接有设备烟道变径,所述设备烟道变径外部均安装有烟道风阀,所述烟道风阀一侧连通有进高温烟气管,且烟道风阀另一侧连通有排烟气管;
所述进水管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出水接管,且出水接管连通有第二冷却水箱,所述第二冷却水箱底部安装有水箱平台,且第二冷却水箱顶部一端连通有进水接管,所述第二冷却水箱顶部一侧外壁连通有溢流接管,且第二冷却水箱顶部另一侧外壁连通有循环回水接管,所述进高温烟气管连通有外部进气管,且排烟气管连通有外部排气管,所述外部进气管和外部排气管之间连通有烟气旁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底部四角均焊接有支脚,且第一冷却水箱顶部四角均焊接有吊耳,所述第一冷却水箱顶部外壁位于排汽管一侧设有传感器接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水箱一侧内壁开有矩形槽口,且矩形槽口内壁铰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外壁焊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水箱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一液位计接管,且第二冷却水箱顶部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二液位计接管,所述第二液位计接管位于第一液位计接管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水箱顶部轴心位置处开有圆形安装槽,且圆形安装槽内壁固定有人孔盖,所述第二冷却水箱顶部外壁固定有回汽接管。
优选的,所述烟气旁管顶部外壁开有矩形插槽,且矩形插槽上方焊接有支撑架,所述矩形插槽内部插接有闸阀,且闸阀上方焊接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外部进气管内部气体向外部排气管流动,且进水管内部冷水流向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设计的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备采用螺旋翅片管对烟气扰流,在烟气流速极低时即可换热,风阻极小,不需额外增加风机,对原系统的影响可忽略,并且水循环加热,回水仍有较高温度,避免传统方式冷水刚进余热回收器时因温度过低造成受热面的露点腐蚀,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本设计的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设备全部采用逆向换热,换热充分,烟气余热吸收效率高,并且烟道设置旁路系统,配置旁路烟道及高温风阀系统,方便设备的检修及溶剂槽温度的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的整体三维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的部分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中:1第一冷却水箱、2支脚、3吊耳、4排汽管、5传感器接口、6进水管、7螺旋翅片管、8出水管、9矩形槽口、10检修门、11设备烟道变径、12烟道风阀、13进高温烟气管、14排烟气管、15出水接管、16第二冷却水箱、17水箱平台、18进水接管、19第一液位计接管、20第二液位计接管、21溢流接管、22循环回水接管、23回汽接管、24人孔盖、25外部进气管、26外部排气管、27烟气旁管、28矩形插槽、29支撑架、30闸阀、3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箱1,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顶部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排汽管4,且第一冷却水箱1一侧外壁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底部四角均焊接有支脚2,且第一冷却水箱1顶部四角均焊接有吊耳3,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顶部外壁位于排汽管4一侧设有传感器接口5,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中部内壁焊接有隔板,且隔板底部连通有螺旋翅片管7,通过设备采用螺旋翅片管7对烟气扰流,在烟气流速极低时即可换热,风阻极小,不需额外增加风机,对原系统的影响可忽略,并且水循环加热,回水仍有较高温度,避免传统方式冷水刚进余热回收器时因温度过低造成受热面的露点腐蚀,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一侧内壁开有矩形槽口9,且矩形槽口9内壁铰接有检修门10,所述检修门10外壁焊接有把手,所述螺旋翅片管7一端连通有出水管8,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两侧外壁均开有矩形通口,且矩形通口外壁均焊接有设备烟道变径11,所述设备烟道变径11外部均安装有烟道风阀12,所述烟道风阀12一侧连通有进高温烟气管13,且烟道风阀12另一侧连通有排烟气管14;
所述进水管6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出水接管15,且出水接管15连通有第二冷却水箱16,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6底部安装有水箱平台17,且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一端连通有进水接管18,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6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一液位计接管19,且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二液位计接管20,所述第二液位计接管20位于第一液位计接管19正上方,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一侧外壁连通有溢流接管21,且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另一侧外壁连通有循环回水接管22,设备全部采用逆向换热,换热充分,烟气余热吸收效率高,并且烟道设置旁路系统,配置旁路烟道及高温风阀系统,方便设备的检修及溶剂槽温度的调控;
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轴心位置处开有圆形安装槽,且圆形安装槽内壁固定有人孔盖24,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外壁固定有回汽接管23,所述进高温烟气管13连通有外部进气管25,且排烟气管14连通有外部排气管26,所述外部进气管25内部气体向外部排气管26流动,且进水管6内部冷水流向出水管8,所述外部进气管25和外部排气管26之间连通有烟气旁管27,所述烟气旁管27顶部外壁开有矩形插槽28,且矩形插槽28上方焊接有支撑架29,所述矩形插槽28内部插接有闸阀30,且闸阀30上方焊接有支撑杆31。
工作原理:当使用该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时,首先将进高温烟气管13与外部的外部排气管26相连通,并且将排烟气管14与外部的外部进气管25相连通,连接完毕之后将第二冷却水箱16底部的出水接管15与第一冷却水箱1的进水管6相连通,连通完毕之后外部高温烟气从外部进气管25内部进入,而第一冷却水箱1中的冷却水从进水管6进入,通过螺旋翅片管7从出水管8排出,从而完成余热回收功能,二者逆向循环流动,可以极大的提高换热效率,当需要进行维修时,打开烟气旁管27的闸阀30,并且关闭烟道风阀12,打开第一冷却水箱1的检修门10进行维修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顶部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排汽管(4),且第一冷却水箱(1)一侧外壁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中部内壁焊接有隔板,且隔板底部连通有螺旋翅片管(7),所述螺旋翅片管(7)一端连通有出水管(8),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两侧外壁均开有矩形通口,且矩形通口外壁均焊接有设备烟道变径(11),所述设备烟道变径(11)外部均安装有烟道风阀(12),所述烟道风阀(12)一侧连通有进高温烟气管(13),且烟道风阀(12)另一侧连通有排烟气管(14);
所述进水管(6)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出水接管(15),且出水接管(15)连通有第二冷却水箱(16),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6)底部安装有水箱平台(17),且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一端连通有进水接管(18),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一侧外壁连通有溢流接管(21),且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另一侧外壁连通有循环回水接管(22),所述进高温烟气管(13)连通有外部进气管(25),且排烟气管(14)连通有外部排气管(26),所述外部进气管(25)和外部排气管(26)之间连通有烟气旁管(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底部四角均焊接有支脚(2),且第一冷却水箱(1)顶部四角均焊接有吊耳(3),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顶部外壁位于排汽管(4)一侧设有传感器接口(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一侧内壁开有矩形槽口(9),且矩形槽口(9)内壁铰接有检修门(10),所述检修门(10)外壁焊接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6)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一液位计接管(19),且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二液位计接管(20),所述第二液位计接管(20)位于第一液位计接管(19)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轴心位置处开有圆形安装槽,且圆形安装槽内壁固定有人孔盖(24),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6)顶部外壁固定有回汽接管(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旁管(27)顶部外壁开有矩形插槽(28),且矩形插槽(28)上方焊接有支撑架(29),所述矩形插槽(28)内部插接有闸阀(30),且闸阀(30)上方焊接有支撑杆(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进气管(25)内部气体向外部排气管(26)流动,且进水管(6)内部冷水流向出水管(8)。
CN202121948966.XU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15765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8966.XU CN215765186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8966.XU CN215765186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5186U true CN215765186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6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48966.XU Active CN215765186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5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6941U (zh) 新型换热器
CN215765186U (zh) 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13623678A (zh) 一种采用重力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17210466U (zh) 一种用于高温差管板焊接式绕管式换热器
CN213656690U (zh) 一种烟道式废气余热锅炉
CN209399349U (zh) 一种除氧组件及其组成的锅炉系统
CN210533103U (zh) 一种储水式污水管道换热装置
CN2762045Y (zh) 双管偏心热虹吸管换热器
CN217817447U (zh) 一种能源管理节能装置
CN201387022Y (zh) 冷风中间旁通抗低温腐蚀空气预热器
CN214501293U (zh) 一种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5982454U (zh) 一种环保余热锅炉
CN201344635Y (zh) 一种节能热水锅炉用水箱
CN214038498U (zh) 一种在线清洁玻璃管式超低温排放空气预热器
CN111412769A (zh) 锅炉烟气回收加热器
CN205372701U (zh) 锅炉烟气余热循环供热系统
CN218723333U (zh) 导热油炉高效节能热交换器
CN205279822U (zh) 气液相中高温热管换热器
CN214778162U (zh) 一种大型储罐储能设备
CN2367996Y (zh) 无泵式汽-水热交换器
CN217763933U (zh) 一种冷凝锅炉的锅炉本体
CN216482401U (zh) 列管式换热器及余热回收系统
CN215491221U (zh) 一种热能动力设备热动循环利用装置
CN219491145U (zh) 一种车间用中央供水系统
CN209744486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无压运行水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