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0350U - 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0350U
CN215760350U CN202121501108.0U CN202121501108U CN215760350U CN 215760350 U CN215760350 U CN 215760350U CN 202121501108 U CN202121501108 U CN 202121501108U CN 215760350 U CN215760350 U CN 215760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elevator shaft
plate
rise building
super hi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011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铎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5011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0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0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0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包括电梯井主体、缓冲组件、两个钢丝绳和连接板,电梯井主体的一侧固定设有三个楼层平台,位于顶部的楼层平台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通过绕绳辊、钢丝绳、支板、固定板和连接杆等构件,固定板与电梯井主体相卡合便于对电机进行放置,通过电机即可使得连接杆带动钢丝绳缠绕在绕绳辊上,便于带动施工人员进行上下移动,使得每次均是对相邻三层的楼层进行施工,操作简便,便于带动支板的上下移动以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便于绕绳辊以及电机和钢丝绳进行更换和维修,相比于传统的更换操作更加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平台,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电梯井的设置起到对电梯进行维修的目的,现有的电梯井常是使用一条较长的钢丝绳进行牵引,由一层直接到顶层,内部件老化时不便于维修,同时在施工人员下移时的稳定性较差,导致安全性差强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施工人员下移时的稳定性较差导致安全性差强人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包括电梯井主体、缓冲组件、两个钢丝绳和连接板,所述电梯井主体的一侧固定设有三个楼层平台,位于顶部的所述楼层平台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底端的两侧与所述连接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四个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内侧均铰接有滑杆,四个所述滑杆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套筒,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套筒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铰接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活塞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活塞板固定设置在位于一侧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位于另一侧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活塞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活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与所述壳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端内侧,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梯井主体另一侧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位于顶部的卡槽相卡合,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位于底部的卡槽相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梯井主体另一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绳辊,两个所述绕绳辊的外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绕绳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内侧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的底端与位于底部的所述楼层平台的顶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延长板与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板的外侧与所述电梯井主体另一侧的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一侧的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位于另一侧的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设有电机开关,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通过绕绳辊、钢丝绳、支板、固定板和连接杆等构件,固定板与电梯井主体相卡合便于对电机进行放置,通过电机即可使得连接杆带动钢丝绳缠绕在绕绳辊上,便于带动施工人员进行上下移动,使得每次均是对相邻三层的楼层进行施工,操作简便,便于带动支板的上下移动以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便于绕绳辊以及电机和钢丝绳进行更换和维修,相比于传统的更换操作更加简便。
2、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通过第一铰接座、滑杆、活塞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延长板等构件,通过第一铰接座以及第二铰接座便于使得滑杆以及套筒相滑动对支板进行支撑,同时通过设置的活塞板以及较大的第一通孔和较小的第二通孔,便于在支板上移时使得活塞板通过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左移,但当施工人员随着支板下移时此时活塞板将较大的第一通孔挡住,此时气流流通的间隙变小,使得活塞板受到的阻力增加,因此通过较小的第二通孔便于提供相应的缓冲力,有利于提高支板在下移时的稳定性,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安全性,同时延长板便于对连接板进行限位,确认楼层的所处层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井主体;2、楼层平台;3、缓冲组件;31、活塞板;32、挡板;33、第一通孔;34、第二通孔;4、固定板;5、电机;6、连接杆;7、绕绳辊;8、钢丝绳;9、固定块;10、支板;11、第一铰接座;12、蓄电池;13、滑杆;14、套筒;15、连接板;16、弹簧;17、延长板;18、开关面板;19、连接块;20、壳体;21、第二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包括电梯井主体1、缓冲组件3、两个钢丝绳8和连接板15,电梯井主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三个楼层平台2,位于顶部的楼层平台2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两个钢丝绳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两个固定块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板10,支板10底端的两侧与连接板15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11,四个第一铰接座11的内侧均铰接有滑杆13,四个滑杆13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套筒14,相对应的两个套筒1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21,相对应的两个第二铰接座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缓冲组件3包括活塞板31、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活塞板31固定设置在位于一侧的连接块19的一侧,位于另一侧的连接块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20,活塞板31滑动设置在壳体20的内侧,活塞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2,挡板32的外侧与壳体20的内侧滑动连接,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均开设在壳体20的底端内侧,第一通孔33位于第二通孔34的一侧。
优选的,电梯井主体1另一侧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卡槽,固定板4的一侧与位于顶部的卡槽相卡合,连接板15的一侧与位于底部的卡槽相卡合,便于对固定板4以及连接板15进行固定;连接杆6的一端与电梯井主体1另一侧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杆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绳辊7,两个绕绳辊7的外侧分别与两个钢丝绳8的一端固定连接,便于带动钢丝绳8收放;两个绕绳辊7的两侧分别与固定板4的内侧滑动连接,便于绕绳辊7的转动;连接板15的内侧固定设有弹簧16,弹簧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板17,延长板17的底端与位于底部的楼层平台2的顶端滑动连接,连接板15的内侧开设有滑槽,延长板17与滑槽滑动连接,便于延长板17右移;支板10的外侧与电梯井主体1另一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利提高支板10的稳定性;位于一侧的固定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2,位于另一侧的固定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面板18,开关面板18的表面设有电机开关,电机5通过电机开关与蓄电池12电性连接,便于控制电机5运作。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首先由于在施工时常有多个施工人员配合操作,因此此时在相邻的三层均配有施工人员,此时将钢丝绳8的长度大概调整至相邻的三层楼层的长度,通过顺着顶部的楼层平台2将固定板4卡入电梯井主体1内,之后使得将固定板4的一侧与电梯井主体1内侧的位于顶部的卡槽相卡合,此时即可将固定板4进行固定,接着此时连接板15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垂,此时即可使得位于相邻三层中的中部即二层的施工人员与位于一层的施工人员进行配合,在延长板17到达二层区域受到弹簧16的推力而弹出时,此时二层的施工人员将延长板17重新推回电梯井主体1中,便于位于一层的施工人员可以顺利拉住连接板15,之后通过弹簧16的弹力使得延长板17弹出与位于底部的楼层平台2进行贴合,之后位于一层的施工人员推动连接板15,使得连接板15的一侧与位于底部的电梯井主体1的卡槽相卡合,此时即可将连接板15进行固定,接着施工人员站在支板10上,通过固定块9上的开关面板18控制电机5带动绕绳辊7转动使得钢丝绳8缠绕在绕绳辊7上,此时带动支板10以及位于支板10上的施工人员上移,其中通过较大的第一通孔33和较小的第二通孔34,便于在支板10上移时使得活塞板31通过第一通孔33以及第二通孔34左移,不影响支板10的上移,同时提高支板10的稳定性,便于对三层以内进行施工,同时若是需要控制支板10下移,此时通过与四个第一铰接座11分别铰接的滑杆13在与第二铰接座21铰接的四个套筒14内滑动来控制活塞板31受力右移,当活塞板31受力右移时,此时将较大的第一通孔33堵住,仅剩较小的第二通孔34,此时气流流通的间隙变小,使得活塞板31受到的阻力增加,因此此时活塞板31为支板10的下移提供一定的缓冲阻力,提高了支板10下移的稳定性,有利于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支板10在下移时施工人员出现摔倒的情况,安全性提高,在对此相邻三层以内进行施工完毕后,即可重复操作将固定板4以及连接板15重复放置在向上的相邻三层处,操作简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包括电梯井主体(1)、缓冲组件(3)、两个钢丝绳(8)和连接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主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三个楼层平台(2),位于顶部的所述楼层平台(2)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两个所述钢丝绳(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两个所述固定块(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板(10),所述支板(10)底端的两侧与所述连接板(15)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11),四个所述第一铰接座(11)的内侧均铰接有滑杆(13),四个所述滑杆(13)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套筒(14),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套筒(1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21),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铰接座(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活塞板(31)、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所述活塞板(31)固定设置在位于一侧的所述连接块(19)的一侧,位于另一侧的所述连接块(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20),所述活塞板(31)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20)的内侧,所述活塞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2),所述挡板(32)的外侧与所述壳体(20)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通孔(33)和所述第二通孔(34)均开设在所述壳体(20)的底端内侧,所述第一通孔(33)位于所述第二通孔(34)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主体(1)另一侧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与位于顶部的卡槽相卡合,所述连接板(15)的一侧与位于底部的卡槽相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与所述电梯井主体(1)另一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绳辊(7),两个所述绕绳辊(7)的外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钢丝绳(8)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绕绳辊(7)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固定板(4)的内侧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的内侧固定设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板(17),所述延长板(17)的底端与位于底部的所述楼层平台(2)的顶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5)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延长板(17)与滑槽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0)的外侧与所述电梯井主体(1)另一侧的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侧的所述固定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2),位于另一侧的所述固定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面板(18),所述开关面板(18)的表面设有电机开关,所述电机(5)通过电机开关与蓄电池(12)电性连接。
CN202121501108.0U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 Active CN215760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1108.0U CN215760350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1108.0U CN215760350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0350U true CN215760350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3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01108.0U Active CN215760350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0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32486A1 (en)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for elevator
CN103863903B (zh) 电梯
JP2001039645A (ja) マシンルームレスエレベータ
CN215760350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内施工平台
CN110116956A (zh) 一种滚珠螺杆电梯装置及其应用组件
CN101759074A (zh) 电梯设备
CN201808994U (zh) 家用电梯
CN210795435U (zh) 一种同步施工升降机
CN114164980B (zh) 一种多功能可升降式吊顶
CN217229882U (zh) 一种电梯轿厢用安全扶手
CN216004840U (zh) 一种升降电梯的安全制动装置
CN214217829U (zh) 一种电梯维修安全装置
CN214495308U (zh) 一种电梯可伸缩的爬梯
CN212374659U (zh) 一种楼道电梯及其扶手机构
CN211342684U (zh) 一种电动木百叶帘
CN212374662U (zh) 一种封闭式楼道电梯
CN211283631U (zh) 一种建筑施工平台
CN209835352U (zh) 一种楼道升降系统及楼道升降机
WO2002066359A1 (en) Elevator device
CN216997460U (zh) 家用升降机
CN220702943U (zh) 一种安全电梯
CN110624184A (zh) 一种装配式集成用高层建筑安防救生逃生升降装置
CN216512286U (zh) 一种便于施工的电梯安装结构
JP2019123610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9099301A (ja) 点検作業台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