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52213U - 汽车及屏幕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及屏幕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52213U
CN215752213U CN202122221350.9U CN202122221350U CN215752213U CN 215752213 U CN215752213 U CN 215752213U CN 202122221350 U CN202122221350 U CN 202122221350U CN 215752213 U CN215752213 U CN 215752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ransmission
screen
sea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13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源军
唐小坤
唐伟航
陈志明
叶宇明
骆健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52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52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及屏幕装配装置。所述屏幕装配装置包括:安装基座、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旋转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与支撑组件,当驾驶员驾驶汽车需要查看中控屏时,驾驶员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传动组件的传动配合实现支撑组件在安装基座上的移动,和/或通过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的传动配合实现旋转组件在支撑组件上的转动,从而改变中控屏与驾驶员之间的角度和/或距离,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查看中控屏。

Description

汽车及屏幕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汽车装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及屏幕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消费者对汽车有了更高的体验和追求。目前,由于不同驾驶员的身高体型存在差异,驾驶员需要对中控屏进行伸缩移动或转动调节,从而保证驾驶员更加方便的使用中控屏。但是,汽车在装设中控屏时,往往是将中控屏直接嵌套在汽车中控台上,驾驶员无法对中控屏进行有效地调节,从而影响了驾驶员的驾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驾驶员无法对中控屏进行有效地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屏幕装配装置。
一种屏幕装配装置。所述屏幕装配装置包括:安装基座、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旋转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与支撑组件,所述装基座用于装设在汽车内部,所述支撑组件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传动配合,所述旋转组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用于与中控屏安装配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组件传动配合。
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屏幕装配装置,还包括汽车本体与中控屏,所述屏幕调节装置装设在所述汽车本体内部,所述中控屏装设在所述屏幕调节装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固定安装架、支撑安装架与承接板,所述固定安装架用于与所述汽车的中控台固定配合,所述支撑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的一端相连,所述承接板装设在所述固定安装架与所述支撑安装架之间,且所述承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固定配合,所述承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安装架固定配合,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承接板移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装配座,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丝杆与传动座,所述第一装配座装设在所述承接板背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安装支架留有用于所述第一装配座经过的第一安装口,且所述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装配座贴合固定,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装设在所述第一装配座上,所述第一传动丝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装配座并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传动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传动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传动座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承接板的外部,所述传动座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移动板、驱动安装座与调位安装座,沿所述承接板的长度方向在所述承接板上设有滑轨,在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调位安装座与所述旋转组件均位于所述移动板上,所述驱动安装座与所述调位安装座可转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通过所述驱动安装座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传动配合,所述调位安装座设有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穿过的调位孔,所述驱动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组件同步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适配齿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丝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装设在所述驱动安装座上,所述适配齿轮装设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传动丝杆的一端插入到所述驱动安装座内,所述适配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传动抵触,所述第二传动丝杆的另一端经过所述调位孔与所述旋转组件安装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调节座、转轴与屏幕支座,所述调节座装设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屏幕支座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屏幕支座用于与中控屏固定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支座包括屏幕支架与传动部,所述屏幕支架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传动部装设在所述屏幕支架上,所述传动部上开设用于所述传动丝杆插入的装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支座还包括调节转轮,沿所述调节座的周向在所述调节座的侧部设有调节轨,所述调节转轮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传动部上,所述调节转轮与所述调节轨转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辅助固定盘,所述辅助固定盘用于与所述中控屏罩设固定,所述辅助固定盘背离所述中控屏的一侧设有第一拼接块,所述屏幕支架上设有第二拼接块,所述第一拼接块与所述第二拼接块拼接固定。
上述屏幕装配装置在使用时,考虑到不同汽车的内饰结构不同,因此,根据汽车的内饰结构确定安装基座的对应结构或安装尺寸,从而保证安装基座能够有效装设在汽车内部。例如:根据汽车中控台的结构对安装基座的结构进行针对性设计,以实现安装基座在汽车中控台上的安装。进一步地,将支撑组件可移动地装设在安装基座上,例如:可以在安装基座上设置滑轨或滑槽,支撑组件通过滑轨或滑槽与安装基座实现移动配合。第一驱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支撑组件传动配合,当第一驱动组件是电机时,驾驶员可以通过向第一驱动组件施加指令,利用电机带动支撑组件进行自动移动。当第一驱动组件是滚轮时,驾驶员可以直接转动滚轮实现支撑组件的移动。将旋转组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支撑组件上,同时,第二驱动组件可以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旋转组件传动配合,当第二驱动组件是电机时,驾驶员可以通过向第二驱动组件施加指令,利用电机带动旋转组件进行自动转动。当第二驱动组件是滚轮时,驾驶员可以直接转动滚轮实现旋转组件的转动。最后,当驾驶员驾驶汽车需要查看中控屏时,驾驶员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传动组件的传动配合实现支撑组件在安装基座上的移动,和/或通过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的传动配合实现旋转组件在支撑组件上的转动,从而改变中控屏与驾驶员之间的角度和/或距离,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查看中控屏。
上述汽车在装配时,将屏幕装配装置装设在汽车本体上。当驾驶员驾驶汽车需要查看中控屏时,驾驶员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传动组件的传动配合实现支撑组件在安装基座上的移动,和/或通过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的传动配合实现旋转组件在支撑组件上的转动,从而改变中控屏与驾驶员之间的角度和/或距离,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查看中控屏。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视角所示屏幕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视角所示屏幕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屏幕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0、安装基座,110、固定安装架,120、支撑安装架,130、承接板,131、滑轨,200、第一驱动组件,210、第一驱动电机,220、第一装配座,300、第二驱动组件,310、第二驱动电机,320、适配齿轮,400、旋转组件,410、调节座,411、调节轨,420、转轴,430、屏幕支座,431、屏幕支架,432、传动部,433、调节转轮,440、辅助固定盘,450、第一拼接块,460、第二拼接块,500、第一传动组件,510、传动座,600、第二传动组件,700、支撑组件,710、移动板,720、驱动安装座,730、调位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装配装置包括:安装基座100、第一驱动组件200、第二驱动组件300、旋转组件400、第一传动组件500、第二传动组件600与支撑组件700,所述装基座用于装设在汽车内部,所述支撑组件700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基座100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0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00与所述支撑组件700传动配合,所述旋转组件400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支撑组件700上,所述旋转组件400用于与中控屏安装配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00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00与所述旋转组件400传动配合。
上述屏幕装配装置在使用时,考虑到不同汽车的内饰结构不同,因此,根据汽车的内饰结构确定安装基座100的对应结构或安装尺寸,从而保证安装基座100能够有效装设在汽车内部。例如:根据汽车中控台的结构对安装基座100的结构进行针对性设计,以实现安装基座100在汽车中控台上的安装。进一步地,将支撑组件700可移动地装设在安装基座100上,例如:可以在安装基座100上设置滑轨131或滑槽,支撑组件700通过滑轨131或滑槽与安装基座100实现移动配合。第一驱动组件200通过第一传动组件500与支撑组件700传动配合,当第一驱动组件200是电机时,驾驶员可以通过向第一驱动组件200施加指令,利用电机带动支撑组件700进行自动移动。当第一驱动组件200是滚轮时,驾驶员可以直接转动滚轮实现支撑组件700的移动。将旋转组件400可转动地装设在支撑组件700上,同时,第二驱动组件300可以通过第二传动组件600与旋转组件400传动配合,当第二驱动组件300是电机时,驾驶员可以通过向第二驱动组件300施加指令,利用电机带动旋转组件400进行自动转动。当第二驱动组件300是滚轮时,驾驶员可以直接转动滚轮实现旋转组件400的转动。最后,当驾驶员驾驶汽车需要查看中控屏时,驾驶员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00与第一传动组件500的传动配合实现支撑组件700在安装基座100上的移动,和/或通过第二驱动组件300与第二传动组件600的传动配合实现旋转组件在支撑组件700上的转动,从而改变中控屏与驾驶员之间的角度和/或距离,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查看中控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座100包括固定安装架110、支撑安装架120与承接板130,所述固定安装架110用于与所述汽车的中控台固定配合,所述支撑安装架12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110的一端相连,所述承接板130装设在所述固定安装架110与所述支撑安装架120之间,且所述承接板13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110固定配合,所述承接板13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安装架120固定配合,所述支撑组件700与所述承接板130移动配合。具体地,首先根据汽车中控台的设计形状或者汽车内部目标装设部位的形状确定固定安装架110的形状和尺寸,例如:保证固定安装架110能够与汽车中控台固定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安装架110的一面能够与汽车中控台的台面充分接触,同时利用螺栓或螺丝提高固定安装架110与汽车中控台的固定效果。然后,根据驾驶者的驾驶习惯确定承接板130的安装长度以及支撑组件700在承接板130上的移动范围,同时,在选择支撑安装架120后,利用固定安装架110与支撑安装架120实现对承接板130两端的固定,使得承接板130能够得到有效的固定。进一步地,在承接板130、固定安装架110与支撑安装架120安装完成后,固定安装架110与支撑安装架120可以选择直接相连固定,即承接板130、固定安装架110与支撑安装架120三者形成三角形的结果,上述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提高安装基座100整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小安装基座100在汽车内部的安装空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10与第一装配座220,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00包括第一传动丝杆与传动座510,所述第一装配座220装设在所述承接板130背离所述支撑组件700的一侧,所述固定安装支架留有用于所述第一装配座220经过的第一安装口,且所述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装配座220贴合固定,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0装设在所述第一装配座220上,所述第一传动丝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装配座220并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传动座5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传动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传动座510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承接板130的外部,所述传动座510与所述支撑组件700固定配合。具体地,第一驱动电机210可以是伺服电机或交流电机。第一传动组件500可以是传动丝杆或伸缩杆。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10的双向转动带动第一传动组件500沿目标方向进行伸缩移动。利用第一装配座220可以对第一驱动电机210提供有效的安装空间,保证第一驱动电机210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地,在固定第一装配座220时,在固定安装架110上留出第一安装口,且固定安装架110与第一装配座220贴合固定。上述这种实施方式通过承接板130、固定安装架110实现了对于第一装配座220的包围固定,使得第一装配座220能够有效避免在外力作用下(例如:第一驱动电机210工作时带来的振动)出现松动。更进一步地,根据第一驱动电机210在第一装配座220上的安装位置以及第一驱动电机210的传动方向,可以选择在第一装配座220内加设传动齿轮或传动轴,即通过传动齿轮或传动轴保证第一驱动电机210与传动丝杆之间的传动效果。当驾驶者需要调整中控屏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向第一驱动电机210施加指令(例如:直接对第一驱动电机210进行按键操作或者在中控台内设置中控程序对第一驱动电机210进行自动控制)以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10的工作。即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10带动传动丝杆沿轴向(传动丝杆的轴向)进行双向转动,此时传动座510便能够带动支撑组件700沿移动板710进行前进或后退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0包括驱动齿轮组与第二装配座,所述第二装配座装设在所述承接板130背离所述支撑组件700的一侧,所述固定安装支架留有用于所述第二装配座经过的第二安装口,且所述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装配座贴合固定,所述驱动齿轮组装设在所述第二装配座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00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装配座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0传动配合。具体地,第一传动组件500可以是传动丝杆或伸缩杆。通过驱动齿轮组的双向转动带动第一传动组件500沿目标方向进行伸缩移动。利用第二装配座可以对驱动齿轮组提供有效的安装空间,保证驱动齿轮组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地,在固定第二装配座时,在固定安装架110上留出第二安装口,且固定安装架110与第二装配座贴合固定。上述这种实施方式通过承接板130、固定安装架110实现了对于第二装配座的包围固定,使得第二装配座能够有效避免在外力作用下(例如:驱动齿轮组转动时带来的振动)出现松动。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700包括移动板710、驱动安装座720与调位安装座730,沿所述承接板130的长度方向在所述承接板130上设有滑轨131,在所述移动板710上设有与所述滑轨131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调位安装座730与所述旋转组件400均位于所述移动板710上,所述驱动安装座720与所述调位安装座730可转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00通过所述驱动安装座720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00传动配合,所述调位安装座730设有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00穿过的调位孔,所述驱动安装座720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00与所述旋转组件同步转动。具体地,根据安装需要确定承接板130上滑轨131的安装个数,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在承接板130上的中部加设一个滑轨131,然后在移动板710上加设与滑轨131相配合的滑槽。根据实际滑动效果还可以在移动板710朝向承接板130的一面上加设辅助转轮,通过辅助转轮与滑轨131滑动配合,从而可以改变移动板710与承接板130的滑动效果。进一步地,通过移动板710可以带动旋转组件400、第二驱动组件300与第二传动组件600三者同步移动,即旋转组件400、第二驱动组件300与第二传动组件600三者可以相对于安装基座100进行前进移动或后退移动。更进一步地,第二传动组件600可以为伸缩杆或传动丝杆。根据旋转组件400在移动板710上的安装位置以及第二传动组件600的自身长度,确定调位安装座730在移动板710上的固定位置。进一步地,调位安装座730可以是安装框或者设有安装腔的座体,将驱动安装座720装设在调位安装座730内部,通过转轴420或轴承实现驱动安装座720与调位安装座730的相对位转动。此时,将第二驱动组件300与第二传动组件600在驱动安装座720上安装完成后,第二驱动组件300为第二传动组件600提供动力,第二传动组件600带动旋转组件进行转动,因为第二传动组件600同时连接了驱动安装座720与旋转组件400,所以驱动安装座720能够随旋转组件400进行同步转动,同时,调位孔的孔口径可以根据第二传动组件600的摆动情况进行对应设计,即调位孔预留出供第二传动组件600在调位孔内的摆动空间。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10与适配齿轮320,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00包括第二传动丝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0装设在所述驱动安装座720上,所述适配齿轮320装设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0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传动丝杆的一端插入到所述驱动安装座720内,所述适配齿轮320与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传动抵触,所述第二传动丝杆的另一端经过所述调位孔与所述旋转组件400安装配合。具体地,第二驱动电机310可以是伺服电机或交流电机。通过第二驱动电机310的双向转动带动第二传动组件600沿目标方向进行伸缩移动(前进或后退移动)。利用驱动安装座720可以对第二驱动电机310提供有效的安装空间,保证第二驱动电机310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地,考虑到第二驱动电机310与第二传动组件600在安装基座100上的安装位置有限,在第二驱动电机310的输出端加装适配齿轮320,通过适配齿轮320可以更加有效的与传动丝杆传动抵触,同时,调位孔的孔口径可以根据传动丝杆的摆动情况进行对应设计,即调位孔预留出供传动丝杆在调位孔内的摆动空间。另外,第二驱动组件300还可以是驱动齿轮组,通过驱动齿轮组的双向转动带动第二传动组件600沿目标方向进行伸缩移动。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400包括调节座410、转轴420与屏幕支座430,所述调节座410装设在所述移动板710上,所述屏幕支座430通过所述转轴420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调节座410上,所述屏幕支座430用于与中控屏固定配合。具体地,按照安装需求确定屏幕支座430与调节座410的安装夹角,即保证中控屏装设在屏幕支座430上后,中控屏具有预设的倾斜角度。屏幕支座430通过转轴420可以实现相对于调节座410的转动,从而实现中控屏的转动。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支座430包括屏幕支架431与传动部432,所述屏幕支架431通过所述转轴420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调节座410上,所述传动部432装设在所述屏幕支架431上,所述传动部432上开设用于所述传动丝杆插入的装配孔。具体地,传动部432可以是传动块或传动板,通过在屏幕支架431上加装传动部432,使得传动丝杆与旋转组件400的连接更加方便。通过在传动部432上开设装配孔,保证了传动丝杆与传动部432的连接效果。另外,当传动丝杆插入到装配孔内后,还可以通过螺栓或卡扣对位于装配孔内的传动丝杆进一步固定。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支座430还包括调节转轮433,沿所述调节座410的周向在所述调节座410的侧部设有调节轨411,所述调节转轮433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传动部432上,所述调节转轮433与所述调节轨411转动配合。具体地,可以根据屏幕支架431在调节座410上的转动轨迹确定调节座410的侧边形状,例如:将调节座410的侧部设计为弧形侧,或者直接将调节座410的侧部设计为圆弧面。此时,利用调节转轮433与调节座410的侧部调节轨411转动配合,从而使得屏幕支架431与调节座410的转动更加顺滑。进一步地,根据安装需要,可以在传动部432的两端均加设调节转轮433。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400还包括辅助固定盘440,所述辅助固定盘440用于与所述中控屏罩设固定,所述辅助固定盘440背离所述中控屏的一侧设有第一拼接块450,所述屏幕支架431上设有第二拼接块460,所述第一拼接块450与所述第二拼接块460拼接固定。具体地,考虑到中控屏的结构或形状经常会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改变,因此,可以仅通过改变辅助固定盘440的尺寸和形状,以实现屏幕调节装置对于中控屏的固定。进一步地,第一拼接块450与第二拼接块460在拼接固定时,还可以借助卡扣或螺栓进行辅助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汽车在装配时,将屏幕装配装置装设在汽车本体上。当驾驶员驾驶汽车需要查看中控屏时,驾驶员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00与第一传动组件500的传动配合实现支撑组件700在安装基座100上的移动,和/或通过第二驱动组件300与第二传动组件600的传动配合实现旋转组件在支撑组件700上的转动,从而改变中控屏与驾驶员之间的角度和/或距离,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查看中控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屏幕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装配装置包括:安装基座、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旋转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与支撑组件,所述装基座用于装设在汽车内部,所述支撑组件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传动配合,所述旋转组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用于与中控屏安装配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组件传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固定安装架、支撑安装架与承接板,所述固定安装架用于与所述汽车的中控台固定配合,所述支撑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的一端相连,所述承接板装设在所述固定安装架与所述支撑安装架之间,且所述承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架固定配合,所述承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安装架固定配合,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承接板移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装配座,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丝杆与传动座,所述第一装配座装设在所述承接板背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安装支架留有用于所述第一装配座经过的第一安装口,且所述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装配座贴合固定,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装设在所述第一装配座上,所述第一传动丝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装配座并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传动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传动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传动座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承接板的外部,所述传动座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移动板、驱动安装座与调位安装座,沿所述承接板的长度方向在所述承接板上设有滑轨,在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调位安装座与所述旋转组件均位于所述移动板上,所述驱动安装座与所述调位安装座可转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通过所述驱动安装座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传动配合,所述调位安装座设有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穿过的调位孔,所述驱动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组件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幕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适配齿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丝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装设在所述驱动安装座上,所述适配齿轮装设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传动丝杆的一端插入到所述驱动安装座内,所述适配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传动抵触,所述第二传动丝杆的另一端经过所述调位孔与所述旋转组件安装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幕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调节座、转轴与屏幕支座,所述调节座装设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屏幕支座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屏幕支座用于与中控屏固定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支座包括屏幕支架与传动部,所述屏幕支架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传动部装设在所述屏幕支架上,所述传动部上开设用于所述传动丝杆插入的装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幕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支座还包括调节转轮,沿所述调节座的周向在所述调节座的侧部设有调节轨,所述调节转轮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传动部上,所述调节转轮与所述调节轨转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幕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辅助固定盘,所述辅助固定盘用于与所述中控屏罩设固定,所述辅助固定盘背离所述中控屏的一侧设有第一拼接块,所述屏幕支架上设有第二拼接块,所述第一拼接块与所述第二拼接块拼接固定。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屏幕装配装置,还包括汽车本体与中控屏,所述屏幕调节装置装设在所述汽车本体内部,所述中控屏装设在所述屏幕调节装置上。
CN202122221350.9U 2021-08-30 2021-09-14 汽车及屏幕装配装置 Active CN21575221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43856 2021-08-30
CN202122064385 2021-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52213U true CN215752213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7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1350.9U Active CN215752213U (zh) 2021-08-30 2021-09-14 汽车及屏幕装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522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439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中控屏幕调节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439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中控屏幕调节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52213U (zh) 汽车及屏幕装配装置
EP2301804A1 (en) Hinge construction
US6389927B1 (en) Adjustable control vehicle pedal
KR102235731B1 (ko) 하이트 조절이 가능한 시트의 틸트장치
CN102985285A (zh)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调整装置,尤其是高度调整装置
KR101104007B1 (ko) 전동식 로워 틸트 조향장치
CN110654287B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腿部支撑件
CN216143529U (zh) 汽车及屏幕调节装置
CN115723680A (zh) 汽车及屏幕装配装置
CN212556078U (zh) 显示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后视镜、车辆
CN115727246A (zh) 汽车及屏幕调节装置
CN115723681A (zh) 汽车及屏幕支撑装置
CN109823170B (zh) 油门踏板组件和车辆
CN218241211U (zh) 一种柔性屏调节装置、可调节的柔性显示屏装置及车辆
CN219428101U (zh) 可调踏板总成
JP4874517B2 (ja) 調節可能な車両用操作ペダル
WO2020108851A1 (en) Vehicle seat support assembly
CN207931629U (zh) 一种车载影音导航装置
KR100561086B1 (ko) 스티어링컬럼의 틸팅장치
CN112249176A (zh) 用于提高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和制动平稳性的辅助装置
KR19990001460U (ko) 자동차용 리어시트의 각도 가변장치
CN11327220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KR200280310Y1 (ko) 자동 틸트 및 텔레스코픽장치가 구비된 차량용스티어링컬럼
CN216520431U (zh) 一种车载屏幕的调节装置
CN219790034U (zh) 机车用电动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