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2115U - 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2115U
CN215742115U CN202121442656.0U CN202121442656U CN215742115U CN 215742115 U CN215742115 U CN 215742115U CN 202121442656 U CN202121442656 U CN 202121442656U CN 215742115 U CN215742115 U CN 215742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waste
liquid
stirring shaft
outer cylinder
wast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26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宁
林海峰
王丽佳
刘凤敏
孟爽
赵晶晶
李雪
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Green Ring Solid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Green Ring Solid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Green Ring Solid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Green Ring Solid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26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2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2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2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外筒、内筒、第一过滤孔、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搅拌轴、螺旋桨叶、从动轮、电机、主动轮、皮带、排料口、导液部和排液口;启动电机,输出轴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从动轮、搅拌轴和螺旋桨叶同步转动,通过第一进料口向内筒内填加固体废物和废液混合垃圾,液体透过第一过滤孔,流入外筒内,经导液部导向,从排液口流出;螺旋桨叶旋转,挤压固体废物,将固体废物中残留的废液挤出,同时带动固体废物向排料口方向运动,将固体废物排出。螺旋桨叶对混合物挤压,将固体废物中多余废液挤出,使固液分离效果最大化,提高分离质量,从而保证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垃圾填埋方法是直接将固体废物填埋在地下,然而固体废物内通常携带有废液,若废液渗漏,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因此,设计一种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在填埋前将固体废物和废液分离,以减少废液对土壤的污染和损伤,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外筒、内筒、第一过滤孔、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搅拌轴、螺旋桨叶、从动轮、电机、主动轮、皮带、排料口、导液部和排液口;外筒固定在底座上;内筒的两端设置有开口,内筒嵌入外筒内,且内筒与外筒相连接;若干个第一过滤孔贯穿内筒;第一进料口设置在外筒的顶面上;第二进料口设置在内筒的顶面上,且第二进料口与第一进料口相连通;搅拌轴的一端嵌入内筒内,且搅拌轴的另一端与外筒转动连接;螺旋桨叶绕设在搅拌轴的外侧,且螺旋桨叶与搅拌轴相连接;从动轮套装在搅拌轴另一端的外侧,且从动轮与搅拌轴无相对转动;电机包括输出轴,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主动轮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且主动轮与输出轴无相对转动;皮带同时绕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排料口位于螺旋桨叶的一侧,且排料口设置在外筒上;导液部位于外筒的下方,导液部与外筒相连通,且导液部的横截面积由靠近外筒的一端向远离外筒的一端逐渐减小;排液口设置在导液部的底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外筒固定在底座上,以对外筒进行支撑,提升外筒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在内筒的两端设置有开口,内筒嵌入外筒内,且内筒与外筒相连接,以将内筒固定在外筒内部;再次,通过使若干个第一过滤孔贯穿内筒,以实现内筒的过滤功能,以使固体和液体分离;再次,通过将第一进料口设置在外筒的顶面上,并将第二进料口设置在内筒的顶面上,且第二进料口与第一进料口相连通,以便于向内筒内添加固液混合垃圾;再次,通过使搅拌轴的一端嵌入内筒内,且搅拌轴的另一端与外筒转动连接,以通过外筒对搅拌轴进行转动支撑;再次,通过将螺旋桨叶绕设在搅拌轴的外侧,且螺旋桨叶与搅拌轴相连接,以使螺旋桨叶与搅拌轴同步转动,可起到对混合物的挤压和输送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从动轮套装在搅拌轴另一端的外侧,且从动轮与搅拌轴无相对转动,以使搅拌轴与从动轮同步转动;再次,电机包括输出轴,通过将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以对电机进行支撑,提升电机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主动轮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且主动轮与输出轴无相对转动,以使主动轮与输出轴同步转动;再次,通过将皮带同时绕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通过皮带传动使从动轮与主动轮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轴和螺旋桨叶同步转动,实现对混合物挤压和输送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使排料口位于螺旋桨叶的一侧,且排料口设置在外筒上,以将滤出液体后的固体垃圾排出;再次,通过使导液部位于外筒的下方,导液部与外筒相连通,且导液部的横截面积由靠近外筒的一端向远离外筒的一端逐渐减小,以对滤出的废液进行导流,加速废液流下;再次,通过将排液口设置在导液部的底面上,以使废液受重力从排液口快速排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启动电机,输出轴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从动轮、搅拌轴和螺旋桨叶同步转动,通过第一进料口向内筒内填加固体废物和废液混合垃圾,液体透过第一过滤孔,流入外筒内,经导液部导向,从排液口流出;螺旋桨叶旋转,挤压固体废物,将固体废物中残留的废液挤出,同时带动固体废物向排料口方向运动,将固体废物排出。通过在固体废物填埋前,将废液从固体废物中滤出,避免过多废液埋入地下,导致废液渗漏,对土壤造成污染。通过螺旋桨叶对混合物进行挤压,将固体废物中多余废液挤出,使固液分离效果最大化,提高分离质量,从而保证分离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进料部;进料部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进料部与外筒相连接,进料部的口径由靠近外筒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且进料部与第一进料口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进料部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进料部与外筒相连接,进料部的口径由靠近外筒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且进料部与第一进料口相连通,以增大第一进料口的口径,便于相内筒内加入混合物,避免洒出,以保证分离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挡板;挡板绕设在第二进料口的外侧,且挡板同时与外筒和内筒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挡板绕设在第二进料口的外侧,且挡板同时与外筒和内筒相连接,确保混合物完全进入内筒内进行过滤,以避免混合物直接进入内筒与外筒的夹层中,难以排出,导致排液口堵塞的问题产生,确保分离质量和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滤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套装在搅拌轴的外侧,且第一轴承嵌入外筒内;滤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过滤孔,滤板套装在搅拌轴的外侧,且滤板与内筒相连接;第二轴承套装在搅拌轴的外侧,且第二轴承嵌入滤板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一轴承套装在搅拌轴的外侧,且第一轴承嵌入外筒内,以使外筒对搅拌轴进行转动支撑;通过在滤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过滤孔,滤板套装在搅拌轴的外侧,且滤板与内筒相连接,以阻挡混合物,避免混合物反向排出,从而避免固体废物与废液再次混合;通过将第二轴承套装在搅拌轴的外侧,且第二轴承嵌入滤板内,以通过滤板对搅拌轴进行转动支撑,避免搅拌轴转动时与滤板发生干涉,减少磨损,延长装置的使用年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盖板、螺纹孔和螺栓;盖板盖合在排料口的外侧,且盖板与排料口相贴合;螺纹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螺纹孔设置在外筒上;螺栓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螺栓穿过盖板后,螺栓嵌入螺纹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盖板盖合在排料口的外侧,且盖板与排料口相贴合,以对排料口进行阻挡,延缓混合物排出,加强对内筒内混合物的挤压程度,提升分离效果;通过在螺纹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螺纹孔设置在外筒上,并在螺栓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螺栓穿过盖板后,螺栓嵌入螺纹孔内,以使盖板的一端与外筒转动连接,可调节盖板位置,通过螺栓对盖板压紧,可将盖板的位置固定;当需要排料时,转动盖板,拧紧螺栓,可将盖板固定在外筒上,排料口露出,以将物料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连接部、锁紧槽、锁紧杆和螺母;连接部与外筒相连接;锁紧槽设置在盖板上;锁紧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锁紧杆的一端与连接部转动连接,且锁紧杆的另一端嵌入锁紧槽内;螺母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螺母套装在锁紧杆的外侧,且螺母与盖板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连接部与外筒相连接,以将连接部固定在外筒上;通过将锁紧槽设置在盖板上,并在锁紧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锁紧杆的一端与连接部转动连接,且锁紧杆的另一端嵌入锁紧槽内,以使锁紧杆与盖板相互限位,避免盖板转动;通过在螺母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螺母套装在锁紧杆的外侧,且螺母与盖板相贴合,通过螺母将盖板压紧,将盖板位置固定,提高盖板的稳定性,保证对混合物的阻挡力,使混合物中的废液尽量被挤出,提高分离效果。
具体的,拧松螺母,锁紧杆可自由转动,从锁紧槽中脱出;此时,拧松螺栓,盖板可自由转动,转动盖板,可将排料口露出后,拧紧螺栓,盖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A处放大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底座,12外筒,14内筒,16第一过滤孔,18第一进料口,20第二进料口,22搅拌轴,24螺旋桨叶,26从动轮,28电机,30主动轮,32皮带,34排料口,36导液部,38排液口,40进料部,42挡板,44第一轴承,46滤板,48第二轴承,50盖板,52螺纹孔,54螺栓,56连接部,58锁紧槽,60锁紧杆,6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0、外筒12、内筒14、第一过滤孔16、第一进料口18、第二进料口20、搅拌轴22、螺旋桨叶24、从动轮26、电机28、主动轮30、皮带32、排料口34、导液部36和排液口38;外筒12固定在底座10上;内筒14的两端设置有开口,内筒14嵌入外筒12内,且内筒14与外筒12相连接;若干个第一过滤孔16贯穿内筒14;第一进料口18设置在外筒12的顶面上;第二进料口20设置在内筒14的顶面上,且第二进料口20与第一进料口18相连通;搅拌轴22的一端嵌入内筒14内,且搅拌轴22的另一端与外筒12转动连接;螺旋桨叶24绕设在搅拌轴22的外侧,且螺旋桨叶24与搅拌轴22相连接;从动轮26套装在搅拌轴22另一端的外侧,且从动轮26与搅拌轴22无相对转动;电机28包括输出轴,电机28固定在底座10上;主动轮30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且主动轮30与输出轴无相对转动;皮带32同时绕设在主动轮30和从动轮26的外侧;排料口34位于螺旋桨叶24的一侧,且排料口34设置在外筒12上;导液部36位于外筒12的下方,导液部36与外筒12相连通,且导液部36的横截面积由靠近外筒12的一端向远离外筒12的一端逐渐减小;排液口38设置在导液部36的底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外筒12固定在底座10上,以对外筒12进行支撑,提升外筒12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在内筒14的两端设置有开口,内筒14嵌入外筒12内,且内筒14与外筒12相连接,以将内筒14固定在外筒12内部;再次,通过使若干个第一过滤孔16贯穿内筒14,以实现内筒14的过滤功能,以使固体和液体分离;再次,通过将第一进料口18设置在外筒12的顶面上,并将第二进料口20设置在内筒14的顶面上,且第二进料口20与第一进料口18相连通,以便于向内筒14内添加固液混合垃圾;再次,通过使搅拌轴22的一端嵌入内筒14内,且搅拌轴22的另一端与外筒12转动连接,以通过外筒12对搅拌轴22进行转动支撑;再次,通过将螺旋桨叶24绕设在搅拌轴22的外侧,且螺旋桨叶24与搅拌轴22相连接,以使螺旋桨叶24与搅拌轴22同步转动,可起到对混合物的挤压和输送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从动轮26套装在搅拌轴22另一端的外侧,且从动轮26与搅拌轴22无相对转动,以使搅拌轴22与从动轮26同步转动;再次,电机28包括输出轴,通过将电机28固定在底座10上,以对电机28进行支撑,提升电机28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主动轮30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且主动轮30与输出轴无相对转动,以使主动轮30与输出轴同步转动;再次,通过将皮带32同时绕设在主动轮30和从动轮26的外侧,通过皮带32传动使从动轮26与主动轮30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轴22和螺旋桨叶24同步转动,实现对混合物挤压和输送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使排料口34位于螺旋桨叶24的一侧,且排料口34设置在外筒12上,以将滤出液体后的固体垃圾排出;再次,通过使导液部36位于外筒12的下方,导液部36与外筒12相连通,且导液部36的横截面积由靠近外筒12的一端向远离外筒12的一端逐渐减小,以对滤出的废液进行导流,加速废液流下;再次,通过将排液口38设置在导液部36的底面上,以使废液受重力从排液口38快速排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启动电机28,输出轴带动主动轮30转动,通过皮带32传动带动从动轮26、搅拌轴22和螺旋桨叶24同步转动,通过第一进料口18向内筒14内填加固体废物和废液混合垃圾,液体透过第一过滤孔16,流入外筒12内,经导液部36导向,从排液口38流出;螺旋桨叶24旋转,挤压固体废物,将固体废物中残留的废液挤出,同时带动固体废物向排料口34方向运动,将固体废物排出。通过在固体废物填埋前,将废液从固体废物中滤出,避免过多废液埋入地下,导致废液渗漏,对土壤造成污染。通过螺旋桨叶24对混合物进行挤压,将固体废物中多余废液挤出,使固液分离效果最大化,提高分离质量,从而保证分离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进料部40;进料部40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进料部40与外筒12相连接,进料部40的口径由靠近外筒1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且进料部40与第一进料口18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进料部40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进料部40与外筒12相连接,进料部40的口径由靠近外筒1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且进料部40与第一进料口18相连通,以增大第一进料口18的口径,便于相内筒14内加入混合物,避免洒出,以保证分离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挡板42;挡板42绕设在第二进料口20的外侧,且挡板42同时与外筒12和内筒1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挡板42绕设在第二进料口20的外侧,且挡板42同时与外筒12和内筒14相连接,确保混合物完全进入内筒14内进行过滤,以避免混合物直接进入内筒14与外筒12的夹层中,难以排出,导致排液口38堵塞的问题产生,确保分离质量和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44、滤板46和第二轴承48;第一轴承44套装在搅拌轴22的外侧,且第一轴承44嵌入外筒12内;滤板46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过滤孔,滤板46套装在搅拌轴22的外侧,且滤板46与内筒14相连接;第二轴承48套装在搅拌轴22的外侧,且第二轴承48嵌入滤板46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轴承44套装在搅拌轴22的外侧,且第一轴承44嵌入外筒12内,以使外筒12对搅拌轴22进行转动支撑;通过在滤板46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过滤孔,滤板46套装在搅拌轴22的外侧,且滤板46与内筒14相连接,以阻挡混合物,避免混合物反向排出,从而避免固体废物与废液再次混合;通过将第二轴承48套装在搅拌轴22的外侧,且第二轴承48嵌入滤板46内,以通过滤板46对搅拌轴22进行转动支撑,避免搅拌轴22转动时与滤板46发生干涉,减少磨损,延长装置的使用年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盖板50、螺纹孔52和螺栓54;盖板50盖合在排料口34的外侧,且盖板50与排料口34相贴合;螺纹孔5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螺纹孔52设置在外筒12上;螺栓54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螺栓54穿过盖板50后,螺栓54嵌入螺纹孔52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盖板50盖合在排料口34的外侧,且盖板50与排料口34相贴合,以对排料口34进行阻挡,延缓混合物排出,加强对内筒14内混合物的挤压程度,提升分离效果;通过在螺纹孔5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螺纹孔52设置在外筒12上,并在螺栓54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螺栓54穿过盖板50后,螺栓54嵌入螺纹孔52内,以使盖板50的一端与外筒12转动连接,可调节盖板50位置,通过螺栓54对盖板50压紧,可将盖板50的位置固定;当需要排料时,转动盖板50,拧紧螺栓54,可将盖板50固定在外筒12上,排料口34露出,以将物料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连接部56、锁紧槽58、锁紧杆60和螺母62;连接部56与外筒12相连接;锁紧槽58设置在盖板50上;锁紧杆60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锁紧杆60的一端与连接部56转动连接,且锁紧杆60的另一端嵌入锁紧槽58内;螺母62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螺母62套装在锁紧杆60的外侧,且螺母62与盖板50相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连接部56与外筒12相连接,以将连接部56固定在外筒12上;通过将锁紧槽58设置在盖板50上,并在锁紧杆60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锁紧杆60的一端与连接部56转动连接,且锁紧杆60的另一端嵌入锁紧槽58内,以使锁紧杆60与盖板50相互限位,避免盖板50转动;通过在螺母62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螺母62套装在锁紧杆60的外侧,且螺母62与盖板50相贴合,通过螺母62将盖板50压紧,将盖板50位置固定,提高盖板50的稳定性,保证对混合物的阻挡力,使混合物中的废液尽量被挤出,提高分离效果。
具体的,拧松螺母62,锁紧杆60可自由转动,从锁紧槽58中脱出;此时,拧松螺栓54,盖板50可自由转动,转动盖板50,可将排料口34露出后,拧紧螺栓54,盖板50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包括:
底座;
外筒,所述外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内筒,所述内筒的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内筒嵌入所述外筒内,且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相连接;
第一过滤孔,若干个所述第一过滤孔贯穿所述内筒;
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外筒的顶面上;
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内筒的顶面上,且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进料口相连通;
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嵌入所述内筒内,且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筒转动连接;
螺旋桨叶,所述螺旋桨叶绕设在所述搅拌轴的外侧,且所述螺旋桨叶与所述搅拌轴相连接;
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套装在所述搅拌轴另一端的外侧,且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搅拌轴无相对转动;
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套装在所述输出轴的外侧,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输出轴无相对转动;
皮带,所述皮带同时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外侧;
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位于所述螺旋桨叶的一侧,且所述排料口设置在所述外筒上;
导液部,所述导液部位于所述外筒的下方,所述导液部与所述外筒相连通,且所述导液部的横截面积由靠近所述外筒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外筒的一端逐渐减小;
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置在所述导液部的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
进料部,所述进料部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进料部与所述外筒相连接,所述进料部的口径由靠近所述外筒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且所述进料部与所述第一进料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
挡板,所述挡板绕设在所述第二进料口的外侧,且所述挡板同时与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装在所述搅拌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轴承嵌入所述外筒内;
滤板,所述滤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过滤孔,所述滤板套装在所述搅拌轴的外侧,且所述滤板与所述内筒相连接;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装在所述搅拌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轴承嵌入所述滤板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盖合在所述排料口的外侧,且所述盖板与所述排料口相贴合;
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外筒上;
螺栓,所述螺栓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盖板后,所述螺栓嵌入所述螺纹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筒相连接;
锁紧槽,所述锁紧槽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锁紧杆,所述锁紧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锁紧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且所述锁紧杆的另一端嵌入所述锁紧槽内;
螺母,所述螺母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螺母套装在所述锁紧杆的外侧,且所述螺母与所述盖板相贴合。
CN202121442656.0U 2021-06-28 2021-06-28 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 Active CN215742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2656.0U CN215742115U (zh) 2021-06-28 2021-06-28 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2656.0U CN215742115U (zh) 2021-06-28 2021-06-28 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2115U true CN215742115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2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2656.0U Active CN215742115U (zh) 2021-06-28 2021-06-28 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2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66826U (zh) 一种厨房垃圾处理装置
CN215742115U (zh) 固体废物废液预分离装置
CN202021833U (zh) 输送压榨机
CN212205359U (zh) 一种变径变距的螺旋挤压脱水机
CN217973090U (zh) 用于菜籽油脱色的高效搅拌脱色装置
CN218248817U (zh) 一种去除润滑油中杂质的过滤分离装置
CN108952604A (zh)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CN114956435B (zh) 一种船舶甲板清洗污水处理装置
CN215627840U (zh) 植物油精滤系统
CN216936467U (zh) 金属分离装置
CN215627533U (zh) 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CN208633795U (zh) 固液分离装置
CN210236206U (zh) 一种出料螺旋
CN210885426U (zh) 能够防止因虹吸效应误排油渣的油水分离器
CN211311276U (zh) 污泥挤压组件
CN113750616A (zh) 一种废水预备处理用固体杂质自动分离装置
CN210615942U (zh) 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抽水机构
CN108202268B (zh) 一种改进型机械加工领域切削液回收装置
CN210481176U (zh) 一种污泥处理车
CN110746086A (zh) 一种浓缩污泥的二次浓缩器及其处理方法
CN218076841U (zh) 一种用于厨余废水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
CN211620338U (zh) 一种污泥固液分离装置
CN214192697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粉末活性炭加药设备
CN212205357U (zh) 餐厨垃圾脱水机
CN212818494U (zh) 一种新型过滤器的反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