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5459U -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5459U
CN215735459U CN202120961991.5U CN202120961991U CN215735459U CN 215735459 U CN215735459 U CN 215735459U CN 202120961991 U CN202120961991 U CN 202120961991U CN 215735459 U CN215735459 U CN 215735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illary
grooves
plate
cover pla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619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志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Xinfe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Zhanya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Zhanya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Zhanya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619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5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5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5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均热板及电子设备。均热板包括:第一盖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之间的间隙相连通并形成一散热腔,第一盖板与多个支撑部为一体设置并形成与多个支撑部数量相等的凹槽;及第二盖板,具有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第三表面的周缘与第二表面的周缘密封连接,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毛细槽,多个毛细槽之间相连通且与散热腔相连通。上述均热板的第一盖板的厚度较薄,材料成本低,易于生产制作;第二盖板上的多个毛细槽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和毛细力,避免冷端的冷却介质向热端回流中断而使热端发生干烧现象,能够提升均热板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记本电脑芯片的信息处理量越来越大,耗电量及发热量也越来越高,这对笔记本电脑散热系统的要求也就更多。超薄均热板(VC,VaporChamber)是一个内壁具有微细结构的真空腔体,当热量由热源传导至蒸发区时,真空腔体里的冷却介质在低真空度的环境中受热后开始气化,气化后的冷却介质迅速充满整个真空腔体,当气化后的冷却介质接触到较冷的区域时便会开始凝结液化,通过凝结液化的现象释放出在蒸发时所累积的热量,凝结液化后的冷却介质会通过微细结构的毛细管道再回到热源处,并以此周而复始地进行。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均热板的微细结构通常由多层铜网堆叠而成,然而,多层铜网所形成的微细结构的渗透率不高,导致均热板在大功率的环境中使用时,会发生冷端的冷却介质向热端回流中断而使热端发生干烧现象,影响均热板的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均热板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均热板,应用于一大功率散热的电子设备中,包括:
第一盖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之间的间隙相连通并形成一散热腔,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多个支撑部为一体设置并形成与多个所述支撑部数量相等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与所述支撑部相应的位置;及
第二盖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的周缘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周缘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毛细槽,多个所述毛细槽之间相连通且与所述散热腔相连通。
上述均热板,均热板贴附热源的区域为热端,远离热源的区域为冷端。第一盖板和多个支撑部通过冲压成型一体设置,第一盖板的厚度较薄,材料成本低,易于生产制作;第二盖板通过蚀刻的方式获得多个毛细槽,多个毛细槽之间相连通且与散热腔相连通,贴近热源的局部毛细槽内的冷却介质(例如水、酒精等)受热气化后朝远离热端的区域运动,气化后的冷却介质在运动过程中接触冷端(远离热端的支撑部、远离热端的毛细槽)凝结液化并放热,液化后的冷却介质在毛细槽的毛细力的作用下会由冷端重新回流至热端,回流至热端的冷却介质继续接收热源所传递的热量并气化,以此周而复始地对热源进行散热,第二盖板上的多个毛细槽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和毛细力,避免冷端的冷却介质向热端回流中断而使热端发生干烧现象,能够提升均热板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与所述毛细槽的槽壁相抵接。
如此,通过支撑部与毛细槽的槽壁相抵接,提升冷却介质由冷端回流至热端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所述多个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周缘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第一空间,
所述均热板还包括:
毛细芯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毛细芯结构的一侧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相抵接。
如此,通过设置毛细芯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均热板的散热效果;另外,通过形成第一空间,在设置毛细芯结构的基础上,有利于减小均热板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第三表面的方向,所述多个毛细槽的周边设有凸伸于所述多个毛细槽的台阶部,以形成第二空间,
所述均热板还包括:
毛细芯结构,设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毛细芯结构的一侧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相抵接。
如此,通过设置毛细芯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均热板的散热效果;另外,通过形成第二空间,有利于组装毛细芯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细芯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毛细板和第二毛细板,所述第一毛细板和所述第二毛细板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毛细板上的通孔的孔径自中心至周缘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毛细板上的通孔的孔径自中心至周缘逐渐增大。
如此,毛细芯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毛细板和第二毛细板,并限定第一毛细板上通孔的孔径自中心至周缘逐渐减小、第二毛细板上通孔的孔径自中心至周缘逐渐增大,使得毛细芯结构的毛细力和流动阻力之间实现相对平衡,一方面避免小孔径毛细芯结构流动阻力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大孔径毛细芯结构毛细力过小的问题,提高了冷却介质由冷端经毛细芯结构回流至热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均热板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毛细槽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毛细槽之间的所述槽壁设有连通口,相邻的两个所述槽壁上的所述连通口错开设置,所述连通口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毛细槽的宽度。
如此,通过在槽壁上设置连通口并限定连通口的宽度小于等于毛细槽的宽度,保证冷却介质在毛细槽之间流动顺畅,避免相邻毛细槽内的冷却介质回流不及时而发生干烧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口的宽度与所述毛细槽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0.8-1。
如此,通过限定连通口的宽度与毛细槽的宽度的比值,有利于保证冷却介质在毛细槽之间的流动顺畅。然而,当连通口的宽度与毛细槽的宽度的比值小于0.8时,连通口的宽度偏小,冷却介质在毛细槽之间的流动不畅,降低均热板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细槽的深度与宽度的比值范围为0.8-1.5。
如此,通过限定毛细槽的深度与宽度的比值范围,可以保证毛细槽的毛细力和渗透率,避免冷却介质由冷端回流至热端时中断而使热端发生干烧的现象,有利于提升均热板的散热效率。然而,当毛细槽的深度与宽度的比值小于0.8时,毛细槽的深度偏小,毛细槽的毛细力偏小,不利于冷却介质由冷端回流至热端;当毛细槽的深度与宽度的比值大于1.5时,毛细槽的宽度偏小,毛细槽的渗透率偏小,气化后的冷却介质的热阻较大,扩散速度慢,凝结液化速度慢,回流速度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细槽的深度范围为70μm-250μm,和/或,所述毛细槽的宽度范围为50μm-200μm。
如此,毛细槽的深度通过满足上述范围,有利于提升毛细槽的毛细力,还可以保证毛细槽的槽壁的强度。然而,当毛细槽的深度小于70μm时,毛细槽的毛细力偏小,不利于冷却介质的回流;当毛细槽的深度大于250μm时,毛细槽的槽壁的强度偏弱,降低均热板的整体强度。毛细槽的宽度通过满足上述范围,有利于提升毛细槽的渗透率,气化后的冷却介质的热阻较小,扩散速度快,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接触冷端并凝结液化,回流速度快。然而,当毛细槽的宽度小于50μm时,毛细槽的宽度偏小,毛细槽的渗透率偏小,气化后的冷却介质的热阻较大,扩散速度慢,凝结液化速度慢,回流速度慢;当毛细槽的宽度大于200μm时,毛细槽的宽度偏大,单位面积上的毛细槽数量较少,毛细槽的毛细力减小,扩散速度偏快,热端可能发生干烧现象,影响均热板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的高度范围为200μm-1500μm;和/或,
所述第一盖板的厚度范围为50μm-200μm;和/或,
所述第二盖板的厚度范围为80μm-300μm。
如此,支撑部通过满足上述高度范围,有利于保证支撑部的结构强度。然而,当支撑部的高度小于200μm时,支撑部的高度偏小,多个支撑部的间隙所形成的散热腔的体积偏小,不利于气化后的冷却介质的凝结液化;当支撑部的高度大于1500μm时,支撑部的高度偏大,支撑部的结构强度降低,降低均热板的结构强度,并且均热板的整体厚度较大,不利于实现均热板的轻薄化需求。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通过满足上述厚度范围,可实现均热板的轻薄化,并满足均热板所需的结构强度。然而,当第一盖板的厚度小于50μm和/或第二盖板的厚度小于80μm时,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厚度偏小,不能满足均热板所需的结构强度,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变形,且制作难度增加;当第一盖板的厚度大于200μm和/或第二盖板的厚度大于300μm时,不利于实现均热板的轻薄化。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均热板。
上述电子设备,均热板贴附电子设备的热源的区域为热端,远离热源的区域为冷端。均热板的第一盖板和多个支撑部通过冲压成型一体设置,第一盖板的厚度较薄,材料成本低,易于生产制作;第二盖板通过蚀刻的方式获得多个毛细槽,多个毛细槽之间相连通且与散热腔相连通,贴近热源的局部毛细槽内的冷却介质(例如水、酒精等)受热气化后朝远离热端的区域运动,气化后的冷却介质在运动过程中接触冷端凝结液化并放热,液化后的冷却介质在毛细槽的毛细力的作用下会由冷端重新回流至热端,回流至热端的冷却介质继续接收热源所传递的热量并气化,以此周而复始地对热源进行散热,第二盖板上的多个毛细槽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和毛细力,避免冷端的冷却介质向热端回流中断而使热端发生干烧现象,能够提升均热板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和热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多个支撑部的仰视图。
图4是图2中多个毛细槽的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一毛细板的俯视图。
图7是图5中第二毛细板的俯视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均热板 100、200、300、400、500
第一盖板 10
第一表面 11
第二表面 12
支撑部 13
散热腔 14
凹槽 15
第一焊接区 16
第一空间 17
第二盖板 20
第三表面 21
毛细槽 22
槽壁 23
连通口 24
第二焊接区 25
台阶部 26
第二空间 27
毛细芯结构 30
第一毛细板 31
第二毛细板 32
热源 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实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见图1,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热板,均热板100应用于一大功率散热的电子设备(图未示)中,例如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存在大功率散热需求的设备,其中,大功率尤其指大于25w的功率。均热板100设于热源600的一侧,用于对热源600进行散热降温,热源600可以为电子设备的芯片等发热元件。
请参见图2,均热板100包括第一盖板10和第二盖板20。第一盖板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第一表面11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部13,多个支撑部13之间的间隙相连通并形成一散热腔14,第一盖板10与多个支撑部13为一体设置并形成与多个支撑部13数量相等的凹槽15,凹槽15位于第二表面12上与支撑部13相应的位置。第二盖板20具有与第一表面11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21,第三表面21的周缘与第二表面12的周缘密封连接,第二表面12设置有多个毛细槽22,多个毛细槽22之间相连通且与散热腔14相连通。
上述均热板100,均热板100贴附热源600的区域为热端,远离热源600的区域为冷端。第一盖板10和多个支撑部13通过冲压成型一体设置,并形成多个凹槽15,第一盖板10的厚度较薄,有利于均热板100实现轻薄化,第一盖板10的材料可以选用铜及铜合金、不锈钢或铝及铝合金等,上述材料成本低,易于生产制作。第二盖板20通过蚀刻的方式获得多个毛细槽22,多个毛细槽22之间相连通且与散热腔14相连通,贴近热源600的局部毛细槽22内的冷却介质(例如水、酒精等)受热气化后朝远离热端的区域运动,气化后的冷却介质在运动过程中接触冷端(远离热端的支撑部13、远离热端的毛细槽22)凝结液化并放热,液化后的冷却介质在毛细槽22的毛细力的作用下会由冷端重新回流至热端,回流至热端的冷却介质继续接收热源600所传递的热量并气化,以此周而复始地对热源600进行散热,第二盖板20上的多个毛细槽22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和毛细力,避免冷端的冷却介质向热端回流中断而使热端发生干烧现象,能够提升均热板100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三表面21的周缘与第一表面11的周缘通过扩散焊等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在使用之前,需要将均热板100内部注入冷却介质并抽真空,冷却介质包括但不限于是水、酒精或其他媒介。
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相抵接。如此,气化后的冷却介质经扩散后,能够较快地接触冷端而凝结液化,凝结液化后的冷却介质在毛细槽22的作用下能够较快地由冷端回流至热端,从而加快冷却介质的回流速度,提升均热板100的散热效率。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多个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也可以与毛细槽22的槽壁23不抵接。或者,部分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与部分毛细槽22的槽壁23相抵接,另一部分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与另一部分毛细槽22的槽壁23不抵接。如此,可调整均热板100的散热功率。
本实施例中,均热板100的整体厚度范围为500μm-2000μm,如此,均热板100的整体厚度合适,既能够满足均热板100的轻薄化,也能够保证均热板100所需的结构强度。
第一盖板10大致为板状,第一盖板10的厚度范围为50μm-200μm。如此,可实现均热板100的轻薄化,并满足均热板100所需的结构强度。然而,当第一盖板10的厚度小于50μm时,第一盖板10的厚度偏小,不能满足均热板100所需的结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和冲压过程中容易变形,且制作难度增加;当第一盖板10的厚度大于200μm时,不利于实现均热板100的轻薄化。可以理解,第一盖板10的厚度可以为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160μm、170μm、180μm、190μm、200μm等。
第一盖板10的周缘朝向第二盖板20延伸弯折以形成第一焊接区16,第一焊接区16用于与第二盖板20的周缘焊接连接。
请参见图3,支撑部13大致为柱状结构,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等。冲压第一盖板10形成支撑部13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凹槽15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等,凹槽15的横截面与支撑部13的横截面相同。凹槽15位于第二表面12上与支撑部13相应的位置。支撑部13的高度范围为200μm-1500μm,如此,有利于保证支撑部13的结构强度。然而,当支撑部13的高度小于200μm时,支撑部13的高度偏小,多个支撑部13的间隙所形成的散热腔14的体积偏小,不利于气化后的冷却介质的凝结液化;当支撑部13的高度大于1500μm时,支撑部13的高度偏大,支撑部13的结构强度降低,降低均热板100的结构强度,并且均热板100的整体厚度较大,不利于实现均热板100的轻薄化需求。可以理解,支撑部13的高度可以为200μm、300μm、400μm、500μm、600μm、700μm、800μm、900μm、1000μm、1100μm、1200μm、1300μm、1400μm、1500μm等。
每个支撑部13与相邻的支撑部13之间的间隙相同且相连通形成散热腔14,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1的方向,散热腔14的高度与支撑部13的高度相同,通过调整支撑部13的高度,可以相应调整散热腔14的高度,进而调整均热板100的散热功率。
第二盖板20大致为板状,第二盖板20的厚度范围为80μm-300μm。如此,可实现均热板100的轻薄化,并满足均热板100所需的结构强度。然而,当第二盖板20的厚度小于80μm时,第二盖板20的厚度偏小,不能满足均热板100所需的结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且制作难度增加;当第二盖板20的厚度大于300μm时,不利于实现均热板100的轻薄化。可以理解,第二盖板20的厚度可以为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160μm、170μm、180μm、190μm、200μm、210μm、220μm、230μm、240μm、250μm、260μm、270μm、280μm、290μm、300μm等。
第二盖板20上靠近第一盖板10的第一焊接区16的周缘形成第二盖板20的第二焊接区25,第一焊接区16与第二焊接区25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盖板10与第二盖板20能够密封连接。
多个毛细槽22通过在第三表面21采用蚀刻的方式获得。请参见图4,多个毛细槽22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毛细槽22之间的槽壁23设有连通口24,相邻的两个槽壁23上的连通口24错开设置,每个连通口24的宽度W1小于等于毛细槽22的宽度W2。
连通口24的宽度W1与毛细槽22的宽度W2的比值范围为0.8-1。如此,可以保证冷却介质在毛细槽22之间的流动顺畅,使得冷却介质能够以较快地速度在毛细槽22内流动。然而,当连通口24的宽度W1与毛细槽22的宽度W2的比值小于0.8时,连通口24的宽度偏小,冷却介质在相邻两个毛细槽22之间的流动不畅,会降低均热板100的散热效果。可以理解,连通口24的宽度W1与毛细槽22的宽度W2的比值范围可以为0.8、0.81、0.82、0.83、0.84、0.85、0.86、0.87、0.88、0.89、0.9、0.91、0.92、0.93、0.94、0.95、0.96、0.97、0.98、0.99、1等。
每个毛细槽22的深度D1与宽度W2的比值范围为0.8-1.5。如此,可以保证毛细槽22的毛细力和渗透率,避免冷却介质由冷端回流至热端时中断而使热端发生干烧的现象,有利于提升均热板100的散热效率。然而,当毛细槽22的深度D1与宽度W2的比值小于0.8时,毛细槽22的深度D1偏小,毛细槽22的毛细力偏小,不利于冷却介质由冷端回流至热端;当毛细槽22的深度D1与宽度W2的比值大于1.5时,毛细槽22的宽度W2偏小,毛细槽22的渗透率偏小,气化后的冷却介质的热阻较大,扩散速度慢,凝结液化速度慢,回流速度慢。可以理解,每个毛细槽22的深度D1与宽度W2的比值可以为0.8、0.85、0.9、0.95、1、1.05、1.1、1.15、1.2、1.25、1.3、1.35、1.4、1.45、1.5等。
每个所述毛细槽22的深度D1范围为70μm-250μm。如此,有利于提升毛细槽22的毛细力,还可以保证毛细槽22的槽壁23的强度。然而,当毛细槽22的深度D1小于70μm时,毛细槽22的毛细力偏小,不利于冷却介质的回流;当毛细槽22的深度D2大于250μm时,毛细槽22的槽壁23的结构强度偏弱,均热板100的整体强度降低。可以理解,每个毛细槽22的深度D1可以为70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160μm、170μm、180μm、190μm、200μm、210μm、220μm、230μm、240μm、250μm等。
每个毛细槽22的宽度W2范围为50μm-200μm。如此,有利于提升毛细槽22的渗透率,气化后的冷却介质的热阻较小,扩散速度快,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接触冷端并凝结液化,回流速度快。然而,当毛细槽22的宽度W2小于50μm时,毛细槽22的宽度W2偏小,毛细槽22的渗透率偏小,气化后的冷却介质的热阻较大,扩散速度慢,凝结液化速度慢,回流速度慢;当毛细槽22的宽度W2大于200μm时,毛细槽22的宽度W2偏大,单位面积上的毛细槽22数量较少,毛细槽22的毛细力减小,扩散速度偏快,热端可能发生干烧现象,影响均热板100的散热效率。可以理解,每个毛细槽22的宽度W2可以为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160μm、170μm、180μm、190μm、200μm等。
第一盖板10和第二盖板20的材质均为铜、铜合金、不锈钢、铝及铝合金等,第一盖板10的材料与第二盖板2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上述材料的导热效果较好,可使得冷却介质快速吸收热源600所传递的热量气化,气化后的冷却介质接触上述材料能够快速凝结液化,散热效率较高。上述材料的成本低,易于生产制作。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均热板100。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存在大功率散热需求的设备。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均热板100,均热板100贴附电子设备的热源600的区域为热端,远离热源600的区域为冷端。第一盖板10和多个支撑部13通过冲压成型一体设置,并形成多个凹槽15,第一盖板10的厚度较薄,有利于均热板100实现轻薄化,第一盖板10的材料可以选用铜及铜合金、不锈钢或铝及铝合金等,上述成本低,易于生产制作。第二盖板20通过蚀刻的方式获得多个毛细槽22,多个毛细槽22之间相连通且与散热腔14相连通,贴近热源600的局部毛细槽22内的冷却介质(例如水、酒精等)受热气化后朝远离热端的区域运动,气化后的冷却介质在运动过程中接触冷端凝结液化并放热,液化后的冷却介质在毛细槽22的毛细力的作用下会由冷端重新回流至热端,回流至热端的冷却介质继续接收热源600所传递的热量并气化,以此周而复始地对热源600进行散热,第二盖板20上的多个毛细槽22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和毛细力,避免冷端的冷却介质向热端回流中断而使热端发生干烧现象,能够提升均热板100的散热效果。
请参见图5,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热板,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中,均热板200还包括毛细芯结构30,毛细芯结构30为铜网结构。如此,可进一步增强均热板200的散热效果。
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1的方向,多个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与第一表面11的周缘之间具有高度差H1,即多个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与第一焊接区16的第一表面11之间具有高度差H1,从而形成第一空间17。毛细芯结构30设于第一空间17内,毛细芯结构30的一侧与多个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相抵接,毛细芯结构30的另一侧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相抵接。如此,通过设置毛细芯结构30,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均热板200的散热效果。另外,通过将毛细芯结构30设置在第一空间17内,有利于减小均热板200的厚度。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毛细芯结构30的另一侧也可以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不抵接;或者,毛细芯结构30的另一侧中的一部分与部分毛细槽22的槽壁23相抵接,毛细芯结构30的另一侧中的另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毛细槽22的槽壁23不抵接。如此,可调整均热板200的散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毛细芯结构30可以为一体结构,毛细芯结构30仅为一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毛细芯结构30也可以为多层(即两层及以上)结构。以下以毛细芯结构30为双层毛细板复合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6与图7,毛细芯结构3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毛细板31和第二毛细板32,第一毛细板31和第二毛细板32均大致为板状铜网结构,第一毛细板31和第二毛细板32上均设置有通孔,通过设置通孔,使得第一毛细板31和第二毛细板32具有毛细力和渗透率。第一毛细板31与多个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相抵接,第二毛细板32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相抵接。请参见图6,第一毛细板31上的通孔的孔径自中心至周缘逐渐减小。请参见图7,第二毛细板32上的通孔的孔径自中心至周缘逐渐增大。如此,毛细芯结构30通过设置第一毛细板31和第二毛细板32,并限定第一毛细板31上通孔的孔径自中心至周缘逐渐减小、第二毛细板32上通孔的孔径自中心至周缘逐渐增大,使得毛细芯结构30的毛细力和流动阻力之间实现相对平衡,一方面避免小孔径毛细芯结构30流动阻力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大孔径毛细芯结构30毛细力过小的问题,提高了冷却介质由冷端经毛细芯结构30回流至热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均热板200的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毛细板31和第二毛细板32的位置也可以调整,即第二毛细板32与多个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相抵接,第一毛细板31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相抵接。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毛细芯结构30也可以仅包括第一毛细板31或仅包括第二毛细板32,即毛细芯结构30由单层毛细板构成。或者,毛细芯结构可以包括两个第一毛细板31及设于两个第一毛细板31之间的第二毛细板32,即毛细芯结构由三层毛细板复合构成。或者,毛细芯结构30还可以由三层以上的毛细板复合构成。或者,毛细芯结构3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的毛细板或者与其他结构的毛细板复合构成。
请参见图8,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热板。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300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2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中,毛细芯结构30靠近多个毛细槽22的一侧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不抵接,即第二毛细板32背离第一毛细板31的一侧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不抵接。如此,可调整均热板300的散热功率。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毛细芯结构30靠近多个毛细槽22的一侧中的部分与部分毛细槽22的槽壁23相抵接、毛细芯结构30靠近多个毛细槽22的一侧中的另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毛细槽22的槽壁23不抵接。
请参见图9,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热板。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400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2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实施例中,多个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与第一表面11的周缘不具有高度差,沿垂直于第三表面21的方向,多个毛细槽22的周边设有凸伸于多个毛细槽22的台阶部26,台阶部26所形成的高度差H2形成第二空间27。毛细芯结构30设于第二空间27内,毛细芯结构30的一侧与多个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相抵接,毛细芯结构30的另一侧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相抵接,即第一毛细板31与多个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相抵接,第二毛细板32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相抵接。如此,通过设置毛细芯结构30,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均热板400的散热效果。通过将毛细芯结构30设置在第二空间27内,有利于组装毛细芯结构30,也有利于减小均热板400的厚度。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毛细芯结构30背离多个支撑部13的一侧可以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不抵接,其中,可通过沿垂直于第三表面21的方向,使台阶部26凸伸于多个毛细槽22的高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毛细芯结构30背离多个支撑部13的一侧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不抵接。或者,毛细芯结构30背离多个支撑部13的一侧的部分与部分毛细槽22的槽壁23相抵接,另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毛细槽22的槽壁23不抵接。如此,可调整均热板400的散热功率。
请参见图10,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热板。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5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五实施例中,多个支撑部13远离第一表面11的一端与多个毛细槽22的槽壁23不抵接。如此,可调整均热板500的散热功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均热板,应用于一大功率散热的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之间的间隙相连通并形成一散热腔,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多个支撑部为一体设置并形成与多个所述支撑部数量相等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与所述支撑部相应的位置;及
第二盖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的周缘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周缘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毛细槽,多个所述毛细槽之间相连通且与所述散热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与所述毛细槽的槽壁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所述多个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周缘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第一空间,
所述均热板还包括:
毛细芯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毛细芯结构的一侧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三表面的方向,所述多个毛细槽的周边设有凸伸于所述多个毛细槽的台阶部,以形成第二空间,
所述均热板还包括:
毛细芯结构,设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毛细芯结构的一侧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相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芯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毛细板和第二毛细板,所述第一毛细板和所述第二毛细板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毛细板上的通孔的孔径自中心至周缘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毛细板上的通孔的孔径自中心至周缘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毛细槽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毛细槽之间的槽壁设有连通口,相邻的两个所述槽壁上的所述连通口错开设置,所述连通口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毛细槽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的宽度与所述毛细槽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0.8-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槽的深度与宽度的比值范围为0.8-1.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槽的深度范围为70μm-250μm,和/或,所述毛细槽的宽度范围为50μm-200μ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高度范围为200μm-1500μm;和/或,
所述第一盖板的厚度范围为50μm-200μm;和/或,
所述第二盖板的厚度范围为80μm-300μm。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均热板。
CN202120961991.5U 2021-05-07 2021-05-07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735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1991.5U CN215735459U (zh) 2021-05-07 2021-05-07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1991.5U CN215735459U (zh) 2021-05-07 2021-05-07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5459U true CN21573545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3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61991.5U Active CN215735459U (zh) 2021-05-07 2021-05-07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54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2672A (zh)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US7578338B2 (en)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having micro-structure laye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1863746B (zh) 一种散热装置、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US11402158B2 (en) Loop heat pipe
CN211373312U (zh) 均温板及其毛细薄片
WO2022057938A1 (zh) 均温腔,电子设备以及制造均温腔的方法
TWI443944B (zh) Thin hot plate structure
KR20040034014A (ko) 판형 열전달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0936024A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supporting element thereof
JP2011124456A (ja) 冷却装置、電子機器
TWI701992B (zh) 均溫板
WO2023216482A1 (zh) 移动终端、均温板和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US20190376747A1 (en) Vapor cha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215735459U (zh)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CN213244730U (zh)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JP2010216676A (ja) 冷却基板
WO2007124652A1 (en) Micro-slot group integrated heat-pipe radiator
JP2009076622A (ja) 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装置
CN215729476U (zh)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CN213811891U (zh) 均热板及散热装置
TWI801739B (zh) 均溫板及其製造方法
WO2019056506A1 (zh) 由冲压工艺形成的薄型均热板
JPH10288481A (ja) 板型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れを用いた冷却構造
TWM615716U (zh) 雙面熱源散熱結構
CN216058030U (zh) 一种5g手机用超薄型vc铜片散热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6

Address after: Room 1020, 2nd floor, Yangke Road, Xinchang District, Xinjiang District,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Xinfei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38 room 422, 4th floor, building 1, Linrui youth apartment, 955 rulehu street, Airport Economic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zhanyao Micro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