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1505U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1505U
CN215731505U CN202121800675.6U CN202121800675U CN215731505U CN 215731505 U CN215731505 U CN 215731505U CN 202121800675 U CN202121800675 U CN 202121800675U CN 215731505 U CN215731505 U CN 215731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relay
housing
base
fitting
relay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06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山真千子
奥田晃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06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1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1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1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基体;壳体,壳体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呈矩形开口,壳体与基体嵌合;内部空间;触点部;以及电磁驱动部,电磁继电器还具备第一嵌合部和位于比第一嵌合部靠上方的位置的第二嵌合部,第二嵌合部具有第二凸部和与第二凸部嵌合的第二接收部,第一嵌合部具有形成于侧壁的下端且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部和形成于基体且与第一凸部嵌合的第一接收部,侧壁具有配置于比基体靠内侧的位置的第一部分以及配置于比基体靠外侧的位置的第二部分,第一凸部形成于第一部分,第二凸部或第二接收部形成于第二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壳体从基体脱落的电磁继电器。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CN105814659B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如图17所示,该电磁继电器在基体101形成有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突起102,在壳体103形成有通孔104,通过将突起102嵌合于通孔104,从而将基体101与壳体103装配在一起,在内部形成内部空间。
但是,在因内部短路等原因而导致在电磁继电器流过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时,有可能因设于内部空间的固定侧端子、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线圈等发热而导致内部空间的空气温度变得非常高,进而导致内部空间的内部压力变得异常高,此时,壳体会发生膨胀。在壳体发生膨胀时,存在突起102从通孔104脱离进而导致壳体103从基体101脱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壳体从基体脱落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具备:基体;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呈矩形开口,且所述壳体具有包围所述开口的侧壁,所述壳体与所述基体嵌合;内部空间,通过将所述基体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从而利用所述基体和所述壳体包围形成所述内部空间;触点部,所述触点部包含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以及电磁驱动部,所述电磁驱动部使所述可动触点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具备第一嵌合部和位于比所述第一嵌合部靠上方的位置的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二嵌合部具有第二凸部和与所述第二凸部嵌合的第二接收部,所述第一嵌合部具有形成于所述侧壁的下端且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部和形成于所述基体且与所述第一凸部嵌合的第一接收部,所述侧壁具有配置于比所述基体靠内侧的位置的第一部分以及配置于比所述基体靠外侧的位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凸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凸部或所述第二接收部形成于所述第二部分。
第二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作为所述第二嵌合部,在所述基体形成有向外侧方向突出的所述第二凸部,在所述壳体形成有所述第二接收部。
第三技术方案为,在第二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接收部是通孔,所述第二凸部插入到所述通孔。
第四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作为所述第一嵌合部,在所述壳体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基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部分别嵌合的多个所述第一接收部。
第五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作为所述第二嵌合部,在所述壳体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接收部,在所述基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接收部分别嵌合的多个所述第二凸部。
第六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嵌合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嵌合部之间的下方。
第七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嵌合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嵌合部之间的上方。
第八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具备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正交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
第九技术方案为,在第八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形成于所述第二面的所述第一凸部设于所述第二面的与形成于所述第一面的两个所述第一凸部相对的位置之间。
第十技术方案为,在第八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形成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第一凸部与形成于所述第二面的所述第一凸部在俯视时关于横穿所述开口的横贯线对称,所述横贯线是将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二等分的直线。
第十一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具备向下方突出的脚部,在所述脚部的下端形成有所述第一凸部。
第十二技术方案为,在第十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一接收部具备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具有插入孔,所述第一凸部嵌合于所述插入部的下端,所述脚部插入到所述基体的所述插入孔。
第十三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二凸部的下方形成有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槽部,所述槽部的凹陷的上端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的下端。
第十四技术方案为,在第十三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膨胀时,利用所述槽部降低所述内部空间的内部压力。
第十五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所述固定触点形成于在所述基体安装的固定侧端子,所述可动触点形成于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所述电磁驱动部具有线圈、供所述线圈卷绕的线圈架、形成所述线圈的磁路的轭铁和衔铁,所述衔铁根据所述线圈的励磁、非励磁而摆动,所述触点部和所述电磁驱动部收纳于树脂制的所述基体和所述壳体所包围的所述内部空间。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壳体从基体脱落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从前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后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基体的立体图。
图5是从后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基体的立体图。
图6是从前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壳体与基体的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从后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壳体与基体的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视图。
图9是沿着图8的A-A线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进行剖切而得到剖视图。
图10是沿着图8的B-B线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进行剖切而得到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壳体与基体的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继电器主体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继电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14是第一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5是第二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6是第三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7是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继电器;2:基体;21:底板部;22:外周壁;23:定位凸部;24:分隔壁;25:槽部;3:壳体;30:侧壁;31:第一面;32:第二面;33:第三面;34:第四面;35:顶壁;4:继电器主体;5:触点部;51:固定触点;52:固定侧端子;55:可动触点;56: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6:电磁驱动部;61:线圈;62:线圈架;63:轭铁;63a、63b:突出部;64:衔铁;641:贯通孔;65:复位弹簧;66:保持架;67:铁芯;8、8A、8B、8C:第一嵌合部;81:第一凸部;82:脚部;85:第一接收部;86:插入部;861:插入孔;9、9A、9B、9C:第二嵌合部;91:第二凸部;95:第二接收部;S:内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基于图1至图11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1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1的外形轮廓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大致长方体形状”是指,即使存在些许凹凸,沿着占据其外表面的大部分的面描绘的假想的六面体整体也呈长方体形状。
如图1至图5所示,电磁继电器1具备构成电磁继电器1的外形轮廓的基体2和壳体3。
壳体3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呈矩形开口,且壳体3具有包围开口的侧壁30和将壳体3的上下方向的上方封闭的顶壁35。壳体3由树脂制成,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此外,侧壁30具备前侧的第一面31、与第一面31相对的后侧的第二面32、与第一面31及第二面32正交的左侧的第三面33、与第三面33相对的右侧的第四面34。
基体2是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一体成形的成形品,具有底板部21、环绕底板部的外周壁22、从底板部21向上方立起的分隔壁24。另外,在外周壁22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的设有定位凸部23,定位凸部23在外周壁22的外表面上环绕,且定位凸部23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外周壁22的上端面的高度。通过将基体2配置于壳体3的开口,将基体2的外周壁22从壳体3的开口插入壳体3内,利用后述的第一嵌合部8和第二嵌合部9将基体2与壳体3嵌合在一起,并使壳体3的侧壁30的下端面抵接于基体2的定位凸部23的上表面,从而利用基体2和壳体3包围形成位于电磁继电器1内部的内部空间S。内部空间S与电磁继电器1的外形轮廓对应而呈大致长方体形状。
另外,如图12和图13所示,电磁继电器1还具备继电器主体4。通过将继电器主体4安装于基体2的底板部21,之后将壳体3嵌合于基体2,从而将继电器主体4配置于内部空间S。
继电器主体4具备触点部5和电磁驱动部6,触点部5和电磁驱动部6收纳于基体2和壳体3所包围的内部空间S。触点部5包含固定触点51和可动触点55。电磁驱动部6用于使可动触点55相对于固定触点51接触、分离。
具体而言,电磁驱动部6具有线圈61、供线圈61卷绕的线圈架62、形成线圈61的磁路的轭铁63和衔铁64。另外,在线圈架62的内部还安装有铁芯67。线圈架62由树脂制成,其下端固定于基体2的底板部21的上表面。线圈61的两端分别与设于线圈架62的未图示的一对线圈端子部电连接,一对线圈端子部的下端从设于基体2的底板部21的通孔向外部伸出。
轭铁63呈大致L字形,设于线圈架62的下方和侧方。轭铁63的上端具有突出部63a、63b,突出部63a、63b构成用于支承衔铁64的凹部。
衔铁64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位于线圈架62的上方,通过线圈61所产生的电磁力而将轭铁63的凹部作为支点进行摆动。另外,衔铁64具有供复位弹簧65插入的贯通孔641。在经由一对线圈端子部向线圈61通电时,衔铁64在线圈61所产生的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65的施力,以轭铁63的凹部作为支点向靠近线圈架62(更具体而言是设于线圈架62内部的铁芯67的上端面)的方向摆动。在停止向线圈61通电时,衔铁64在复位弹簧65的作用下,以轭铁63的凹部作为支点向离开线圈架62(更具体而言是设于线圈架62内部的铁芯67的上端面)的方向摆动。
在衔铁64的一端借助树脂制的保持架66电绝缘地连接有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由导电性的金属制成,且具有弹性。在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的顶端形成有可动触点55。在图示的例子中,形成有四个可动触点55,这四个可动触点55分为两组而分别形成于两个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各组的两个可动触点55形成于同一个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而彼此电连接,两个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之间相互电绝缘。例如可以使基体2的分隔壁24插入到两个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之间,以提高两个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之间的电绝缘性。
另外,在基体2的底板部21安装有四个固定侧端子52,这四个固定侧端子52分为两组,分别与两个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对应。在各固定侧端子52的上端分别形成有固定触点51,共计形成有四个固定触点51。在各组的两个固定侧端子52形成的两个固定触点51分别与设于同一个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的两个可动触点55对应。此外,各固定侧端子52的下端从设于基体2的底板部21的通孔向外部伸出。
在向线圈61通电时,衔铁64以轭铁63的凹部作为支点向靠近线圈架62的方向摆动,同时带动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向图12中的左侧移动。此时,各可动触点55向图12中的左侧移动,以使得分别与各固定触点51接触,由此,各组的两个固定侧端子52之间经由两个固定触点51、对应的两个可动触点55和一个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连通。在停止向线圈61通电时,衔铁64以轭铁63的凹部作为支点向离开线圈架62的方向摆动,同时带动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向图12中的右侧移动。此时,各可动触点55向图12中的右侧移动,以使得分别与各固定触点51分离,由此,各组的两个固定侧端子52之间的连通断开。也就是说,衔铁64根据线圈61的励磁、非励磁而摆动,从而使可动触点55相对于固定触点51接触、分离。
在上述的结构中,说明了触点部5包含两组固定触点51和两组可动触点55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触点部5包含一组固定触点51和一组可动触点55的结构,还可以是触点部5包含三组以上的固定触点51和三组以上的可动触点55的结构。
以下,基于图1至图11,详细说明基体2与壳体3之间的嵌合构造。
作为基体2与壳体3之间的嵌合构造,电磁继电器1具备第一嵌合部8和位于比第一嵌合部8靠上方的位置的第二嵌合部9。如图1和图2所示,电磁继电器1在前方具备两个第一嵌合部8A、8B和一个第二嵌合部9A,第二嵌合部9A位于两个第一嵌合部8A、8B之间的上方。电磁继电器1在后方具备一个第一嵌合部8C和两个第二嵌合部9B、9C,第一嵌合部8C位于两个第二嵌合部9B、9C之间的下方。各第一嵌合部8A、8B、8C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仅设置位置不同,在不必区分各第一嵌合部8A、8B、8C的情况下,将它们统称为第一嵌合部8。各第二嵌合部9A、9B、9C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仅设置位置不同,在不必区分各第二嵌合部9A、9B、9C的情况下,将它们统称为第二嵌合部9。
第一嵌合部8具有形成于侧壁30的下端且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部81和形成于基体2且与第一凸部81嵌合的第一接收部85。
具体而言,壳体3的侧壁30具备向下方突出的脚部82,脚部82例如是通过使形成于侧壁30的内表面的肋条相对于侧壁30的下端向下方突出而形成的。在脚部82的下端形成有第一凸部81,第一凸部81相对于脚部82向外侧方向突出。如图11所示,第一凸部81的上表面大致水平,下表面形成为倾斜的引导面,以便于嵌合于第一接收部85。
对应于三个第一嵌合部8A、8B、8C,在壳体3形成有三个脚部82和三个第一凸部81。更具体而言,对应于第一嵌合部8A、8B,在侧壁30的第一面31形成有两个脚部82和两个第一凸部81。对应于第一嵌合部8C,在侧壁30的第二面32形成有一个脚部82和一个第一凸部81。形成于第二面32的脚部82设于第二面32的与形成于第一面31的两个脚部82相对的位置之间,形成于第二面32的第一凸部81设于第二面32的与形成于第一面31的两个第一凸部81相对的位置之间。
另外,第一接收部85具备插入部86,插入部86例如是通过使基体2的外周壁22的局部向内侧凹陷并利用定位凸部23从外侧覆盖该凹陷而形成的。插入部86具有插入孔861,插入孔861是由外周壁22的凹陷和定位凸部23形成的。另外,定位凸部23的下端在对应于插入孔861的部位缺失,而使插入孔861向外侧方向开放。
对应于三个第一嵌合部8A、8B、8C,在基体2形成有三个第一接收部85,各第一接收部85分别供对应的第一凸部81嵌合。更具体而言,对应于第一嵌合部8A、8B,在前侧的外周壁22形成有两个第一接收部85。对应于第一嵌合部8C,在后侧的外周壁22形成有一个第一接收部85。
在将基体2与壳体3之间嵌合时,壳体3的各脚部82向基体2的对应的插入孔861插入,因形成于脚部82的第一凸部81压靠于定位凸部23的内表面而使脚部82向内侧方向弹性变形,随着脚部82向插入孔861插入,第一凸部81沿着定位凸部23的内表面滑动。在第一凸部81到达定位凸部23的下端时,脚部82在弹性的作用下回弹而使第一凸部81嵌合于插入部86的下端(即:定位凸部23的对应于插入孔861的部位的下端面),由此,将基体2与壳体3之间嵌合。
第二嵌合部9具有第二凸部91和与第二凸部91嵌合的第二接收部95。
具体而言,在基体2形成有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第二凸部91,第二凸部91从基体2的外周壁22的外表面向外侧方向突出而形成。如图11所示,第二凸部91的下表面大致水平,上表面形成为倾斜的引导面,以便于嵌合于第二接收部95。
对应于三个第二嵌合部9A、9B、9C,在基体2形成有三个第二凸部91。更具体而言,对应于第二嵌合部9A,在前侧的外周壁22形成有一个第二凸部91。对应于第二嵌合部9B、9C,在后侧的外周壁22形成有两个第二凸部91。
另外,在壳体3形成有第二接收部95,第二接收部95是形成于侧壁30的例如长方形状的通孔,供第二凸部91插入而进行嵌合。
对应于三个第二嵌合部9A、9B、9C,在壳体3形成有三个第二接收部95,各第二接收部95分别供对应的第二凸部91嵌合。更具体而言,对应于第二嵌合部9A,在侧壁30的第一面31形成有一个第二接收部95。对应于第二嵌合部9B、9C,在侧壁30的第二面32形成有两个第二接收部95。
在将基体2与壳体3之间嵌合时,基体2的外周壁22的上端向壳体3内插入,因形成于外周壁22的第二凸部91压靠于壳体3的侧壁30的内表面而使壳体3的侧壁30向外侧方向弹性变形,随着基体2的外周壁22的上端向壳体3内插入,第二凸部91沿着壳体3的侧壁30的内表面滑动。在第二凸部91到达第二接收部95时,壳体3的侧壁30在弹性的作用下回弹而使第二凸部91嵌合于第二接收部95,由此,将基体2与壳体3之间嵌合。
另外,在基体2的第二凸部91的下方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部25,槽部25是通过使定位凸部23的局部缺失而形成的,槽部25贯通定位凸部23的整个上下方向。在将基体2与壳体3之间嵌合而使壳体3的侧壁30的下端面抵接于基体2的定位凸部23的上表面时,槽部25的凹陷的上端位于壳体3的侧壁30的下端。
在因内部短路等原因而导致在电磁继电器流过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时,有可能因固定侧端子52、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56、线圈61等发热而导致内部空间S的空气温度变得非常高,进而导致内部空间S的内部压力变得异常高,此时,壳体3会发生膨胀。在该情况下,若未形成槽部25,则即使在壳体3膨胀时,壳体3的侧壁30的下端面仍抵接于基体2的定位凸部23的上表面,无法有效地排出内部空间S的空气来降低内部压力。相对于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壳体3膨胀时,能够将内部空间S的空气从槽部25排出,由此,能够利用槽部25降低内部空间S的内部压力。
以上说明了在基体2形成有第二凸部91、在壳体3形成有第二接收部95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壳体3形成有第二凸部91、在基体2形成有第二接收部95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1中,壳体3的侧壁30的脚部82插入到基体2的插入孔861内而配置于比基体2靠内侧的位置,侧壁30的除脚部82以外的部分外套于基体2的外周壁22的外侧而配置于比基体2靠外侧的位置。因此,在将脚部82称为侧壁30的第一部分、将侧壁30的除脚部82以外的部分称为侧壁30的第二部分时,可以说侧壁30具有配置于比基体2靠内侧的位置的第一部分以及配置于比基体2靠外侧的位置的第二部分。此时,由于第一凸部81形成于脚部82,可以说第一凸部81形成于第一部分。由于第二接收部95或第二凸部91形成于侧壁30的除脚部82以外的部分,可以说第二接收部95或第二凸部91形成于第二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1,同时具备第一嵌合部8和第二嵌合部9,且第一嵌合部8的第一凸部81形成于壳体3的侧壁30的配置于比基体2靠内侧的位置的第一部分,第二嵌合部9的第二接收部95或第二凸部91形成于壳体3的侧壁30的配置于比基体2靠外侧的位置的第二部分。由此,在壳体3因内部空间的内压异常升高而膨胀时,在靠上方的第二嵌合部9处,能够容许壳体3膨胀而释放内部空间S的压力。另外,在壳体3因内部空间的内压上升而膨胀时,在靠下方的第一嵌合部8处,第一凸部81向更牢固地卡挂于第一接收部85的方向弹性变形,因此,即使在壳体3膨胀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壳体3从基体2脱落。
以上说明了电磁继电器1具备三个第一嵌合部8和三个第二嵌合部9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电磁继电器1只要具备一个以上的第一嵌合部8和一个以上的第二嵌合部9即可。此外,第一嵌合部8和第二嵌合部9的数量也可以不同。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以上说明了电磁继电器1在前方具备两个第一嵌合部8A、8B和一个第二嵌合部9A,在后方具备一个第一嵌合部8C和两个第二嵌合部9B、9C的结构,但第一嵌合部8和第二嵌合部9的配置形态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变形例所示,在壳体3的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各形成有一个脚部82和一个第一凸部81。形成于第一面31的第一凸部81与形成于第二面32的第一凸部81在俯视时关于横穿壳体3的开口的横贯线对称,横贯线是将第三面33和第四面34二等分的直线。在本申请中,“在俯视时”是指,在沿着上下方向进行观察时。此外,在壳体3的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各形成有两个第二接收部95。也就是说,在本变形例中,电磁继电器具备两个第一嵌合部8和四个第二嵌合部9。
如图1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变形例所示,在壳体3的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各形成有两个脚部82和两个第一凸部81。形成于第一面31的两个第一凸部81与形成于第二面32的两个第一凸部81在俯视时关于横穿壳体3的开口的横贯线对称,横贯线是将第三面33和第四面34二等分的直线。此外,在壳体3的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各形成有一个第二接收部95。也就是说,在本变形例中,电磁继电器具备四个第一嵌合部8和两个第二嵌合部9。
如图1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变形例所示,在壳体3的第一面31、第二面32、第三面33、第四名34各形成有一个脚部82和一个第一凸部81。形成于第一面31的第一凸部81与形成于第二面32的第一凸部81在俯视时关于横穿壳体3的开口的横贯线对称,横贯线是将第三面33和第四面34二等分的直线。此外,在壳体3的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各形成有两个第二接收部95。也就是说,在本变形例中,电磁继电器具备四个第一嵌合部8和四个第二嵌合部9。
即使是上述的各变形例的结构,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以上通过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即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语句所表达的意思的范围内,对所述实施方式实施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Claims (15)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继电器具备:
基体;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呈矩形开口,且所述壳体具有包围所述开口的侧壁,所述壳体与所述基体嵌合;
内部空间,通过将所述基体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从而利用所述基体和所述壳体包围形成所述内部空间;
触点部,所述触点部包含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以及
电磁驱动部,所述电磁驱动部使所述可动触点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具备第一嵌合部和位于比所述第一嵌合部靠上方的位置的第二嵌合部,
所述第二嵌合部具有第二凸部和与所述第二凸部嵌合的第二接收部,
所述第一嵌合部具有形成于所述侧壁的下端且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部和形成于所述基体且与所述第一凸部嵌合的第一接收部,
所述侧壁具有配置于比所述基体靠内侧的位置的第一部分以及配置于比所述基体靠外侧的位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凸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凸部或所述第二接收部形成于所述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第二嵌合部,
在所述基体形成有向外侧方向突出的所述第二凸部,
在所述壳体形成有所述第二接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收部是通孔,所述第二凸部插入到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第一嵌合部,
在所述壳体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凸部,
在所述基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部分别嵌合的多个所述第一接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第二嵌合部,
在所述壳体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接收部,
在所述基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接收部分别嵌合的多个所述第二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嵌合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嵌合部之间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嵌合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嵌合部之间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具备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正交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
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第二面的所述第一凸部设于所述第二面的与形成于所述第一面的两个所述第一凸部相对的位置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第一凸部与形成于所述第二面的所述第一凸部在俯视时关于横穿所述开口的横贯线对称,所述横贯线是将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二等分的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具备向下方突出的脚部,
在所述脚部的下端形成有所述第一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一接收部具备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具有插入孔,
所述第一凸部嵌合于所述插入部的下端,所述脚部插入到所述基体的所述插入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二凸部的下方形成有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槽部,
所述槽部的凹陷的上端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的下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膨胀时,利用所述槽部降低所述内部空间的内部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触点形成于在所述基体安装的固定侧端子,
所述可动触点形成于可动触点侧导电构件,
所述电磁驱动部具有线圈、供所述线圈卷绕的线圈架、形成所述线圈的磁路的轭铁和衔铁,所述衔铁根据所述线圈的励磁、非励磁而摆动,
所述触点部和所述电磁驱动部收纳于树脂制的所述基体和所述壳体所包围的所述内部空间。
CN202121800675.6U 2021-08-03 2021-08-03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215731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0675.6U CN215731505U (zh) 2021-08-03 2021-08-03 电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0675.6U CN215731505U (zh) 2021-08-03 2021-08-03 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1505U true CN215731505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0675.6U Active CN215731505U (zh) 2021-08-03 2021-08-03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1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03638B2 (en)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7135946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having at least one relay actuator and a receptacle for relay actuators
KR20140019826A (ko) 전자 접촉기
US20210193421A1 (en) Direct current relay
US1153864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2650900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15731505U (zh) 电磁继电器
US20230090245A1 (en) High-voltage dc relay with auxiliary contact
CN112582218A (zh) 继电器
CN216120105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5547751A (zh) 具有高动作可靠性的继电器
CN110797233A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6793562U (zh) 电磁继电器
CN111933488A (zh) 动触点结构及接触器
US10943751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2582209A (zh) 继电器
CN219435766U (zh) 一种占用空间小的电磁继电器
CN211294986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0200638U (zh) 用于接触器的可插拔连接装置及接触器
CN218299710U (zh) 接触器
CN219658621U (zh) 紧凑型时间继电器
CN212182227U (zh) 带辅助触点的组合式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9226169U (zh) 一种提高吸合能力的电磁继电器
CN219842931U (zh) 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
CN218769301U (zh) 具有高动作可靠性的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