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1426U -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1426U
CN215731426U CN202122225472.5U CN202122225472U CN215731426U CN 215731426 U CN215731426 U CN 215731426U CN 202122225472 U CN202122225472 U CN 202122225472U CN 215731426 U CN215731426 U CN 215731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structure
pressing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54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于波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254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1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1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1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按键结构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的微动开关,按键结构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壳体,第二表面邻近微动开关,壳体包括:按压部,按压部由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形成;薄弱区域,由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沿径向延伸形成,薄弱区域连接于按压部与壳体的其它部分之间;其中薄弱区域用于在按压部受压时能够形变,从而使得所述按压部自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所述微动开关。通过上述的按键结构,由于按键结构的按压部直接形成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因此按键结构可与壳体的材质保持一致,工艺上无需双色模注塑或二次注塑,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一般都带有按键,通过按压按键可以让电子产品实现相应的功能,目前电子产品大多数都是采用机械式按键,单独使用一个按键结构装配在电子产品的壳体上,由于单独的按键结构不能与壳体一体成型,因此会与壳体装配处产生一定缝隙,可能造成漏光、进尘及进水等风险。
现有技术已存在通过采用双色模注塑技术将按键软质外壳和按键硬质内壳结合一体成型,按键软质外壳上设有按键功能标识,按键硬质内壳上设有与按键功能标识对应的按键孔和位于按键孔内的按键块,按键块上设有连接按键块和按键孔内壁的弹性臂,在使用时只要按下按键软质外壳上的按键功能标识,按键硬质内壳中的按键块受力而压向微动开关。但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双色模注塑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用于触动所述电子设备的微动开关,所述按键结构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壳体,所述第二表面邻近所述微动开关,所述壳体包括: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由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形成;
薄弱区域,由所述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沿径向延伸形成,所述薄弱区域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壳体的其它部分之间;
其中所述薄弱区域适于在所述按压部受压时能够形变,从而使得所述按压部自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所述微动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薄弱区域呈环形以环绕在所述按压部的外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薄弱区域具有0.5mm~0.6mm的壁厚或者不低于2mm的径向延伸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按键结构对应的微动开关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缓冲件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将所述缓冲件定位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微动开关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缓冲件包括硅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软胶材质,所述第二部分为硬胶材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微动开关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收容区,所述第二部分至少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收容区限定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第二部分设有与所述固定孔适配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固定孔固定于所述收容区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至少一个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微动开关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按压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第一表面上的凹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薄弱区域由所述壳体自第二表面凹陷形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薄弱区域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其它部分的厚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按键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
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包括按压部,按压部由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形成;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沿径向延伸形成有薄弱区域,所述薄弱区域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壳体的其它部分之间。其中,所述薄弱区域用于在所述按压部受压时能够形变,从而使得所述按压部自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所述微动开关。通过上述方式,薄弱区域在按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并通过薄弱区域的形变带动按压部朝向微动开关方向运动,从而按压部可挤压到微动开关使得微动开关被触发。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的按压部一方面可与电子设备壳体一体成型,从而使得按键结构与壳体不存在间隙,不会造成漏光、进尘及进水等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按键结构直接通过与壳体界定的薄弱区域来触发微动开关,因此按键结构的按压部可与壳体的材质保持一致,工艺上无需双色模注塑或二次注塑,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安装于电子设备上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按键结构安装于电子设备时内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按键结构安装于电子设备时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按键结构的缓冲件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按键结构的缓冲件在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按键结构的缓冲件在一个视角下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4中按键结构的缓冲件在另一个视角下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按键结构包括按压部10及缓冲件20,缓冲件20设于按压部10及与按压部10对应的微动开关30之间,按压部10用于接收外部按压力,缓冲件20用于将外部按压力传递给微动开关30,使得微动开关30能接受该按压力从而被触发产生触发信号给电子设备。
按压部10直接形成于电子设备的壳体40,即电子设备的壳体40至少一部分用来作为按压部10,壳体4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邻近微动开关30。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壳体40的圆形凹陷区域41即作为按键结构的按压部10,电子设备的用户直接可通过按压该凹陷区域41的第一表面,从而使得第二表面朝向微动开关30的方向运动并触发微动开关30,即可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相应功能。
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按压部10在按压力作用下能产生朝向微动开关30方向运动的力,按压部10的至少一部分沿其径向延伸形成有一薄弱区域11,薄弱区域11连接于按压部10与所述壳体40的其它部分之间。由于薄弱区域11的存在,当按压部10接收到外部按压力时,按压部10会将该按压力传递该薄弱区域11,由于薄弱区域11的壁厚相较于按压部10要薄,因此薄弱区域11在该按压力下会产生朝向微动开关30方向的形变,而该形变会带动按压部10也朝向微动开关30方向运动。当按压部10的外部按压力撤销时,薄弱区域11承受的按压力也随即消失,此时薄弱区域10在形变恢复力作用下朝远离微动开关30的向运动,同时也带动按压部10朝远离微动开关30的方向运动。
薄弱区域11的构造方式会影响到按压手感,为了获得比较好的按压手感,本实施例中,薄弱区域11构造成包围按压部10的环形,该环形区域与按压部10具有相同的圆心,且经过实验数据显示,当环形区域的壁厚为0.5mm~0.6mm,且径向延伸宽度不低于2mm时,按压手感是比较舒适的。
可以理解的,薄弱区域11也可以构成为不同的形状,或者也可以不包围按压部10,当构造成不同形状时,可以通过调整薄弱区域11的壁厚及宽度来获得一个比较舒适的手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只需要使得薄弱区域11在按压部10承受按压力时候能产生形变即可。
可以理解的,薄弱区域11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壳体40的外壁,但设置在壳体的外壁第一方面会影响整体电子设备的外观,第二方面在薄弱区域11同样形状下,设置在壳体内壁比设置在壳体外壁的按压手感会比较舒适。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图2和图3,为了使得按压部10受到的按压力能准确的传递给微动开关30,按键结构还包括上述的缓冲件20,缓冲件20采用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材质制作,缓冲件20设于按压部10与微动开关30之间,其两侧可以分别与按压部10及微动开关30抵接。当按压部10受到外部按压力时,按压部10在薄弱区域11的形变带动下朝向微动开关30运动,同时会给缓冲件20一个朝向微动开关30方向的挤压力,缓冲件20在该挤压力作用下产生也朝向微动开关30方向的形变,该形变部分即会挤压微动开关30,从而使得微动开关30接收到来自按压部10传递过来的按压力从而被触发。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为了方便缓冲件20安装在按压部10与微动开关30之间,缓冲件还包括定位件23,定位件23与电子设备配合将缓冲件20准确安装在按压部10与微动开关30之间。本实施例中,定位件23为定位柱,定位柱用于插入电子设备上与之配合的定位孔,容易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23可以设置成其他方式,只需要使得缓冲件20能准确安装在按压部10与微动开关30之间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值的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缓冲件20也可以省略,直接由按压部10来挤压微动开关30使其触发,此时按压部10与微动开关3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这种情况下需要薄弱区域11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使得按压部10在薄弱区域11的形变下运动的行程大于按压部10与微动开关30之间的间隙。而薄弱区域11形变程度在按键结构设计好之后即已固定,因此,需要电子设备的用户施加给按压部10一定大小的力才能使得薄弱区域11达到上述形变,如达不到预期的力,则按压部10不能挤压微动开关30,使得微动开关30无法触发,强迫用户使用足够大小的力则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当然,在省略缓冲件20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按压部10与微动开关30之间的间隙设计的足够小,但此种情况下,由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一般都是硬胶材质制成,如施加给按压部10的按压力过大,则会导致微动开关30受到的挤压力也较大,容易压坏微动开关30。
请继续参阅图5-图7,缓冲件20包括第一部分21及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采用软胶材质制成,第二部分22采用硬胶制成,第二部分22与微动开关30抵接。第一部分21设有收容区211,第二部分22至少一部分收容于收容区211中。为了将第二部分22固定于收容区211中,第一部分还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212,固定孔212中设有抵接部2121,第二部分22设有与固定孔212适配的至少一个固定部221,其中至少一个固定部221与微动开关20抵接,固定部221穿过固定孔212并与固定孔212的抵接部2121抵接,从而将第二部分22固定于收容区211中。
具体的,由于第一部分21由软件材质制成,因此第一部分21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当第二部分22的固定部221穿过固定孔212时,固定孔212受固定部221的挤压力使得孔径变大从而使得固定部221能穿过固定孔212。当穿过固定部221穿过固定孔212之后,固定孔212受到的挤压力消失,固定孔212在形变恢复力作用下恢复原状,此时固定部221与固定孔212的抵接部2121抵接。
当按压部10受到外部按压力在薄弱区域11的形变作用下朝向微动开关30方向运动时,按压部10会挤压缓冲件20的第二部分22,第二部分22则会受到来按压部10传递过来的按压力,并将该按压力传递给第一部分21,由于第一部分21是软胶材质,因此第一部分21在该压力作用下也会产生朝向微动开关30方向的形变,并带动第二部分22同步朝向微动开关30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第二部分22可以挤压微动开关30使得微动开关30被触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缓冲件20也可以全部采用软胶材质制成,但软胶材质由于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当其与微动开关30时抵接时,微动开关30会给缓冲件20相反的作用力,从而使得缓冲件20会产生远离微动开关30方向的形变,而不具有像第二部分22那样的刚性接触,此种情况下会影响按压手感的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缓冲件20的软胶材质优选的采用硅胶材料。
结合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的按压部10直接形成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并在其周向部分与壳体之间设置有薄弱区域11,按压部10可将外部按压力传递给薄弱区域11,薄弱区域11在按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并通过薄弱区域11的形变带动按压部10朝向微动开关30或远离微动开关30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按压部30可挤压到微动开关30使得微动开关30被触发。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的按压部10一方面可与电子设备壳体40一体成型,从而使得按键结构与壳体40不存在间隙,不会造成漏光、进尘及进水等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按键结构直接通过与壳体40界定的薄弱区域11来触发微动开关30,因此按键结构的按压部10可与壳体40的材质保持一致,工艺上无需双色模注塑或二次注塑,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内部设有微动开关及上述的按键结构,微动开关可被该按键结构触发从而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功能。
具体的,请参阅图9同时结合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40及烟制品50,烟制品50可插入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壳体40上形成有如上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结构的按压部10,壳体40上还设置有指示灯60。当用户开始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时,用户首先按压壳体40上的按压部10,按压部10通过缓冲件20挤压微动开关30,从而使得微动开关30触发,并将给触发信号发送给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器,控制器获取到该触发信号之后一方面控制指示灯60发出指示,用户则可根据指示灯60的指示获悉气溶胶生成装置可正常工作;另一方面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加热器(图未示)给插入其内部的烟制品50进行加热,使得烟制品50内部存储的可蒸发前体材料至少一部分成分受热会发产生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用于触发所述电子设备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壳体,所述第二表面邻近所述微动开关,所述壳体包括: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由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形成;
薄弱区域,由所述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沿径向延伸形成,所述薄弱区域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壳体的其它部分之间;
其中所述薄弱区域用于在所述按压部受压时能够形变,从而使得所述按压部自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靠近所述微动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区域呈环形以环绕在所述按压部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区域具有0.5mm~0.6mm的壁厚或者不低于2mm的径向延伸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微动开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将所述缓冲件定位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微动开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硅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软胶材质,所述第二部分为硬胶材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微动开关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收容区,所述第二部分至少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区限定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第二部分设有与所述固定孔适配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固定孔固定于所述收容区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微动开关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第一表面上的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区域由所述壳体自第二表面凹陷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区域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其它部分的厚度。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02122225472.5U 2021-09-14 2021-09-14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731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5472.5U CN215731426U (zh) 2021-09-14 2021-09-14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5472.5U CN215731426U (zh) 2021-09-14 2021-09-14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1426U true CN215731426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0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5472.5U Active CN215731426U (zh) 2021-09-14 2021-09-14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1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86291B1 (en) Sheet-like key top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18032965A1 (zh) 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键盘、模具
CN215731426U (zh)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4360971U (zh) 按键
TW201836216A (zh) 按鍵結構
CN101673635B (zh) 一种超薄移动终端按键及其加工方法
CN202796731U (zh) 一种风压开关
CN103828004A (zh) 防水防尘开关
US7168751B2 (en) Automotive center stack panel with contact-less switching
JPH07314580A (ja) 押釦スイッチカバー
JP2963411B2 (ja) スイッチ用押圧部を有する発泡成形品の構造および製造方法
KR100664702B1 (ko) 전자기기의 금속버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3424859U (zh) 壳体组件及剃须刀
CN209487364U (zh) 一种防水按键结构
CN218730540U (zh) 一种防水按键
CN207938496U (zh) 一种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
JPH11126536A (ja) 押釦スイッチ用カバー部材および押釦スイッチ
CN101642946A (zh) 光学元件成型模具
CN219023000U (zh) 美容仪
CN215222677U (zh) 一种面板开关
CN216043150U (zh) 一种智能钥匙
JP6882969B2 (ja)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
CN209804498U (zh) 按键动力体、楔形包裹式按键及电子产品
JPH03127417A (ja) 押しボタンパネル付フレーム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76099A (ja) 端末被覆樹脂製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