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1315U - 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1315U
CN215731315U CN202122344345.7U CN202122344345U CN215731315U CN 215731315 U CN215731315 U CN 215731315U CN 202122344345 U CN202122344345 U CN 202122344345U CN 215731315 U CN215731315 U CN 215731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mission
assembly
wire feed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443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小汉
李成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zhou Zhongyu Machine Tool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zhou Zhongyu Machine Tool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zhou Zhongyu Machine Tool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zhou Zhongyu Machine Tool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443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1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1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1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绕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包括机箱、设置于所述机箱上的绕线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机箱上的可水平移动的送线组件,所述送线组件和所述绕线杆之间设置有张紧矫直机构,所述送线组件包括水平移动的送线杆以及与所述送线杆相连的若干个绕线轮,所述张紧矫直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以及作用组件。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张紧矫直机构,该装置不需额外设置动力,其动力来源于绕线杆自身的转动,经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至作用组件,作用组件可对线进行张紧和矫直,防止在线的张力和直度不够时绕卷在铁芯上的线发生凸起或不平整影响绕线的效果。

Description

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绕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由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构成,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交变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变压器绕线机是变压器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绕制的设备,通过绕线杆的转动带动铁芯转动,以使得铜线缠绕在铁芯的表面形成线圈。
变压器绕线机的工作过程为铜线经放卷机构放卷后经过导向后绕在夹持固定在绕线杆上的待绕制线圈,然而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放卷机构距离绕线杆距离较远且未设置张力调节机构和矫直机构,将要绕至绕线杆上的铜线张力较小且无法保证直度,绕至绕线杆上一方面可能紧密度不足,另一方面未被矫直的铜线绕至绕线杆上发生扭曲而平整度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旨在解决紧密度不足、平整度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包括机箱、设置于所述机箱上的可转动的绕线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机箱上的可水平移动的送线组件,所述送线组件和所述绕线杆之间设置有张紧矫直机构,所述送线组件包括水平移动的送线杆以及与所述送线杆相连的送线盘,所述送线盘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个绕线轮,所述张紧矫直机构包括与所述绕线杆联动的第一传动组件、由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驱动转动并由送线杆驱动水平移动的第二传动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相连并可发挥张紧和矫直作用的作用组件。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绕卷于放卷机构上的线依次绕至各绕线轮,再至作用组件张紧和矫直,之后绕至可拆卸连接在转动的绕线杆上的变压器铁芯(其轴心与绕线杆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设置了张紧矫直机构,该装置不需额外设置动力,其动力来源于绕线杆自身的转动,经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至作用组件,作用组件可对线进行张紧和矫直,防止在线的张力和直度不够时绕卷在铁芯上的线发生凸起或不平整影响绕线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用于驱动绕线杆转动的电机、驱动送线杆水平移动的驱动机构(如气缸或与气缸具备同等功能的设备)、放卷机构等结构以及变压器铁芯与绕线杆的可拆卸连接(可为常规的可拆卸连接,如键连接,销连接、螺纹连接等)为常见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以及传动链条,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置于所述绕线杆的外壁,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心相连,所述第二链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上,所述传动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位于所述绕线杆和所述送线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转动柱、传动槽、传动柱、传动环以及两个传动条,所述转动柱与所述第二链轮同心相连,所述传动槽开设于所述转动柱的中心,所述传动槽的纵截面呈矩形或多边形,所述传动柱与所述传动槽的内壁活动贴合,所述传动环设置于所述传动柱的外壁,两个所述传动条分别绕设于所述传动环的两侧,所述传动条的端部与所述送线杆的外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作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盘、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二转动盘以及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盘和第三齿轮同轴设置于所述传动柱远离所述机箱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盘和第三齿轮相连,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动盘同心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送线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齿轮的端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动盘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盘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转动盘的侧部和所述第二转动盘的侧部相接触,所述第一转动盘和所述第二转动盘的侧部相对开设有矫直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开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的矫直槽在所述第一转动盘的径向截面上呈半圆形,开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盘的矫直槽在所述第二转动盘的径向截面上呈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动盘与所述第三齿轮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与所述第四齿轮可拆卸连接,开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和所述第二转动盘的矫直槽的直径设置有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槽的纵截面呈正六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设置了张紧矫直机构,该装置不需额外设置动力,其动力来源于绕线杆自身的转动,经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至作用组件,作用组件可对线进行张紧和矫直,防止在线的张力和直度不够时绕卷在铁芯上的线发生凸起或不平整影响绕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机箱;2、绕线杆;3、送线组件;3a、送线杆;3b、送线盘;4、张紧矫直机构;4a、第一传动组件;4a1、第一齿轮;4a2、第二齿轮;4a3、第一链轮;4a4、第二链轮;4a5、传动链条;4b、第二传动组件;4b1、转动柱;4b2、传动槽;4b3、传动柱;4b4、传动环;4b5、传动条;4c、作用组件;4c1、第一转动盘;4c2、第三齿轮;4c3、第四齿轮;4c4、第二转动盘;4c5、连接杆;5、绕线轮;6、矫直槽;7、放卷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机箱1、设置于所述机箱1上的可转动的绕线杆2以及设置于所述机箱1上的可水平移动的送线组件3,所述送线组件3和所述绕线杆2之间设置有张紧矫直机构4,所述送线组件3包括水平移动的送线杆3a以及与所述送线杆3a相连的送线盘3b,所述送线盘3b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个绕线轮5,所述张紧矫直机构4包括与所述绕线杆2联动的第一传动组件4a、由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a驱动转动并由送线杆3a驱动水平移动的第二传动组件4b以及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b相连并可发挥张紧和矫直作用的作用组件4c。
工作过程:绕卷于放卷机构7上的线依次绕至各绕线轮5,再至作用组件4c张紧和矫直,之后绕至可拆卸连接在转动的绕线杆2上的变压器铁芯(其轴心与绕线杆2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设置了张紧矫直机构4,该装置不需额外设置动力,其动力来源于绕线杆2自身的转动,经第一传动组件4a、第二传动组件4b传动至作用组件4c,作用组件4c可对线进行张紧和矫直,防止在线的张力和直度不够时绕卷在铁芯上的线发生凸起或不平整影响绕线的效果。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a包括第一齿轮4a1、第二齿轮4a2、第一链轮4a3、第二链轮4a4以及传动链条4a5,所述第一齿轮4a1同轴设置于所述绕线杆2的外壁,所述第二齿轮4a2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1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4a1相啮合,所述第一链轮4a3与所述第二齿轮4a2同心相连,所述第二链轮4a4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1上,所述传动链条4a5绕设于所述第一链轮4a3和所述第二链轮4a4,所述第二链轮4a4位于所述绕线杆2和所述送线杆3a之间,如此绕线杆2转动时,第一齿轮4a1与绕线杆2同一方向转动,第二齿轮4a2以反方向转动,第一链轮4a3也以反方向转动,通过传动链条4a5传动,第二链轮4a4同样以反方向转动。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b包括转动柱4b1、传动槽4b2、传动柱4b3、传动环4b4以及两个传动条4b5,所述转动柱4b1与所述第二链轮4a4同心相连,所述传动槽4b2开设于所述转动柱4b1的中心,所述传动槽4b2的纵截面呈矩形或多边形,所述传动柱4b3与所述传动槽4b2的内壁活动贴合,所述传动环4b4设置于所述传动柱4b3的外壁,两个所述传动条4b5分别绕设于所述传动环4b4的两侧,所述传动条4b5的端部与所述送线杆3a的外壁相连,如此,绕线杆2传动至第二链轮4a4使其以反方向转动,转动柱4b1也以反方向转动,之后传动柱4b3也以反方向转动,同时由于两条传动条4b5与送线杆3a相连,送线杆3a作水平移动,传动条4b5也同步作水平移动,带动传动环4b4作水平移动,之后带动传动柱4b3作水平移动,因此传动柱4b3一方面可以与绕线杆2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另一方面可与绕线杆2同步作水平移动。
所述作用组件4c包括第一转动盘4c1、第三齿轮4c2、第四齿轮4c3、第二转动盘4c4以及连接杆4c5,所述第一转动盘4c1和第三齿轮4c2同轴设置于所述传动柱4b3远离所述机箱1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盘4c1和第三齿轮4c2相连,所述第三齿轮4c2和所述第四齿轮4c3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4c3与所述第二转动盘4c4同心相连,所述连接杆4c5的一端与所述送线杆3a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齿轮4c3的端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动盘4c4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盘4c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转动盘4c1的侧部和所述第二转动盘4c4的侧部相接触,所述第一转动盘4c1和所述第二转动盘4c4的侧部相对开设有矫直槽6,如此,传动柱4b3转动,则第一转动盘4c1和第三齿轮4c2转动,由于第三齿轮4c2和第四齿轮4c3相啮合,则第四齿轮4c3以与传动柱4b3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带动第二转动盘4c4以与传动柱4b3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一转动盘4c1和第二转动盘4c4即以相反方向转动且相接触,同时,传动柱4b3与绕线杆2同步作水平移动,连接杆4c5也与绕线杆2相连,则第一转动盘4c1和第二转动盘4c4也均与绕线杆2同步作水平移动,满足绕线要求,同时线从两者开设的矫直槽6经过,线受上下和左右的压力而被矫直,同时由于第一转动盘4c1和第二转动盘4c4与线接触处其转向与线的输送方向相反,可对铁芯至矫直槽6这一段的线进行一定的拉紧,使绕至铁芯上的线具备一定的张力。
开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4c1的矫直槽6在所述第一转动盘4c1的径向截面上呈半圆形,开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盘4c4的矫直槽6在所述第二转动盘4c4的径向截面上呈半圆形,两半圆形的矫直槽6组成的矫直作用处与线的形状较为吻合,可使线各处均匀受压。
所述第一转动盘4c1与所述第三齿轮4c2可拆卸连接(可为常规的可拆卸连接,如键连接,销连接、螺纹连接等),所述第二转动盘4c4与所述第四齿轮4c3可拆卸连接,开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4c1和所述第二转动盘4c4的矫直槽6的直径设置有多种,如此可适用于多种直径的铜线的绕卷,提高了适用性。
所述传动槽4b2的纵截面呈正六边形,如此转动柱4b1转动,则与传动槽4b2内壁活动贴合的传动柱4b3同步进行转动。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设置于所述机箱(1)上的可转动的绕线杆(2)以及设置于所述机箱(1)上的可水平移动的送线组件(3),所述送线组件(3)和所述绕线杆(2)之间设置有张紧矫直机构(4),所述送线组件(3)包括水平移动的送线杆(3a)以及与所述送线杆(3a)相连的送线盘(3b),所述送线盘(3b)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个绕线轮(5),所述张紧矫直机构(4)包括与所述绕线杆(2)联动的第一传动组件(4a)、由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a)驱动转动并由送线杆(3a)驱动水平移动的第二传动组件(4b)以及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b)相连并可发挥张紧和矫直作用的作用组件(4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a)包括第一齿轮(4a1)、第二齿轮(4a2)、第一链轮(4a3)、第二链轮(4a4)以及传动链条(4a5),所述第一齿轮(4a1)同轴设置于所述绕线杆(2)的外壁,所述第二齿轮(4a2)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1)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4a1)相啮合,所述第一链轮(4a3)与所述第二齿轮(4a2)同心相连,所述第二链轮(4a4)转动设置于所述机箱(1)上,所述传动链条(4a5)绕设于所述第一链轮(4a3)和所述第二链轮(4a4),所述第二链轮(4a4)位于所述绕线杆(2)和所述送线杆(3a)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b)包括转动柱(4b1)、传动槽(4b2)、传动柱(4b3)、传动环(4b4)以及两个传动条(4b5),所述转动柱(4b1)与所述第二链轮(4a4)同心相连,所述传动槽(4b2)开设于所述转动柱(4b1)的中心,所述传动槽(4b2)的纵截面呈多边形,所述传动柱(4b3)与所述传动槽(4b2)的内壁活动贴合,所述传动环(4b4)设置于所述传动柱(4b3)的外壁,两个所述传动条(4b5)分别绕设于所述传动环(4b4)的两侧,所述传动条(4b5)的端部与所述送线杆(3a)的外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组件(4c)包括第一转动盘(4c1)、第三齿轮(4c2)、第四齿轮(4c3)、第二转动盘(4c4)以及连接杆(4c5),所述第一转动盘(4c1)和第三齿轮(4c2)同轴设置于所述传动柱(4b3)远离所述机箱(1)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盘(4c1)和第三齿轮(4c2)相连,所述第三齿轮(4c2)和所述第四齿轮(4c3)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4c3)与所述第二转动盘(4c4)同心相连,所述连接杆(4c5)的一端与所述送线杆(3a)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齿轮(4c3)的端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动盘(4c4)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盘(4c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转动盘(4c1)的侧部和所述第二转动盘(4c4)的侧部相接触,所述第一转动盘(4c1)和所述第二转动盘(4c4)的侧部相对开设有矫直槽(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开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4c1)的矫直槽(6)在所述第一转动盘(4c1)的径向截面上呈半圆形,开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盘(4c4)的矫直槽(6)在所述第二转动盘(4c4)的径向截面上呈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盘(4c1)与所述第三齿轮(4c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4c4)与所述第四齿轮(4c3)可拆卸连接,开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4c1)和所述第二转动盘(4c4)的矫直槽(6)的直径设置有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槽(4b2)的纵截面呈正六边形。
CN202122344345.7U 2021-09-26 2021-09-26 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 Active CN215731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4345.7U CN215731315U (zh) 2021-09-26 2021-09-26 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4345.7U CN215731315U (zh) 2021-09-26 2021-09-26 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1315U true CN215731315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44345.7U Active CN215731315U (zh) 2021-09-26 2021-09-26 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1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25360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翻转机构
CN112289580A (zh) 一种环形电感器自动绕线设备
CN215731315U (zh) 变压器加工用自动绕线圈装置
CN110808161A (zh) 一种新型电源变压器用绕线装置
CN113421767B (zh) 一种油浸变压器生产用改进绕线装置
CN218384800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卷绕装置
CN217920819U (zh) 一种电缆生产线用输送给压装置
CN213474987U (zh) 一种线缆加工用自动收线设备
US494763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multistrand superconducting cable
CN209777925U (zh) 用于矿物绝缘电缆的在线收卷机
CN110993198A (zh) 一种改进型绞线机
CN201918859U (zh) 高压电机圈式线圈匝间包带机
CN214175863U (zh) 一种干式电力变压器线圈制造装置
CN209957131U (zh) 一种基于软态mi防火电缆的在线退火收卷装置
CN216084594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铁芯的缠绕包装机构
CN112530685B (zh) 一种带有精确绕线头的平面变压器
CN216997042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户外卷缆机
CN219525846U (zh) 一种电缆成品用电缆成圈机
CN215911304U (zh) 用于电感器以及变压器生产的可调式裁线机
CN117476360B (zh) 一种线圈加工用的绕圈装置
JP2862967B2 (ja) ヘリカル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19759374U (zh) 一种互感器环形铁芯生产用卷铁机
CN216610059U (zh) 一种复合漆包铜圆线生产用麦拉机
CN216971560U (zh) 一种电缆架设用收放线装置
CN214505261U (zh) 一种互感器线圈绕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