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3232U -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3232U
CN215723232U CN202120940994.0U CN202120940994U CN215723232U CN 215723232 U CN215723232 U CN 215723232U CN 202120940994 U CN202120940994 U CN 202120940994U CN 215723232 U CN215723232 U CN 215723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incineration system
oxidation incineration
thermal oxidation
inci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409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兴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n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n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n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n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409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3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3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3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具有依次相连的焚烧炉、烟气净化器、脱酸反应器、布袋除尘器和排放风机;所述烟气净化器包括从下往上设置的进气管、栅板、活性炭填料、床层限制板和出气管,且烟气净化器的上端具有进液管,下端具有出液管;所述脱酸反应器和布袋除尘器上均与空压机相连,且脱酸反应器上通过阀门连接有碱储存桶。本实用新型对焚烧后的烟气进行了脱酸、除尘净化的处理,达到节省能源、提高废气处理效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起到了低碳排放、环保的效果。

Description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废气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现有焚烧炉存在的缺点是:废气处理效率低,焚烧不彻底存在废气排放污染环境,大多数焚烧炉采用直燃催化燃烧导致能耗高,部分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占地面积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达到节省能源、提高废气处理效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绿色环保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具有依次相连的焚烧炉、烟气净化器、脱酸反应器、布袋除尘器和排放风机;所述烟气净化器包括从下往上设置的进气管、栅板、活性炭填料、床层限制板和出气管,且烟气净化器的上端具有进液管,下端具有出液管;所述脱酸反应器和布袋除尘器上均与空压机相连,且脱酸反应器上通过阀门连接有碱储存桶。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焚烧炉的进料口端连接有破碎机。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焚烧炉的进料口端设有吊车抓手和储存坑;所述吊车抓手于储存坑和破碎机的进料口之间往复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液管位于烟气净化器内腔的一端端部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下端连接有喷淋嘴。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储存坑的一侧设置有输送机。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焚烧炉上设有辅助燃烧器,辅助燃烧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在开工时将蓄热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或当废气中可燃物的浓度较低时,需要补充燃料来维持燃烧室所要求达到的反应温度。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焚烧炉与烟气净化器之间的一条支路包括直连管以及直连管上连接的阀门,另一条支路由阀门、管道和余热吸收器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余热吸收器包括水箱和U形弯管。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余热吸收器包括水箱和螺旋盘式弯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焚烧后的烟气进行了脱酸、除尘净化的处理,达到节省能源、提高废气处理效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起到了低碳排放、环保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喷淋和布袋除尘器的结合使用,更好地对焚烧后产生的粉尘进行净化处理,双重保障,更好地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对焚烧炉的进料口端连接有破碎机,对待燃烧物进行粉碎处理,便于后续更充分、更快速地燃烧。
(4)本实用新型的储存坑的一侧设置有输送机,实现无人化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净化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具有依次相连的焚烧炉1、烟气净化器2、脱酸反应器3、布袋除尘器4和排放风机5;烟气净化器2包括从下往上设置的进气管6、栅板7、活性炭填料8、床层限制板9和出气管10,且烟气净化器2的上端具有进液管11,下端具有出液管12;脱酸反应器3和布袋除尘器4上均与空压机13相连,且脱酸反应器3上通过阀门连接有碱储存桶14。
焚烧炉1的进料口端连接有破碎机15,破碎机15通过倾斜设置的管道与焚烧炉1的进料口相连,焚烧炉1的进料口也设置呈倾斜的状态,可以使得待焚烧物料依靠自身重力下滑进入焚烧炉1内。
焚烧炉1的进料口端设有吊车抓手16和储存坑17;吊车抓手16于储存坑17和破碎机15的进料口之间往复运动,实现无人化操作,节约劳动力,也避免了人工操作易发生危险的问题。
进液管11位于烟气净化器2内腔的一端端部安装有旋转接头18;旋转接头18的下端连接有喷淋嘴19。
储存坑17的一侧设置有输送机20,实现无人化处理。
焚烧炉1上设有辅助燃烧器21,辅助燃烧器21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在开工时将蓄热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或当废气中可燃物的浓度较低时,需要补充燃料来维持燃烧室所要求达到的反应温度。
焚烧炉1与烟气净化器2之间的一条支路包括直连管以及直连管上连接的阀门,另一条支路由阀门、管道和余热吸收器22组成,余热吸收器22包括水箱和U形弯管。余热吸收器22的可以实现余热的不浪费,有效节省资源,适用于为浴室等场合水加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特征在于:余热吸收器22包括水箱和螺旋盘式弯管。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依次相连的焚烧炉、烟气净化器、脱酸反应器、布袋除尘器和排放风机;所述烟气净化器包括从下往上设置的进气管、栅板、活性炭填料、床层限制板和出气管,且烟气净化器的上端具有进液管,下端具有出液管;所述脱酸反应器和布袋除尘器上均与空压机相连,且脱酸反应器上通过阀门连接有碱储存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的进料口端连接有破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的进料口端设有吊车抓手和储存坑;所述吊车抓手于储存坑和破碎机的进料口之间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位于烟气净化器内腔的一端端部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下端连接有喷淋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坑的一侧设置有输送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上设有辅助燃烧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与烟气净化器之间的一条支路包括直连管以及直连管上连接的阀门,另一条支路由阀门、管道和余热吸收器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吸收器包括水箱和U形弯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吸收器包括水箱和螺旋盘式弯管。
CN202120940994.0U 2021-05-06 2021-05-06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Active CN215723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0994.0U CN215723232U (zh) 2021-05-06 2021-05-06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0994.0U CN215723232U (zh) 2021-05-06 2021-05-06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3232U true CN215723232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30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40994.0U Active CN215723232U (zh) 2021-05-06 2021-05-06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3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39165A (zh) 一种工业固废焚烧炉及烟气处理装置
CN204345667U (zh) 废水高温无害化焚烧锅炉
CN201669263U (zh) 一种活性炭再生危险废物焚烧一体化装置
CN219913090U (zh) 一种VOCs燃烧装置
CN215723232U (zh)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CN102755821A (zh) 炭素煅烧炉废气脱硫除尘方法及其装置
CN209147106U (zh) 一种燃煤机组耦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CN218475116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综合治理系统
CN109268843A (zh) 一体化脱除烟气中二噁英、co和氮氧化物的装置及方法
CN216047703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二次风系统
CN201049277Y (zh) 有机废气吸附焚烧净化装置
CN201342305Y (zh) 锅炉烟尘脱硫强力雾化处理设备
CN101818902A (zh) 应用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的焙烧烟气焚烧装置及方法
CN208091280U (zh) 碳素焙烧炉烟气污染物蓄热式焚烧炉
CN201273570Y (zh) 一种电加热预热式焚烧炉二燃室
CN219674198U (zh) 一种锅炉烟气转换燃烧装置
CN204853457U (zh) 使用醇基液体燃料的锅炉
CN219713331U (zh)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
CN216203393U (zh) 一种工业固废焚烧炉及烟气处理装置
CN201672519U (zh) 应用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的焙烧烟气焚烧装置
CN103486605A (zh)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CN201819386U (zh) 一种双炉膛锅炉
CN214147941U (zh) 一种有机废气环保处理工艺装置
CN214120087U (zh) 一种热循环单体rto催化焚烧净化装置
CN103353115A (zh) 一种带烟气净化处理的多功能焚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