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6605A -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6605A
CN103486605A CN201310368944.XA CN201310368944A CN103486605A CN 103486605 A CN103486605 A CN 103486605A CN 201310368944 A CN201310368944 A CN 201310368944A CN 103486605 A CN103486605 A CN 103486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er
boiler
air preheater
ste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89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XINRUI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XINRUI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XINRUI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XINRUI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689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66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6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6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是一种可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包括炉体、空气预热器、烟囱,所述的炉体、空气预热器、烟囱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包括:外壳、钢管、冷风机、梯级通道。本发明结构简单,锅炉经一次燃烧后产生的热风送入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钢管冷却,加热过的热风,高压风机混合生物质粉粒送入锅炉,与锅炉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可燃气体,以及为燃烧尽的煤渣混合实现二次燃烧,热效率提高25%,达到95%以上,提高物质利用率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一种锅炉,尤其是一种蒸汽输出量为200万-2000万大卡的可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新兴的工业大国。随着工业生产的需要,在能源利用上,我国在这个范围不断发展、扩大,现有蒸汽排量为2000万以下大卡的锅炉将近上百万台,大部分分布于城乡结合部,少部分生活用炉在城市中心,这种中小型锅炉,是我国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所需的,随着科技发展,锅炉的使用将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须品。目前在我国生产的中小型锅炉中,大部分是以链条炉排的中小型块状式锅炉为主,利用这种燃烧技术的锅炉在7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在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由于这种锅炉安装方便,深受用能单位喜爱。但是这种锅炉为一次采用燃烧技术的锅炉,达不到目前节能减排的要求,不符合我们国家目前提出的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目前块状型锅炉的主要缺点是:效率低、出力小、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块状行锅炉对燃料都只采用一次燃烧,燃烧后,有很多煤渣由于其体积较大,温度不够等原因,未完全燃烧就被当废渣丢弃,能源利用率较差,经济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锅炉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许多工厂对这些热能不进行后续处理,便直接将其排入大气中,而这些热能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粉尘等有害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廉的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包括炉体、空气预热器、烟囱、二次送料装置,所述的炉体、空气预热器、烟囱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炉体、空气预热器、二次送料装置通过管道呈环形连接;
所述的炉体一侧设有进料口,炉体上部设有出风口,所述炉体下部设有进风口;
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包括:外壳、钢管、冷风机、梯级通道,所述壳体上部设有热进风口、热出风口,下部设有冷风机、冷出风口,所述热进风口与炉体出风口相连,钢管垂直设于外壳壳体内,所述的梯级通道环绕于钢管外部,冷风机与梯级通道底部相通,热出风口与梯级通道顶部相通;
其中空气预热器热出风口尾端分设第一风管、第二风管,所述第一风管与炉体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二风管与二次送料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二次送料装置包括二次送料仓、高压风机、管道,所述的二次送料仓的送料管第二风管合并为高压风机进风口,所述的高压风机出风口伸入炉体内部。
所述空气预热器与烟囱之间设有水膜除尘器,可进一步对排出的空气作净化处理,有利于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
所述钢管外圆缠绕不锈钢叶片,有效增加钢管的散热面积,不但有利于钢管内热风的快速冷却,也能够提高对钢管外梯形通道中冷风的加热效率。
所述第二风管上设有流量阀,可实时对送入炉体内的热风流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底部呈锥形,有利于钢管排出的空气中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沉淀。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热效率高: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增加空气预热器,将炉体、空气预热器、二次输出装置通过管道呈环形连接,将炉内燃烧产生的热风送入空气预热器的钢管内,钢管外部的阶梯形通道送入冷风,采用钢管内热风产生的热能对冷风进行加热,再将加热后的风与生物质粉粒混合由高压风机回传至炉内,使热能被循环利用,提高热效率;对炉体内输送热风可大大提高炉内温度,又由于所述的第二风管上设有流量阀,可实时控制热风的输送量,使炉内接近贫氧状态,便于炉膛内的可燃气体充分燃烧及未燃烧尽的煤渣二次燃烧,使炉膛温度达到1400℃以上,热效率达到95%以上。
2.节省能耗:本发明通过将钢管内热风产生的热能对冷风进行加热,梯形通道内的冷风对钢管内的热风进行降温,不需要增加其他的能耗便能够实现冷热风互换,本发明通过冷热风互换使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达250℃,有利于碳及生物质燃料的充分燃烧,减少燃料用量,有效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3.环保:本发明的空气预热器将热风冷却,排烟温度由原来的排烟温度250℃降低为45-50℃,热风中的二氧化碳、硫化物、粉尘沉淀于空气预热器底部,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包括炉体1、空气预热器2、烟囱4、二次送料装置5,所述的炉体1、空气预热器2、烟囱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2与烟囱4之间还设有水膜除尘器3,所述的炉体1、空气预热器2、二次送料装置5通过管道呈环形连接,所述的空气预热器2底部呈锥形;所述的炉体1一侧设有进料口11,炉体1上部设有出风口12,所述炉体1下部设有进风口13;所述的空气预热器2包括:外壳21、钢管22、冷风机23、梯级通道24,所述壳体上部设有热进风口211、热出风口212,下部设有冷风机23、冷出风口213,所述热进风口211与炉体1出风口12相连,钢管22垂直设于外壳21壳体内,所述钢管22外圆缠绕不锈钢叶片,所述的梯级通道24环绕于钢管22外部,冷风机23与梯级通道24底部相通,热出风口212与梯级通道24顶部相通;其中空气预热器2热出风口212分设两个风管,第一风管214、第二风管215,所述第一风管214与炉体1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二风管215与二次送料装置5相连接,所述第二风管215上设有流量阀216;所述的二次送料装置5包括二次送料仓51、高压风机52、管道,所述的二次送料仓51的送料管第二风管215合并为高压风机52进风口,所述的高压风机52出风口伸入炉体1内部。
使用时,将煤料从炉体1进料口11送入炉体1中,锅炉对煤料进行燃烧,煤料燃烧后产生的热风自出风口输出,此时热风温度为200℃,炉体1出风口与空气预热器2的热进风口211相连接,所述的热风进入空气预热器2的钢管22内,由于所述的钢管22外部缠绕有不锈钢叶片,也增加热风的散热面积,又由于空气预热器2的下部设有冷风机23,与冷风机23相连通的提醒通道环绕与钢管22外圆,启动冷风机23,冷风机23输出的冷风环绕钢管22外圆,进一步对钢管22内的热风降温,可将热风温度降至45℃,由于温度降低,随热风一起排出的粉尘、硫化物便下降至空气预热器2底部,降温后的风自冷出风口213排出,由于空气预热器2还与水膜除尘器3相连接,水膜除尘器3进一步对空气中的粉尘、硫化物进行清洁,提高排出空气的洁净度,经水膜除尘器3除尘后的空气自烟囱4排出,此时,排出风中的粉尘、硫化物几乎为零,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在空气预热器2中梯级通道24中冷风随钢管22内热风降温的同时,钢管22中热风产生的热能同时也对钢管22外的冷风进行加热,经加热后的风自热出风口212排出,由于所述的热出风口212分设第一风管214、第二风管215,所述第一风管214与炉体1底部的进风口相连接,通过向炉内不断输送热风,以保证炉内保持高温状态;所述第二风管215与二次送料仓51的送料管道合并为高压风机52进风口,对二次送料仓51送入生物质粉粒,所述生物质粉粒与热风经高压风机52送入炉体1内,由于炉体1内保持高温,生物质粉粒进入炉体1内便燃烧,生物质粉粒的燃烧可同时使炉内第一次未烧尽的煤渣发生二次燃烧,炉膛温度达到1400℃,有效提高热能,使锅炉的功率提高30%以上,有效提高热效率,使其达到95%以上,充分的燃烧燃料,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Claims (6)

1.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空气预热器(2)、烟囱(4)、二次送料装置(5),所述的炉体(1)、空气预热器(2)、烟囱(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炉体(1)、空气预热器(2)、二次送料装置(5)通过管道呈环形连接;
所述的炉体(1)一侧设有进料口,炉体(1)上部设有出风口(12),所述炉体(1)下部设有进风口(13);
所述的空气预热器(2)包括:外壳(21)、钢管(22)、冷风机(23)、梯级通道(24),所述壳体上部设有热进风口(211)、热出风口(212),下部设有冷风机(23)、冷出风口(213),所述热进风口(211)与炉体(1)出风口相连,钢管(22)垂直设于外壳(21)壳体内,所述的梯级通道(24)环绕于钢管(22)外部,冷风机(23)(23)与梯级通道(24)底部相通,热出风口(212)与梯级通道(24)顶部相通;
其中空气预热器(2)热出风口(212)分设两个风管,第一风管(214)、第二风管(215),所述第一风管(214)与炉体(1)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二风管(215)与二次送料装置(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送料装置(5)包括二次送料仓(51)、高压风机(52)、管道,所述的二次送料仓(51)的送料管第二风管(215)合并为高压风机(52)进风口,所述的高压风机(52)出风口伸入炉体(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2)与烟囱(4)之间设有水膜除尘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22)外圆缠绕不锈钢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管(215)上设有流量阀(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预热器(2)底部呈锥形。
CN201310368944.XA 2013-08-22 2013-08-22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Pending CN1034866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8944.XA CN103486605A (zh) 2013-08-22 2013-08-22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8944.XA CN103486605A (zh) 2013-08-22 2013-08-22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6605A true CN103486605A (zh) 2014-01-01

Family

ID=49827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8944.XA Pending CN103486605A (zh) 2013-08-22 2013-08-22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660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931A (zh) * 2014-04-28 2014-07-23 太仓新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
CN107228484A (zh) * 2017-07-27 2017-10-03 芜湖新农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介质燃料通用热风炉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62842A1 (de) * 1970-12-15 1972-06-22 Sulzer Ag Brennölwärmesystem
CN1710329A (zh) * 2005-06-20 2005-12-21 李志轩 一种烟煤燃烧锅炉与使用其锅炉消除黑烟的方法
CN101776271A (zh) * 2010-03-12 2010-07-14 浙江大学 一种适宜于低热值废弃物处置的流化床焚烧装置及工艺
CN101806451A (zh) * 2010-04-13 2010-08-1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分段高温燃烧循环流化床系统及燃烧方法
CN102887619A (zh) * 2012-11-02 2013-01-23 张开晓 含水污泥处理方法
CN203797694U (zh) * 2013-08-22 2014-08-27 太仓新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62842A1 (de) * 1970-12-15 1972-06-22 Sulzer Ag Brennölwärmesystem
CN1710329A (zh) * 2005-06-20 2005-12-21 李志轩 一种烟煤燃烧锅炉与使用其锅炉消除黑烟的方法
CN101776271A (zh) * 2010-03-12 2010-07-14 浙江大学 一种适宜于低热值废弃物处置的流化床焚烧装置及工艺
CN101806451A (zh) * 2010-04-13 2010-08-1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分段高温燃烧循环流化床系统及燃烧方法
CN102887619A (zh) * 2012-11-02 2013-01-23 张开晓 含水污泥处理方法
CN203797694U (zh) * 2013-08-22 2014-08-27 太仓新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强泰: "《锅炉原理 第2版》", 30 September 2009, article "第三节 管式空气预热器", pages: 138-13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931A (zh) * 2014-04-28 2014-07-23 太仓新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高效脱硫脱氮节能炉
CN107228484A (zh) * 2017-07-27 2017-10-03 芜湖新农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介质燃料通用热风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1952B (zh) 一种极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装置及方法
CN205424878U (zh) 一种生物质蒸汽锅炉
CN203190418U (zh) 一种新型垃圾热解焚烧设备
CN206768039U (zh) 一种热电联产的生物质气化炉
CN101556039B (zh) 富氧燃烧器
CN103486605A (zh)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CN208038322U (zh) 一种石灰竖窑冷却空气循环利用系统
CN203797694U (zh)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CN204063013U (zh) 一种带发电装置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01437987U (zh) 一种废气焚烧炉
CN213515105U (zh) 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
CN102607286A (zh) 熔盐炉余热发电燃烧综合利用系统
CN211847164U (zh) 活性炭生产设备
CN210419862U (zh) 生物质废料双火层气化二烧式烟气蒸汽锅炉系统
CN107218596A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
CN203464323U (zh) 一种新型炉内消烟消尘净化燃烧环保锅炉
CN203758209U (zh) 一种封闭式热风炉
CN107300167A (zh) 一种一体式的生物质气化燃烧技术以及应用
CN207299008U (zh) 一种高效煤粉锅炉的燃烧控制装置
CN206113007U (zh) 高效低排采暖炉
CN203605708U (zh) 一种燃烧加热一体化装置
CN204005985U (zh) 一种极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装置
CN204648209U (zh) 生物质和煤两用锅炉
CN204880094U (zh) 环保节能锅炉
CN202757467U (zh) 熔盐炉余热发电燃烧综合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