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5105U - 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5105U
CN213515105U CN202021541422.7U CN202021541422U CN213515105U CN 213515105 U CN213515105 U CN 213515105U CN 202021541422 U CN202021541422 U CN 202021541422U CN 213515105 U CN213515105 U CN 213515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dding
sintering furnace
pipeline
waste gas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414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少斌
童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Daq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Da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Daq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Da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414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5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5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5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涉及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领域的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包覆烧结炉内腔靠近入口侧的包覆区域、处于包覆烧结炉内腔中部的高温烧结区域、以及包覆烧结炉内腔靠近出口侧的冷却装置,所述包覆烧结炉的挥发分排出区域固定连通挥发分收集管路的一端,而发分收集管路的另一端连通在废气加压风机的输入端,且废气加压风机的输出端连通废气输送管路的一端,而废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连通多个废气喷射管路,且废气喷射管路的出气端设于高温烧结区域。本申请可以节省专用焚烧炉的设备投入、节省焚烧炉燃料消耗成本、挥发分直接在炉内燃烧降低烧结炉燃料成本、降低提纯加工费用等。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领域的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锂电行业粉体材料传统的碳化提纯工艺过程为:石油焦经过煅烧后制成球状粉体入碳化提纯炉高温碳化提纯,主要表现在由于球状粉体里面含有10~20%的挥发分会随着烟气的排出,导致废气需要专用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等问题,设备投入大,能源消耗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行业的良性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碳化提纯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弊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人造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工作原理为:需烧结的人造石墨包覆球状粉体在烧结炉中完成连续烧结,在200~300℃包覆区域产生的大量挥发分废气由专门的废气收集管路,经风机加压送入烧结炉1000℃以上高温烧结区域再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包括包覆烧结炉内腔靠近入口侧的包覆区域、处于包覆烧结炉内腔中部的高温烧结区域、以及包覆烧结炉内腔靠近出口侧的冷却装置,所述包覆烧结炉的挥发分排出区域固定连通挥发分收集管路的一端,挥发分收集管路用于将烧结炉内沥青包覆时产生的挥发分收集,而挥发分收集管路的另一端汇流并密封且紧固连通在废气加压风机的输入端,且废气加压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通废气输送管路的一端,而废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汇流连通多个废气喷射管路,且废气喷射管路的出气端设置于高温烧结区域,废气喷射管路用于将加压的废气用喷入包覆烧结炉内高温烧结区域中燃烧,所述包覆烧结炉入口侧的下部还设置有烟气排出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废气喷射管路的喷射支管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调节废气喷射量的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气排出管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将烟气抽出包覆烧结炉的引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气排出管道的末端还设置有烟气余热回收机构,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水箱,水箱的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的一端与烟气排出管道的末端固定连通,而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排烟囱,且水箱的顶部通过多个均布设置的蒸汽出管固定连通水汽分离器的进气端,而水汽分离器的出气端通过出气管固定连通热交换器的进气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的一侧面上沿固定连接有补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废气是沥青熔融产生的可燃气体,通过废气加压风机可将挥发分收集管路中收集的废气加压输送到达到1000℃以上的高温烧结区域中,使得废气得以经过1000℃以上高温焚烧后燃烧挥发分消除有害成分,包覆烧结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以及废气再循环焚烧产生的烟气一同由烟气排出管道排出包覆烧结炉外,可以节省专用焚烧炉的设备投入、节省焚烧炉燃料消耗成本、挥发分直接在炉内燃烧降低烧结炉燃料成本、降低提纯加工费用等。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燃烧充分的烟气通入螺旋换热管中,螺旋换热管中高温烟气与水箱中清水的大范围接触,产生的水蒸汽通入到螺旋换热管实现热交换,实现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效果,具有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烟气余热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覆烧结炉;2、烟气排出管道;3、挥发分收集管路;4、包覆区域;5、废气加压风机;6、废气输送管路;7、废气喷射管路;8、高温烧结区域;9、冷却装置;10、水箱;11、热交换器;12、水汽分离器;13、螺旋换热管;14、蒸汽出管;15、出气管;16、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包括包覆烧结炉1内腔靠近入口侧的包覆区域4、处于包覆烧结炉1内腔中部的高温烧结区域8、以及包覆烧结炉1内腔靠近出口侧的冷却装置9,所述包覆烧结炉1的挥发分排出区域固定连通挥发分收集管路3的一端,挥发分收集管路3用于将烧结炉内沥青包覆时产生的挥发分收集,而挥发分收集管路3的另一端汇流并密封且紧固连通在废气加压风机5的输入端,且废气加压风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通废气输送管路6的一端,而废气输送管路6的另一端汇流连通多个废气喷射管路7,且废气喷射管路7的出气端设置于高温烧结区域8,废气喷射管路7用于将加压的废气用喷入包覆烧结炉1内高温烧结区域8中燃烧,所述包覆烧结炉1入口侧的下部还设置有烟气排出管道2,其目的在于,由于废气是沥青熔融产生的可燃气体,通过废气加压风机5可将挥发分收集管路3中收集的废气加压输送到达到1000℃以上的高温烧结区域8中,使得废气得以经过1000℃以上高温焚烧后燃烧挥发分消除有害成分,包覆烧结炉1燃烧产生的烟气以及废气再循环焚烧产生的烟气一同由烟气排出管道2排出包覆烧结炉1外。
进一步,所述废气喷射管路7的喷射支管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调节废气喷射量的阀门,以便准确控制包覆烧结炉1内预热(烧结)温度。
进一步,所述烟气排出管道2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将烟气抽出包覆烧结炉1的引风机,以便于将烟气快速抽离包覆烧结炉1。
进一步,所述烟气排出管道2的末端还设置有烟气余热回收机构,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水箱10,水箱10的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螺旋换热管13,螺旋换热管13的一端与烟气排出管道2的末端固定连通,而螺旋换热管1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排烟囱,且水箱10的顶部通过多个均布设置的蒸汽出管14固定连通水汽分离器12的进气端,而水汽分离器12的出气端通过出气管15固定连通热交换器11的进气端,通过将燃烧充分的烟气通入螺旋换热管13中,螺旋换热管13中高温烟气与水箱10中清水的大范围接触,产生的水蒸汽通入到螺旋换热管13实现热交换,实现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效果,具有节能减排的目的。
再进一步,所述水箱10的一侧面上沿固定连接有补水管16,以便于定期通过补水管16向水箱10中注水,实现水蒸气的不间断产生。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包括包覆烧结炉(1)内腔靠近入口侧的包覆区域(4)、处于包覆烧结炉(1)内腔中部的高温烧结区域(8)、以及包覆烧结炉(1)内腔靠近出口侧的冷却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烧结炉(1)的挥发分排出区域固定连通挥发分收集管路(3)的一端,挥发分收集管路(3)用于将烧结炉内沥青包覆时产生的挥发分收集,而挥发分收集管路(3)的另一端汇流并密封且紧固连通在废气加压风机(5)的输入端,且废气加压风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通废气输送管路(6)的一端,而废气输送管路(6)的另一端汇流连通多个废气喷射管路(7),且废气喷射管路(7)的出气端设置于高温烧结区域(8),废气喷射管路(7)用于将加压的废气用喷入包覆烧结炉(1)内高温烧结区域(8)中燃烧,所述包覆烧结炉(1)入口侧的下部还设置有烟气排出管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喷射管路(7)的喷射支管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调节废气喷射量的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排出管道(2)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将烟气抽出包覆烧结炉(1)的引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排出管道(2)的末端还设置有烟气余热回收机构,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水箱(10),水箱(10)的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螺旋换热管(13),螺旋换热管(13)的一端与烟气排出管道(2)的末端固定连通,而螺旋换热管(1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排烟囱,且水箱(10)的顶部通过多个均布设置的蒸汽出管(14)固定连通水汽分离器(12)的进气端,而水汽分离器(12)的出气端通过出气管(15)固定连通热交换器(11)的进气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0)的一侧面上沿固定连接有补水管(16)。
CN202021541422.7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 Active CN213515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1422.7U CN213515105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1422.7U CN213515105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5105U true CN213515105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35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41422.7U Active CN213515105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5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7746A (zh) * 2022-09-02 2022-11-22 安徽科达锂电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的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7746A (zh) * 2022-09-02 2022-11-22 安徽科达锂电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的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及制备方法
CN115367746B (zh) * 2022-09-02 2023-11-17 安徽科达锂电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的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04731U (zh) 秸秆捆烧常压热水锅炉
CN109468139B (zh) 一种生物质分级热解燃烧器
CN203190418U (zh) 一种新型垃圾热解焚烧设备
CN206768039U (zh) 一种热电联产的生物质气化炉
CN213515105U (zh) 一种石墨包覆烧结炉的废气再循环焚烧装置
CN112146086A (zh) 一种数控节能环保多功能取暖炉及燃烧处理方法
CN108644782B (zh) 一种小型垃圾焚烧的结构及其方法
CN218721507U (zh) 一种高效生活垃圾焚烧炉配风系统
CN203549758U (zh) 炭素煅烧炉余热锅炉
CN201437987U (zh) 一种废气焚烧炉
CN211847164U (zh) 活性炭生产设备
CN216131906U (zh) 一种具有热量再利用的锅炉
CN205155976U (zh) 一种新型垃圾焚烧炉的预热空气系统
CN209165371U (zh) 一种饱和蒸汽高效过热系统
CN209386319U (zh) 活性炭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
CN206113007U (zh) 高效低排采暖炉
CN208378435U (zh) 一种自供热式两段化学活化炉
CN203336816U (zh) 一种大型卧式烟气余热重复利用锅炉
CN206987901U (zh) 一种热解气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02928319U (zh) 用于烤烟叶的生物质烘干炉
CN203797694U (zh)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CN103486605A (zh) 一种回收利用剩余能源的高效微排节能炉
CN206222291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返料燃烧装置
CN111826179A (zh) 一种生物质热解炭热联产系统
CN215766534U (zh) 一种活性炭炭化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