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7868U - 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和锁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和锁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17868U CN215717868U CN202122130975.4U CN202122130975U CN215717868U CN 215717868 U CN215717868 U CN 215717868U CN 202122130975 U CN202122130975 U CN 202122130975U CN 215717868 U CN215717868 U CN 2157178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on
- clamping
- middle frame
- main body
- frame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和锁具,涉及锁具领域。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包括面盖和中框主体;面盖一端设置有卡接部,中框主体一端设置有按钮组件,按钮组件包括按钮,按钮能相对于中框主体运动,按钮设置有卡合结构;卡接部能与卡合结构卡接配合,且在按钮被按压时解除与卡合结构的卡接配合;固定面盖时使卡接部与卡合结构配合,不需要采用螺钉或粘接剂固定面盖;打开面板时,按压按钮以解除按钮与卡合结构的配合,以解锁卡接部,使得面盖能从中框主体取出,不需要旋扭螺钉和撬开面盖,因此能够无损打开锁具的面盖,以确保锁具的美观性,便于更换电池。锁具具有上述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能确保锁具和门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和锁具。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作为智能家居产品,已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智能门锁包括用于安装电池和电路板的中框主体,中框主体的槽口通过卡接、螺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安装有面盖,以保护中框主体内的部件和美化智能门锁的外观。在对智能门锁进行参数设置或电池更换时需要取下。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智能门锁在更换电池和参数设置时,需要拧动螺钉或撬开面板,不仅难以将面盖取下和装回,而且容易损伤面盖表面,从而影响智能门锁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其能够无损拆开锁具的面盖,以确保智能门锁的美观性,同时便于更换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包括面盖和中框主体;
所述面盖一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中框主体一端设置有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所述按钮能相对于所述中框主体运动,所述按钮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面盖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中框主体的另一端;
所述卡接部能与所述卡合结构卡接配合,且在所述按钮被按压时解除与所述卡合结构的卡接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抵持所述按钮,用于驱动所述按钮被按压后复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盖远离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中框主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中框主体可转动地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面盖端部的卡槽,所述中框主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卡槽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盖包括装饰层、粘接层和支架,所述装饰层通过所述粘接层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装饰层一端与所述支架一端之间形成卡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主体内设置有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合结构卡接配合的情况下产生弹性形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出机构还包括弹出部和弹出弹簧,所述弹出部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中框主体,所述弹出弹簧设置在所述弹出部和所述中框主体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出部位于所述按钮的移动路径上,且所述弹出部正对所述按钮的一端设有供所述按钮移动的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具面盖固定结构还包括磁性配合的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设于所述麦盖,所述第二磁吸部设于所述中框主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磁吸部阵列设置在所述面盖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具,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中,面盖一端设置有卡接部、中框主体一端设置有按钮组件,按钮能相对于中框主体运动且按钮设置有卡合结构;面盖的另一端插接在中框主体的另一端,同时卡接部能与卡合结构卡接配合,且在按钮被按压时解除与卡合结构的卡接配合。装配时,在面盖的另一端插接在中框主体的另一端的情况下,将面盖的一端与中框主体配合,并使卡接部与按钮上的卡合结构配合,以将面盖固定在中框主体端部,而不需要采用螺钉或粘接剂固定面盖;打开面板时,按压按钮通过按钮的运动解除卡合结构与卡接部的配合,以解锁卡接部,使得面盖能从中框主体取出,此时取下面盖便可打开面盖进行更换电池,不需要旋扭螺钉和撬开面盖。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面盖拆开和装回的操作简单,能够无损拆开锁具的面盖,以确保智能门锁的美观性,同时便于更换电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具面盖固定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面盖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具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装配位置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按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出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按压按钮后锁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按压按钮后锁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具的面盖旋转一角度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具面盖抽出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面盖;101-装饰层;102-粘接层;103-支架;104-第一连接部;105-卡接部;106-第一磁吸部;20-中框主体;201-按钮槽;202-第二连接部;203-第二磁吸部;30-按钮组件;301-按钮;3011-卡接槽;302-复位弹簧;303-按钮压块;40-弹出机构;401-弹出弹簧;402-弹出部;403-弹出部压块;50-电池支架;6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智能门的中框主体的槽口通过卡接、螺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安装有面盖,以保护中框主体内的部件和美化智能门锁的外观。在对智能门锁进行参数设置或电池更换时需要取下。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智能门锁在更换电池和参数设置时,需要拧动螺钉或撬开面板,难以将面盖取下和装回,且容易损伤面盖表面。
本申请提供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面盖一端与中框主体可转动卡接,另一端与插设在中框主体上的按钮卡接,拆卸面盖时只需按压按钮即可,不需拧动螺钉和撬动面盖,能够无损拆开锁具的面盖,以确保智能门锁的美观性,和提高设置参数及更换电池的便利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包括面盖10和中框主体20;面盖10一端设置有卡接部105,中框主体20一端设置有按钮组件30,按钮组件30包括按钮301,按钮301能相对于中框主体20运动,按钮301设置有卡合结构(图未标),卡接部105能与卡合结构配合,以实现面盖10与中框主体20的配合。
以上所述,在锁具面盖固定结构中,面盖10一端设置有卡接部105、中框主体20一端设置有按钮组件30,按钮301能相对于中框主体20运动且按钮301设置有卡合结构;面盖10的另一端插接在中框主体20的另一端,同时卡接部105能与卡合结构卡接配合,且在按钮301被按压时解除与卡合结构的卡接配合。装配时,在面盖10的另一端插接在中框主体20的另一端的情况下,将面盖10的一端与中框主体20配合,并使卡接部105与按钮301上的卡合结构配合,以将面盖10固定在中框主体20端部,而不需要采用螺钉或粘接剂固定面盖;打开面板时,按压按钮301通过按钮301的运动解除卡合结构与卡接部105的配合,以解锁卡接部105,使得面盖10能从中框主体20取出,此时取下面盖10便可打开面盖10进行更换电池,不需要旋扭螺钉和撬开面盖。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面盖10拆开和装回的操作简单,能够无损拆开锁具的面盖10,以确保智能门锁的美观性,同时便于更换电池。
可选地,卡合结构可以是开设在按钮301上的卡接槽3011;卡接部105能插入且锁定于卡接槽3011内,且在按钮301被按压时从卡接槽3011解锁。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卡合结构也可以凸设在按钮上的卡接结构等。
结合图3,现有的智能门锁面盖10通常包括装饰层101、粘接层102和支架103,装饰层101通过粘接层102固定在支架103上,装饰层101也可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103上;当然也可以直接将装饰层101或支架103直接作为面盖10使用。对于装饰层101的材质通常为玻璃、有机玻璃等,或为ABS、PC等塑料。
为了方便面盖10远离卡接部105的一端与中框主体20远离按钮301的一端插接配合,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面盖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4。面盖1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104与中框主体20远离按钮301的一端可转动地配合,在装配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104和中框主体20的插接配合实现面盖10和中框主体20的可转动配合,在面盖10以第一连接部104为中心转动的情况下,面盖10上的卡接部105便能实现远离或者靠近按钮组件30的目的,可以方便卡接部105和卡合结构的可拆卸配合,即可以方便面盖10和中框主体20的装配。
结合图1和图3,第一连接部104可以是铰接座、铰接孔、铰接轴、卡槽中的一种,相应的在中框主体20与第一连接部104连接的结构或部件,只需满足面盖10仅通过第一连接部104与中框主体20连接时,面盖10能绕第一连接部104与中框主体20连接处转动即可,以使得面盖10另一端能够远离或靠拢中框主体20的另一端。能够理解的是,可在装饰层101一端与支架103一端之间形成卡槽,以形第一连接部104。
卡接部105的长度方向通常与面盖10垂直,且设置在面盖10的一侧面或端面。在面盖10上还设置有第一磁吸部106,第一磁吸部10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第一磁吸部106阵列的固定在面盖10上,第一磁吸部106的材料可磁性材料、可磁化材料等能够被磁铁吸引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磁吸部106配置成与中框主体20磁性配合,从而通过第一磁吸部106和中框主体20之间的磁性吸引力提高面盖10和中框主体20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结合图1和图4,中框主体20作为锁具的主体结构零件,在中框主体20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等部件的空腔,且空腔开口处为与面盖10形状适配的安装槽。在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面盖10的第一连接部104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02,第二连接部202的结构和形状由第一连接部104确定,需满足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连接时面盖10能够绕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连接处转动。换言之,在中框主体20上设置第二连接部202以适配第一连接部104,从而方便第一连接部104通过第二连接部202与中框主体20实现可转动地配合。其中,基于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的转动配合,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的相对转动实现卡接部105远离或者靠近卡合结构,从而方便卡接部105和卡合结构的配合或拆卸;另外,在卡接部105靠近卡合结构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的配合,可以向卡接部105提供一定的定位作用,使得卡接部105可以按照设定的路径靠近卡合结构,确保卡接部105能和卡合结构精准地装配。
当第一连接部104为铰接座、铰接孔、铰接孔中的一种时,第二连接部202只需能够与第一连接部104铰接即可,即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铰接。参照图1,当第一连接部104为卡槽时,第二连接部202则为卡接凸起、凸棱、转轴中的一种,此时第一连接部104卡接在第二连接部202外,在将面盖10向第二连接部202压时,面盖10能够绕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的连接处转动。
参照图4和图5,在中框主体20上设置有第二磁吸部203,第二磁吸部203的数量通常与第一磁吸部106的数量相同,且通常第一磁吸部106和第二磁吸部203对应设置;即当第二磁吸部203为多个时,第二磁吸部203按照多个第一磁吸部106间的间距阵列设置,且当面盖10盖合在中框主体20上时,第一磁吸部106能够吸附第二磁吸部203或被第二磁吸部203吸附。换言之,为了适配面盖10上的第一磁吸部106,可以在中框主体20上设置与第一磁吸部106相适配的第二磁吸部203,由此便能通过第一磁吸部106和第二磁吸部203的磁性配合提高面盖10和中框主体20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磁吸部106和第二磁吸部203的位置可以互换,即第一磁吸部106可设置在中框主体20上、第二磁吸部203可设在面盖10上。第二磁吸部203的材料需与第一磁吸部106配套,使得第一磁吸部106和第二磁吸部203能相互吸合。即当第一磁吸部106为磁性材料时,第二磁吸部203的材料可以是磁性材料或者是能够被磁铁吸附的材料;当第一磁吸部106的材料为能够被磁铁吸附的材料时,第二磁吸部203的材料为磁吸材料。
结合图2和图6,在中框主体20正对卡接部105的一端设置按钮槽201,按钮301可滑动的插设在按钮槽201内,且按钮301一端延伸至中框主体20的空腔内,卡接槽3011则设置在按钮301位于中框主体20的空腔内的侧壁上。为了提高按钮301的操作便利性,按钮组件30还可以包括复位件(图未标),该复位件设置在按钮301和中框主体20之间,且在按钮301收到外力的作用被按压的情况下,按钮301和中框主体20共同压缩复位件,以使复位件产生弹性形变;在外力撤销的情况下,按钮301则可以在复位件的复位作用下远离中框主体20移动,以使按钮301回到初始位置,从而方便用户下一次对按钮301进行按压操作。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可以设置为复位弹簧302,复位弹簧302一端抵靠在按钮301的端部或者是套接在按钮301端部的套接凸起外,复位弹簧302的另一端则抵扣在中框主体20内部的部件上,即复位弹簧302位于按钮301受压移动方向的前端。在按钮301受到外力被按压的情况下,复位弹簧302被压缩,在外力撤销之后,复位弹簧302可以复位以推动按钮301回复至初始位置,由此便能方便用户下一次对按钮301进行操作。
继续参照图2和图6,在中框主体20空腔内还固定有按钮压块303,按钮压块303压设在按钮301位于中框主体20内的一端,且按钮压块303位于卡接槽3011远离中框主体20设置按钮槽20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按钮压块303下端中部设置有容按钮301端部的限位槽,复位弹簧302远离按钮301的一端抵靠在限位槽正对按钮301的侧壁上。通过限位槽容纳复位弹簧302的一端,可以防止复位弹簧302在被压缩的情况下端部出现滑移的情况,由此可以提高复位弹簧302的安装稳定性。
结合图2和图4,在中框主体20空腔内还设置有弹出机构40,中框主体20靠近面盖10的一侧开设有供弹出机构40移动的孔,该孔与中框主体20的内腔连通;在面盖10与中框主体20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弹出机构40自该孔伸出中框主体20;在面盖10与中框主体20上的平面贴合的情况下,弹出机构40在面盖10的压持作用下移动至中框主体20内部,与此同时,弹出机构40积蓄弹性势能;由于卡接部105和卡合结构的配合,可以使得面盖10持续地压持弹出机构40;并且,弹出机构40还通过其弹性回复作用抵持在面盖10上,换言之,弹出机构40抵持在面盖10上,以向面盖10施加远离中框主体20的作用力,可以使得卡接部105和卡合结构稳定的配合,由此提高面盖10和中框主体20的配合稳定性。当然,在卡接部105和卡合结构解除配合的情况下,弹出机构40则将面盖10弹出,从而使得面盖10远离中框主体20,以方便面盖10的拆卸。
结合图4和图7,弹出机构40包括弹出部402和弹出弹簧401,弹出部402可以设置在按钮压块303上方或中框主体20空腔内靠近按钮301的位置,弹出弹簧401则设置在弹出部402和中框主体20之间。弹出部402可以在弹出弹簧401的作用下伸出中框主体20上的孔,以通过弹出部402弹出面盖10,当然,在卡接部105和卡合结构卡接配合的情况下,面盖10压持弹出部402,以使弹出部402缩回至中框主体20的内腔中,与此同时,弹出部402压持弹出弹簧401,从而使得弹出弹簧401积蓄弹性势能,以方便在卡接部105和卡合结构解除配合的情况下带动弹出部402弹出面盖10。
为减小弹出机构40的占用空间,弹出部402上开设有供按钮301移动的空间,以使得按钮301在相对中框主体20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弹出部402上开设的空间避让按钮301,确保按钮301能被按压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按钮压块303设置在弹出部402上设置的空间中,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弹出部402设置在按钮压块303上方,即通过供按钮301移动的空间容纳按钮压块303,同时按钮压块303设置有供按钮301插入的让位槽,由此通过该让位槽避让按钮301运动,从而确保按钮301能在用户的操作下被按压。
弹出部402两端均设置有凸台,两凸台与按钮压块303的侧壁对应,弹出弹簧401一端套设在凸台外,弹出弹簧401另一端抵靠在按钮压块303上,在弹出弹簧401自然状态下,弹出部402远离弹出弹簧401的端部突出中框主体20。在按钮压块303正对弹出部402上的凸台处设置有弹出部压块403,弹出弹簧401远离弹出部402的一端地靠在弹出部压块403上。
结合图4和图8,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锁具,包括前述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能够理解的是,在中框主体20内还安装有电池支架50和电池以及控制锁锁芯驱动机构的电路元件。
在装配时,分别将面盖10和中框主体20内的部件组装在一起,由复位弹簧302挤压按钮301使按钮301突出中框主体20对应的侧壁、由弹出弹簧401支撑弹出部402使弹出部402突出中框主体20正对面盖10的一侧;然后将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相连,绕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连接处向中框主体20旋转面盖10,直至卡接部105穿过按钮压块303与中框主体20侧壁直接的间隙,插入按钮301侧壁的卡接槽3011内使卡接部105与按钮301卡接;从而通过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连接、卡接部105与按钮301卡接将面盖10固定在中框主体20上,不需要采用螺钉或粘接剂固定,面盖10固定的操作简单方便。在装配完成后,面盖10挤压弹出部402、弹出弹簧401蓄能,弹出部402正对按钮压块303的一端插入让位槽内。
其中,在面盖10盖住中框主体20时,第一磁吸部106和第二磁吸部203相互吸合,使得面盖10中部与中框主体20中部贴合,进而使得面盖10与中框主体20各边均相互贴合,能够确保锁具外关的美观性。
在需要拆开面盖10时,如需要更换电池或设置智能锁具的参数时,按压按钮301,使按钮301挤压复位弹簧302的同时向复位弹簧302移动;如图9和图10所示,此时按钮301对卡接部105的卡接被解除;弹出弹簧401释放能量推动弹出部402挤压面盖10设置卡接部105的一端,面盖10在弹出部402的顶推下绕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的连接处向远离中框主体20的方向旋转至如图11所示的状态。
对于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202铰接的锁具,在面盖10端部弹出后继续旋转面盖10至能更换电池和进行参数设置的位置即可;对于第一连接部104为卡接槽3011,且第一连接部104卡接在第二连接部202外的锁具,在面盖10端部弹出后由将面盖10由第一连接部104向卡接部105拖动至如图12所示的状态,即可将面盖10从中框主体20上拆下。对于第一连接部104为卡接槽3011的锁具,可在中框主体20外设置把手60且把手60可向按钮301延伸,把手60并不会对面盖10的拆卸和安装造成影响。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锁具,不需要旋拧螺钉或打胶便可将面盖10固定在中框主体20上;在打开面盖10时,也不需要旋钮螺钉或撬开面盖10。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锁具,面盖10拆开和装回的操作简单,能够无损地拆开锁具的面盖10,以确保智能门锁的美观性,同时便于设置参数和更换电池,符合智能锁具的使用标准。
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盖和中框主体;
所述面盖一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中框主体一端设置有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所述按钮能相对于所述中框主体运动,所述按钮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面盖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中框主体的另一端;
所述卡接部能与卡合结构卡接配合,且在所述按钮被按压时解除与所述卡合结构的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抵持所述按钮,用于驱动所述按钮被按压后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远离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中框主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中框主体可转动地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面盖端部的卡槽,所述中框主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包括装饰层、粘接层和支架,所述装饰层通过所述粘接层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装饰层一端与所述支架一端之间形成所述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主体内设置有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合结构卡接配合的情况下产生弹性形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弹出部和弹出弹簧,所述弹出部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中框主体,所述弹出弹簧设置在所述弹出部和所述中框主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部位于所述按钮的移动路径上,且所述弹出部正对所述按钮的一端设有供所述按钮移动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面盖固定结构还包括磁性配合的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设于所述面盖,所述第二磁吸部设于所述中框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磁吸部阵列设置在所述面盖上。
10.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具面盖固定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30975.4U CN215717868U (zh) | 2021-09-03 | 2021-09-03 | 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和锁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30975.4U CN215717868U (zh) | 2021-09-03 | 2021-09-03 | 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和锁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17868U true CN215717868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80014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30975.4U Active CN215717868U (zh) | 2021-09-03 | 2021-09-03 | 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和锁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17868U (zh) |
-
2021
- 2021-09-03 CN CN202122130975.4U patent/CN2157178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42073U (zh) | 一种过滤组件及应用其的净水器 | |
US20040007885A1 (en) | Sliding door handle having an integral push button locking mechanism | |
CN113377166B (zh) | 锁扣结构及具有该锁扣结构的伺服器机箱 | |
CN215717868U (zh) | 一种锁具面盖固定结构和锁具 | |
US6164099A (en) | Door lock | |
CN216690647U (zh) | 门锁组件 | |
CN212889490U (zh) | 一种可自动开盖的微型打印机 | |
CN216130737U (zh) | 一种开门反弹器的安装座 | |
CN211572927U (zh) | 锁芯传动组件及智能锁 | |
CN219773874U (zh) | 一种方便离合内外把手的锁 | |
CN211448137U (zh) | 一种锁芯离合防撬机构 | |
CN211201411U (zh) | 一种锁芯盖组件及门锁 | |
CN211500136U (zh) | 一种电子锁及无人售货柜 | |
CN219034338U (zh) | 一种新型推拉式门锁 | |
CN220522263U (zh) | 防拆自锁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214659398U (zh) | 一种智能锁锁芯盖装置及智能锁 | |
CN217080001U (zh) | 一种假插芯锁具 | |
CN215326990U (zh) | 一种冰箱净水器组件的外壳装置 | |
JPH024989Y2 (zh) | ||
KR100650084B1 (ko) | 가구용 자물쇠 | |
CN211258065U (zh) | 把手结构及门锁 | |
JPH0714588Y2 (ja) | ロック装置 | |
CN210888407U (zh) | 一种门锁及其门 | |
CN219220032U (zh) | 一种按键式门锁 | |
CN213304998U (zh) | 一种耳机充电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