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0860U - 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 Google Patents

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10860U
CN215710860U CN202122093406.7U CN202122093406U CN215710860U CN 215710860 U CN215710860 U CN 215710860U CN 202122093406 U CN202122093406 U CN 202122093406U CN 215710860 U CN215710860 U CN 215710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frame
roller carrier
cab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34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剑江
王洪民
何潜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N Energy Group Xinjia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N Energy Group Xinji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N Energy Group Xinjiang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N Energy Group Xinji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934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10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10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10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电缆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支撑部包括滑道梁,滑道梁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一滑轮转动连接,第一支架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滑道梁支撑第一滑轮,第一滑轮沿滑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第一支架移动。采用本申请的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可使电缆移动装置与顺槽串车保持相对距离,及时撤回收放电缆,不受巷道的底鼓、巷帮鼓帮、垮冒等情况的影响,降低由电缆拖地、损伤而引起安全事故的概率。

Description

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煤矿综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背景技术
顺槽串车是井下开采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安放各种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电缆通常通过电缆移动装置进行安放,靠轮式移动。但是,煤层煤矿采深不断加深,煤层压力越来越大,巷道经常出现底鼓、巷帮鼓帮、垮冒的情况,导致电缆移动装置行走困难,随着工作面回采推进,工作面与顺槽串车之间距离缩短,而电缆移动装置与顺槽串车之间无法保持相对距离,不能及时回撤收放电缆,造成电缆拖地,引起电缆损伤,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
所述支撑部包括滑道梁,所述滑道梁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
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所述滑道梁支撑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沿所述滑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支架移动。
可选的,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二滑轮;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固定连接;
所述滑道梁包括底板和由底板的边沿朝向同向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支撑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道支撑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共同带动所述第一支架移动。
可选的,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边框、第四边框和第二托辊轴,所述第三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托辊轴用于支撑电缆;
所述第一滑道支撑所述第三滑轮,所述第二滑道支撑所述第四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共同带动所述第二支架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轮上开有第一V槽,所述第二滑轮上开有第二V槽,所述第三滑轮上开有第三V槽,所述第四滑轮上开有第四V槽;
所述第一滑道插入所述第一V槽和第三V槽,所述第二滑道插入所述第二V槽和第四V槽。
可选的,所述移动部还包括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一连接板、第二固定杆、第二连接板和连接杆;
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托辊轴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开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托辊轴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开有第二通孔;
所述连接杆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分别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间距。
可选的,所述第一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一托辊筒,所述第二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二托辊筒。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三托辊轴,所述第三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三托辊筒;
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四托辊轴,所述第四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托辊轴上套设有第四托辊筒。
可选的,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上分别开有开口朝向靠近所述底板的第一倾斜豁口,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五托辊轴,所述第五托辊轴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倾斜豁口,所述第五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五托辊筒;
所述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上分别开有开口朝向靠近所述底板的第二倾斜豁口,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六托辊轴,所述第六托辊轴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二倾斜豁口,所述第六托辊轴上套设有第六托辊筒。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与所述滑道梁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位于所述滑道梁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板远离所述滑道梁的一端开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定位板远离所述滑道梁的一端开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滑道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悬挂在巷道顶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总成,包括连接件和如上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
所述滑道梁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滑道梁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背离巷道顶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上开有多个安装孔,相邻所述滑道梁通过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电缆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支撑部包括滑道梁,滑道梁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一滑轮转动连接,第一支架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滑道梁支撑第一滑轮,第一滑轮沿滑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第一支架移动,可使电缆移动装置与顺槽串车保持相对距离,及时撤回收放电缆,不受巷道的底鼓、巷帮鼓帮、垮冒等情况的影响,降低由电缆拖地、损伤而引起安全事故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缆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缆移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缆移动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缆移动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缆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
所述支撑部包括滑道梁11,所述滑道梁11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
其中,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21和第一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221,所述滑道梁11支撑所述第一滑轮21,所述第一滑轮21沿所述滑道梁11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支架22移动。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2可为矩形框,第一滑轮21通过转轴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架22的上边框上,第一滑轮21与第一支架22的上边框垂直设置,第一托辊轴221为第一支架22的下边框,第一支架22套设在滑道梁11上,并通过第一滑轮21沿滑道梁11的延伸方向滑动。
通过将滑道梁11悬挂在巷道顶部,第一托辊轴221通过第一滑轮21沿滑道梁11滑动,在支撑电缆的过程中,不受巷道的底鼓、巷帮鼓帮、垮冒等情况的影响,滑动顺畅,可使电缆移动装置与顺槽串车始终保持相对距离,能及时回撤收放电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地概率。
在井下开采工作中,使用本申请的电缆移动装置安放电气设备的电缆时,首先将滑道梁11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然后将第一支架22通过第一滑轮21套设在滑道梁11上,第一支架22悬挂在滑道梁11上,第一支架22的第一托辊轴221支撑电缆。在第一支架22上施加外力,第一支架22带动电缆沿滑道梁11的延伸方向移动,使电缆移动装置与顺槽串车保持相对距离,可及时撤回收放电缆。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支撑部包括滑道梁11,滑道梁11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21和第一支架22,第一支架22的第一端与第一滑轮21转动连接,第一支架22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221,滑道梁11支撑第一滑轮21,第一滑轮21沿滑道梁11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第一支架22移动,可使电缆移动装置与顺槽串车保持相对距离,及时撤回收放电缆,不受巷道的底鼓、巷帮鼓帮、垮冒等情况的影响,降低由电缆拖地、损伤而引起安全事故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二滑轮23。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222和第二边框223,所述第一边框2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边框22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轮2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托辊轴2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222和所述第二边框223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边框222和第二边框223均选用L型板,L型板的水平部的端部垂直连接有第一U型槽220,第一滑轮21和第二滑轮23均插入第一U型槽220,并通过转轴与第一U型槽220转动连接,第一托辊轴221的两端分别与L型板的竖直部垂直连接。
所述滑道梁11包括底板111和由底板111的边沿朝向同向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滑道112和第二滑道113,所述第一滑道112支撑所述第一滑轮21,所述第二滑道113支撑所述第二滑轮23,所述第一滑轮21和第二滑轮23共同带动所述第一支架22移动,第一支架22受力均匀,增加第一支架22移动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滑道梁11可选用长约为3000mm的12号槽钢,滑道梁11可通过底板111悬挂在巷道顶部,第一滑轮21和第二滑轮23之间具有一定间距,避免悬挂连接装置影响第一支架22的滑动。
可选的,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三滑轮24、第四滑轮25和第二支架26。
所述第二支架26包括第三边框261、第四边框262和第二托辊轴263,所述第三边框26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滑轮24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边框26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滑轮2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托辊轴26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261和第四边框2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托辊轴263用于支撑电缆,增加电缆的支撑点,减少电缆拖地,产生磨损的情况。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边框261和第四边框262均选用L型板,L型板的水平部的端部垂直连接有第二U型槽260,第三滑轮24和第四滑轮25均插入第二U型槽260,并通过转轴与第二U型槽260转动连接,第二托辊轴263的两端分别与L型板的竖直部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滑道112支撑所述第三滑轮24,所述第二滑道113支撑所述第四滑轮25,所述第三滑轮24和第四滑轮25共同带动所述第二支架26移动,使第二支架26受力均匀,增加第二支架26移动的平稳性。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6通过第三滑轮24和第四滑轮25悬挂在滑道梁11上,与第一支架22有一定间距,并与第二支架26共同支撑电缆。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轮21上开有第一V槽211,所述第二滑轮23上开有第二V槽231,所述第三滑轮24上开有第三V槽241,所述第四滑轮25上开有第四V槽251,所述第一滑道112插入所述第一V槽211和第三V槽241,所述第二滑道113插入所述第二V槽231和第四V槽251,增加第一滑轮21、第二滑轮23、第三滑轮24和第四滑轮25与第一滑道112和第二滑道113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第一滑轮21、第二滑轮23、第三滑轮24和第四滑轮25在移动过程中掉落。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滑道112和第二滑道113远离底板111的一端均具有倾斜面,第一滑道112的倾斜面和第二滑道113的倾斜面相对设置,均朝向靠近底板111的方向延伸,第一滑道112的倾斜面与第一V槽211和第三V槽241靠近第二滑道113的槽侧壁贴合连接,和第二滑道113的倾斜面与第二V槽231和第四V槽251靠近第一滑道112的槽侧壁贴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移动部还包括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固定杆33、第二连接板34和连接杆35。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杆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222和第二边框2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1位于所述底板111和所述第一托辊轴221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与所述第一固定杆31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2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开有第一通孔321,第一固定杆31增加第一支架22的强度。
所述第二固定杆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261和第四边框2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3位于所述底板111和所述第二托辊轴263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34与所述第二固定杆33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4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开有第二通孔341,第二固定杆33增加第二支架26的强度。
所述连接杆35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定位杆351,所述定位杆351分别插入第一通孔321和第二通孔341,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6的间距,增加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6支撑电缆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杆35可选用长度约为1500mm的钢管,是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6保持间距约为1500mm。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4均可选用第一通孔321和第二通孔341的直径约为16.3mm的钢板。第一连接板32与第一固定杆31焊接,第一通孔321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杆31的两侧。第二连接板34与第二固定杆33焊接,第二通孔341分别位于第二固定杆33的两侧。连接杆35与定位杆351一体成型,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托辊轴221上套设有第一托辊筒224,所述第二托辊轴263上套设有第二托辊筒264,减小第一托辊筒224、第二托辊筒264与电缆的摩擦力,降低电缆的磨损。
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托辊轴221与第一边框222和第二边框223焊接固定,第二托辊轴263与第三边框261和第四边框262焊接固定,增加第一托辊轴221和第二托辊轴263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2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托辊轴221平行设置的第三托辊轴225,所述第三托辊轴2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222和第二边框2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托辊轴225上套设有第三托辊筒226,可支撑不同高度的电缆,增加电缆移动装置的适用范围。
所述第二支架26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托辊轴263平行设置的第四托辊轴265,所述第四托辊轴26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261和所述第四边框26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托辊轴265上套设有第四托辊筒266,可支撑不同高度的电缆,增加电缆移动装置的适用范围。
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托辊轴221和第二托辊轴263到底板111的距离相同,第三托辊轴225和第四托辊轴265到底板111的距离相同,可水平支撑电缆,使电缆移动装置受力均匀,移动平稳。
可选的,所述第一边框222和第二边框223上分别开有开口朝向靠近所述底板111的第一倾斜豁口227,所述第一支架2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托辊轴221平行设置的第五托辊轴228,所述第五托辊轴228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倾斜豁口227,所述第五托辊轴228上套设有第五托辊筒229,可拆卸地安装第五托辊轴228,增加电缆移动装置的适用范围。
所述第三边框261和第四边框262上分别开有开口朝向靠近所述底板111的第二倾斜豁口267,所述第二支架26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托辊轴263平行设置的第六托辊轴268,所述第六托辊轴268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二倾斜豁口267,所述第六托辊轴268上套设有第六托辊筒269,可拆卸地安装第六托辊轴268,增加电缆移动装置的适用范围。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倾斜豁口227和第二倾斜豁口267整体大致呈圆弧状,第一倾斜豁口227朝向远离第二支架26的方向凹陷,第二倾斜豁口267朝向靠近第一支架22的方向凹陷,增加第五托辊轴228和第六托辊轴268安装稳定性,第五托辊轴228和第六托辊轴268两端可焊接挡板(挡板直径大于第五托辊轴228和第六托辊轴268的直径),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掉落。
通过3组不同高度的支撑位置将不同类型的电缆按相关规定分3层排列。第一托辊轴221、第三托辊轴225和第五托辊轴228可选用直径约为16mm,长约为280mm的圆钢,距第一边框222底端的距离依次约为420mm,300mm,170mm。第二托辊轴263、第四托辊轴265和第六托辊轴268可选用直径约为16mm,长约为280mm的圆钢,距第一边框222底端的距离依次约为420mm,300mm,170mm。第一托辊筒224、第二托辊筒264、第三托辊筒226、第四托辊筒266、第五托辊筒229和第六托辊筒269均选用直径约为20mm,长约为260mm的钢管。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一定位板12和第二定位板13,所述第一定位板12和第二定位板13与所述滑道梁11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12和第二定位板13位于所述滑道梁11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板12远离所述滑道梁11的一端开有第一连接孔121,所述第二定位板13远离所述滑道梁11的一端开有第二连接孔131,所述滑道梁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21和第二连接孔131悬挂在巷道顶部,滑道梁11受力均匀,使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6滑动平稳。
如图1和2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板12和第二定位板13可选用厚度约为8mm,长约为200mm,宽约为80mm的扁铁,第一定位板12和第二定位板13均与底板111焊接,第一连接孔121和第二连接孔131可与巷道顶部锚固好的锚杆挂钩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总成,包括连接件和如上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
其中,所述滑道梁11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滑道梁11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朝向背离巷道顶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14上开有多个安装孔141,相邻所述滑道梁11通过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141固定连接,可根据综采工作面调整滑道梁11的长度,增加电缆移动地顺畅性。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板14可选用厚度约为8mm,长约为120mm,宽约为25mm的钢板,安装孔141的直径约为12.3mm,安装孔141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安装板14的两端,连接件可选用螺栓,方便拆卸组装。
通过两个安装板14相对连接,确保相邻滑道梁11水平成线,使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6根据需要来回移动,确保电缆可随工作面回踩推进而及时移动。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总成,电缆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支撑部包括滑道梁11,滑道梁11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21和第一支架22,第一支架22的第一端与第一滑轮21转动连接,第一支架22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221,滑道梁11支撑第一滑轮21,第一滑轮21沿滑道梁11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第一支架22移动,可使电缆移动装置与顺槽串车保持相对距离,及时撤回收放电缆,不受巷道的底鼓、巷帮鼓帮、垮冒等情况的影响,降低由电缆拖地、损伤而引起安全事故的概率。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推导和变型也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
所述支撑部包括滑道梁,所述滑道梁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
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所述滑道梁支撑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沿所述滑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支架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二滑轮;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固定连接;
所述滑道梁包括底板和由底板的边沿朝向同向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支撑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道支撑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共同带动所述第一支架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边框、第四边框和第二托辊轴,所述第三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托辊轴用于支撑电缆;
所述第一滑道支撑所述第三滑轮,所述第二滑道支撑所述第四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共同带动所述第二支架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上开有第一V槽,所述第二滑轮上开有第二V槽,所述第三滑轮上开有第三V槽,所述第四滑轮上开有第四V槽;
所述第一滑道插入所述第一V槽和第三V槽,所述第二滑道插入所述第二V槽和第四V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还包括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一连接板、第二固定杆、第二连接板和连接杆;
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托辊轴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开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托辊轴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开有第二通孔;
所述连接杆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分别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一托辊筒,所述第二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二托辊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三托辊轴,所述第三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三托辊筒;
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四托辊轴,所述第四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托辊轴上套设有第四托辊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上分别开有开口朝向靠近所述底板的第一倾斜豁口,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五托辊轴,所述第五托辊轴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倾斜豁口,所述第五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五托辊筒;
所述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上分别开有开口朝向靠近所述底板的第二倾斜豁口,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六托辊轴,所述第六托辊轴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二倾斜豁口,所述第六托辊轴上套设有第六托辊筒。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与所述滑道梁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位于所述滑道梁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板远离所述滑道梁的一端开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定位板远离所述滑道梁的一端开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滑道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悬挂在巷道顶部。
10.一种电缆移动装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和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
所述滑道梁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滑道梁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背离巷道顶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上开有多个安装孔,相邻所述滑道梁通过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
CN202122093406.7U 2021-08-31 2021-08-31 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Active CN215710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3406.7U CN215710860U (zh) 2021-08-31 2021-08-31 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3406.7U CN215710860U (zh) 2021-08-31 2021-08-31 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10860U true CN215710860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0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3406.7U Active CN215710860U (zh) 2021-08-31 2021-08-31 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108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7392A (zh) 隧道用门架式多功能支护台车
US10890040B2 (en) Rotary head guide system for drilling machine
CN211034716U (zh) 电缆井井口用电缆敷设导向装置
CN112758593B (zh) 插架装置
CN104863601B (zh) 盾构机分体始发加长管线悬吊系统
CN215710860U (zh) 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CN108657949B (zh) 气动单轨吊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2065492B (zh) 隧洞掘进施工用同步作业台架及同步施工方法
CN211975040U (zh) 一种除尘风机移设系统
CN210195811U (zh) 一种井下单体液压支柱搬运装置
CN111043397A (zh) 一种便于在井下巷道安装重型管道的装置
CN115057368B (zh) 一种用于地下管道的管道安装设备及方法
CN214660350U (zh) 盾构机分体始发掘进管线延长托载装置
CN211414211U (zh) 一种便于在井下巷道安装重型管道的装置
CN214421471U (zh) 钢拱架固定装置
US6308819B1 (en) Advancing tailpiece
CN210456692U (zh) 一种液压支架装车装置
CN209781857U (zh) 一种管廊内管道安装车
CN203771959U (zh) 一种沥水装置
CN207973419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钢支撑拆装的吊装机
CN111998129A (zh) 一种地埋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1533007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顶管吊运输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JP2002195791A (ja) 管束引き抜き方法
CN216710539U (zh) 一种吊挂式轮式带式输送机支架
CN220869463U (zh)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载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