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6405U - 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6405U
CN215706405U CN202121609073.2U CN202121609073U CN215706405U CN 215706405 U CN215706405 U CN 215706405U CN 202121609073 U CN202121609073 U CN 202121609073U CN 215706405 U CN215706405 U CN 215706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object placing
placing part
trolley
fram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090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瑞静
铁英
刘洋
王水清
张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Heshe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Heshe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Heshe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Heshe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090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6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6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6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涉及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解决了组培瓶放置在手推车上,在转运过程中易于掉落的技术问题;该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包括车架和置物部,置物部在车架上设置有一层或两层以上,置物部为内部存在有置物空间的框架结构,置物空间用于放置瓶体;置物部的至少一侧存在有阻挡部,且置物部能在外力拉动下在车架上移动以将置物部抽出和推入原位;车架上设置了置物部,置物部能够在车架上移动,当需要放置组培瓶时,将置物部从架体上抽出即可,便于摆放瓶体,方便使用者取用。且置物部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阻挡部,车架在移动时、置物部在车架上移动时,能够防止置物部从车架上掉落,提高了手推车工作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
背景技术
植物在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苗木生产过程中发现,目前市场存在的手推车包括车架和置物板,置物板位于车架上,用于承托组培瓶等瓶体,推动车架能够使用组培瓶的转运。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组培瓶放置在置物板上,置物板上无防护装结构,在转运组培继代苗或组培生根苗过程中经常出现瓶苗掉落的情况;推车第二、三层置物板取放瓶体不方便,影响组培苗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组培瓶放置在手推车上,在转运过程中易于掉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包括车架和置物部,其中:
所述置物部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一层或两层以上,所述置物部为内部存在有置物空间的框架结构,所述置物空间用于放置瓶体;所述置物部的至少一侧存在有阻挡部,且所述置物部能在外力拉动下在所述车架上移动以将所述置物部抽出和推入原位。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存在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两层以上,所述置物部设置于承托板上,且所述置物部能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承托板上滑动或滚动。
优选的,所述置物部包括所述框架结构和滚轮,所述框架结构的上部敞口,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底部端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框架结构上存在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以供使用者握持以拉动或推动所述置物部。
优选的,所述框架结构由金属丝或者金属条围成,且所述框架结构的上表面敞口。
优选的,每层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置物部。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竖直布置并连接上下两层所述承托板;且所述承重柱在所述车架的每层结构上分隔出两个以上置物区,每个所述置物区内均存在有至少一个所述置物部。
优选的,所述阻挡部包括有立柱和防滑条,其中:
所述防滑条和所述立柱均固定在所述承托板上,所述防滑条设置于所述承托板的一侧,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承托板的其余三侧,所述立柱用于与所述置物部相抵靠以防止所述置物部掉落;所述防滑条凸出于所述承托板表面,且所述置物部能在外力作用下从所述防滑条表现抽出。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用以供使用者握持。
优选的,所述车架的底部存在有轮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车架上设置了置物部,置物部能够在车架上移动,当需要放置组培瓶时,将置物部从架体上抽出即可,便于摆放瓶体;且当需要将组培瓶取出时,拉动置物部,便于从置物部内取出瓶体,方便使用者取用。且置物部为具有置物空间的框架结构,本身能够防止瓶体从置物部上掉落,置物部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阻挡部,车架在移动时、置物部在车架上移动时,能够防止置物部从车架上掉落,提高了手推车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置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置物部、防滑条、立柱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置物部;21、滚轮;22、框架结构;23、把手;3、承托板;4、立柱;5、承重柱;6、推杆;7、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能够方便使用者取用组培瓶、防止组培瓶掉落。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包括车架1和置物部2,其中:置物部2在车架1上设置有一层或两层以上,置物部2为内部存在有置物空间的框架结构22,置物空间用于放置瓶体;置物部2的至少一侧存在有阻挡部,且置物部2能在外力拉动下在车架1上移动以将置物部2抽出和推入原位。
其中,上述承托板3可用于组培瓶的转运。置物部2为框架结构22,能够减轻置物部2的自重,方便使用者拉动并取放瓶体。
本实施例中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车架1上设置了置物部2,置物部2能够在车架1上移动,当需要放置组培瓶时,将置物部2从架体上抽出即可,便于摆放瓶体;且当需要将组培瓶取出时,拉动置物部2,便于从置物部2内取出瓶体,方便使用者取用。且置物部为具有置物空间的框架结构,本身能够防止瓶体从置物部上掉落;置物部2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阻挡部,车架1在移动时、置物部2在车架1上移动时,能够防止置物部2从车架1上掉落,提高了手推车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3所示,车架1上存在有承托板3,承托板3在车架1上设置有两层以上,置物部2设置于承托板3上,且置物部2能在外力作用下在承托板3上滑动或滚动。本实施例中的承托板3,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承托置物部2,并允许置物部2在其上滑动或滚动,优选的,采用置物部2在承托板3上滚动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小置物部2与承托板3的摩擦,方便使用者取用组培瓶。
参见图1所示,承托板3在车架1上设置了四层(还可设置五层、六层等,不做具体限定),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车架1单次能够转运更多的组培瓶,提高了瓶体的转运效率。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置物部2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置物部2包括框架结构22和滚轮21,框架结构22的上部敞口,滚轮21位于框架结构22的底部端角位置。
参见图2所示,置物部2包括有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上存在有孔槽,且五个面共同围成了框架结构22,使用者可将组培瓶防由上部敞口位置放置到框架结构22内,框架结构22减轻了置物部2的自重,方便使用者移动置物部2;且使用者在拉动、推动置物部2时,滚轮21在承托板3上滚动,减小了框架结构22与承托板3的摩擦力,进一步方便了使用者取放组培瓶。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框架结构22上存在有把手23,把手23用以供使用者握持以拉动或推动置物部2。使用者可手持把手23,拉动、推动框架结构22,方便使用者施力。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22由金属丝或者金属条围成,且框架结构22的上表面敞口,保证框架结构22的强度,便于减轻置物部2的整体自重,且框架结构22上的孔槽较小,组培瓶不会由孔槽中掉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每层车架1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置物部2;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每层车架1上设置有两个置物部2,以方便适当减小置物部2的大小,在保证手推车单次转运组培瓶数量的前提下,防止使用者在拉动或推动承托板3时费力。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车架1上还设置有承重柱5,承重柱5竖直布置并连接上下两层承托板3;且承重柱5在车架1的每层结构上分隔出两个以上置物区,每个置物区内均存在有至少一个置物部2。
承重柱5将每层车架1上分隔出两个以上置物区,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承重柱5将每层车架1分隔出两个置物区,每个置物区均允许置物部2在其内部滚动。
具体的,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车架1上包括有四层承托板3,每层承托板3上有两个置物部2,车架1上共八个置物部2;车架1为手推车的主体装置,起到承重的作用,车架1上八根车承重柱5提升手推车的稳定性。根据手推车高度及组培瓶高度设置四层承托板3,能够有效提高组培瓶存储空间,可存放400瓶组培瓶。
为了防止每个置物部2在承托板3上滚动时掉落,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阻挡部包括有立柱4和防滑条7,其中:防滑条7和立柱4均固定在承托板3上,防滑条7设置于承托板3的一侧,立柱4设置于承托板3的其余三侧,立柱4用于与置物部2相抵靠以防止置物部2掉落;防滑条7凸出于承托板3表面,如图3,且置物部2能在外力作用下从防滑条7表现抽出。
上述立柱4的作用是与置物部2的框架结构22相抵靠,防止手推车在移动过程中置物部2从车架1上掉落,因此立柱4设置于承托板3的三个侧面。防滑条7的作用是与置物部2的滚轮21或者框架结构22相抵靠,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滑条7与置物部2的滚轮21相抵靠,当置物部2上无施加外力时,防滑条7能够防止滚轮21从承托板3上滚落;当在置物部2上施加外力时,如使用者手拉把手23将置物部2向外拉动时,滚轮21能够从防滑条7上滚动进而从车架1上抽出。
其中,防滑条7凸出于承托板3的竖直高度应当允许置物部2在外力作用下滚动越过防滑条7。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车架1上设置有推杆6,推杆6用以供使用者握持,以方便使用者推动手推车。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车架1的底部存在有轮体,方式车架1在外力作用下滚动。
在实际转运组培瓶时发现,现有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第二层和第三层置物板在取放组培瓶苗时需频繁的弯腰,使用不便,
使用本实施例的手推车,可通过替换置物部2的位置来减少接种人员的弯腰频率,提升接种工作效率。具体的参见下述方式:
实施例1
步骤一:将完成转接的杨树组培继代苗及生根苗瓶苗放于手推车顶层第一个置物部2中;
步骤二:在第一层承托板3上,待第一个置物部2装满组培瓶苗后放置于第二个置物部2;
步骤三:当第一层两个置物部2放满组培瓶苗后,将底部置物部2拿出,将第一层装满组培瓶苗的置物部2放置于底层承托板3;
步骤四:当顶部置物部2第二次装满时,将第三层置物部2拉出放于顶层,将第一层放满组培瓶苗的置物部2放置于第三层承托板3;
步骤五:当顶部两个置物部2第三次装满时,将第二层置物部2拉出放于顶层,将第一层放满组培瓶苗的置物部2放置于第二层承托板3;
步骤六:当顶部两个置物部2第四次装满时,整体手推车完成组培瓶装载工作,将手推车推至组培苗培养室。
实施例2
步骤一:将完成转接的鸢尾组培继代苗及生根苗瓶苗放于手推车顶层第一个置物部2中;
步骤二:待第一个置物部2装满组培瓶苗后放置于第二个置物部2;
步骤三:当第一层两个置物部2放满组培瓶苗后,将底部置物部2拿出,将第一层装满组培瓶苗的置物部2放置于底层承托板3;
步骤四:当顶部置物部2第二次装满时,将第三层置物部2拉出放于顶层,将第一层放满组培瓶苗的置物部2放置于第三层承托板3;
步骤五:当顶部两个置物部2第三次装满时,将第二层置物部2拉出放于顶层,将第一层放满组培瓶苗的置物部2放置于第二层承托板3;
步骤六:当顶部两个置物部2第四次装满时,整体手推车完成组培瓶装载工作,将手推车推至组培苗培养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置物部,其中:
所述置物部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一层或两层以上,所述置物部为内部存在有置物空间的框架结构,所述置物空间用于放置瓶体;所述置物部的至少一侧存在有阻挡部,且所述置物部能在外力拉动下在所述车架上移动以将所述置物部抽出和推入原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存在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两层以上,所述置物部设置于承托板上,且所述置物部能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承托板上滑动或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部包括所述框架结构和滚轮,所述框架结构的上部敞口,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底部端角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上存在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以供使用者握持以拉动或推动所述置物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金属丝或者金属条围成,且所述框架结构的上表面敞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置物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竖直布置并连接上下两层所述承托板;且所述承重柱在所述车架的每层结构上分隔出两个以上置物区,每个所述置物区内均存在有至少一个所述置物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包括有立柱和防滑条,其中:
所述防滑条和所述立柱均固定在所述承托板上,所述防滑条设置于所述承托板的一侧,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承托板的其余三侧,所述立柱用于与所述置物部相抵靠以防止所述置物部掉落;所述防滑条凸出于所述承托板表面,且所述置物部能在外力作用下从所述防滑条表现抽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用以供使用者握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底部存在有轮体。
CN202121609073.2U 2021-07-15 2021-07-15 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 Active CN215706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9073.2U CN215706405U (zh) 2021-07-15 2021-07-15 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9073.2U CN215706405U (zh) 2021-07-15 2021-07-15 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6405U true CN215706405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6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09073.2U Active CN215706405U (zh) 2021-07-15 2021-07-15 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6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0839B2 (en) Ladder cart
CN215706405U (zh) 用于转运瓶体的手推车
CN208102619U (zh) 一种便于叉车取放的钢结构框架
CN201201742Y (zh) 一种叉车用地台板结构
CN206105809U (zh) 板材分类摆放架
CN112061208A (zh) 一种罐头运输用支撑架
CN211520766U (zh) 一种半自动菌筐存取设备
CN213676278U (zh) 一种改进的轨道运秧车
CN207136395U (zh) 一种鞋楦的周转车
CN207726106U (zh) 一种高效物流储料货架
CN214648331U (zh) 蔬菜无伤转运装置
CN218369225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转运工装
CN218791256U (zh) 一种保护膜生产用存放摆放装置
CN219237937U (zh) 一种航空运输集装托盘库
CN216549129U (zh) 一种货梯转运装置
CN216190809U (zh) 一种物流仓储用的托举装置
CN213736989U (zh) 一种可移动多层挑拣货物车
CN217416716U (zh) 香菇菌包放置架
CN211196219U (zh) 窄幅布匹便于裁剪的转运车
CN216135367U (zh) 一种钢结构平台
CN217023405U (zh) 一种便利型柑橘包装运输装置
CN215650292U (zh) 一种钢棒材可调整的收集伸缩货架
CN215649613U (zh) 一种箱包可扩展式外接储存结构
CN215042920U (zh) 一种板材运输小车
CN210353556U (zh) 一种旅游用行李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