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99341U - 焊接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焊接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99341U
CN215699341U CN202121169086.2U CN202121169086U CN215699341U CN 215699341 U CN215699341 U CN 215699341U CN 202121169086 U CN202121169086 U CN 202121169086U CN 215699341 U CN215699341 U CN 215699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welding
base
driv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690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自刚
刘云华
钱雪娇
陈飞
梁博
黄德玉
吴文谦
吴勤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blelif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blelif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blelif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blelif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690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99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99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99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用夹具。焊接用夹具用于固定叉臂,叉臂包括矩形管和轴套,焊接用夹具包括:底座;翻转架,设置于底座;多个夹紧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翻转架,夹紧组件包括翻转座、与翻转座连接的第一夹紧机构以及用于压紧轴套的压紧机构,第一夹紧机构用于夹紧放置在翻转座上的矩形管,夹紧组件相对于翻转架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翻转座具有使第一夹紧机构和压紧机构朝向底座的等待状态以及使第一夹紧机构和压紧机构背离底座的预工作状态;其中,翻转架相对于底座可转动地设置,在预工作状态时,夹紧组件具有靠近焊接机器人的焊接位置和远离焊接机器人的上下料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焊接用夹具可以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焊接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臂焊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焊接用夹具。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空作业的需要,登高车近些年得到大力发展。目前登高车主要分为剪叉式登高车、直臂式登高车和曲臂式登高车。剪叉式登高车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登高车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剪叉式登高车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就是叉臂,因为其决定了登高车的起升高度,额定载重和最大偏摆量。
现有技术中,叉臂的焊接一般采用传统手工生产的方式,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搬运将叉臂的矩形管和轴套由上料工位移动至焊接工位,这样,大大降低了叉臂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用夹具,上述焊接用夹具可以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用夹具,用于固定叉臂,叉臂包括矩形管和轴套,焊接用夹具包括:底座;翻转架,设置于底座;多个夹紧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翻转架,夹紧组件包括翻转座、与翻转座连接的第一夹紧机构以及用于压紧轴套的压紧机构,第一夹紧机构用于夹紧放置在翻转座上的矩形管,夹紧组件相对于翻转架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翻转座具有使第一夹紧机构和压紧机构朝向底座的等待状态以及使第一夹紧机构和压紧机构背离底座的预工作状态;其中,翻转架相对于底座可转动地设置,在预工作状态时,夹紧组件具有靠近焊接机器人的焊接位置和远离焊接机器人的上下料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设置于翻转座的夹紧结构,夹紧结构包括:第一止挡部,设置于翻转座;第一夹紧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第一夹紧部和第一止挡部之间形成夹持腔,以在第一方向上对矩形管进行夹紧,且夹持腔的大小能够调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的固定端与翻转座连接,第一驱动部的伸缩端与第一夹紧部连接,以带动第一夹紧部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夹紧部具有朝向第一止挡部的所在一侧凸出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第一夹紧部包括与第一驱动部的伸缩端枢转连接的滚动体,滚动体的周向侧壁和部分第一止挡部形成夹持腔。
进一步地,第一夹紧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翻转座的压紧结构,压紧结构包括:本体,与翻转座连接;压紧臂,可转动地设置于本体,压紧臂的一端与本体连接,压紧臂的另一端用于将矩形管压紧在翻转座上。
进一步地,夹紧组件还包括第二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和第一夹紧机构位于翻转座的同一侧,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部,设置于翻转座;第二止挡部,设置于翻转座;第二夹紧部,与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沿第二方向,第二夹紧部与第二止挡部间隔布置,在第二驱动部的作用下,第二夹紧部沿第二方向朝第二止挡部靠近,以在第二方向上对矩形管进行夹紧。
进一步地,压紧机构包括:轴座,用于支撑轴套,轴座设置于翻转座;轴压杆,轴压杆的一端穿过轴套与轴座螺纹配合,轴压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止挡部,轴套位于第三止挡部和部分轴座之间。
进一步地,焊接用夹具还包括设置于翻转座的脱膜机构,脱膜机构位于翻转座的设有第一夹紧机构的一侧,脱膜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部,设置于翻转座;升降部,具有支撑矩形管的支撑面,升降部与第三驱动部驱动连接,在第三驱动部的作用下,升降部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脱膜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翻转座的导向柱,升降部上有导向通孔,部分导向柱位于导向通孔内。
进一步地,焊接用夹具还包括设置于底座的第一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的第一插销,翻转架上设有与第一插销对应设置的第一销孔。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与第一插销连接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的固定端与底座连接,第一驱动件的伸缩端与第一插销连接。
进一步地,焊接用夹具还包括设置于翻转架的第二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包括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的第二插销,翻转座上设有与第二插销对应设置的第二销孔。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机构还包括与第二插销连接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固定端与翻转架连接,第二驱动件的伸缩端与第二插销连接。
进一步地,焊接用夹具还包括用于驱动翻转架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结构,设置于底座;齿条,与第一驱动结构的活塞杆连接,在活塞杆的带动下,齿条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齿轮,与翻转架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设置;或者,焊接用夹具还包括用于驱动翻转座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对于底座可转动的翻转架,并且在翻转架上设置多个相对于翻转架可转动的夹紧组件,这样可以实现叉臂焊接的双工位模式(焊接位置和上下料位置),多个夹紧组件中的一部分夹紧组件可以用于叉臂的上下料,多个夹紧组件中的另一部分夹紧组件可以用于叉臂的焊接,从而使上下料和焊接同时进行,通过转动翻转架,可以将处于上下料位置且固定好的矩形管和轴套旋转至焊接机器人所在的一侧,并且再旋转夹紧组件使处于等待状态的翻转座转动至预工作状态,这样,就可以将处于上下料位置的叉臂切换至焊接位置,从而对固定好的矩形管和轴套进行焊接,同时,处于焊接位置且完成焊接的叉臂会切换至上下料位置,从而对焊接好的叉臂进行卸料,并且在卸料后再次上料,这样,焊接和上下料可以同时进行,从而可以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焊接用夹具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焊接用夹具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焊接用夹具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焊接用夹具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焊接用夹具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焊接用夹具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图5的焊接用夹具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了图5的焊接用夹具的主视图;以及
图9示出了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焊接用夹具生产叉臂的时序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矩形管;2、轴套;10、底座;20、翻转架;30、夹紧组件;31、第一夹紧机构;311、第一止挡部;312、第一夹紧部;313、第一驱动部;314、本体;315、压紧臂;32、第二夹紧机构;321、第二驱动部;322、第二止挡部;323、第二夹紧部;33、翻转座;34、压紧机构;341、轴座;342、轴压杆;343、第三止挡部;35、脱膜机构;351、第三驱动部;352、升降部;353、导向柱;40、第一定位机构;41、第一插销;42、第一销孔;43、第一驱动件;50、第二定位机构;51、第二插销;52、第二销孔;53、第二驱动件;60、第一驱动机构;61、第一驱动结构;62、齿条;63、齿轮;70、第二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登高车的叉臂包括矩形管和三个轴套。其中,矩形管上设有三个圆形通孔,且三个圆形通孔沿矩形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三个轴套分别垂直插入矩形管的三个圆形通孔内,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轴套和矩形管之间的连接,这样,就可以形成叉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时需要保证三个轴套之间的间距和三个轴套的轴线之间的平行度,这样,对焊接生产的精度要求较高;进一步地,叉臂的用量较高,这样,需要大量生产叉臂,因此,为了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并提高矩形管和轴套的定位精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接用夹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翻转座33处于等待状态是指翻转座33上固定有矩形管1和轴套2的一侧朝向底座10,即装配好的叉臂或者焊接好的叉臂在图1中朝下,此时,不能进行焊接和上下料等工序;翻转座33处于预工作状态是指翻转座33上固定有矩形管1和轴套2的一侧背离底座10,即装配好的叉臂或者焊接好的叉臂在图1中朝上,此时,可以进行焊接和上下料等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夹紧组件30可以对两个矩形管1进行定位及夹紧,并且一个矩形管1对应三个轴套2,因此,一个夹紧组件30可以对六个轴套2进行定位和压紧,从而实现两个叉臂的同时焊接,以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焊接用夹具解决了在焊接矩形管1和轴套2时,点焊和满焊需要分开进行,从而使焊接过程变复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焊接用夹具采用气动的驱动结构,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定位自动化和叉臂的翻转自动化,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焊接用夹具采用双工位循环作业的方式对叉臂进行固定,以方便后续焊接机器人对矩形管1和轴套2进行焊接,这样可以节省叉臂的生产时间,从而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了一种焊接用夹具。焊接用夹具用于固定叉臂,叉臂包括矩形管1和轴套2,焊接用夹具包括底座10、翻转架20和多个夹紧组件30。其中,翻转架20设置于底座10;多个夹紧组件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翻转架20,夹紧组件30包括翻转座33、与翻转座33连接的第一夹紧机构31以及用于压紧轴套2的压紧机构34,第一夹紧机构31用于夹紧放置在翻转座33上的矩形管1,夹紧组件30相对于翻转架2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翻转座33具有使第一夹紧机构31和压紧机构34朝向底座10的等待状态以及使第一夹紧机构31和压紧机构34背离底座10的预工作状态;其中,翻转架20相对于底座10可转动地设置,在预工作状态时,夹紧组件30具有靠近焊接机器人的焊接位置和远离焊接机器人的上下料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相对于底座10可转动的翻转架20,并且在翻转架20上设置多个相对于翻转架20可转动的夹紧组件30,这样可以实现叉臂焊接的双工位模式(焊接位置和上下料位置),多个夹紧组件30中的一部分夹紧组件30可以用于叉臂的上下料,多个夹紧组件30中的另一部分夹紧组件30可以用于叉臂的焊接,从而使上下料和焊接同时进行,通过转动翻转架20,可以将处于上下料位置且固定好的矩形管1和轴套2旋转至焊接机器人所在的一侧,并且再旋转夹紧组件30使处于等待状态的翻转座33转动至预工作状态,这样,就可以将处于上下料位置的矩形管1和轴套2切换至焊接位置,从而对固定好的矩形管1和轴套2进行焊接,同时,处于焊接位置且完成焊接的叉臂会切换至上下料位置,从而对焊接好的叉臂进行卸料,并且在卸料后再次上料,这样,焊接和上下料可以同时进行,从而可以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具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夹紧机构31可以将矩形管1夹紧在翻转座33上,并且压紧机构34可以将轴套2压紧在矩形管1上,这样翻转座33在翻转时可以带动翻转座33上的矩形管1和轴套2转动,从而使矩形管1和轴套2转动至背离底座10的一侧,以对矩形管1和轴套2进行焊接。
进一步地,第一夹紧机构31可以对矩形管1进行定位和夹紧,压紧机构34可以对轴套2进行定位和压紧,从而确保矩形管1和轴套2的相对位置准确,并且保证矩形管1和轴套2在焊接过程中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从而提高叉臂的焊接精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紧组件30的数量为两个,这样,两个中的一个夹紧组件30可以用于矩形管1和轴套2的上料,两个中的另一个夹紧组件30可以对焊接中的矩形管1和轴套2进行定位和夹紧,这样可以使上料和焊接同时进行,当焊接和上料均完成后,转动翻转架20,使焊接后的叉臂转到远离焊接机器人的一侧,使上料完成的矩形管1和轴套2转动至靠近焊接机器人的一侧,并且转动两个翻转座33,使朝向底座10的焊接后的叉臂与上料后的矩形管1和轴套2均转动至背离底座10的一侧(即翻转座33由等待状态转动至预工作状态),这样,可以对焊接后的叉臂进行卸料,同时可以对装配好(即上料后)的矩形管1和轴套2进行焊接,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翻转架20为日字形结构,沿第一方向翻转架20上间隔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夹紧组件30分别位于两个凹槽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夹紧机构31包括设置于翻转座33的夹紧结构,夹紧结构包括第一止挡部311、第一夹紧部312和第一驱动部313。其中,第一止挡部311设置于翻转座33;第一夹紧部312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第一夹紧部312和第一止挡部311之间形成夹持腔,以在第一方向上对矩形管1进行夹紧,且夹持腔的大小能够调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第一驱动部313的固定端与翻转座33连接,第一驱动部313的伸缩端与第一夹紧部312连接,以带动第一夹紧部312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止挡部311和第一夹紧部312,并且第一夹紧部312和第一止挡部311之间的间隔形成夹持腔,这样,可以在图1前后方向(第一方向)上对矩形管1进行夹持;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部313可以带动第一夹紧部312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移动,这样调节夹持腔的大小,从而夹紧或者松开矩形管1。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313为气缸。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313可以为电动推杆。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夹角为90°。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紧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止挡部311和一个第一夹紧部312,且第一夹紧部312位于两个第一止挡部311之间,这样,就可以对两个矩形管1进行夹紧,实现两个矩形管1的同时焊接,从而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夹紧机构31包括两个夹紧结构,两个夹紧结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夹紧结构分别对矩形管1的两端进行压紧。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夹紧部312具有朝向第一止挡部311的所在一侧凸出的弧形面。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驱动部313带着第一夹紧部312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一夹紧部312的弧形面与第一止挡部311在第一方向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从而实现在第一方向上对矩形管1进行夹紧。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夹紧部312还可以具有朝向第一止挡部311的倾斜表面,倾斜表面与第一驱动部313连接的部分与第一止挡部311之间的间隔要小于倾斜表面未与第一驱动部313连接的部分与第一止挡部311之间的间隔,这样,在第一夹紧部312沿第二方向的移动过程中,倾斜表面会逐渐靠近矩形管1,从而对矩形管1进行夹紧。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夹紧部312具有弧形面时,第一夹紧部312包括与第一驱动部313的伸缩端枢转连接的滚动体,滚动体的周向侧壁和部分第一止挡部311形成夹持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驱动部313的伸缩端带着滚动体沿着第二方向移动时,滚动体的周向侧壁逐渐靠近矩形管1,以对矩形管1施加在第一方向上的力,而第一止挡部311会阻止矩形管1沿第一方向移动,这样,滚动体的周向侧壁与第一止挡部311共同限制矩形管1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对矩形管1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滚动体与第一驱动部313的伸缩端枢转连接,这样,滚动体相对于矩形管1的侧壁可以转动,从而可以更加顺畅地对矩形管1进行夹紧。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夹紧机构31还包括设置于翻转座33的压紧结构,压紧结构包括本体314和压紧臂315。其中,本体314与翻转座33连接;压紧臂315可转动地设置于本体314,压紧臂315的一端与本体314连接,压紧臂315的另一端用于将矩形管1压紧在翻转座33上。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夹紧机构31可以在竖直方向(即图1的上下方向)对矩形管1进行压紧,以防止矩形管1在翻转架20或者翻转座33的翻转过程中移动,从而确保矩形管1相对于焊接机器人的位置准确,进而提高矩形管1和轴套2的焊接精度。
进一步地,当需要将矩形管1压紧在翻转座33上时,压紧臂315在图3中逆时针转动,直至压紧臂315远离本体314的一端抵接在矩形管1上,这样,就可以将矩形管1压紧在翻转座33上;当需要松开矩形管1时,压紧臂315在图3中顺时针转动,直至压紧臂315远离矩形管1,这样,就可以松开矩形管1。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夹紧机构31可以为翻转气缸,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矩形管1进行压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夹紧机构31包括两列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压紧结构,这样,可以同时对两个矩形管1进行压紧,以同时对两个矩形管1进行焊接,从而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优选地,每列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压紧结构,这样可以在第二方向(即矩形管1的长度方向)上对矩形管1进行压紧,从而更稳定对矩形管1进行压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紧组件30还包括第二夹紧机构32,第二夹紧机构32和第一夹紧机构31位于翻转座33的同一侧,第二夹紧机构32包括第二驱动部321、第二止挡部322和第二夹紧部323。其中,第二驱动部321设置于翻转座33;第二止挡部322设置于翻转座33;第二夹紧部323与第二驱动部321驱动连接,沿第二方向,第二夹紧部323与第二止挡部322间隔布置,在第二驱动部321的作用下,第二夹紧部323沿第二方向朝第二止挡部322靠近,以在第二方向上对矩形管1进行夹紧。
通过上述设置,第二驱动部321可以带动第二夹紧部323沿第二方向移动并且逐渐靠近第二止挡部322,这样,可以在第二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对矩形管进行夹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夹紧机构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夹紧机构32分别对两个矩形管1进行夹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321为气缸。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321也可以为电动推杆。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压紧机构34包括轴座341和轴压杆342。其中,轴座341用于支撑轴套2,轴座341设置于翻转座33;轴压杆342的一端穿过轴套2与轴座341螺纹配合,轴压杆342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止挡部343,轴套2位于第三止挡部343和部分轴座341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轴座341和轴压杆342可以对轴套2进行定位,当旋转轴压杆342时,轴压杆342可以带着第三止挡部343竖直方向移动,而轴套位于轴压杆342的外周和部分轴座341的外周,并且位于第三止挡部343和部分轴座341之间,这样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对轴套2进行压紧,从而可以避免轴套2发生倾斜,进而提高轴套2的定位精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紧组件30包括两列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压紧机构,这样,可以同时对两个矩形管1上的轴套2进行压紧,以同时对两个矩形管1和六个轴套2进行焊接,从而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优选地,每列包括三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压紧机构34,这样可以在第二方向(即矩形管1的长度方向)上对三个轴套2进行压紧。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用夹具还包括设置于翻转座33的脱膜机构35,脱膜机构35位于翻转座33的设有第一夹紧机构31的一侧,脱膜机构35包括第三驱动部351和升降部352。其中,第三驱动部351设置于翻转座33;升降部352具有支撑矩形管1的支撑面,升降部352与第三驱动部351驱动连接,在第三驱动部351的作用下,升降部352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当需要将焊接完成的叉臂从翻转座33上卸下时,可以使第一夹紧机构31、第二夹紧机构32和压紧机构34先松开矩形管1和轴套2,然后在第三驱动部351的带动下,使升降部352沿竖直方向向图3中的上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升降部352上的焊接完成的叉臂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这样就可以使叉臂脱离第一夹紧机构31、第二夹紧机构32和压紧机构34,最后将叉臂卸下即可。这样,可以使操作人员或者吊运设备更方便地将叉臂卸下。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用夹具的一个夹紧组件30对应设置两个脱膜机构35,两个脱膜机构35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这样,在矩形管1的长度方向上,升降部352可以将矩形管1更加稳定地抬起。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中,焊接用夹具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脱膜机构35。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脱膜机构35还包括设置于翻转座33的导向柱353,升降部352上有导向通孔,部分导向柱353位于导向通孔内。
通过上述设置,升降部352可以沿着导向柱353的轴线移动,这样可以使升降部35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地更加顺畅。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用夹具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0的第一定位机构40,第一定位机构40包括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的第一插销41,翻转架20上设有与第一插销41对应设置的第一销孔42。
通过上述设置,在对矩形管1和轴套2进行焊接时,使第一插销41沿第二方向移动直至插入第一销孔42内,这样可以使翻转架20保持在水平位置,从而实现翻转架20的精确定位,进而更好地对矩形管1和轴套2进行焊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用夹具包括四个第一定位机构40,四个第一定位机构40呈两行两列布置,这样,可以使翻转架20更稳定地保持在水平位置。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机构40还包括与第一插销41连接的第一驱动件43,第一驱动件43的固定端与底座10连接,第一驱动件43的伸缩端与第一插销41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一驱动件43的作用下,第一插销41可以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插销41与第一销孔42配合,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实现叉臂的自动化生产,从而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用夹具还包括设置于翻转架20的第二定位机构50,第二定位机构50包括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的第二插销51,翻转座33上设有与第二插销51对应设置的第二销孔52。
通过上述设置,在对矩形管1和轴套2进行焊接时,使第二插销51沿第二方向移动直至插入第二销孔52内,这样可以使翻转座33保持在水平位置,从而更好地对矩形管1和轴套2进行焊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个翻转座33对应设置四个第一定位机构40,四个第一定位机构40呈两行两列布置,这样,可以使翻转座33更稳定地保持在水平位置。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机构50还包括与第二插销51连接的第二驱动件53,第二驱动件53的固定端与翻转架20连接,第二驱动件53的伸缩端与第二插销51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二驱动件53的作用下,第二插销51可以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插销51与第二销孔52配合,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实现叉臂的自动化生产,从而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如图6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用夹具还包括用于驱动翻转架20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60,第一驱动机构60包括第一驱动结构61、齿条62和齿轮63。其中,第一驱动结构61设置于底座10;齿条62与第一驱动结构61的活塞杆连接,在活塞杆的带动下,齿条62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齿轮63与翻转架20连接,齿轮63与齿条62啮合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驱动结构61的活塞杆可以带着齿条62沿第二方向移动,并且齿轮63与齿条62啮合设置,这样,齿条62可以带着齿轮63转动,从而带动翻转架20转动,进而实现两个夹紧组件30的位置交换,使焊接后的叉臂交换至上下料位置,使装配好的叉臂交换至焊接位置,并且同时进行焊接和上下料,这样可以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用夹具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0的滑轨和与齿条62连接的滑块,滑块和滑轨滑动配合,这样可以使齿条62相对于底座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更加顺畅。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用夹具还包括用于驱动翻转座33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70。上述第二驱动机构70采取与第一驱动机构60相同的结构,即齿轮齿条结构;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70也可以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两个夹紧组件30相对于齿轮63的轴线对称设置。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用夹具还包括与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与翻转架20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与齿轮63连接,这样,齿轮63就可以带着翻转架20转动。优选地,连接块为T形。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焊接用夹具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0的轴座和与轴座连接的轴承,轴承的内圈与齿轮63连接,轴承的外圈与轴座连接,这样,可以齿轮63相对于底座10转动地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叉臂的生产方法,采用上述的焊接用夹具对矩形管1和轴套2焊接,这样可以减少生产流程,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图1中的前侧的夹紧组件30处于焊接位置,图1中的后侧的夹紧组件30处于上下料位置,如图9所示,叉臂的生产方法如下:
第一、上料位置上料后,翻转架20翻转180°,翻转座33翻转180°,这样,将上料侧的矩形管和轴套翻转至焊接位置,焊接机器人对焊接位置的矩形管和轴套进行正面焊缝的焊接,同时,上料位置进行上料。
第二、焊接位置和上下料位置都完成作业后,翻转架20翻转-180°,翻转座33翻转-180°,这样,可以将第一步中的焊接后的叉臂翻转至上下料位置,并对焊接后的叉臂进行翻转,以使叉臂的反面朝上,同时将第一步中的装配好的叉臂翻转至焊接位置进行正面焊缝的焊接。
第三、焊接位置和上下料位置的作业均完成后,翻转架20翻转180°,翻转座33翻转180°,焊接机器人对翻转后的叉臂的反面焊缝进行焊接,上料位置的叉臂进行翻转,以使叉臂的反面朝上。
第四、焊接位置和上下料位置的作业均完成后,翻转架20翻转-180°,翻转座33翻转-180°,焊接机器人对翻转后的叉臂的反面焊缝进行焊接,上下料位置对正反面均焊接后的叉臂进行下料作业,并且再次上料,按此顺序,循环下去。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相对于底座可转动的翻转架,并且在翻转架上设置多个相对于翻转架可转动的夹紧组件,这样可以实现叉臂焊接的双工位模式(焊接位置和上下料位置),多个夹紧组件中的一部分夹紧组件可以用于叉臂的上下料,多个夹紧组件中的另一部分夹紧组件可以用于叉臂的焊接,从而使上下料和焊接同时进行,通过转动翻转架,可以将处于上下料位置且固定好的矩形管和轴套旋转至焊接机器人所在的一侧,并且再旋转夹紧组件使处于等待状态的翻转座转动至预工作状态,这样,就可以将处于上下料位置的矩形管和轴套切换至焊接位置,从而对固定好的矩形管和轴套进行焊接,同时,处于焊接位置且完成焊接的叉臂会切换至上下料位置,从而对焊接好的叉臂进行卸料,并且在卸料后再次上料,这样,焊接和上下料可以同时进行,从而可以提高叉臂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焊接用夹具,用于固定叉臂,所述叉臂包括矩形管(1)和轴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夹具包括:
底座(10);
翻转架(20),设置于所述底座(10);
多个夹紧组件(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翻转架(20),所述夹紧组件(30)包括翻转座(33)、与所述翻转座(33)连接的第一夹紧机构(31)以及用于压紧所述轴套(2)的压紧机构(34),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1)用于夹紧放置在所述翻转座(33)上的所述矩形管(1),所述夹紧组件(30)相对于所述翻转架(2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翻转座(33)具有使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1)和所述压紧机构(34)朝向所述底座(10)的等待状态以及使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1)和所述压紧机构(34)背离所述底座(10)的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翻转架(20)相对于所述底座(1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预工作状态时,所述夹紧组件(30)具有靠近焊接机器人的焊接位置和远离所述焊接机器人的上下料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1)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座(33)的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
第一止挡部(311),设置于所述翻转座(33);
第一夹紧部(312),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紧部(312)和所述第一止挡部(311)之间形成夹持腔,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所述矩形管(1)进行夹紧,且所述夹持腔的大小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第一驱动部(313),所述第一驱动部(313)的固定端与所述翻转座(3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313)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夹紧部(312)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夹紧部(312)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312)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止挡部(311)的所在一侧凸出的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312)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部(313)的伸缩端枢转连接的滚动体,所述滚动体的周向侧壁和部分所述第一止挡部(311)形成所述夹持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座(33)的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包括:
本体(314),与所述翻转座(33)连接;
压紧臂(315),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314),所述压紧臂(315)的一端与所述本体(314)连接,所述压紧臂(315)的另一端用于将所述矩形管(1)压紧在所述翻转座(3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30)还包括第二夹紧机构(32),所述第二夹紧机构(32)和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1)位于所述翻转座(33)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夹紧机构(32)包括:
第二驱动部(321),设置于所述翻转座(33);
第二止挡部(322),设置于所述翻转座(33);
第二夹紧部(323),与所述第二驱动部(321)驱动连接,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夹紧部(323)与所述第二止挡部(322)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部(321)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夹紧部(323)沿第二方向朝所述第二止挡部(322)靠近,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所述矩形管(1)进行夹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4)包括:
轴座(341),用于支撑所述轴套(2),所述轴座(341)设置于所述翻转座(33);
轴压杆(342),所述轴压杆(342)的一端穿过所述轴套(2)与所述轴座(341)螺纹配合,所述轴压杆(342)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止挡部(343),所述轴套(2)位于所述第三止挡部(343)和部分所述轴座(34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夹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座(33)的脱膜机构(35),所述脱膜机构(35)位于所述翻转座(33)的设有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1)的一侧,所述脱膜机构(35)包括:
第三驱动部(351),设置于所述翻转座(33);
升降部(352),具有支撑所述矩形管(1)的支撑面,所述升降部(352)与所述第三驱动部(351)驱动连接,在所述第三驱动部(351)的作用下,所述升降部(352)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机构(3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座(33)的导向柱(353),所述升降部(352)上有导向通孔,部分所述导向柱(353)位于所述导向通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夹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10)的第一定位机构(40),所述第一定位机构(40)包括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的第一插销(41),所述翻转架(2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销(41)对应设置的第一销孔(4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4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插销(41)连接的第一驱动件(43),所述第一驱动件(43)的固定端与所述底座(1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43)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插销(41)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夹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架(20)的第二定位机构(50),所述第二定位机构(50)包括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的第二插销(51),所述翻转座(3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插销(51)对应设置的第二销孔(5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5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插销(51)连接的第二驱动件(53),所述第二驱动件(53)的固定端与所述翻转架(20)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53)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插销(51)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夹具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20)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6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0)包括:
第一驱动结构(61),设置于所述底座(10);
齿条(62),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61)的活塞杆连接,在所述活塞杆的带动下,所述齿条(62)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齿轮(63),与所述翻转架(20)连接,所述齿轮(63)与所述齿条(62)啮合设置;或者,所述焊接用夹具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座(33)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70)。
CN202121169086.2U 2021-05-27 2021-05-27 焊接用夹具 Active CN215699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9086.2U CN215699341U (zh) 2021-05-27 2021-05-27 焊接用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9086.2U CN215699341U (zh) 2021-05-27 2021-05-27 焊接用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99341U true CN215699341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33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69086.2U Active CN215699341U (zh) 2021-05-27 2021-05-27 焊接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99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8935B (zh) 一种方向盘焊接夹具
CN107971676A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紧方法
CN107962333A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具
CN209125189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滚轮轴焊接的货叉架夹持定位机构
CN218426551U (zh) 一种粉罐立柱组对装置
CN114178769A (zh) 一种汽车后桥壳法兰盘压装焊接装置
CN109262179A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滚轮轴焊接的货叉架夹持定位机构
CN215699341U (zh) 焊接用夹具
CN113263277B (zh) 一种用于泵车前支腿生产的自动组对装置及其组对方法
CN211248990U (zh) 焊接工件用工位快速切换装置
CN210475967U (zh) 改进型焊接工装夹具
CN207695924U (zh) 卡车减震器端盖与缸筒的焊接工装
CN110181220A (zh) 一种翻转式焊接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N216607720U (zh) 一种螺杆机底架的焊接设备
EP114798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reinforcements on a shell, particularly for a submarine
CN212885922U (zh) 榫头式标准节主弦杆角钢焊接系统
CN219504047U (zh) 一种电池仓焊接用的辅助装置
CN111761291A (zh) 下横梁扭曲反变形360°旋转焊接定位工装
CN20595013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钢丝骨架焊接的旋转翻转定位机构
CN116586739B (zh) 一种防飞溅便于装配的电子束焊接夹具
CN218080903U (zh) 车钩座组成组焊夹具
CN220718315U (zh) 一种双面焊接夹具
CN217493029U (zh) 汽车车身纵梁内板总成焊接夹具
CN219212137U (zh) 用于本体与焊接件相焊接的全自动焊接工装机
CN215546174U (zh) 一种下支座自动焊接时的装夹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