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91419U - 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91419U
CN215691419U CN202122193367.8U CN202122193367U CN215691419U CN 215691419 U CN215691419 U CN 215691419U CN 202122193367 U CN202122193367 U CN 202122193367U CN 215691419 U CN215691419 U CN 215691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dy
adjusting
gear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33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静
张玉玲
蒋萌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1933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91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91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91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固接有固定连接柱,固定连接柱内滑动连接有活动绳,活动绳一端固接有手柄,床体内设置有与活动绳相配合的第一锻炼机构,床体上滑动连接有一对脚踏板,床体上设置有与脚踏板相配合的滑槽;床体内设置有与脚踏板相配合的第二锻炼机构,床体上固接有一对与脚踏板相配合的扶手架,床体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锻炼机构和第二锻炼机构相配合,床体下方固接有两对支撑柱;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儿童肢体康复器械功能单一、效果不明显和无法锻炼其协调性的问题;大大加快了患儿的康复速率。

Description

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在生活中,儿童比较活泼,在家长不注意的情况下极其容易碰伤四肢,碰伤后的四肢会影响儿童的活动,需要家长时刻进行照看,大大增加家长的看护量,现有技术中,儿童在四肢康复过程中,往往会进行康复锻炼,从而大大增加儿童的康复速率,现有技术中儿童肢体康复锻炼器械十分单一,而且力度往往无法进行适度控制,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儿童肢体康复器械只能对患儿的“创伤”部位进行锻炼,这样康复效果不大,同时患儿也会因为长时间休息导致肢体协调能动性下降,因此,急需一种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来解决当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儿童肢体康复器械功能单一、效果不明显和无法锻炼其协调性的问题;大大加快了患儿的康复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固接有固定连接柱,固定连接柱内滑动连接有活动绳,活动绳一端固接有手柄,床体内设置有与活动绳相配合的第一锻炼机构,床体上滑动连接有一对脚踏板,床体上设置有与脚踏板相配合的滑槽;床体内设置有与脚踏板相配合的第二锻炼机构,床体上固接有一对与脚踏板相配合的扶手架,床体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锻炼机构和第二锻炼机构相配合,床体下方固接有两对支撑柱。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床体内固接的第一内筒,第一内筒外滑动连接有第一外筒,第一内筒内固接有拉簧,拉簧另一端与第一外筒固接;第一外筒上固接有第一负重齿条,床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负重齿条相啮合的第二负重齿轮,床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负重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负重齿轮,第一负重齿轮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滑柱,第一调节滑柱一端固接有第一调节旋转块,第一调节旋转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环,第一调节环上固接有第一调节齿条,床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调节齿条相啮合的第二调节齿轮,第二调节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一调节蜗轮,床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调节蜗轮相啮合的第一调节蜗杆。
进一步地:第一锻炼机构包括床体内滑动连接的第一升降齿条,床体内设置有与第一升降齿条相配合的滑槽;第一升降齿条上方与活动绳固接,床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升降齿条相啮合的第一旋转齿轮,第一旋转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一连接锥齿轮,床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连接锥齿轮,第二连接锥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一连接齿轮,床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连接齿轮,第二连接齿轮旋转轴处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滑柱相配合的旋转槽。
进一步地:第二锻炼机构包括床体内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齿条,第一滑动齿条同时与一对脚踏板固接,床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滑动齿条相啮合的第一调节齿轮,第一调节齿轮旋转轴处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滑柱相配合的旋转槽。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滑柱为多边形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增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操作简单,第一锻炼机构和第二锻炼机构的设置有效解决对患儿锻炼的问题,第一调节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患儿肢体锻炼的控制,同时也解决了患者患儿锻炼强度无法控制的问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儿童肢体康复器械功能单一、效果不明显和无法锻炼其协调性的问题;大大加快了患儿的康复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调节机构局部剖切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调节机构局部剖切图。
图中:1、床体,2、固定连接柱,3、脚踏板,4、扶手架,5、手柄,6、第一升降齿条,7、第一旋转齿轮,8、第一连接锥齿轮,9、第二连接锥齿轮,10、第一连接齿轮,11、第二连接齿轮,12、第一滑动齿条,13、第一调节齿轮,14、第一负重齿轮,15、第二负重齿轮,16、第一负重齿条,17、第一调节滑柱,18、第一调节齿条,19、第二调节齿轮,20、第一调节蜗轮,21、第一调节蜗杆,22、第一调节环,23、第一调节旋转块,24、第一内筒,25、第一外筒,26、拉簧,27、活动绳。
具体实施方式
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包括床体1,床体1上固接有固定连接柱2,固定连接柱2内滑动连接有活动绳27,活动绳27一端固接有手柄5,床体1内设置有与活动绳27相配合的第一锻炼机构,床体1上滑动连接有一对脚踏板3,床体1上设置有与脚踏板3相配合的滑槽;床体1内设置有与脚踏板3相配合的第二锻炼机构,床体1上固接有一对与脚踏板3相配合的扶手架4,床体1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锻炼机构和第二锻炼机构相配合,床体1下方固接有两对支撑柱。
如图1和2所示:当患儿需要进行锻炼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患儿情况调节第一调节机构,从而实现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二锻炼机构连接或第一锻炼机构与第一锻炼机构、第二锻炼机构同时连接,当患儿单独锻炼下肢时,患儿可双手握住手柄5踩踏脚踏板3进行锻炼,另一方面,当患儿四肢同时锻炼时,患儿可踩住脚踏板3然后拉动手柄5进行锻炼;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儿童肢体康复器械功能单一、效果不明显和无法锻炼其协调性的问题;大大加快了患儿的康复速率。
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床体1内固接的第一内筒24,第一内筒24外滑动连接有第一外筒25,第一内筒24内固接有拉簧26,拉簧26另一端与第一外筒25固接;第一外筒25上固接有第一负重齿条16,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负重齿条16相啮合的第二负重齿轮15,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负重齿轮15相啮合的第一负重齿轮14,第一负重齿轮1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滑柱17,第一调节滑柱17一端固接有第一调节旋转块23,第一调节旋转块2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环22,第一调节环22上固接有第一调节齿条18,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调节齿条18相啮合的第二调节齿轮19,第二调节齿轮19同轴固接有第一调节蜗轮20,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调节蜗轮20相啮合的第一调节蜗杆21。
如图3、4和5所示:当医护人员调节第一调节机构时,医护人员转动第一调节蜗杆21,第一调节蜗杆21转动通过第一调节蜗轮20和第二调节齿轮19带动第一调节齿条18在床体1内滑动,第一调节齿条18滑动通过第一调节环22和第一调节旋转块23带动第一调节滑柱17在床体1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第一调节滑柱17与第一调节齿轮13和第二连接齿轮11的配合,当第一调节滑柱17与第一调节齿轮13或第二连接齿轮11配合过程中,第二连接齿轮11或第一调节齿轮13转动通过第一调节滑柱17带动第一负重齿轮14进行转动,第一负重齿轮14转动通过第二负重齿轮15和第一负重齿条16带动第一外筒25与第一内筒24间的相对滑动,第一外筒25和第一内筒24的相对滑动过程中会拉动拉簧26,拉簧26可根据患儿进行一定程度的拉伸,满足了患儿的锻炼强度需求。
第一锻炼机构包括床体1内滑动连接的第一升降齿条6,床体1内设置有与第一升降齿条6相配合的滑槽;第一升降齿条6上方与活动绳27固接,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升降齿条6相啮合的第一旋转齿轮7,第一旋转齿轮7同轴固接有第一连接锥齿轮8,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锥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连接锥齿轮9,第二连接锥齿轮9同轴固接有第一连接齿轮10,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齿轮10相啮合的第二连接齿轮11,第二连接齿轮11旋转轴处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滑柱17相配合的旋转槽。
如图1和3所示:当患儿拉动手柄5时,手柄5拉动活动绳27带动第一升降齿条6在床体1内进行滑动,第一升降齿条6滑动通过第一旋转齿轮7和第一连接锥齿轮8带动第二连接锥齿轮9进行转动,第二连接锥齿轮9的转动通过第一连接齿轮10带动第二连接齿轮11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连接齿轮11带动第一调节滑柱17进行转动。
第二锻炼机构包括床体1内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齿条12,第一滑动齿条12同时与一对脚踏板3固接,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滑动齿条12相啮合的第一调节齿轮13,第一调节齿轮13旋转轴处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滑柱17相配合的旋转槽。
如图1和3所示:当患儿踩动脚踏板3时,脚踏板3的滑动带动第一滑动齿条12进行滑动,第一滑动齿条12滑动带动第一调节齿轮13进行转动。
第一调节滑柱17为多边形轴。
如图3所示:多边形轴第一调节滑柱17的设置保证了动力的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1、2和3所示:当患儿需要进行锻炼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患儿情况调节第一调节机构,从而实现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二锻炼机构连接或第一锻炼机构与第一锻炼机构、第二锻炼机构同时连接,当医护人员调节第一调节机构时,医护人员转动第一调节蜗杆21,第一调节蜗杆21转动通过第一调节蜗轮20和第二调节齿轮19带动第一调节齿条18在床体1内滑动,第一调节齿条18滑动通过第一调节环22和第一调节旋转块23带动第一调节滑柱17在床体1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第一调节滑柱17与第一调节齿轮13和第二连接齿轮11的配合,当第一调节滑柱17与第一调节齿轮13或第二连接齿轮11配合过程中,第二连接齿轮11或第一调节齿轮13转动通过第一调节滑柱17带动第一负重齿轮14进行转动,第一负重齿轮14转动通过第二负重齿轮15和第一负重齿条16带动第一外筒25与第一内筒24间的相对滑动,第一外筒25和第一内筒24的相对滑动过程中会拉动拉簧26,拉簧26可根据患儿进行一定程度的拉伸,满足了患儿的锻炼强度需求;当患儿单独锻炼下肢时,患儿可双手握住手柄5踩踏脚踏板3进行锻炼,当患儿踩动脚踏板3时,脚踏板3的滑动带动第一滑动齿条12进行滑动,第一滑动齿条12滑动带动第一调节齿轮13进行转动;另一方面,当患儿四肢同时锻炼时,患儿可踩住脚踏板3然后拉动手柄5进行锻炼;当患儿拉动手柄5时,手柄5拉动活动绳27带动第一升降齿条6在床体1内进行滑动,第一升降齿条6滑动通过第一旋转齿轮7和第一连接锥齿轮8带动第二连接锥齿轮9进行转动,第二连接锥齿轮9的转动通过第一连接齿轮10带动第二连接齿轮11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连接齿轮11带动第一调节滑柱17进行转动;多边形轴第一调节滑柱17的设置保证了动力的传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儿童肢体康复器械功能单一、效果不明显和无法锻炼其协调性的问题;大大加快了患儿的康复速率。

Claims (5)

1.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上固接有固定连接柱(2),固定连接柱(2)内滑动连接有活动绳(27),活动绳(27)一端固接有手柄(5),床体(1)内设置有与活动绳(27)相配合的第一锻炼机构,床体(1)上滑动连接有一对脚踏板(3),床体(1)上设置有与脚踏板(3)相配合的滑槽;床体(1)内设置有与脚踏板(3)相配合的第二锻炼机构,床体(1)上固接有一对与脚踏板(3)相配合的扶手架(4),床体(1)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锻炼机构和第二锻炼机构相配合,床体(1)下方固接有两对支撑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床体(1)内固接的第一内筒(24),第一内筒(24)外滑动连接有第一外筒(25),第一内筒(24)内固接有拉簧(26),拉簧(26)另一端与第一外筒(25)固接;第一外筒(25)上固接有第一负重齿条(16),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负重齿条(16)相啮合的第二负重齿轮(15),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负重齿轮(15)相啮合的第一负重齿轮(14),第一负重齿轮(1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滑柱(17),第一调节滑柱(17)一端固接有第一调节旋转块(23),第一调节旋转块(2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环(22),第一调节环(22)上固接有第一调节齿条(18),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调节齿条(18)相啮合的第二调节齿轮(19),第二调节齿轮(19)同轴固接有第一调节蜗轮(20),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调节蜗轮(20)相啮合的第一调节蜗杆(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锻炼机构包括床体(1)内滑动连接的第一升降齿条(6),床体(1)内设置有与第一升降齿条(6)相配合的滑槽;第一升降齿条(6)上方与活动绳(27)固接,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升降齿条(6)相啮合的第一旋转齿轮(7),第一旋转齿轮(7)同轴固接有第一连接锥齿轮(8),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锥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连接锥齿轮(9),第二连接锥齿轮(9)同轴固接有第一连接齿轮(10),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齿轮(10)相啮合的第二连接齿轮(11),第二连接齿轮(11)旋转轴处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滑柱(17)相配合的旋转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锻炼机构包括床体(1)内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齿条(12),第一滑动齿条(12)同时与一对脚踏板(3)固接,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滑动齿条(12)相啮合的第一调节齿轮(13),第一调节齿轮(13)旋转轴处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滑柱(17)相配合的旋转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滑柱(17)为多边形轴。
CN202122193367.8U 2021-09-10 2021-09-10 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 Active CN215691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3367.8U CN215691419U (zh) 2021-09-10 2021-09-10 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3367.8U CN215691419U (zh) 2021-09-10 2021-09-10 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91419U true CN21569141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8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3367.8U Active CN215691419U (zh) 2021-09-10 2021-09-10 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91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8106B (zh) 一种骨伤科康复用辅助装置
CN108433938A (zh) 一种医疗用腿部抬升锻炼装置
CN110974601A (zh) 介入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
CN110279562B (zh) 一种辅助站立装置及辅助站立机构
CN213965014U (zh) 一种中医用患者康复锻炼装置
CN215691419U (zh) 儿童康复护理用肢体复健装置
CN112618271A (zh) 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
CN107157706A (zh) 一种可调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3964974U (zh) 一种综合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CN211301915U (zh) 一种老年病人锻炼平衡能力器具
CN213049181U (zh) 一种糖尿病患者康复锻炼装置
CN114904205A (zh) 一种适用于术后患者无需下床肢体多功能锻炼装置
CN114602129A (zh) 心脏外科重症术后康复锻炼器
CN114145896A (zh) 一种用于甲状腺术后颈肩姿势矫正器
CN114177009A (zh)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肢体复健装置
CN216365863U (zh) 一种康复科用肩部按摩床
CN112999015A (zh) 神经内科用促进血液循环用康复训练装置
CN114146376B (zh) 一种医疗康复训练椅
CN110801367A (zh) 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
CN212757069U (zh) 一种儿童康复用手臂锻炼装置
CN113426069B (zh) 一种下肢医疗康复训练器械
CN110585654A (zh) 一种患者手脚锻炼装置
CN113975101B (zh) 一种上肢骨科康复训练椅
CN109512642A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15607380U (zh) 一种儿科临床用具有腿部锻炼功能的康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