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91035U - 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 Google Patents

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91035U
CN215691035U CN202121881441.9U CN202121881441U CN215691035U CN 215691035 U CN215691035 U CN 215691035U CN 202121881441 U CN202121881441 U CN 202121881441U CN 215691035 U CN215691035 U CN 215691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distal
annular
luer
lue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14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hui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hui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hui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hui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14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91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91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91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其包括:本体及贯通所述本体的内腔。内腔从远端至近端依次包括远端部分,过渡部分及近端部分,过渡部分连接远端部分及近端部分,远端部分用于与管体连接,远端部分与过渡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沿远端部分延伸的环形卡板,环形卡板的中心线与内腔的中心线重合,环形卡板与远端部分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卡槽,管体的近端卡设在环形卡槽内。上述鲁尔连接件,可以保证管体与内腔同心,避免因管体在制作过程中尺寸公差导致装配不同心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阻止胶水从管体的近端渗入管体内腔而导致管体堵塞,提高微导管的使用性能。此外,还可以防止管体的端面的金属丝从管体近端漏出而阻塞管体。

Description

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随着心血管发病率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迅速发展。该技术是在血管造影下实施的一种微创手术,是有别于内、外科治疗之外的疾病的第三种治疗方式。
颅内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短期内二次出血率较高,故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发展迅速。
临床上,针对颅内动脉瘤进行微创介入治疗时,通常需要使用微导管。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微导管一般包括鲁尔连接件、管体及应力扩散管,管体的近端插设于鲁尔连接件内,应力扩散管套设在鲁尔连接件与管体连接处的外部,并与鲁尔连接件固定连接。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中的鲁尔连接件11与管体连接的一端12通常为圆柱空心结构,一般略大于管体的外径,装配时,管体可能没有完全与鲁尔连接件的圆柱空心结构同心,即管体的中心线与鲁尔连接件11的圆柱空心结构的中心线有偏离,这样可能阻碍后续器械在微导管中的输送,另外,管体插入到鲁尔连接件11后,一般通过胶水将两者进行固定,但是生产过程中,胶水可能从管体的近端渗入管体内,导致管体堵塞,影响后续器械在微导管中的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鲁尔连接件,该鲁尔连接件包括:本体及贯通所述本体的内腔,所述内腔从远端至近端依次包括远端部分,过渡部分及近端部分,所述过渡部分连接所述远端部分及所述近端部分,所述远端部分用于与管体连接,所述远端部分与所述过渡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沿所述远端部分延伸的环形卡板,所述环形卡板的中心线与所述内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环形卡板与所述远端部分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卡槽,所述管体的近端卡设在所述环形卡槽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鲁尔连接件,通过设置环形卡板,管体插入到远端部分时,能够卡设在环形卡槽内,这样可以保证管体与内腔同心,避免因管体在制作过程中尺寸公差导致装配不同心的问题,而且环形卡板还可以阻止胶水从管体的近端渗入管体内腔而导致管体堵塞,提高微导管的使用性能。此外,环形卡板还可以防止管体的端面的金属丝从管体近端漏出而阻塞管体。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卡板的轴向长度不小于3mm,且小于所述远端部分的轴向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卡板的内表面呈圆柱形,所述环形卡板的外表面呈圆锥体,且所述环形卡板的厚度从远端至近端逐渐增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卡板的外表面的锥度为0.5°-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端部分的内表面呈圆锥体,且与所述环形卡板的外表面的锥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端部分的轴向长度为6mm-1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手持部及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应力扩散管连接,所述远端部分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凸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环形卡槽连通。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微导管,包括管体、应力扩散管及上述任一所述的鲁尔连接件,所述管体的近端插设于所述鲁尔连接件的远端部分,且所述管体的近端插设于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应力扩散管套设在所述管体与所述鲁尔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部,所述应力扩散管与所述鲁尔连接件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鲁尔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微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鲁尔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2所示的鲁尔连接件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鲁尔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在B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鲁尔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在C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将使用时距离操作者近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距离操作者远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鲁尔连接件/微导管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轴向”一般是指鲁尔连接件/微导管被输送时的长度方向,“径向”一般是指鲁尔连接件/微导管的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并依据此原理定义鲁尔连接件/微导管的任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
请参阅图2,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微导管10包括鲁尔连接件110、应力扩散管120及管体130,管体130的近端插设于鲁尔连接件110的远端,应力扩散管120套设在管体130与鲁尔连接件110的连接处的外部,应力扩散管120与鲁尔连接件110固定连接,应力扩散管120用于防止鲁尔连接件110与管体130因为外力作用发生弯折和断裂等不良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管体130由外至内包括高分子外层、金属中间层及高分子内层,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本申请对管体13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3,鲁尔连接件110包括本体111及贯通本体110的内腔112。内腔112从远端至近端依次包括远端部分1121、过渡部分1122及近端部分1123,过渡部分1122连接远端部分1121及近端部分1123。本体111包括手持部1111及与手持部1111与连接部1112连接,远端部分1121位于连接部1112的位置。
本体111的材料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包含: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砜、聚醚砜、聚酰胺、聚甲醛、聚苯硫醚、聚氨酯、聚四氟乙烯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手持部1111与连接部1112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本体111为透明结构,例如,为透明本色、透明紫色、透明绿色、透明蓝色等,可以有助于观察管体130是否与鲁尔连接件110配合良好,也有利于观察器械是否顺利进入管体130内,方便及时作出调整。在一实施例中,本体111的长度为30mm-60mm。在一实施例中,本体111的长度为40mm。
请继续参阅图3,手持部1111为2片对称的翅膀状设计,厚度为1mm-2.5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持部111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等,只要方便操作者手持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连接部1112用于与扩散应力管120连接,扩散应力管120套设在连接部1112上。连接部1112上设置有凸台1115,通过凸台1115可以将扩散应力管120卡在连接部1112上,防止扩散应力管120从连接部1112上脱落。
近端部分1123用于与注射针筒或其他配件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近端部分1123是国标GB1962的标准设计,用于适用于所有的标准6:100鲁尔连接针筒或其他器械,其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3,过渡部分1122的内腔的截面为锥形,从近端部分1123的连接处至远端逐渐减小。过渡部分1122的内腔的截面呈两段锥形。在一实施例中,过渡部分1122的内腔的截面也可以呈一段锥形或多段锥形。过渡部分1122靠近远端部分1121的一端的内径小于远端部分1121靠近过渡部分1122的一端的内径,以使过渡部分1122与远端部分1121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
远端部分1121用于与管体130连接,管体130插设在远端部分1121内。在一实施例中,远端部分1121的长度为6mm-18mm,有助于提高管体130与鲁尔连接件110连接的稳定性。在一实施例中,远端部分1121的长度为11mm-15mm。在一实施例中,远端部分1121的内表面呈圆柱形,远端部分1121的内径略大于管体130的外径,例如远端部分1121的内径比管体130的外径大0-3mm。
请一并参阅图2、图3及图4,远端部分1121与过渡部分1122的连接处设置有沿远端部分1121延伸的环形卡板1124,环形卡板1124的中心线与内腔112的中心线重合,环形卡板1124与远端部分1121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卡槽1125,管体130的近端卡设在环形卡槽1125内。
通过设置环形卡板1124,管体130插入到远端部分1121时,能够卡设在环形卡槽1125内,这样可以保证管体130与内腔112同心,避免因管体130在制作过程中尺寸公差导致装配不同心的问题,而且环形卡板1124还可以阻止胶水从管体130的近端渗入管体130内腔而导致管体130堵塞,提高微导管10的使用性能。此外,环形卡板1124还可以防止管体130的端面的金属丝从管体130近端漏出而阻塞管体130。
请一并参阅图4,环形卡板1124的轴向长度不小于3mm,且小于远端部分1121的轴向长度。在一实施例中,环形卡板1124的轴向长度为4mm-6mm。在一实施例中,环形卡板1124的内表面呈圆柱形,外表面也成圆柱形,即环形卡板1124为等壁厚结构,环形卡板1124的外径略小于管体130近端的内径,例如环形卡板1124的外径比管体130的近端的内径小0-3mm,方便管体130与鲁尔连接件110的装配。
请一并参阅图5,本体111上设置有通孔1116,通孔1116与环形卡槽1125连通,通孔1116用于将胶水注射到管体130与远端部分1121内壁之间,以使管体130较稳定地固定在远端部分1121内。通孔1116的直径为0.31mm-0.56mm,针筒能够插入到通孔1116内注射胶水,避免胶水外漏。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鲁尔连接件210与第一实施例的鲁尔连接件110大体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环形卡板2124的外表面呈圆锥体,且环形卡板2124的厚度从远端至近端逐渐增加,即环形卡槽2125的宽度从远端至近端逐渐减小。在一实施例中,环形卡板2124的外表面的锥度为0.5°-3°,可以方便管体与鲁尔连接件210的装配,而且可以管体的内壁与环形卡板2124更加贴合。
请一并参阅图8及图9,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鲁尔连接件310与第二实施例的鲁尔连接件210大体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远端部分3121的内表面呈圆锥体,且与环形卡板3124的外表面的锥度相同,由于远端部分3121的内表面与环形卡板3124的外表面的锥度相同,即两者相互平行,可以使得管体装配时更加贴合管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鲁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及贯通所述本体的内腔,所述内腔从远端至近端依次包括远端部分,过渡部分及近端部分,所述过渡部分连接所述远端部分及所述近端部分,所述远端部分用于与管体连接,所述远端部分与所述过渡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沿所述远端部分延伸的环形卡板,所述环形卡板的中心线与所述内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环形卡板与所述远端部分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卡槽,所述管体的近端卡设在所述环形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板的轴向长度不小于3mm,且小于所述远端部分的轴向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板的内表面呈圆柱形,所述环形卡板的外表面呈圆锥体,且所述环形卡板的厚度从远端至近端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鲁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板的外表面的锥度为0.5°-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鲁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部分的内表面呈圆锥体,且与所述环形卡板的外表面的锥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部分的轴向长度为6mm-1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手持部及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应力扩散管连接,所述远端部分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鲁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环形卡槽连通。
10.一种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应力扩散管及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鲁尔连接件,所述管体的近端插设于所述鲁尔连接件的远端部分,且所述管体的近端插设于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应力扩散管套设在所述管体与所述鲁尔连接件的连接处的外部,所述应力扩散管与所述鲁尔连接件固定连接。
CN202121881441.9U 2021-08-11 2021-08-11 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Active CN215691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1441.9U CN215691035U (zh) 2021-08-11 2021-08-11 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1441.9U CN215691035U (zh) 2021-08-11 2021-08-11 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91035U true CN215691035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5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1441.9U Active CN215691035U (zh) 2021-08-11 2021-08-11 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91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73533A (en) Medical valve
US20190117934A1 (en) One-Piece Molded Cathe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8142403B2 (en) Syringe assembly with plunger having a secondary dispensing reservoir
US7063673B2 (en) Coupling device for blood collection assembly
EP2462970B1 (en) Pen needle assembly with different gauge proximal and distal needle cannulas
US20230248904A1 (en) Flexible cannula insertion device, system and process
US4781690A (en) Guiding tube for medical instruments
US20070203451A1 (en) Minute quantity medicine administration set
US20120083749A1 (en) Needle tube, medical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dical instrument
US20040186444A1 (en) Pressure responsive slit valve assembly for a plurality of fluids and uses thereof
US9878106B2 (en) Multi-chamber syringe
JP2003520082A (ja) 隔膜を有する貯蔵器と共に使用する皮下注射セット
US4435176A (en) Needle assembly
JP2012071052A (ja) 留置針および留置針の製造方法
CN215691035U (zh) 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JP7126491B2 (ja) カテーテル
WO2022181527A1 (ja) 針管、針管ユニット、注射針
JP6610045B2 (ja) 多管腔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023598A1 (en) Integrated Catheter-Placement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Blood Egress
CN114028689A (zh) 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CN211409226U (zh) 一种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
WO2020189466A1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EP2383010A2 (en) Coupling
JP2012070916A (ja) カテーテルセット
CN211583397U (zh) 穿刺器的回血观察结构及穿刺结构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