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6107U - 一种座椅及其倾角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及其倾角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6107U
CN215686107U CN202122067970.1U CN202122067970U CN215686107U CN 215686107 U CN215686107 U CN 215686107U CN 202122067970 U CN202122067970 U CN 202122067970U CN 215686107 U CN215686107 U CN 215686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eat
sliding
pie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679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hui Intelligent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hui Intelligent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hui Intelligent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hui Intelligent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679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6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6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6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底盘安装壳、滑动单元、锁止单元;滑动单元滑动设置在底盘安装壳上,且在底盘安装壳上还设有用于对滑动单元的滑动路径进行导向的限位单元;滑动单元上安装有连接单元,且连接单元转动设置在底盘安装壳外;滑动单元与锁止单元之间设有相互卡合的若干卡合件;锁止单元活动设置在底盘安装壳内,并朝向滑动单元的滑动路径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滑动单元沿限位单元导向移动并与连接单元转动连接,以带动椅背调节后仰角度,此外由于锁止单元配合滑动单元固定在底盘安装壳上,以实现对椅背的后仰角度有效固定,从而实现椅背的有效固定与角度调节,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及其倾角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座椅及其倾角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座椅是家居用品种类中的一种,在造型美观度和使用舒适度上得到大大提升,现有的座椅包括:底盘安装壳、椅座和椅背三部分,传统的座椅椅背一般包括固定式和可调角度式,可调角度式是指椅背的倾仰角度可调节,用以提供不同的支撑角度,从而适用于部分久坐用户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坐姿的同时,以保证用户的舒适度。
现有的办公椅底盘主要包括底板以及通过铆钉活动连接在底板上的底盘,底盘上有伸缩气泵固定的锥孔用于安装伸缩气泵,还有倾仰锁定控制机构,传统的后仰锁定机构使用锁紧销的方式进行锁定,在底板和活动座上需要开设对应的安装孔,这种机构造成活动座和底板的强度不高,容易变形,稳定性较差,这就为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及其倾角调节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现有的座椅底板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包括:
底盘安装壳,底盘安装壳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单元,且在底盘安装壳上还设有用于对滑动单元的滑动路径进行导向的限位单元;
滑动单元上安装有连接单元,且连接单元至少部分延伸至底盘安装壳外;
锁止单元,锁止单元活动设置在底盘安装壳内,并朝向滑动单元的滑动路径延伸;
滑动单元与锁止单元上均设有相互卡合的卡合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限位单元以驱使滑动单元在底盘安装壳上沿固定方向做往复移动;同时通过移动限位单元驱动连接单元同步移动;当移动单元沿底盘向前移动时,此时连接单元由滑动单元带动向后转动,以实现外接的座椅实现后仰角度调节,当移动单元沿底盘向后移动至逐渐复位时,此时连接单元由滑动单元带动向前转动,以实现外接的座椅椅背逐渐复位;且滑动单元在底盘上做滑动时,通过与锁止单元配合,以驱使滑动单元固定,并使得连接单元保持角度锁止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限位单元包括:
连接件,连接件与滑动单元连接,连接件内设置有空腔;
阻尼结合件,阻尼结合件活动的安装在连接件的空腔中,阻尼结合件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阻尼结合件的第一端通过设有的弹性件与底盘安装壳连接;
导向件,导向件第一端安装在底盘安装壳上,导向件第二端伸入连接件内与阻尼结合件的第二端连接;
转动件,转动件安装在导向件第一端,用于驱使导向件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件通过与滑动单元连接,驱使连接件能够与移动单元同步沿导向件移动;通过手动控制转动件转动并带动导向件做径向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接件内的锁定结构的分离或结合,以实现阻尼结合件与导向件的卡合或分离,从而实现对滑动单元移动时阻尼力的调整。
进一步的,锁定结构包括:套筒和挡板;套筒插设在导向件上并跟随导向件做径向转动,挡板设置在套筒朝向阻尼结合件的一面上,且挡板上开设有供阻尼结合件伸入或退出套筒的弧形开口;
转动件包括:转动手柄、与导向件固定连接的转轮组件;转动手柄部分伸入底座安装壳内并安装有驱动,以便于手动控制导向件转动,且由于驱动轮啮合转轮组件,能够实现固定件的转动与停止。
进一步的,底盘安装壳包括有:盖板与支撑座;滑动单元、锁止单元、限位单元均设置在支撑座上;以便于安装滑动单元、锁止单元、限位单元。
进一步的,滑动单元包括:折弯板和固定在折弯板上的连接板;折弯板中间呈凸起状设置且底部形成让位空间;折弯板两侧还设有与连接单元转动连接的竖板;卡合件间隔的设置在折弯板上;竖板与连接板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便于竖板与连接单元固定连接。
优选的,锁止单元包括:锁止板、弹簧件、牵引组件;锁止板活动设置在支撑座上;弹簧件固定在锁止板与盖板之间;卡合件间隔的设置在锁止板朝向折弯板的一面上,且锁止板与折弯板之间的卡合件间隙配合;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线和滑动控制按钮;第一牵引线一端固定连接锁止板,另一端竖直延伸至盖板外并固定连接滑动控制按钮,以调整锁止板与滑动单元的配合关系。
优选的,连接板与支撑座之间还设有弹簧件,以便于连接板复位,进一步增大连接板滑动的阻尼力。
优选的,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第一活动件相对设置;第一活动件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活动件,另一端伸入支撑座内转动连接对应的竖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座椅,包括:椅背、座体;还包括: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底盘安装壳固定在座体底部;座体通过连接单元转动连接椅背。
优选的,还包括有升降驱动控制单元,升降驱动控制单元包括:驱动块、杠杆组件、第二牵引线、升降控制按钮;驱动块一端固定在杠杆组件上,背离杠杆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座;杠杆组件设置在让位空间内并朝向滑动单元的滑动路径延伸;杠杆组件包括:翘杆、安装座、复位弹簧;翘杆设置在支撑座上,安装座一端铰接翘杆,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设置在支撑座上;翘杆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牵引线;第二牵引线依次穿过支撑座、盖板与升降控制按钮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滑动单元沿限位单元导向移动并与连接单元转动连接,以带动椅背调节后仰角度,其次由于锁止单元配合滑动单元固定在底盘安装壳上,以实现对椅背的后仰角度有效固定,从而实现椅背的有效固定与角度调节,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能;此外通过转动控制导向件运转,以带动连接件内的锁定结构与阻尼结合件卡合或分离,实现对滑动单元所受阻尼力的调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锁止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止板上卡合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定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控制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安装壳;1-1、盖板;1-2、支撑座;2、滑动单元;2-1、折弯板;2-11、让位空间;2-12、竖板;2-2、连接板;3、锁止单元;3-1、锁止板;3-2、弹簧件;3-3、牵引组件;3-31、第一牵引线;3-32、滑动控制按钮;4、限位单元;4-1、连接件;4-11、空腔;4-2、阻尼结合件;4-3、锁定结构;4-31、套筒;4-32、挡板;4-321、弧形开口;4-4、导向件;4-5、转动件;4-51、转动手柄;4-511、驱动轮;4-52、转轮组件;5、连接单元;5-1、第一活动件;5-2、第二活动件;6、卡合件;7、弹性件;8、升降驱动控制单元;8-1、驱动块;8-2、杠杆组件;8-21、翘杆;8-22、安装座;8-23、复位弹簧;8-3、第二牵引线;8-4、升降控制按钮;9、椅背;10、座体;11、伸缩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8所示,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底盘安装壳1,底盘安装壳1包括盖板1-1和支撑座1-2;且滑动单元2、锁止单元3以及用于对滑动单元2的滑动路径进行导向的限位单元4均设置在支撑座1-2上;
滑动单元2与锁止单元3之间设有相互卡合的卡合件6,当滑动单元2上的卡合件6与锁止单元3上的卡合件6相互卡合时,则实现对滑动单元2的有效固定,若两者之间的卡合件6分离时,便可人工驱动滑动单元2移动(其中,卡合件6可以为凸起与凹陷的配合,且为便于卡合与退出,凸起结构相互接触的一面可设置为坡面或圆弧状;如图4所示,凹陷结构设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为折弯板2-1与凸起结构固定所形成,另一种则是通过开孔方式所形成,由于开孔方式易于联想,此处不再做附图说明);
在实际操作时,锁止单元3在底盘安装壳1内做竖直升降运动,并朝向滑动单元2的滑动路径延伸,以便于对滑动至任一路径的滑动单元2进行有效固定,具体为,当需要移动滑动单元2时,人工驱动锁止单元3做竖直向上运动,使得两者之间的卡合件6相互分离,此时若滑动单元2向前移动,连接单元5做向后转动;若滑动单元2向后移动至复位,连接单元5则向前逐渐复位。
其中:
如图2所示,滑动单元2包括:折弯板2-1和连接板2-2;折弯板2-1呈两侧对称凹陷中间凸起状设置,且折弯板2-1的左右两侧与连接单元5转动连接;卡合件6纵向间隔的设置在折弯板2-1的上顶面处;且卡合件6的纵向排列方向与滑动单元2的滑动路径一致;如图1所示,连接板2-2固定在折弯板2-1朝向限位单元4的一面上(即连接板2-2设置在折弯板2-1的前侧端处);
如图3所示,锁止单元3包括:锁止板3-1、弹簧件3-2、牵引组件3-3;
如图1-4所示,锁止板3-1在支撑座1-2上做竖直升降运动;弹簧件3-2固定在锁止板3-1的两端并与盖板1-1固定连接;卡合件6间隔的设置在锁止板3-1朝向折弯板2-1的一面上(即卡合件6的设置在锁止板3-1的底面上,锁止板3-1上卡合件6的排布方向与折弯板2-1上卡合件6的排布方向一致),驱使锁止板3-1的凸起与折弯板2-1之间的凸起间隙配合;
牵引组件3-3包括:第一牵引线3-31和滑动控制按钮3-32;第一牵引线3-31任意一端固定连接锁止板3-1,另一端竖直延伸至盖板1-1外并固定连接滑动控制按钮3-32;该运行原理为,手动拉动滑动控制按钮3-32运行,第一牵引线3-31受力被向1外拉拽,然后驱动锁止板3-1向上靠近盖板1-1运行,此时锁止板3-1与折弯板2-1之间的卡合件6分离;手动松开滑动控制按钮3-32;弹簧件3-2驱动锁止板3-1与折弯板2-1之间的卡合件6相互卡合,第一牵引线3-31带动滑动控制按钮3-32复位;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当折弯板2-1向前或向后移动至确定位置后,松开第一牵引线3-11后,锁止板3-1受弹簧3-2的牵引力向下移动至与弯折板2-1卡合时,存在折弯板2-1上的卡合件6与锁止板3-1上的卡合件6相互分离的情况,此时可手动缓慢施加外力驱动弯折板2-1继续移动,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卡合件6实现完全啮合。
如图5所示,限位单元4包括:
连接件4-1,连接件4-1卡扣扣合于滑动单元2上的连接板2-2顶部处,从而便于与滑动单元2同步移动,连接件4-1内设置有空腔4-11;
阻尼结合件4-2,阻尼结合件4-2活动的安装在连接件4-1的空腔4-11中,以实现拉伸,阻尼结合件4-2与连接件4-1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4-3;且在实际操作时,阻尼结合件4-2的外表面上设有能够伸入锁定结构4-3内的凸起,阻尼结合件4-2的尾端通过设有的弹性件7与底盘安装壳1连接,即阻尼结合件4-2的前端与锁定结构4-3相连,尾端与弹性件7相连接;
导向件4-4(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选用两个导向件4-4(可以是矩形的导杆或者圆柱状的转动轴),导向件4-4前端转动安装在底盘安装壳1上,导向件4-4尾端均单独穿过连接板2-2上设有的孔伸入连接件4-1内与阻尼结合件4-2的前端连接,且连接件4-1能够在导杆4-4上随滑动单元2移动,从而实现导向作业;
如图1、9所示,转动件4-5,转动件4-5安装在导向件4-4第一端,用于驱使导向件4-4的转动(在实际操作时,转动件4-5可以设置套设在靠近支撑座前侧的转盘,且该转盘延伸至支撑座1-2外,由手动控制转盘转动从而带动导向件4-4实现转动,由于该结构较为简单,此处不再做附图说明)。
如图1、2所示,连接板2-2与支撑座1-2之间还设有弹性件7,该弹性件7与上述弹性件7分别位于2-11的两侧,且该弹性件7的弹簧力等于上述弹性件7弹簧力的总量,以便于折弯板2-1复位时两侧的力保持一致。
其中:
如图6所示,锁定结构4-3包括:套筒4-31和挡板4-32;套筒4-31插设在导向件4-4上并跟随导向件4-4做径向转动,挡板4-32设置在套筒4-31朝向阻尼结合件4-2的一面上(即挡板4-32设置在套筒4-31的尾端处),且挡板4-32上开设有供转动件4-5伸入或退出套筒4-31的弧形开口4-321,且导向件4-4可竖直穿过弧形开口4-321;且阻尼结合件4-2上的凸起能够穿过弧形开口4-321伸入套筒4-31内,并与挡板4-32相抵;
转动件4-5包括:转动手柄4-51、与导向件4-4固定连接的转轮组件4-52;转动手柄4-51部分伸入底座安装壳内并安装有驱动轮4-511;驱动轮4-511啮合转轮组件4-52,其中转轮组件4-52为转动轮,转动轮的设置数量与导杆的设置数量一一对应并相互啮合。
限位单元4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本限位单元的初始状态为:阻尼结合件4-2收纳至锁定结构4-3内;手动控制转动手柄4-51转动,此时驱动轮4-511与其啮合的转动轮同步转动,转动轮带动导向件4-4与套筒4-31同步转动,由于阻尼结合件4-2与弹性件7固定连接,以保持相对的固定,且转动件4-5与锁定结构4-3固定连接,因此当转动件4-5转动时,锁定结构4-3同步转动,而阻尼结合件4-2保持固定状态,以更改阻尼结合件4-2与挡板4-32上的配合位置;
即:阻尼结合件4-2的凸起由收纳在套筒4-31内与挡板4-32相抵,逐渐转动至弧形开口4-321处,此时打开锁止单元3,手动移动滑动单元2,由于阻尼结合件4-2直接从弧形开口4-321处退出套筒4-31,使得阻尼结合件4-2与锁定结构4-3分离,此时滑动单元2仅受左侧一处的弹簧件7牵引,阻尼力相对较小;
此时,当需要增加移动单元2的阻尼力时,需要将滑动单元2移动至复位时,连接件4-1带动锁定结构4-3沿导向件4-4复位,同步转动转动件4-5,以更改锁定结构4-3上的弧形开口4-321位置,以便于滑动单元2能够直接将阻尼结合件4-2收纳于内锁定结构4-3,然后再次转动转动件4-5,以使得阻尼结合件4-2限位于锁定结构4-3内;此时再次转动滑动单元2时,滑动单元2受到左右两侧共三根弹簧件7的牵引,且此时滑动单元2所受的阻尼力最大;通过上述操作,以实现对滑动单元2移动时所受阻尼力的调整。
本实用通过调整对滑动单元2的阻尼力,以对滑动单元2进行保护作业,进一步保证座椅能够对椅背9的转动角度进行缓慢调节。
且在实际操作时,当选用一根导向件4-4时,同样能够带动实现上述锁定结构4-3和阻尼结合件4-2的卡合与分离作业,但导向件4-4容易转动,因此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优先选用两根导向件4-4转动产生的扭矩相互作用以保证套筒4-31有效固定,导向件4-4和连接件4-1的配合能够进一步保证导向的可靠性,防止折弯板2-1发生倾斜。
如图7所示,连接单元5包括:两块第一活动件5-1和至少一块第二活动件5-2;第一活动件5-1相对设置;第一活动件5-1尾端转动连接第二活动件5-2,前端伸入支撑座1-2内转动连接位于左右侧对应的竖板2-12。
如图1、9所示,一种座椅,包括:椅背9、座体10;还包括: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底盘安装壳1固定在座体10底部,座体10通过连接单元5转动连接椅背9,即第二活动件5-2的前端转动连接座体10并与椅背9固定连接;在实际操作时,转动手柄4-51、滑动控制按钮3-32、升降控制按钮8-4均设置在座体10的两侧,且座椅上设有伸缩气泵11,伸缩气泵11的驱动端伸入底盘安装壳1内,且驱动块8-1可转动至与驱动端相抵或分离,用以调整伸缩杆的伸缩运行状态。
如图8所示,还包括有升降驱动控制单元8,升降驱动控制单元8包括:驱动块8-1、杠杆组件8-2、第二牵引线8-3、升降控制按钮8-4;
如图1、8所示,驱动块8-1的上端固定在杠杆组件8-2上,底部转动设置在支撑座1-2上,从而驱使杠杆组件8-2通过驱动块8-1在底盘安装壳1(即支撑座1-2)上做杠杆运动;杠杆组件8-2设置在让位空间2-11内并朝向滑动单元2的滑动路径(即收纳与支撑座1-2内并向前后)延伸;杠杆组件8-2包括:翘杆8-21、安装座8-22、复位弹簧8-23;翘杆8-21的底部固定在驱动块8-1的顶部处;安装座8-22一端铰接翘杆8-21,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8-23设置在支撑座1-2上,便于带动翘杆8-21复位;翘杆8-21远离安装座8-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牵引线8-3;第二牵引线8-3依次穿过支撑座1-2、盖板1-1与升降控制按钮8-4固定连接,在实际操作时,在支撑座1-2上设置有通过筒,通过筒的顶部低于第二牵引线8-3的最低处,第二牵引线8-3的自由端先向下伸入通过筒内,穿过通过筒之后再穿过支撑座1-2竖直向上连接至支撑座1-2外的升降控制按钮8-4,以便于拉动翘杆8-21。
升降驱动控制单元8的工作原理:在实际操作时,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气泵11选用为气压泵以实现座椅的升降作业,且伸缩气泵11的升降轴伸入支撑座1-2内,当人体坐在座体10上时,人工向下按压升降控制按钮8-4,从而拉动第二牵引线8-3并驱使翘杆8-21的前端下压,此时驱动块8-1全抵合在支撑座1-2内的升降轴上,由于升降轴受压后,便会平缓的下降,且升降轴带动座体10做竖直下沉运动,翘杆8-21的后端带动安装座8-22受力上拉,复位弹簧8-23被拉伸;当座体10下沉至合适位置后,手动松动升降控制按钮8-4,此时复位弹簧8-23带动安装座8-22、复位翘杆8-21至原始自然状态,即:翘杆8-21的后端受复位弹簧8-23牵引实现下压,驱动块8-1与下支撑座1-2内的升降轴留有转动间隙,此时升降轴保持不动;当座体10无外力影响时,重新向下按压控制按钮8-4,使得驱动块8-1抵合在支撑座1-2内的升降轴上时,升降轴立刻弹回最高点,从而实现升降控制。
工作原理:通过控制转动手柄4-51转动,调整锁定结构4-3与弹簧件3-2之间的配合关系,以更改滑动单元2所受的阻尼力,同时由于滑动控制按钮3-32能够在座体10上前后移动,当手动移动滑动控制按钮3-32运行,便可带动第一牵引线3-31运行驱使锁止板3-1与折弯板2-1分离,此时若锁定结构4-3与弹簧件3-2相卡合时,折弯板2-1受弹簧件3-2阻尼力影响迅速复位;若锁定结构4-3与弹簧件3-2分离时,折弯板2-1逐渐复位;此外当折弯板2-1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活动件5-1在支撑座1-2上移动,此时第一活动件5-1与第二活动件5-2之间的转动角度发生改变,并带动椅背9沿座体10转动,具体为,当弯折板2-1向前移动时,第一活动件5-1同步向前运动,第二活动件5-2转动并带动椅背9后仰;若需要椅背9前倾,则反向操作弯折板2-1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安装壳(1),所述底盘安装壳(1)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单元(2),且在所述底盘安装壳(1)上还设有用于对滑动单元(2)的滑动路径进行导向的限位单元(4);
所述滑动单元(2)上安装有连接单元(5),且所述连接单元(5)至少部分延伸至底盘安装壳(1)外;
锁止单元(3),所述锁止单元(3)活动设置在底盘安装壳(1)内,并朝向滑动单元(2)的滑动路径延伸;
所述滑动单元(2)与锁止单元(3)上均设有相互卡合的卡合件(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4)包括:
连接件(4-1),所述连接件(4-1)与滑动单元(2)连接,连接件(4-1)内设置有空腔(4-11);
阻尼结合件(4-2),所述阻尼结合件(4-2)活动的安装在连接件(4-1)的空腔(4-11)中,阻尼结合件(4-2)与连接件(4-1)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4-3),阻尼结合件(4-2)的第一端通过设有的弹性件(7)与底盘安装壳(1)连接;
导向件(4-4),所述导向件(4-4)第一端安装在底盘安装壳(1)上,所述导向件(4-4)第二端伸入连接件(4-1)内与阻尼结合件(4-2)的第二端连接;
转动件(4-5),所述转动件(4-5)安装在导向件(4-4)第一端,用于驱使导向件(4-4)的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4-3)包括:套筒(4-31)和挡板(4-32);所述套筒(4-31)插设在导向件(4-4)上并跟随导向件(4-4)做径向转动,所述挡板(4-32)设置在套筒(4-31)朝向阻尼结合件(4-2)的一面上,且挡板(4-32)上开设有供阻尼结合件(4-2)伸入或退出套筒(4-31)的弧形开口(4-321);
所述转动件(4-5)包括:转动手柄(4-51)、与导向件(4-4)固定连接的转轮组件(4-52);所述转动手柄(4-51)部分伸入底座安装壳内并安装有驱动轮(4-511);所述驱动轮(4-511)啮合转轮组件(4-5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安装壳(1)包括有:盖板(1-1)与支撑座(1-2);所述滑动单元(2)、锁止单元(3)、限位单元(4)均设置在支撑座(1-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2)包括:折弯板(2-1)和固定在折弯板(2-1)上的连接板(2-2);所述折弯板(2-1)中间呈凸起状设置且底部形成让位空间(2-11);所述折弯板(2-1)两侧还设有与连接单元(5)转动连接的竖板(2-12);所述卡合件(6)间隔的设置在折弯板(2-1)上;所述竖板(2-12)与连接板(2-2)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单元(3)包括:锁止板(3-1)、弹簧件(3-2)、牵引组件(3-3);所述锁止板(3-1)活动设置在支撑座(1-2)上;所述弹簧件(3-2)固定在锁止板(3-1)与盖板(1-1)之间;
所述卡合件(6)间隔的设置在锁止板(3-1)朝向折弯板(2-1)的一面上,且锁止板(3-1)与折弯板(2-1)之间的卡合件(6)间隙配合;
所述牵引组件(3-3)包括:第一牵引线(3-31)和滑动控制按钮(3-32);所述第一牵引线(3-31)一端固定连接锁止板(3-1),另一端竖直延伸至盖板(1-1)外并固定连接滑动控制按钮(3-3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与支撑座(1-2)之间还设有弹性件(7)。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5)包括:第一活动件(5-1)和第二活动件(5-2);所述第一活动件(5-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动件(5-1)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活动件(5-2),另一端伸入支撑座(1-2)内转动连接对应的竖板(2-12)。
9.一种座椅,包括:椅背(9)、座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所述底盘安装壳(1)固定在座体(10)底部;所述座体(10)通过连接单元(5)转动连接椅背(9)。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升降驱动控制单元(8),所述升降驱动控制单元(8)包括:驱动块(8-1)、杠杆组件(8-2)、第二牵引线(8-3)、升降控制按钮(8-4);
所述驱动块(8-1)一端固定在杠杆组件(8-2)上,背离杠杆组件(8-2)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座(1-2);所述杠杆组件(8-2)设置在让位空间(2-11)内并朝向滑动单元(2)的滑动路径延伸;
所述杠杆组件(8-2)包括:翘杆(8-21)、安装座(8-22)、复位弹簧(8-23);
所述翘杆(8-21)设置在支撑座(1-2)上,所述安装座(8-22)一端铰接翘杆(8-21),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8-23)设置在支撑座(1-2)上;所述翘杆(8-21)远离安装座(8-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牵引线(8-3);所述第二牵引线(8-3)依次穿过支撑座(1-2)、盖板(1-1)与升降控制按钮(8-4)固定连接。
CN202122067970.1U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座椅及其倾角调节装置 Active CN215686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7970.1U CN215686107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座椅及其倾角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7970.1U CN215686107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座椅及其倾角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6107U true CN215686107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09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67970.1U Active CN215686107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座椅及其倾角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6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6626B2 (en) Linkage mechanism for a high-leg seating unit
CN110013414B (zh) 一种按摩椅
KR102189340B1 (ko) 좌식의자
CN215686107U (zh) 一种座椅及其倾角调节装置
CN105708228B (zh) 一种儿童餐椅
CN113142861A (zh) 用于可活动的座椅单元的机械伸展装置及座椅单元
CN209932053U (zh) 一种线控式座椅底盘
CN108248461B (zh)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一种座椅
CN212415260U (zh) 一种椅子及其可用于安装靠背的椅子扶手
CN212325923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多功能底盘
KR20070034760A (ko) 전동휠체어용 의자의 경사각 조절장치
CN113180400A (zh) 座椅底座及其座椅
JP3120277B2 (ja) 起立補助椅子
CN111012094A (zh) 一种椅子及其可用于安装靠背的椅子扶手
KR200292593Y1 (ko) 의자용 팔걸이
CN111972897A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底盘
CN220369738U (zh) 一种重力自适应靠背连动机构及座椅
CN209932070U (zh) 一种倾角可调节的椅子底盘
CN208863870U (zh) 一种线控轻型转椅托盘
CN214803618U (zh) 座椅底座及其座椅
CN219109055U (zh) 一种椅子头枕前后调节装置
CN220423531U (zh) 一种座背联动办公椅
CN213882528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底盘
CN217447127U (zh) 一种自适应追背跪椅
CN218551907U (zh) 一种同步升降追背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